1
|
丝路回声·逍遥游 漂洋过海的佳美兰 |
丁祺煜
李鹏程
|
《音乐爱好者》
|
2024 |
0 |
|
2
|
试论“佳美兰”音乐对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的影响 |
马力
丁庆
|
《音乐创作》
|
2008 |
3
|
|
3
|
美国密歇根大学佳美兰乐队的发展与现状 |
胡斌
|
《音乐文化研究》
|
2018 |
0 |
|
4
|
论佳美兰音乐对德彪西《塔》音乐风格的影响 |
钱杨杰
|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0 |
|
5
|
爪哇佳美兰乐器的测音研究 |
饶文心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4
|
|
6
|
爪哇和巴厘岛的佳美兰音乐 |
赵佳梓
|
《艺术探索》
|
1990 |
2
|
|
7
|
德彪西钢琴作品中的佳美兰音乐风格 |
孙静
|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8
|
乐音妙舞皆传神——佳美兰舞蹈工作坊与印尼佳美兰音乐专场演出纪实 |
周末
|
《音乐时空》
|
2015 |
0 |
|
9
|
佳美兰素材在西方音乐创作中的认知与应用演变——以德彪西和麦克菲为例 |
潘原钏
沙里晶
|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0
|
印尼佳美兰和中国传统音乐在加拿大跨文化传播的比较研究 |
|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
2020 |
1
|
|
11
|
叶国辉《森林的祈祷》的启示——中国现代音乐分析随记 |
李吉提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2
|
美国音乐事业对我的启发 |
许勇三
|
《音乐学习与研究》
|
1987 |
1
|
|
13
|
康奈尔大学的《亚洲音乐》 |
徐康荣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4
|
简析彼得·斯科瑟普管弦乐作品《太阳之乐》 |
朴英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07 |
0 |
|
15
|
陈银淑的文化身份及其三首钢琴练习曲 |
吴羽萌
邹彦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19 |
0 |
|
16
|
重归独特的艺术风格——赞《东方神韵》亚、非、拉特色乐器音乐会 |
乔然
|
《音乐世界》
|
1991 |
0 |
|
17
|
印度尼西亚独立前的文学和艺术 |
上原仁
郑焕宇
|
《东南亚研究》
|
1963 |
1
|
|
18
|
印度尼西亚的“哇映戏 |
时熙
|
《东南亚研究》
|
1963 |
0 |
|
19
|
乐在“田野”——以笔者在加拿大温哥华田野工作的体验为例 |
杨艳丽
|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20
|
“原点”创作思维在音色重构中的运用——对哲尔吉·库尔塔格《斯特凡之墓碑》的音色设计分析 |
黄巧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