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满语动词词缀-bu的构词意义和使动意义——以《满洲实录》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哈斯巴特尔 《满语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5-11,共7页
目前满语动词词缀-bu被认为是使动态词缀和被动态词缀。但是研究《满洲实录》就可发现,满语动词词缀-bu除了表达动词态的意义外,还表达构词意义、动词祈使的意义。可以说,-bu是从构词词缀向语法范畴——动词态方向发展的词缀。
关键词 -bu 使动意义 意义 满洲实录
下载PDF
古代汉语动宾关系表示使动意义说商榷——兼论主语对表达使动意义的作用
2
作者 刘忠华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76-78,共3页
通过对古汉语表达使动意义基本格式、结构语义分析和对比论证,认为使动意义发生在主语与动宾结构之间,而不在动词自身或动宾关系内部。
关键词 古代汉语 宾关系 使动意义 递系式
下载PDF
“归之”“来之”无使动意义
3
作者 吴从松 《语文知识》 1995年第6期38-40,共3页
古汉语讲使动用法,下面两例是常用例句。①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认为上两例存在“使动用法”,大可商榷。先看例①。高中语文及《教学参考书》等认... 古汉语讲使动用法,下面两例是常用例句。①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认为上两例存在“使动用法”,大可商榷。先看例①。高中语文及《教学参考书》等认为“归”为使动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动用法 使动意义 高中语文 古汉语 左传 蔺相如 教学参考书 不及物 例句 季氏
下载PDF
论古代汉语的使动双宾语 被引量:5
4
作者 赵伯义 《邢台师范高专学报》 2001年第1期5-8,共4页
本文在大量占有材料基础上进行类比分析,以多视角对古代汉语的使动双宾语结构进行考察,从使动双宾语的涵义入手,依次说明使动双宾语内部的结构关系,其使动宾语与支配语的构成及这种独特的双宾语结构的特征,从而划清它与相近语法现... 本文在大量占有材料基础上进行类比分析,以多视角对古代汉语的使动双宾语结构进行考察,从使动双宾语的涵义入手,依次说明使动双宾语内部的结构关系,其使动宾语与支配语的构成及这种独特的双宾语结构的特征,从而划清它与相近语法现象的界限,确立其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动双宾语结构 使动宾语 支配宾语 古代汉语 语法结构 使动意义
下载PDF
藏缅语动词使动范畴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12
5
作者 杜若明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33-148,共16页
本文通过藏缅语族内部各语言的比较,对藏缅语使动范畴作了较全面的探讨,对使动范畴语法形式的演变作了粗线条的描述,提出藏缅语动词使动范畴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由粘着到粘着与词根屈折并存,再到词根屈折,最后转变为分析形式的过程。本文... 本文通过藏缅语族内部各语言的比较,对藏缅语使动范畴作了较全面的探讨,对使动范畴语法形式的演变作了粗线条的描述,提出藏缅语动词使动范畴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由粘着到粘着与词根屈折并存,再到词根屈折,最后转变为分析形式的过程。本文还从语法意义与语法形式互相依存、语法形式的演变必然会影响到语法意义的观点出发,提出随着使动范畴语法形式的消失,使劫范畴丧失了普遍性,使动范畴的语法意义就部分地转变为词汇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动意义 使动 藏缅语族 景颇语 历史演变 语法意义 语法形式 屈折形式 分析形式 范畴
下载PDF
上古汉语使动词的屈折形式 被引量:37
6
作者 潘悟云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年第2期48-57,共10页
藏缅语表使动范畴的手段,有分析形式,也有内部屈折形式,后者是更古老的形式,正逐渐为分析形式所取代(黄布凡 1981)。古汉语的使动范畴同此。由于分析形式是后起的,所以,本文在作历史比较的时候,只讨论前者。本文主要讨论上古汉语中这么... 藏缅语表使动范畴的手段,有分析形式,也有内部屈折形式,后者是更古老的形式,正逐渐为分析形式所取代(黄布凡 1981)。古汉语的使动范畴同此。由于分析形式是后起的,所以,本文在作历史比较的时候,只讨论前者。本文主要讨论上古汉语中这么几种表示使动意义的语音手段。①浊声母表自动,清声母表使动。②加后缀 s-表使动。③加前缀 s-表使动。由于前两种已有学者作过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汉语 使动 使动意义 藏缅语 屈折形式 如字 分析形式 口语 语音手段
下载PDF
使动用法的双宾语结构 被引量:1
7
作者 柳士镇 《高校教育管理》 1985年第4期50-53,共4页
使动用法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它指的是某些词用於宾语之前,可以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产生某一种行为,或者具有一种性质状态,或者成为某一种事物。古代汉语中,动词、形容词与名词等都可以用如使动。 动词、形容词与名词... 使动用法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它指的是某些词用於宾语之前,可以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产生某一种行为,或者具有一种性质状态,或者成为某一种事物。古代汉语中,动词、形容词与名词等都可以用如使动。 动词、形容词与名词用如使动以后,就具备了及物动词的性质,都可以带有宾语。使动用法的动词与宾语之间多数是一对一的的关系,即一个动词带有一个宾语。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动用法 双宾语结构 直接宾语 兼语结构 古代汉语 宾关系 使动意义 赵盾 不及物 名词
下载PDF
使动还是非使动——与吴从松同志商榷
8
作者 林元涛 《语文知识》 1997年第3期58-58,共1页
《语文知识》1995年第6期上刊登了吴从松同志《“归之”“来之”无使动意义》一文,文中论证了“归之”“来之”无使动意义。这里我想就“卒廷见相如,礼毕而归之”句中的“归”字是不是使动用法的问题,与吴从松同志商榷。一个动词在文言... 《语文知识》1995年第6期上刊登了吴从松同志《“归之”“来之”无使动意义》一文,文中论证了“归之”“来之”无使动意义。这里我想就“卒廷见相如,礼毕而归之”句中的“归”字是不是使动用法的问题,与吴从松同志商榷。一个动词在文言句中是不是使动用法,首先要看句子的语法特点。“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动用法 使动意义 语法特点 商榷 语文知识 主语 文言文 论证 句子
下载PDF
《元曲选》中的把字句──把字句再论 被引量:37
9
作者 蒋绍愚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0,共10页
关键词 把字句 《元曲选》 宾句 受事主语句 “把”字 致使义 句子 元刊杂剧三十种 使动意义 现代汉语
下载PDF
藏缅语使动范畴的分析形式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将领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39,共11页
本文通过独龙语与一些我国境内的亲属语言的比较,讨论了藏缅语使动范畴的分析形式在表达使动意义类别方面与粘着或屈折形态的互补关系,探讨使动范畴的分析形式产生机制和发展规律。
关键词 独龙语 藏缅语 使动范畴 使动意义 语法意义
原文传递
《关于汉语结果复合动词中参项结构的问题》一文的补正
11
作者 梅立崇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0-30,共1页
《关于汉语结果复合动词中参项结构的问题》一文的补正梅立崇沈力同志的《关于汉语结果复合动词中参项结构的问题》(语文研究,1993,3),将动词分为意志动词和无意志动词,认为能用“用力地”修饰的一般为意志动词,否则为无意... 《关于汉语结果复合动词中参项结构的问题》一文的补正梅立崇沈力同志的《关于汉语结果复合动词中参项结构的问题》(语文研究,1993,3),将动词分为意志动词和无意志动词,认为能用“用力地”修饰的一般为意志动词,否则为无意志动词。关于这两种动词在结果复合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志 复合 汉语 参项 形式标准 使动用法 使动意义 意义 同一性 语文研究
原文传递
试分析授受句和被动句中的“に和”“から”的差异
12
作者 孙满绪 《日语学习与研究》 1987年第5期24-27,共4页
日语授受句中的给与者和被动句中的施动者一般多使用格助词に表示,但有时也可以使用格助词から。什么情况下使用に,什么情况下使用から,在和可以替换使用的句子中,二者在语感上有什么不同,本文想从句子深层构造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日语授受句中的给与者和被动句中的施动者一般多使用格助词に表示,但有时也可以使用格助词から。什么情况下使用に,什么情况下使用から,在和可以替换使用的句子中,二者在语感上有什么不同,本文想从句子深层构造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和有关的同志进行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 东北亚语言 作主体 授受 日本语 使动意义 出处 格助词 差异
原文传递
“使”字句与“把”字句的异同考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徐燕青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1999年第4期52-58,共7页
关键词 处置方式 谓语 小谓语 作行为 宾语 施事指向 使动意义 处置意义 语义指向
原文传递
带宾形容词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启龙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8-52,共5页
带宾形容词的统计分析王启龙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基本上词有定类,类有定词。说‘基本上’意思是有兼属两类或三类的词,但只占少数。”①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形式,兼类现象在所难免。形容词按理是不带宾语的,可是实际运... 带宾形容词的统计分析王启龙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基本上词有定类,类有定词。说‘基本上’意思是有兼属两类或三类的词,但只占少数。”①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形式,兼类现象在所难免。形容词按理是不带宾语的,可是实际运用中,有些形容词确实能带宾语,当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音形容词 带宾语 统计分析 辅助成分 受事宾语 使动意义 重叠式 双音节词 思想活 “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