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南府演戏腔调考述 被引量:7
1
作者 戴云 《文化遗产》 CSSCI 2015年第3期69-76,共8页
南府作为清内廷演剧和演乐的重要机构,从成立到改称,已有140多年的历史。南府成立后,在内廷编演了大量戏曲。至今,部分南府剧本仍完好地保存在故宫博物院等图书馆之中。南府时代,正是民间地方戏勃兴的时代,民间戏曲中的纷繁腔调,也影响... 南府作为清内廷演剧和演乐的重要机构,从成立到改称,已有140多年的历史。南府成立后,在内廷编演了大量戏曲。至今,部分南府剧本仍完好地保存在故宫博物院等图书馆之中。南府时代,正是民间地方戏勃兴的时代,民间戏曲中的纷繁腔调,也影响到宫廷戏曲。从现存南府剧本所标注的声腔可以看出,南府演剧主要以昆腔和弋腔为主,但是,也有吹腔、四平调、弦索调、梆子腔、秧歌、侉腔、秦腔等杂入其中。以往,研究者以南府《旨意档》为根据,认为记录侉腔最早的文献是在嘉庆七年(1802)。笔者通过广泛阅读清宫剧本后发现,乾隆年间搬演的宫廷大戏《鼎峙春秋》、《忠义璇图》之中,就已经出现了"侉戏"或"侉腔"这样的词语。由此,可将侉腔出现的时间提前到乾隆年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府 弦索调 梆子秧歌侉腔
下载PDF
重新界定清代宫廷侉戏内涵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岩 李玫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87-94,共8页
清代前期内府题纲、剧本中所承认的"侉戏"实际上包含了两个系统的声腔:其一是标注为"吹腔"、"秦腔"、"梆子腔"的吹腔系统的声腔,用笛子伴奏;其二是演唱俗曲及标注为"柳子腔"、"... 清代前期内府题纲、剧本中所承认的"侉戏"实际上包含了两个系统的声腔:其一是标注为"吹腔"、"秦腔"、"梆子腔"的吹腔系统的声腔,用笛子伴奏;其二是演唱俗曲及标注为"柳子腔"、"南锣"或"弦子腔"等弦索系统声腔,用琵琶、三弦等弹拨乐器伴奏。此即清代内府"侉戏"概念与"侉调"、"侉腔"概念之间的区别,也是内府"侉戏"概念与民间"侉调"概念的区别,即无论是民间的"侉调"概念还是清内府"侉调"、"侉腔"概念,指的都主要是演唱俗曲的弦索腔系统的腔调;而内府"侉戏"概念则包含了弦索腔和吹腔两个不同的声腔系统。因此,侉戏并不能等同于早期"乱弹"概念,更与皮黄戏相距甚远,它是清代前期演唱吹腔或弦索腔的玩笑类小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宫廷 侉腔 俗曲
下载PDF
亳州民歌的区域价值和传承保护策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文静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25-29,共5页
文章归纳了亳州民歌的类型,分析了其风格特点,探讨了其区域价值,认为亳州民歌具有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方言学价值,承载了亳州独特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等,对其加强研究和保护有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文章归纳了亳州民歌的类型,分析了其风格特点,探讨了其区域价值,认为亳州民歌具有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方言学价值,承载了亳州独特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等,对其加强研究和保护有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方言传播等。但当前亳州民歌的保护与传承面临人才遗失、作品匮乏、内容陈旧、传播度窄、影响力较小等问题,因此应保护和培养民歌艺术人才,提升民歌创作内容,创新民歌传播手段,加大政府扶持监管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亳州方言 民歌 侉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