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使情成体系统工程的心理动能解读
1
作者 林华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4-119,共16页
音乐创作和诠释的使情成体,是一项涉及多面的心理活动系统工程。该文立足于艺术心理学的视角,从心理动能的生成、在音乐中的轨迹、与艺术创造的关系、在音乐发展史中有何作用四个方面加以深入讨论。
关键词 使情成体 心理动能 音乐创作
下载PDF
论鲍桑葵的“使情成体”说 被引量:1
2
作者 邢涵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88-91,共4页
鲍桑葵的"使情成体"说是在其"心物统一"的哲学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他认为美就是使情感在有形的事物上得到体现,如果不能体现就不是审美对象。鲍桑葵的"使情成体说",是在用黑格尔的"理念... 鲍桑葵的"使情成体"说是在其"心物统一"的哲学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他认为美就是使情感在有形的事物上得到体现,如果不能体现就不是审美对象。鲍桑葵的"使情成体说",是在用黑格尔的"理念论"为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美是情感的表现"提供一种合法性的论证,由此以审美心理过程为表述形态的"情感表现说"就获得"理性主义"中"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之深刻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桑葵 使情成体 黑格尔 英国美学
下载PDF
鲍桑葵“使情成体”的对象化建构
3
作者 郭福平 刘雅倩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1-265,共5页
鲍桑葵的"使情成体"其实就是情感的对象化。这一对象化建构涉及情感的意涵、表现以及主体的审美态度与素养。对象化情感必须是"稳定的、关涉的、共同的",并且具有理想化、复杂化的内涵层次;对象化的表现形式是有秩... 鲍桑葵的"使情成体"其实就是情感的对象化。这一对象化建构涉及情感的意涵、表现以及主体的审美态度与素养。对象化情感必须是"稳定的、关涉的、共同的",并且具有理想化、复杂化的内涵层次;对象化的表现形式是有秩序、有意义的,是可以感受或想象得到的,而且通过联想、移情等方式达到"物我同一"的高度;"使情成体"的对象化建构对应静观的审美态度,同时离不开主体审美素养的培育。鲍桑葵"使情成体"的对象化建构对审美经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不过,这一建构淡化了与人类实践、社会生活的必要联系,忽视了自然美、形式美的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情成体 鲍桑葵 对象化 表现主义 静观
原文传递
历史文化天地的游目骋怀——读李仲元的《缘斋吟稿》
4
作者 王向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61-64,共4页
历史与文化学者李仲元先生,不仅以书法艺术名世,其近体诗的创作也独具特色。他在诗集《缘斋吟稿》中,广施造化之工,使情成体,在抒写历史人物、观赏名胜古迹、品鉴名家名作时,能化史实为情思,化景物为意象,化文思为诗致,显示了今人运用... 历史与文化学者李仲元先生,不仅以书法艺术名世,其近体诗的创作也独具特色。他在诗集《缘斋吟稿》中,广施造化之工,使情成体,在抒写历史人物、观赏名胜古迹、品鉴名家名作时,能化史实为情思,化景物为意象,化文思为诗致,显示了今人运用近体诗创生新作的许多规律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 使情成体 意象 近体诗
下载PDF
关于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新体系中心范畴的思考
5
作者 周忠厚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02年第1期102-110,共9页
对于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新体系,确立范畴和中心范畴是十分重要的。列宁说,范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阶梯,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确立了范畴,才能抓住文艺学之网上的纽结,而确立... 对于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新体系,确立范畴和中心范畴是十分重要的。列宁说,范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阶梯,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确立了范畴,才能抓住文艺学之网上的纽结,而确立中心范畴,才能纲举目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范畴 审美 中国特色 纽结 审美意识 思想发展史 使情成体 中国文艺理论 认识作用 物态化
原文传递
怎样理解艺术的创作过程
6
作者 高云 《学术月刊》 1965年第8期57-63,共7页
周谷城在《艺术創作的历史地位》一文中,对于艺术的創作过程有一个說法: “体现情感的东西之自身,即无异于实行的成果。这样的实现,可称之为理想的虛拟的实现。这样的实现,即艺术的实践”。“作家創作一件东西,体现清自己的情感,正如鮑... 周谷城在《艺术創作的历史地位》一文中,对于艺术的創作过程有一个說法: “体现情感的东西之自身,即无异于实行的成果。这样的实现,可称之为理想的虛拟的实现。这样的实现,即艺术的实践”。“作家創作一件东西,体现清自己的情感,正如鮑山葵(B.Bosanquet)所說‘使情成体’。情感自身是不具形体的;虽很真切,却无法感人;摄入形体,成为一件东西,便能任人用感觉器官接触,使整个人格受到感动。形体构成之日,即創作成就之时。”对这段話略加分析,便可看出周谷城认为: 一、艺术作品即“体现情感的东西之自身”,也就是說艺术作品只表现情感,并非反映社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谷城 创作过程 社会生活 作家 艺术构思 艺术作品 世界观 文艺作品 使情成体
原文传递
关于艺术创作问题的讨论(综述)
7
作者 宋春 《学术月刊》 1964年第8期36-44,共9页
1957年以来,周谷城先生发表了一系列的美学论文。从去年三月份开始,学术界环绕他的《艺术创作的历史地位》等文章,针对他所提出的“无差别的境界”、“使情成体”、“时代精神”等等哲学和美学观点,展开了批评和讨论;周先生也陆续作了... 1957年以来,周谷城先生发表了一系列的美学论文。从去年三月份开始,学术界环绕他的《艺术创作的历史地位》等文章,针对他所提出的“无差别的境界”、“使情成体”、“时代精神”等等哲学和美学观点,展开了批评和讨论;周先生也陆续作了答辩和反批评。目前,辗转的批评和反批评的学术争辩还在继续进行。据不完全的统计,截至今年七月底为止,包括周先生的论文在内,有关报刊共登载了三十多篇文章。为了有助于读者的了解和讨论的深入,现将讨论中的主要问题作一简要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精神 艺术创作 历史地位 朱光潜 周谷城 使情成体 克思主义 境界 矛盾斗争 文学艺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