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北部土城子组时代及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探讨 被引量:20
1
作者 许欢 柳永清 +1 位作者 旷红伟 彭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3-215,共13页
文中简要介绍了华北北部土城子组区域分布、沉积特征和垂向充填序列。针对目前土城子组时代不定的现状,结合近些年来已发表的土城子组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将土城子组年龄限定在154~137Ma。以往对土城子组进行的相关生物地层研究成果与... 文中简要介绍了华北北部土城子组区域分布、沉积特征和垂向充填序列。针对目前土城子组时代不定的现状,结合近些年来已发表的土城子组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将土城子组年龄限定在154~137Ma。以往对土城子组进行的相关生物地层研究成果与土城子组时代一致。国际地层委员会(ICS)2013年提出将145Ma定为侏罗-白垩系界线年龄,这得到了特提斯喜马拉雅和安第斯地区最新侏罗-白垩系界线研究成果的支持,虽然最终确定这一界线还需更多高精度年代学的研究。再结合土城子组同位素年龄,提出土城子组时代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存在于土城子组内部。国际地层界线及对比,特别是国际J/K界线应通过研究海相生物地层来完成,中国陆相J/K界线的确立应优先服从海相地层及其生物演化所划分的标志与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城子组 同位素年代 侏罗-白垩系界线 生物地层
下载PDF
黑龙江饶河东安镇侏罗-白垩系界线及Buchia新知 被引量:17
2
作者 孙革 沙金庚 +3 位作者 王义刚 袁福盛 熊宪政 朴泰元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79-597,597+696,共19页
一、前言我国东北地区侏罗、白垩纪地层广泛发育,但绝大部分为陆相地层。1958年,黑龙江省地质局徐衍强等,于虎林县龙爪沟地区首次发现含菊石的海相层料,经王义刚等研究,时代属中侏罗世巴通期(Bathonian)(王义刚,1983,100页)。七十年代后... 一、前言我国东北地区侏罗、白垩纪地层广泛发育,但绝大部分为陆相地层。1958年,黑龙江省地质局徐衍强等,于虎林县龙爪沟地区首次发现含菊石的海相层料,经王义刚等研究,时代属中侏罗世巴通期(Bathonian)(王义刚,1983,100页)。七十年代后期,张弥曼等报道了松辽盆地吉林前郭、农安等地嫩江组合Sungarichthys longicephalus Takai等半咸水海湾相地层的发现,认为时代属晚白垩世早、中期(张弥曼、刘智成,1977;张弥曼、周家健、刘智成,1977);熊宪政等(1976)于黑龙江穆棱下城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白垩系 界线 Buchia 瓣鳃类
下载PDF
东北地区侏罗-白垩系界线划分对比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强 张海桥 杨建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4-16,共3页
在分析东北地区侏罗 白垩系界线划分对比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探讨了界线划分的标准与方法 ,对饶河地区东安镇、三江盆地绥滨坳陷、冀北地区大北沟等界线上、下 3条有连续沉积的剖面和松辽、辽西、海拉尔、鸡西、虎林等 5条非连续沉积的... 在分析东北地区侏罗 白垩系界线划分对比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探讨了界线划分的标准与方法 ,对饶河地区东安镇、三江盆地绥滨坳陷、冀北地区大北沟等界线上、下 3条有连续沉积的剖面和松辽、辽西、海拉尔、鸡西、虎林等 5条非连续沉积的剖面进行了研究 ,以双壳类Buchia化石、沟鞭藻化石和孢粉化石等为主要媒介 ,并结合岩性对东北地区海、陆相侏罗 白垩系界线进行了划分与对比。饶河地区划分在上、下东安镇组之间 ,三江盆地划分在滴道组和东荣组之间 ,冀北地区划分在大北沟组上、下段之间 ,虎林盆地划分在七虎林组和下云山组之间 ,松辽盆地、辽西地区、海拉尔盆地、鸡西盆地划分在火石岭组、义县组、阿尔公组、滴道组之下 ,从而解决了东北地区侏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海相 陆相 侏罗-白垩系 界限划分 化石门类 粗碎屑岩 火山岩 地层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北部绥滨地区东荣组最上部的沟鞭藻组合——兼论该地区侏罗-白垩系界线 被引量:7
4
作者 何承全 祝幼华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8-345,共18页
黑龙江省东北部绥滨地区海相东荣组最上部产丰富或较丰富的沟鞭藻类 ,经鉴定达 2 0属 30余种 ,其中有些在我国为首次发现 ,包括一新种Leberidocystasuibinensissp .nov .。文中详细地讨论沟鞭藻Oligosphae ridium pulcherrimum组合的特... 黑龙江省东北部绥滨地区海相东荣组最上部产丰富或较丰富的沟鞭藻类 ,经鉴定达 2 0属 30余种 ,其中有些在我国为首次发现 ,包括一新种Leberidocystasuibinensissp .nov .。文中详细地讨论沟鞭藻Oligosphae ridium pulcherrimum组合的特征及其地质时代 ,包括侏罗 白垩系界线等 ;认为该组合的时代为Berriasian—Valanginian期。这一组合是我国白垩纪最早期的海相沉积 ,也是白垩系底部的第一个化石组合 ;首次提出黑龙江省东北部绥滨地区侏罗 白垩系界线应置于Tithonian阶的沟鞭藻Amphoruladelicata组合与Berriasian Valanginian阶的Oligosphaeridium pulcherrimum组合之间 ,即岩石地层上的东荣组上部与最上部之间。这条沟鞭藻类生物地层界线与双壳类的下、中伏尔加阶的Buchiamosquensis B .rugosa带与上伏尔加阶的B .fischeriana带之间的分界完全吻合 ,与目前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建议的侏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鞭藻类 东荣组 贝里亚士一凡兰吟期 绥滨地区 黑龙江省 侏罗-白垩系界线
下载PDF
北山盆地群侏罗-白垩系生储盖特征及油气远景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少波 白玉宝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共9页
北山地区在前寒武纪变质岩及古生代浅变质岩、火山岩基底之上发育了一系列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盆内沉积了厚度较大的侏罗白垩系,发育侏罗系和下白垩统两套生储盖组合。侏罗系组合在中口子盆地、公婆泉盆地和扎格高脑盆地发育较好,是本区... 北山地区在前寒武纪变质岩及古生代浅变质岩、火山岩基底之上发育了一系列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盆内沉积了厚度较大的侏罗白垩系,发育侏罗系和下白垩统两套生储盖组合。侏罗系组合在中口子盆地、公婆泉盆地和扎格高脑盆地发育较好,是本区寻找侏罗系油气藏的有利地区。下白垩统组合在中口子盆地、公婆泉盆地、扎格高脑盆地和黑鹰山盆地发育较好,但埋藏浅,缺乏区域性盖层,其石油地质条件不如侏罗系组合。油气勘探实践表明,该区含油气远景取决于油气保存条件和区域盖层的发育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生储盖组合 油气远景 侏罗-白垩系 北山盆地群
下载PDF
四川雅安-宝兴地区的侏罗-白垩系 被引量:6
6
作者 苟宗海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8年第2期124-131,共8页
根据1∶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将四川省雅安—宝兴地区的侏罗—白垩系地层,由老至新划分为白田坝组、千佛崖组、沙溪庙组、遂宁组、莲花口组、天马山组、夹关组、灌口组等8个岩石地层单元。描述了层型剖面的层序及岩石组合特征,讨... 根据1∶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将四川省雅安—宝兴地区的侏罗—白垩系地层,由老至新划分为白田坝组、千佛崖组、沙溪庙组、遂宁组、莲花口组、天马山组、夹关组、灌口组等8个岩石地层单元。描述了层型剖面的层序及岩石组合特征,讨论了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问题。对侏罗—白垩系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初步划分出河流相、湖泊相、冲积扇相三大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白垩系 岩石组合 生物地层 地层年代
下载PDF
东北地区侏罗-白垩系界线简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少林 《国土资源》 1992年第4期330-339,共10页
通过近年来东北地区海相侏罗-白垩系界线附近生物地层学,同位素年龄及磁性地层学研究的最新展,简析了目前有关侏罗-白垩系界线划分的意见分歧的焦点,进而从植物化石的角度,将海相、海陆交互相同陆相进沉积联系起来,探讨侏罗-白垩系界线... 通过近年来东北地区海相侏罗-白垩系界线附近生物地层学,同位素年龄及磁性地层学研究的最新展,简析了目前有关侏罗-白垩系界线划分的意见分歧的焦点,进而从植物化石的角度,将海相、海陆交互相同陆相进沉积联系起来,探讨侏罗-白垩系界线划分的合理性问题,提出将界线划在Ruffprdia-Onychiopsis早期组合与中期组合之间比较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侏罗-白垩系 界线
下载PDF
东胜煤田锡尼布拉格勘查区侏罗-白垩系
8
作者 石彦强 《中国煤炭地质》 2012年第12期11-18,共8页
锡尼布拉格普查区位于东胜煤田西北部,由于地处鄂尔多斯北缘,区内侏罗-白垩系发育与盆地内部稍有差异。通过对地表露头追踪、岩性特征、测井曲线和地震时间剖面详细的研究,划分了岩石地层单位,根据本次及以往采集的植物化石确定了生物地... 锡尼布拉格普查区位于东胜煤田西北部,由于地处鄂尔多斯北缘,区内侏罗-白垩系发育与盆地内部稍有差异。通过对地表露头追踪、岩性特征、测井曲线和地震时间剖面详细的研究,划分了岩石地层单位,根据本次及以往采集的植物化石确定了生物地层,并与鄂尔多斯盆地内的标准剖面进行了对比,地层自下而上发育有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a)、直罗组(J2z)、安定组(J2a),白垩系下统志丹群宜君组(K1y)、洛河组(K1l)、环河组(K1h)、罗汉洞组(K1lh),下伏地层层为三叠系上统延长组,上覆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其中含煤地层延安组呈现"下缺上剥",含2-6煤组,缺失底部的1煤组和顶部的7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白垩系 岩性特征 物性特征 划分与对比 锡尼布拉格勘查区
下载PDF
云南墨江地区侏罗-白垩系铜矿矿产资源概况与找矿远景
9
作者 袁宏 《低碳世界》 2015年第2期86-87,共2页
主要研究云南墨江地区侏罗-白垩系铜矿矿产资源概况,并在地质勘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找矿远景预测,划分了找矿远景带,为云南铜矿找矿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 云南 侏罗-白垩系铜矿 找矿
下载PDF
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和我国东北地区下白垩统陆相地层相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8
10
作者 周忠和 贺怀宇 汪筱林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1-555,共15页
文中介绍目前国际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研究的进展以及我国东北地区下白垩统和相关陆相地层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国内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研究中存在的争议,澄清一些概念,提出我国相关陆相地层的研究需结合古生物学、同位素年代学、古地... 文中介绍目前国际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研究的进展以及我国东北地区下白垩统和相关陆相地层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国内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研究中存在的争议,澄清一些概念,提出我国相关陆相地层的研究需结合古生物学、同位素年代学、古地磁学等多学科的结果。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些综合性的工作和最新国际地质年代表的结果并不矛盾。最新的国际地质年代表中提出的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年龄(145.5±4Ma)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支持,相比之下,一些学者提出的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年龄为135Ma或125Ma的观点还缺乏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证据。近年来年代地层学研究的进展为我国东北地区下白垩统精确国际对比提供了重要证据。东北地区陆相早白垩世沉积中脊椎动物化石的发现以及多数无脊椎动物和植物化石研究的结果表明,生物地层学的证据与年代学和古地磁学证据基本吻合。文中还通过一些实例,探讨在生物地层学(特别是脊椎动物地层学)研究中,重视生物系统发育学研究的重要性,即应当重视"谱系发育关系相近属种的对比",从而可以有效避免采用化石确定地层年代过程的一些误区。文中尚论及白垩系Aptian阶的底界年龄以及国际地质年代表中下白垩统一些阶的年限确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古地磁学 统发育 侏罗-白垩界线 中国
下载PDF
川滇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划分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佩贤 方晓思 +1 位作者 程政武 张志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3-299,共7页
云南禄丰川街剖面侏罗系—白垩系混合磁极性超带的M19极性带位于安宁组下段顶部,四川泸州纳溪剖面M18r极性亚带位于蓬莱镇组二段上部。上述古地磁界线与马门溪龙、叶肢介、双壳类等所形成的生物界线相吻合。因此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 云南禄丰川街剖面侏罗系—白垩系混合磁极性超带的M19极性带位于安宁组下段顶部,四川泸州纳溪剖面M18r极性亚带位于蓬莱镇组二段上部。上述古地磁界线与马门溪龙、叶肢介、双壳类等所形成的生物界线相吻合。因此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在滇中被置于安宁组下段与上段之间或妥甸组上段的2个亚段之间;在四川此界线则被置于蓬莱镇组第二段的中上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 四川盆地 安宁组 妥甸组 蓬莱镇组 侏罗-白垩界线
下载PDF
冀北滦平陆相侏罗—白垩系生物地层界线及候选层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柳永清 庞其清 +2 位作者 李佩贤 田树刚 牛绍武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6-180,共5页
滦平盆地张家沟侏罗—白垩系界线上下为连续沉积的滨浅湖—半深湖序列,介形类和叶肢介类化石丰富,是中国陆相J\K界线理想的层型候选剖面。通过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介形类、叶肢介生物组合及沉积学与成因地层学的综合研究,认为陆相侏罗—... 滦平盆地张家沟侏罗—白垩系界线上下为连续沉积的滨浅湖—半深湖序列,介形类和叶肢介类化石丰富,是中国陆相J\K界线理想的层型候选剖面。通过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介形类、叶肢介生物组合及沉积学与成因地层学的综合研究,认为陆相侏罗—白垩系生物地层界线以介形类大个体滦平介Luanpingella的消失、女星介Cypridea的出现,叶肢介Nestoria、Pseudograpta及Keratestheria等的消失以及Eosestheria的始现,扇三角洲平原或前缘亚相或等同亚、微相带的结束为标志。陆相界线层型研究和定义异于海相盆地,陆相环境生物化石的自然缺欠可以通过地层格架建立及沉积亚微相序列高精度地划分、对比予以弥补,并应纳入陆相界线层型的定义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滦平盆地 侏罗-白垩系 生物地层 界线 候选层型 河北 介形类 叶肢介类
下载PDF
义县阶的时代与侏罗系—白垩系界线——义县阶标准地层剖面建立和研究之三 被引量:24
13
作者 王五力 张立君 +6 位作者 郑少林 任东 郑月娟 丁秋红 张宏 李之彤 杨芳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4-242,共9页
义县阶中孔子鸟类、中华龙鸟类、翼龙类、叶肢介、昆虫、双壳类和植物(包括木化石)时代确定为晚侏罗世晚期或提塘晚期;哺乳类、鸟臀类恐龙和孢粉为早白垩世早期或贝里阿斯期;介形类、鱼类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过渡期或提塘晚期—贝里阿... 义县阶中孔子鸟类、中华龙鸟类、翼龙类、叶肢介、昆虫、双壳类和植物(包括木化石)时代确定为晚侏罗世晚期或提塘晚期;哺乳类、鸟臀类恐龙和孢粉为早白垩世早期或贝里阿斯期;介形类、鱼类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过渡期或提塘晚期—贝里阿斯期。考虑到义县期生物群与德国索伦霍芬(Solnhofen)生物群、英国普尔贝克(Purbeck)生物群,日本晚侏罗世手取(Tetori)型、领石(Ryoseki)型植物群可以比较、对比以及与中侏罗世约克郡(Yorkshire)植物群、大河口(Great Estuarine)叶肢介群的联系分析,综合时代可确定为提塘晚期至贝里阿斯期;尖山沟层时代倾向于提塘晚期,大康堡层时代倾向于贝里阿斯期。由于可与义县组对比的英国普尔贝克(Purbeck)群(组或层)的侏罗系与白垩系界线仍未确定;同时因缺乏实测数据,国际地层表推荐的14 4 Ma、14 5 Ma、135 Ma等侏罗系与白垩系界线年龄,不能作为可靠的依据标准;因此应据中国义县阶标准地层剖面的综合生物年代及实测同位素年代确定侏罗系与白垩系界线,界线倾向于义县阶下部尖山沟层与上部大康堡层之间,同位素年龄以12 4Ma为界线年龄符合目前综合生物年代,是较优选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县阶 侏罗-白垩界线 标准地层剖面 生物群 综合生物年代
下载PDF
银—额盆地侏罗、白垩系油气超系统特征及其勘探方向 被引量:32
14
作者 王新民 郭彦如 +1 位作者 马龙 张虎权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90-495,共6页
银—额盆地位于四大板块交汇拼合地带 ,发育于中生代板内拉分裂陷演化阶段 ,由一系列彼此分割相对独立的侏罗—白垩纪断陷湖盆群组成 ,发育典型的中生代侏罗、白垩系油气超系统。研究表明侏罗系油气超系统 (主要为中下侏罗统 )分布局限 ... 银—额盆地位于四大板块交汇拼合地带 ,发育于中生代板内拉分裂陷演化阶段 ,由一系列彼此分割相对独立的侏罗—白垩纪断陷湖盆群组成 ,发育典型的中生代侏罗、白垩系油气超系统。研究表明侏罗系油气超系统 (主要为中下侏罗统 )分布局限 ,煤系烃源岩发育较差 ,热演化程度高 ,自身储盖组合欠佳 ,因其与上覆下白垩统油气超系统的叠合 ,使得该油气超系统具有一定的含油气勘探远景。白垩系 (主要为下白垩统 )油气超系统分布广泛 ,湖相烃源岩发育 ,储盖组合良好 ,成藏配置较佳 ,尤以上白垩统—第三系与下白垩统叠合的凹陷油气勘探前景最为乐观。下白垩统油气超系统中最有利的勘探方向位于多期叠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盆地 侏罗-白垩 油气超 勘探方向 烃源岩 热演化
下载PDF
侏罗系、白垩系界线问题及对中国北方陆相界线的思考 被引量:11
15
作者 万晓樵 高莲凤 +3 位作者 覃祚焕 崔璨 李玮 席党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12-322,共11页
侏罗系、白垩系间是显生宙唯一还没有定义系级GSSP的界线。生物演替在Thithonian期与Berriasian期之间不存在明显变化,很难找到可以进行全球对比的标志。作为中生代生物年代地层学主要划分依据的菊石类生物,亦受生物区系影响而难作为侏... 侏罗系、白垩系间是显生宙唯一还没有定义系级GSSP的界线。生物演替在Thithonian期与Berriasian期之间不存在明显变化,很难找到可以进行全球对比的标志。作为中生代生物年代地层学主要划分依据的菊石类生物,亦受生物区系影响而难作为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标志。微体化石具有优势。近期,国际上趋于将瓮虫类Calpionella alpina带之底、钙质超微化石Nannoconus steinmannii minor和N.kamptneri minor二者的始现面作为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对应于极性带M19n.2n内部,年龄为145 Ma。国际地层划分与对比以海相为标准。中国侏罗系、白垩系以陆相地层发育为特征,与海相对比颇具难度。以陆相生物为标志的界线划分产生了地区性的生物年代地层格架,也形成了地方生物地层与国际年代地层对比的错位,导致中国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成为地学界争议的问题。本文认为,在综合考虑不同学科研究结果的同时,问题解决的实质是客观认识陆相生物对比的缺陷,结合考虑非生物的标准,如磁性地层、旋回地层和同位素测年的精度,获得超越相区的对比结果。基于陆相生物特点,着眼于宏观演化阶段来识别界线位置是问题解决的初期阶段。燕辽生物群与热河生物群是代表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两大生物演化类群,其间年龄可为土城子组顶部的139 Ma。这是为全方位研究而铺设的临时工作界线。今后将土城子组作为侏罗纪、白垩纪过渡地层而加大研究力度,有可能在该组顶部或其内部发现界线生物标志和同层位绝对年龄值,或许会使其向目前国际推荐年龄(145Ma)更靠近一步;也不排除GSSP未定的国际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年龄会向年轻方向变化,趋于139Ma的Valanginian阶底界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白垩界线 陆相地层 界线定义 国际对比
下载PDF
冀北滦平盆地大店子组叶肢介生物地层特征与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 被引量:20
16
作者 牛绍武 田树刚 庞其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61-979,共19页
大店子组是滦平盆地大北沟组之上、西瓜园组之下的一个岩石地层单元,建组剖面在滦平火斗山乡大店子东沟。在滦平火斗山乡张家沟,该组自下而上可进一步划分为4个岩性段,产有丰富的叶肢介化石,统属于东方叶肢介群(Eosestheria Fauna)。加... 大店子组是滦平盆地大北沟组之上、西瓜园组之下的一个岩石地层单元,建组剖面在滦平火斗山乡大店子东沟。在滦平火斗山乡张家沟,该组自下而上可进一步划分为4个岩性段,产有丰富的叶肢介化石,统属于东方叶肢介群(Eosestheria Fauna)。加之狼鳍鱼Lycoptera和女星介Cypridea与之共生,构成典型的热河动物群(Jehol Fauna)。根据叶肢介化石组合序列、叶肢介动物群的发展阶段与可能的演化谱系,将大店子组自下而上连续划分为5个叶肢介带。在大北沟组与大店子组界线的上下,尼斯托叶肢介群(Nestoria Fauna)和东方叶肢介群(Eosestheria Fauna)相继发生了集群绝灭和集群新生的重大生物事件。老的动物群的集群绝灭和新的动物群的集群新生,预示着一个大的时代界线的存在。在大北沟组与大店子组界线上C/O同位素有一高异常值和明显的降温事件,这可能就是这一集群绝灭和集群新生重大生物事件的原因。这一降温事件与世界范围内侏罗纪—白垩纪之间的降温事件相吻合。据此,中国乃至东亚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应置于大北沟组与大店子组之间,并以东方叶肢介Eosestheria属的出现为特征,以古老东方叶肢介Eosestheria antiqua的首现为标志,为大北沟阶的结束与张家沟阶的开始。其界线候选层型初步定于滦平县火斗山乡张家沟下营-上营剖面第9层之底和滦平县火斗山乡小东沟剖面第10-2层之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滦平盆地 大店子组 叶肢介 张家沟阶 侏罗-白垩界线
下载PDF
燕辽地区土城子组古生物组合与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年代地层 被引量:6
17
作者 万晓樵 孙立新 李玮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2,共12页
土城子组是一套广泛发育于燕辽地区的陆相红色碎屑沉积岩系,为中国陆相侏罗系-白垩系(J/K)界线研究的典型。由于陆相化石记录的不完备,以及生物地层划分与同位素年代学的矛盾,使该地层时代归属不定。该组所含生物门类比较丰富,但化石层... 土城子组是一套广泛发育于燕辽地区的陆相红色碎屑沉积岩系,为中国陆相侏罗系-白垩系(J/K)界线研究的典型。由于陆相化石记录的不完备,以及生物地层划分与同位素年代学的矛盾,使该地层时代归属不定。该组所含生物门类比较丰富,但化石层位较少,可以识别出叶肢介、介形类、孢粉等化石组合,但是前人对其时代意见不一。国内外学者在土城子组及其上下地层获得大量同位素测年资料,指示该组年龄处于156-139 Ma之间,属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因此J/K界线就划定在土城子组内部。尽管传统的生物地层学研究积淀正被日渐积累的年代地层学数据引发各种挑战,但毋庸置疑的是,年代地层单元和地质历史的划分必然需要有可供区域对比的标志,生物演化始终是地球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在土城子组生物地层研究精度尚待提高之时,本文尝试提出一粗略的J/K界线划分方案,以晚侏罗世叶肢介Pseudograpta-Monilestheria-Sinograpta(P-M-S)组合、介形类Cetacella substriata-Mantelliana alta-Darwinula bapanxiaensis(C-M-D)组合与早白垩世叶肢介Yanshanoleptestheria-Pingquania-Lingyuanella(Y-P-L)组合、介形类Djungarica yangshulingensis-Mantelliana reniformis-Stenestroemia yangshulingensis(D-M-S)组合为界线划分依据。近期孢粉的研究结果显示,J/K界线可以Cicatricosisporites-Lygodioisporites-Jiaohepollis组合的出现为标志。根据化石组合发育特征分析,J/K界线位置大致在土城子组2段与3段之间,年龄为~145 Ma。建议将北票巴图营乡剖面作为对比标准。由此提出下白垩统底部"巴图营阶"的工作模型,为中国陆相白垩纪年代地层的建阶工作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城子组 化石组合 侏罗-白垩界线 年代地层 燕辽
原文传递
澳大利亚Bonaparte盆地WA-406-P区块油气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
18
作者 陈爱民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65-980,共16页
Bonaparte盆地属于陆内裂谷与被动大陆边缘相叠加的叠合型盆地,WA-406-P区块就位于盆地早-中侏罗世发育的大型Plover三角洲沉积体系之上,该区块油气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的研究是确定下步有利勘探目标的前提与基础。本文结合油气地质、分... Bonaparte盆地属于陆内裂谷与被动大陆边缘相叠加的叠合型盆地,WA-406-P区块就位于盆地早-中侏罗世发育的大型Plover三角洲沉积体系之上,该区块油气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的研究是确定下步有利勘探目标的前提与基础。本文结合油气地质、分析化验、三维地震、测井曲线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WA-406-P区块发育两种烃源岩类型,西北部以Ⅱ1型为主,东南部以Ⅱ2型为主,成岩作用控制着储层的储集性能,整体上属于低孔高渗透型储层;中-下侏罗统的Plover组和Elang组及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的Flamingo组三套三角洲砂体与大套的海相泥岩配置形成两套有利储盖组合,由于圈闭形成期早于大规模油气运聚期,因此,油气经历两期充注后,具备良好的成藏匹配关系。烃源岩分布特征控制着油气藏的流体类型,构造形态及断层展布控制着油气藏的类型,储层物性控制着油气地质储量的丰度,断层活化作用控制着油气藏能否完整保存。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明确指明了有利勘探区域:北部垒堑间互带为Ⅰ类勘探区,西南斜坡带为Ⅱ类勘探区,东南洼槽区为Ⅲ类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控制因素 侏罗-白垩 WA-406-P区块 油气 Bonaparte盆地 澳大利亚
下载PDF
滇西无量山逆冲推覆带山前飞来峰的构造成因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世锋 王二七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7-322,共6页
印度板块相对于我国华南地块的向北运动在滇西三江地区造成许多地块发生大规模的顺时针旋转,其中,由于刚性度上的差异,临沧花岗岩基的旋转对邻近地块的影响最为明显,导致兰坪—思茅盆地的大规模缩短和无量山的隆升。无量山的隆升是一系... 印度板块相对于我国华南地块的向北运动在滇西三江地区造成许多地块发生大规模的顺时针旋转,其中,由于刚性度上的差异,临沧花岗岩基的旋转对邻近地块的影响最为明显,导致兰坪—思茅盆地的大规模缩短和无量山的隆升。无量山的隆升是一系列逆冲断片的叠置造成的,其中,古生界无量山群浅变质岩位于最上部,三叠系麦初箐组含煤砂板岩位于中部,侏罗-白垩系红层位于最下部。在无量山的北东山前散布有许多飞来峰,盖在侏罗-白垩系红层之上,由于这些飞来峰的岩性和无量山群及麦初箐组很相似,前人将其视为推覆体。近年来,笔者针对这些飞来峰的变形和地貌特征以及与无量山的构造关系开展系统研究,认为它们是在重力作用下从无量山滑覆下来的岩块,并在滑覆的过程中岩石发生了掀斜。无量山的顶部山峰大多位于同一高度,十分平坦,代表一次侵蚀夷平事件,这说明在推覆造山之后发生过大规模的侵蚀作用,在此之前无量山要高的多,因此造山带边缘的推覆岩片具有很大的势能,这是重力滑覆作用得以发生的条件。可以推测飞来峰的滑覆发生在造山期后,很可能发生在无量山大规模的侵蚀作用期间,因为在此时大气降水多,山体边坡稳定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量山 飞来峰 构造成因 逆冲 滇西 推覆带 侏罗-白垩系 临沧花岗岩基 侵蚀作用 顺时针旋转 边坡稳定性 三江地区 华南地块 印度板块 思茅盆地 浅变质岩 统研究 构造关 地貌特征 重力作用 造山期后 大气降水 规模 滑覆
下载PDF
古鄱阳湖陆相盆地沉积与物源相关性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雄飞 章泽军 顾延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7-330,共4页
本文以古鄱阳湖东北缘陆相盆地与基底母岩物质来源为例 ,阐述陆相盆地源区的输送和盆地沉积过程存在的紧密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最直接的特征是基底母岩区的岩性往往直接控制了盆内沉积物的类型 ,可以说 ,有什么样的母岩成份和风化剥蚀的... 本文以古鄱阳湖东北缘陆相盆地与基底母岩物质来源为例 ,阐述陆相盆地源区的输送和盆地沉积过程存在的紧密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最直接的特征是基底母岩区的岩性往往直接控制了盆内沉积物的类型 ,可以说 ,有什么样的母岩成份和风化剥蚀的方式 ,就会在盆内形成什么样类型的沉积物。母岩的风化剥蚀作用始终是盆内沉积源源不断的物质来源 ,因而根据盆地陆源碎屑岩来自母岩的陆源碎屑组合可以推断源区的母岩类型。研究这种风化与沉积、剥蚀与堆积的相关性特征是陆相盆地供给和充填作用的一大特色。这种相关性研究的深入 ,不但大大提高地层划分的精度 ,而且也十分有助于陆相地层的广泛对比。尤其是成盆的早期和晚期的粗碎屑岩系的堆积尤为显著 ,这是因为粗碎屑岩系中的砾石 ,最能够直接反映母岩的性质 ,因而是判断母岩成份、基底抬升程度以及遭受风化剥蚀程度和方式等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学 陆相盆地 物源 侏罗-白垩系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