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工作时间使用手机工作与员工生活满意度:心理脱离的中介作用和动机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杨阳 杨婷婷 +1 位作者 苗心萌 宋国萍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5-411,共7页
非工作时间使用手机工作普遍存在于员工的家庭生活中,带来了一系列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使用日记法对88个员工连续5天的日记调查发现:(1)非工作时间使用手机工作对员工生活满意度有显著负向影响;(2)心理脱离在非工作时间使用手机工作和员... 非工作时间使用手机工作普遍存在于员工的家庭生活中,带来了一系列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使用日记法对88个员工连续5天的日记调查发现:(1)非工作时间使用手机工作对员工生活满意度有显著负向影响;(2)心理脱离在非工作时间使用手机工作和员工生活满意度之间有中介作用;(3)使用手机的动机在非工作时间使用手机工作与员工心理脱离之间有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启示管理者可以提高员工的心理脱离水平和自主动机,从而降低非工作时间使用手机工作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工作时间使用手机工作 生活满意度 心理脱离 使用手机的动机 日记法
下载PDF
使用手机对低龄驾驶人可靠度影响的模拟驾驶实验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畅 丁荣 +1 位作者 赵琼 方守恩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2年第3期152-156,共5页
以驾驶模拟器为实验平台,分析使用手机对驾驶可靠度的影响。通过40名驾驶人参与模拟驾驶实验,统计比较不同通话方式下完成的不同驾驶任务,建立使用手机条件下的驾驶人可靠度模型。研究发现:频繁的多次通话后的可靠度将比长时通话的可靠... 以驾驶模拟器为实验平台,分析使用手机对驾驶可靠度的影响。通过40名驾驶人参与模拟驾驶实验,统计比较不同通话方式下完成的不同驾驶任务,建立使用手机条件下的驾驶人可靠度模型。研究发现:频繁的多次通话后的可靠度将比长时通话的可靠度更低,频繁通话具有较高危险性;可靠度的极限值出现在驾驶人多重失误的情况下,使用手机同时完成双重任务的干扰性远比单一任务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人可靠度 驾驶行为 驾驶模拟器 使用手机
下载PDF
睡前高觉醒在军校学员睡前使用手机与主观睡眠质量间的部分中介效应 被引量:2
3
作者 何静文 屠志浩 +2 位作者 苏彤 肖磊 唐云翔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45-948,共4页
目的探讨睡前觉醒程度在军校学员睡前使用手机与主观睡眠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以整群抽样法,采用自编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睡前觉醒量表(PSAS)对某军校565名学员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检... 目的探讨睡前觉醒程度在军校学员睡前使用手机与主观睡眠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以整群抽样法,采用自编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睡前觉醒量表(PSAS)对某军校565名学员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Bootstrap法检验睡前高觉醒在军校学员睡前使用手机与主观睡眠质量间的中介效应。结果收回有效问卷553份,有效率为97.88%。553名军校学员中81.56%(451名)的学员大部分时间或总是在睡前使用手机。睡前使用手机情况与PSQI量表总分和PSAS总分均呈正相关(r=0.255,P<0.01;r=0.216,P<0.01)。睡前高觉醒在睡前使用手机与主观睡眠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2.86%(P<0.01)。结论睡前高觉醒在军校学员睡前使用手机与主观睡眠质量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人员 学员 睡前使用手机 睡前觉醒程度 主观睡眠质量 中介效应
下载PDF
信号交叉口行人使用手机对其过街行为和安全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存保 韦媛媛 陈峰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34,共15页
针对信号交叉口处行人使用手机对其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以武汉市9个信号交叉口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对行人使用与不使用手机情况下的过街行为与安全性差异进行统计分析。以往的研究中,评价行人安全多通过简单的对比分析,很少有量化的... 针对信号交叉口处行人使用手机对其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以武汉市9个信号交叉口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对行人使用与不使用手机情况下的过街行为与安全性差异进行统计分析。以往的研究中,评价行人安全多通过简单的对比分析,很少有量化的参数依据;针对行人使用手机对过街安全的影响,以人车冲突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有序概率(OP)的模型,可以更好地量化评价与预测信号交叉口处的行人安全。结果表明,有11个因素与人车冲突显著相关,包括行人年龄、使用手机方式、过街速度、行人是否与他人结伴过街、瞭望次数、闯红灯与否、车道数、上游车道左转流量、上游车道右转流量、进口道右转流量和信号周期。其中,使用手机会增加人车冲突的概率:在双向2,4,5,6和7车道上,过街时打电话行人的人均冲突分别是不使用手机行人的3.56,3.42,3.33,3.29和3.00倍;看屏幕行人的人均冲突分别是不使用手机行人的4.78,4.17,3.80,3.59和3.30倍;而听音乐行人和不使用手机行人之间的人均冲突并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人车冲突 行人安全 有序概率(OP)模型 信号交叉口 使用手机
下载PDF
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沈阳某高校为例 被引量:44
5
作者 李莹 沈阳 金鑫 《科教文汇》 2010年第33期207-208,共2页
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已成为普遍现象,本课题针对这一现象在沈阳某高校大学生中展开调查,并进行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调查显示,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存在着使用频率高、原因简单、教师处于尴尬处境、学生认为课上使用手机是普遍现象... 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已成为普遍现象,本课题针对这一现象在沈阳某高校大学生中展开调查,并进行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调查显示,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存在着使用频率高、原因简单、教师处于尴尬处境、学生认为课上使用手机是普遍现象等情况,针对于此,研究者从五大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积极倡导课堂上合理使用手机的理念、丰富大学生课堂上的内容及课余文化生活,积极提倡教师改变原有观念及态度、正确引导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规范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课堂 使用手机
下载PDF
无聊倾向下享乐型信息系统与过度使用手机的关联机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文韬 唐思捷 +2 位作者 钱鹏博 宋天骁 倪悦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5-104,共10页
[目的/意义]结合个体频繁体验无聊的普遍社会现象,厘清享乐型信息系统与过度使用手机的关联机理,分析其触发路径与驱动模式,有助于用户合理安排手机使用,推动享乐型信息系统优化用户体验。[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对23位受访者的访谈资... [目的/意义]结合个体频繁体验无聊的普遍社会现象,厘清享乐型信息系统与过度使用手机的关联机理,分析其触发路径与驱动模式,有助于用户合理安排手机使用,推动享乐型信息系统优化用户体验。[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对23位受访者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提取个体享乐型信息系统使用的影响因素。据此设计问卷,共发放342份问卷,实收有效问卷267份,并用fsQCA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无聊倾向下享乐型信息系统触发用户过度使用手机的路径与驱动模式。[结果/结论]难以自乐型、环境困扰型、内外刺激型和低无聊型4种驱动模式下过度使用手机的显著正向影响因素均包含内容质量和平台功能,而感知行为控制是除低无聊型驱动模式外所有无聊倾向驱动模式下的核心负向影响因素;低无聊型驱动模式下过度使用手机的触发路径与其他模式存在显著区别,个体在该模式下更关注享乐型信息系统的功能属性而非享乐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聊倾向 享乐型信息系统 过度使用手机 关联机理 混合研究方法
下载PDF
等待阶段使用手机对行人过街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彭金栓 袁浩 +3 位作者 宋臻 范子斌 杨祥浩 张磊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89,99,共8页
为揭示等待阶段使用手机对行人过街风险的影响,本文选取典型信控人行横道进行数据采集,追踪行人过街过程。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行人违章分类模型,提取过街风险表征参数,基于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 为揭示等待阶段使用手机对行人过街风险的影响,本文选取典型信控人行横道进行数据采集,追踪行人过街过程。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行人违章分类模型,提取过街风险表征参数,基于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权重法构建行人过街风险评估模型。研究表明:行人过街等待时间、位置选择、绿灯反应时间、启动速度、平均速度及目标速度未达成率对过街违章有重要影响;等待阶段使用手机对位置选择影响较小,但会导致行人反应变慢,平均速度降低,行人启动速度及目标速度未达成率升高;目标速度未达成率、过街位置选择及绿灯反应时间对过街风险影响较大,使用手机群体过街风险相对正常过街行人增大了26.1%。研究结果可为过街设施的优化与完善,行人安全教育手段的丰富与提升等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过街风险 CRITIC权重法 等待阶段使用手机 过街行为
下载PDF
高校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进国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02-104,共3页
手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必需品,为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同时,手机也是一把双刃剑,为大学生带来了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上课玩手机、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作业直接从互联网搜索、将手机作为考试作弊的工具... 手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必需品,为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同时,手机也是一把双刃剑,为大学生带来了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上课玩手机、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作业直接从互联网搜索、将手机作为考试作弊的工具等方面。这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良性发展以及其良好思维方式的养成。为此,文章对重庆部分高校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使用手机 调查分析 对策
下载PDF
大学生使用手机存在的问题及德育引导——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郝燕强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7-8,17,共3页
手机作为一种便捷的通讯传媒工具,普及率得到快速提高。而大学生作为使用手机的主流群体,在享受手机带给他们的便利的同时,手机对他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身心健康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大学生该不该使用手机、该如何使用手机也成了... 手机作为一种便捷的通讯传媒工具,普及率得到快速提高。而大学生作为使用手机的主流群体,在享受手机带给他们的便利的同时,手机对他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身心健康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大学生该不该使用手机、该如何使用手机也成了各界讨论的话题。本文在问卷调查及访谈基础上,列举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特点、分析了他们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并给予积极的德育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手机 使用手机 手机道德
下载PDF
在医院使用手机引发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10
作者 钱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1009-1009,共1页
关键词 使用手机 问题 对策 医生 医院管理
下载PDF
使用手机要当心
11
作者 洪班信 《中国医刊》 CAS 2005年第4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使用手机 损害健康 放射保护 不良作用 委员会
下载PDF
独立学院学生课堂使用手机引发的思考
12
作者 李杨 刘筱梦 +2 位作者 叶琳 黄非凡 方勇 《广西教育》 2016年第35期9-10,24,共3页
以独立学院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为出发点,针对独立学院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负面影响,分析独立学院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原因,提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规范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行为、加强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强化... 以独立学院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为出发点,针对独立学院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负面影响,分析独立学院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原因,提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规范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行为、加强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强化大学生学习意志力等五个方面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大学生 课堂使用手机
下载PDF
基于YOLOv7的驾驶人使用手机与抽烟行为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娄文 郭杜杜 +2 位作者 张杰 赵亮 徐勤功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23-131,共9页
针对机动车驾驶人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与抽烟行为威胁交通安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7的改进网络模型。首先使用MobileNetv3主干网络代替原版YOLOv7的主干网络,减少模型参数量与计算量,提升模型的处理速度;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 针对机动车驾驶人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与抽烟行为威胁交通安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7的改进网络模型。首先使用MobileNetv3主干网络代替原版YOLOv7的主干网络,减少模型参数量与计算量,提升模型的处理速度;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亚像素卷积搭建改进特征金字塔分支并与原版特征金字塔的输出特征层进行融合,丰富特征信息,增强特征提取效果;最后利用特征加强模块对融合特征层进行强化,提升特征层通道及区域两个方面的关注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网络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为95.33%,检测速度为75.31 fps,相比于原版YOLOv7网络的平均精度均值提高了6.84%,检测速度增加了17.25 fps。改进网络模型在满足实时检测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能够实现对驾驶人使用手机与抽烟行为的实时、准确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7 目标检测 使用手机行为 抽烟行为
下载PDF
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引起脑瘤吗
14
作者 刘伟国 《健康人生》 2005年第3期11-11,共1页
手机,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在传递各种讯息的同时,手机产生的电磁波是否会影响到距离最近的人脑,甚至导致脑瘤的产生呢?
关键词 使用手机 脑瘤 长时间 电磁波
下载PDF
引导大学生课堂适度使用手机的思考
15
作者 朱少山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17年第10期24-25,共2页
大学生课堂沉迷于手机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有或轻或重的手机依赖症,二是课堂教学乏味,三是学校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对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管理,宜疏不宜堵,在管理中应强化正面引导,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并制定好的... 大学生课堂沉迷于手机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有或轻或重的手机依赖症,二是课堂教学乏味,三是学校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对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管理,宜疏不宜堵,在管理中应强化正面引导,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并制定好的制度加以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课堂 使用手机
下载PDF
美国学校为何开禁学生使用手机
16
作者 罗朝猛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8年第7期31-31,共1页
中小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是个两难问题。为保障教师在课堂使用教育现代技术进行教学,为保证学生在校安全,美国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允许学生在校使用手机。
关键词 美国中小学 开禁 使用手机
下载PDF
小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及心理影响研究——以北碚区朝阳小学、小磨滩小学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翠杰 蔡晓梅 +1 位作者 陶金金 张雅茹 《科教导刊》 2015年第03Z期183-184,共2页
本研究通过对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小磨滩小学两校高年级学生的访谈和调查,了解城乡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实际现状,并以不同心理的相关变量为依据,深入探究小学生使用手机造成的心理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引导策略,可为学校和家长... 本研究通过对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小磨滩小学两校高年级学生的访谈和调查,了解城乡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实际现状,并以不同心理的相关变量为依据,深入探究小学生使用手机造成的心理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引导策略,可为学校和家长的相关管理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使用手机 心理影响
下载PDF
大学生使用手机状况研究报告--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69
18
作者 楼锡锦 沈黎勇 林博峰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4-76,80,共4页
手机作为信息传播新媒介,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个性心理发展等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样本,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手机使用 问题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如何引导小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和网络
19
作者 霍苗苗 《电脑乐园》 2021年第5期0009-0009,共1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和网络在我们的校园中越来越普及。手机和网络的使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合理的使用手机和网络。帮助学生提高自制力,把学生使用手机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关键词 小学生使用手机和网络的好处 小学生使用手机和网络的弊端
下载PDF
中学生使用手机对学习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单舒平 随雯茜 程诚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50,共5页
实证研究发现,是否使用手机与中学生成绩好坏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种重要媒介和文明载体,已经参与、融入和不断建构着中学生的生活,并且成为中学生社会化的必要工具之一。禁止中学生接触和使用手机并不合理,真正... 实证研究发现,是否使用手机与中学生成绩好坏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种重要媒介和文明载体,已经参与、融入和不断建构着中学生的生活,并且成为中学生社会化的必要工具之一。禁止中学生接触和使用手机并不合理,真正重要的是合理引导和正确规范学生使用手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手机使用 学习成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