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体细胞嵌合率的动态定量检测在供体淋巴细胞回输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唐晓文 吴德沛 +2 位作者 常伟荣 朱子玲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49-654,共6页
为了探究供体细胞嵌合率 (DC)的动态定量检测在确定供体淋巴细胞回输 (DLI)时机和预测DLI疗效中的作用 ,应用复合扩增荧光标记STR PCR结合毛细管电泳方法 ,对 6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复发或移植物被排斥并接受DLI治疗的白血... 为了探究供体细胞嵌合率 (DC)的动态定量检测在确定供体淋巴细胞回输 (DLI)时机和预测DLI疗效中的作用 ,应用复合扩增荧光标记STR PCR结合毛细管电泳方法 ,对 6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复发或移植物被排斥并接受DLI治疗的白血病患者 ,进行了DC的动态定量检测。结果发现 ,复发或排斥发生时 6位患者DC均出现大幅度下降 ,介于 2 7.3% - 85 .7% ,4位患者从DC下降 (<90 % )到出现临床复发或排斥的中位时间为2 6天 ,提示DC进行性下降的患者为复发或排斥的高危患者 ,可早期实施DLI干预治疗。 2例患者出现治疗反应 ,治疗有效患者在DLI后短期内出现DC回升 ,供体细胞占优势 ,并转化为稳定的完全供体细胞嵌合状态 (FDC) ,临床上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表现。无效患者DLI后DC均无稳定回升现象 ,并对 3例DLI无效患者进行了第二次DLI治疗。结论 :嵌合体检测可指导DLI的实施时机 ,预测DLI的临床疗效 ,而且对首次DLI治疗无效的患者的后继强化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体细胞嵌合率 体淋巴细胞回输 STR—PCR
下载PDF
非清髓性干细胞移植患者供体细胞嵌合率的动态定量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唐晓文 吴德沛 +3 位作者 夏学鸣 孙爱宁 朱子玲 阮长耿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 对非清髓性干细胞移植 (NST)后供受嵌合体形成动力学 ,嵌合体的转归 ,以及供体细胞嵌合率 (DC)对评价植入、复发、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和长期生存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18例接受HLA全相合NST的患者进行DC的定量分析。术前采集... 目的 对非清髓性干细胞移植 (NST)后供受嵌合体形成动力学 ,嵌合体的转归 ,以及供体细胞嵌合率 (DC)对评价植入、复发、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和长期生存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18例接受HLA全相合NST的患者进行DC的定量分析。术前采集供者和受者外周血 ,术后不同时间段采集受者外周血或骨髓。用QIAamp全血DNA抽提试剂盒提取样本DNA ,用AmpF/STRprofilerplus试剂盒进行 9个STR位点复合扩增后 ,产物用ABI 310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 ,由Genescane和Genotype软件确定基因位点及峰面积 ,根据供受体基因型的差异计算供体细胞嵌合率。结果  (1)移植早期植入表明 ,移植后 8d供体细胞开始占优势 (DC >6 0 % ) ,比造血重建提早 4d ;此外 ,由于移植前免疫状态不同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CML)患者供体细胞植入滞后于急性白血病和其他非恶性血液病患者 ;(2 )NST后嵌合状态有一个由混合嵌合 (MC)向完全供体细胞嵌合 (FDC)状态转化的过程 ;(3)FDC组GVHD的发生率高于MC组 (90 0 %、6 2 5 % ) ,而且从FDC状态的建立到急性GVHD发生的中位时间仅为 9d ;(4)移植后能获得无白血病生存的患者均有FDC或供体细胞高比例MC稳定嵌合的特点 ,而复发或排斥患者均在发生临床症状之前 ,出现供体细胞嵌合率的进行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清髓性干细胞移植 供体细胞嵌合率 移植物抗宿主病 复发 定量检测
原文传递
供体细胞嵌合率的动态定量检测在供体淋巴细胞回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唐晓文 吴德沛 +2 位作者 常伟荣 朱子玲 阮长耿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6-187,共2页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淋巴细胞 白血病 供体细胞嵌合率 骨髓抑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