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应链可追溯性对食品安全和上下游企业利润的影响 被引量:62
1
作者 龚强 陈丰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0-48,共19页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面临重大挑战,一方面众多食品企业利用自身相对于消费者和监管者的信息优势谋取不法利润,另一方面食品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又导致企业难以协同提供安全的食品。食品供应链追溯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产...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面临重大挑战,一方面众多食品企业利用自身相对于消费者和监管者的信息优势谋取不法利润,另一方面食品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又导致企业难以协同提供安全的食品。食品供应链追溯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产信息记录和披露体系在欧美地区的实践中被证明是一种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理论分析了一个由下游销售者和上游农场组成的垂直供应链结构,考察了可追溯性的提高如何改善供应链中食品安全水平及对上下游企业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强供应链中任一环节的可追溯性,不但能够促进该环节的企业提高其产品安全水平,还可以促使供应链上其他环节的企业提供更加安全的产品。此时,销售者能够从供应链可追溯性的提高中获益,然而农场和整个供应链的利润会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供应链可追溯 生产努力程度 企业利润
下载PDF
基于MAS的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红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22036-22038,共3页
为了克服现有农产品供应链追溯系统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系统的可追溯系统。通过定性研究的方法,对Agent技术运用在农产品质量追溯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构建了该系统的实体模型,确定了系统的追溯体系结构,最后对主要实体... 为了克服现有农产品供应链追溯系统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系统的可追溯系统。通过定性研究的方法,对Agent技术运用在农产品质量追溯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构建了该系统的实体模型,确定了系统的追溯体系结构,最后对主要实体的实现算法进行了描述。通过对算法的分析,证明该系统在提高产品追溯的广度与深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Agent系统(MAS) 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ASCTS) 农产品安全
下载PDF
关于RFID和EPC物联网的水产品供应链可追溯平台开发 被引量:2
3
作者 夏娣娜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年第24期75-75,共1页
针对于水产品,供应了全程查验必备的链条,全程追踪查验。解析了供应链,选取调研对象,整合了消费者及区域内的管控部门。EPC及RFID特有的物联网管控平台整合了追踪的特性及召回性,可追溯平台紧密衔接着调控配送、辨识电子代码、识别射频... 针对于水产品,供应了全程查验必备的链条,全程追踪查验。解析了供应链,选取调研对象,整合了消费者及区域内的管控部门。EPC及RFID特有的物联网管控平台整合了追踪的特性及召回性,可追溯平台紧密衔接着调控配送、辨识电子代码、识别射频特性等。针对服务对象,考量了它们独有的特性。借助追溯平台,全程调配了初始的养殖、后续加工配送、售卖水产品等。创设这样的供应链,为日常的查验质量及追溯供应了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ID EPC 物联网 水产品供应链可追溯平台
下载PDF
食品质量管理实践、供应链可追溯与企业可持续绩效——基于全国四省食品企业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7
4
作者 周雄勇 许志端 《宏观质量研究》 CSSCI 2022年第4期35-49,共15页
食品质量管理作为一种通过组织内部和外部的质量合作以推进食品质量的持续改善和良好绩效的实践在近年来受到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但其对组织可持续绩效的作用效果还没有得到深入探讨。考虑到食品质量管理潜在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价值,旨在... 食品质量管理作为一种通过组织内部和外部的质量合作以推进食品质量的持续改善和良好绩效的实践在近年来受到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但其对组织可持续绩效的作用效果还没有得到深入探讨。考虑到食品质量管理潜在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价值,旨在探讨核心企业实施食品质量管理是否以及如何促成可持续绩效的改善。基于资源基础观和资源依赖理论,以供应链可追溯为中介变量,构建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对组织可持续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四省358家食品企业进行调查,运用层级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实证结果发现:(1)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对可持续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2)食品质量管理实践促进可持续绩效改进的过程中,受到供应链可追溯的中介作用;(3)供应链可追溯在不同维度的食品质量管理实践和可持续绩效之间起到部分或完全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不仅能够丰富食品质量管理文献,为之提供新的实证证据,而且还提供了对食品供应链管理者如何在可追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质量管理改善可持续绩效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质量管理实践 供应链可追溯 可持续绩效 食品安全
下载PDF
区块链技术下供应链可追溯性研究热点与前沿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瑞鹏 台玉红 《物流技术》 2023年第12期28-34,共7页
利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6.2.R2对Web ofScience核心数据库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当前在区块链技术下供应链可追溯性方面的研究方向和趋势。结果表明:(1)从研究数量的角度看,该领域的研究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开... 利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6.2.R2对Web ofScience核心数据库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当前在区块链技术下供应链可追溯性方面的研究方向和趋势。结果表明:(1)从研究数量的角度看,该领域的研究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开始关注并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供应链可追溯性方面的问题。同时,国家和机构之间也存在着合作网络密度和中心性的差异。(2)从研究热点的角度看,该领域的研究聚焦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农产品供应链和食品供应链。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或方法对该领域进行研究,为后续深化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3)从研究前沿的角度看,研究前沿主要集中于区块链在供应链可追溯性中应用的技术机制以及安全、隐私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 供应链可追溯 CITESPACE 文献计量
下载PDF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就“供应链可追溯性:制造元框架”正式征询意见
6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24年第5期93-93,共1页
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9月27日消息,NIST就“供应链可追溯性:制造元框架”正式征询意见。NIST表示,实施该框架有助于识别整个制造业供应链中可追溯性数据,提高美制造业韧性。具体方法包括:依据各行业特点制定的数据模型;记... 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9月27日消息,NIST就“供应链可追溯性:制造元框架”正式征询意见。NIST表示,实施该框架有助于识别整个制造业供应链中可追溯性数据,提高美制造业韧性。具体方法包括:依据各行业特点制定的数据模型;记录可追溯供应链事件;编制可追溯链接(将记录按时序链接);本行业可信数据库;本行业外部数据参考。本次意见征询将于11月15日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可追溯 意见征询 征询意见 外部数据 制造业供应 数据模型
原文传递
政府补贴下考虑利他偏好的可追溯农产品供应链定价策略 被引量:7
7
作者 姚锋敏 鞠佳洋 +1 位作者 李玥 段彩泉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9-768,共10页
考虑由电商平台和供应商组成的二级可追溯农产品供应链,通过构建电商平台无/有利他偏好的定价决策模型,研究可追溯农产品供应链的定价决策问题。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分析政府补贴、电商平台利他偏好和消费者溯源偏好对可追溯农产... 考虑由电商平台和供应商组成的二级可追溯农产品供应链,通过构建电商平台无/有利他偏好的定价决策模型,研究可追溯农产品供应链的定价决策问题。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分析政府补贴、电商平台利他偏好和消费者溯源偏好对可追溯农产品供应链成员及系统整体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电商平台的利他偏好有助于提高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能力、改善系统整体绩效;消费者溯源偏好有助于提高农产品零售价格,但对电商平台利润的影响还与利他偏好程度有关;电商平台的定价策略不仅取决于自身利他偏好,还受到政府补贴和消费者溯源偏好的共同影响;较之作为渠道跟随者的供应商,主导电商平台利润未必总是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追溯农产品供应 电商平台 利他偏好 政府补贴 定价策略
下载PDF
绿色标签实现可追溯
8
作者 非语 《纺织科学研究》 2020年第8期44-45,共2页
消费者对“透明度”的看法如何?在The Sourcing Journals发布的2019年透明度指数报告中,53%的受调查者表示希望从他们购买的产品中了解一切,包括产品的制造商,而只有4%的受调查者认为透明度不重要。如今,纺织服装行业面临许多挑战,由Z... 消费者对“透明度”的看法如何?在The Sourcing Journals发布的2019年透明度指数报告中,53%的受调查者表示希望从他们购买的产品中了解一切,包括产品的制造商,而只有4%的受调查者认为透明度不重要。如今,纺织服装行业面临许多挑战,由Z世代驱动的年轻消费者希望品牌能够透露包括制造商在内的更多产品信息。供应链可追溯性是提升产品透明度的先决条件。事实上,早在2015年,OEKO-TEX?国际纺织和皮革生态学研究和检测协会就推出了全新的MADE IN GREEN标签,即“绿色标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服装行业 受调查者 绿色标签 年轻消费者 供应链可追溯 制造商 透明度指数 可追溯
下载PDF
Opportunities from ICT for Agro-Food Supply Chains
9
作者 FlavioBoccia Tiziana Volpe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2011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Nowadays the situation of agro-food and rural sector in terms of markets, development and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specific impact that rural activities have in the society, added to the potential positive impact of ne... Nowadays the situation of agro-food and rural sector in terms of markets, development and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specific impact that rural activities have in the society, added to the potential positive impact of new ICT technologies, has arisen new challenges. Support the European Agro-food industry to be a worldwide leader in the supply of high quality and safe food products. The relevance of agro-food industry is not only related to its importance in European economy but also is consequence of increase awareness concerning to the necessity of producing high quality and safe produc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technologies in agro-food domain, enabling adequat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products and modern management processes will definitively contribute to produce high quality and safe products. Increase the level of involvement of consumers in the agro-food value chain by means of the wide adoption of relevant IC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The agro-food sector is very much a consumer driven sector. However, in order to realise the full participation of citizens in the whole agro-food supply chain, further developments in ICTs are required. The incorporation of ICT tools will greatly contribute to achieving a deeper integration,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flow between the different stakeholders in the supply chain, from "fork to farm", from farmers to consumers. Therefore, in first place the objective of the work is to analyze the opportunities offered by the ICT to implement the systems of traceability in the food system. In according to place the study wants to deepen the norm ISO22000, in which the ICT has a fundamental role to have a synthetic tool of guarantee and greater trust for the consumer. The purpose is to make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this matter in relationship to the agro-food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O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ISO QUALITY traceabil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