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泵供液式制冷用空气冷却器制冷剂侧性能试验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秀平 钟瑜 贾磊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70,21,共5页
阐述了制冷用空气冷却器产品的特点,并介绍现行国内外相关标准对泵供液式制冷用空气冷却器产品的试验规定,分析已有的试验方法,提出采用制冷剂干度法作为泵供液式制冷用空气冷却器制冷剂侧的性能试验方法,探讨了试验中影响测试的关键参... 阐述了制冷用空气冷却器产品的特点,并介绍现行国内外相关标准对泵供液式制冷用空气冷却器产品的试验规定,分析已有的试验方法,提出采用制冷剂干度法作为泵供液式制冷用空气冷却器制冷剂侧的性能试验方法,探讨了试验中影响测试的关键参数,为该类产品的测试和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用空气冷却器 供液式 制冷剂干度法 测试
下载PDF
氟泵供液式散热系统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章立新 刘峰 +2 位作者 张超 姬翔宇 卓静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20年第1期36-40,共5页
利用一个氟泵供液式散热系统,分别研究了室外环境温度变化对散热量和能效比的影响;通过变频调节氟泵功率改变散热工质流量,分析并讨论散热工质流量的变化对散热量和能效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室外环境温度的降低,系统散热量和能... 利用一个氟泵供液式散热系统,分别研究了室外环境温度变化对散热量和能效比的影响;通过变频调节氟泵功率改变散热工质流量,分析并讨论散热工质流量的变化对散热量和能效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室外环境温度的降低,系统散热量和能效比均显著提高;随着散热工质流量的增大,散热量先升高后基本保持不变,能效比则先升高后降低,即存在最佳散热工质流量使得系统的能效比达到最大值。系统优化后在实际应用时,在室内外温差为11~26℃时,测算的能效比可达8.5~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液式 散热系统 散热量 能效比 流量
下载PDF
关于卧式低压循环桶选型计算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伍晓辉 《冷藏技术》 2012年第2期35-36,34,共3页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卧式低压循环桶选型计算公式中截面积利用系数的取值进行了探讨,对卧式低压循环桶的选型设计进行了优化,降低了设备投资,减少了设备灌氨量。
关键词 低压循环桶 下进上出系统 截面积利用系数 氨泵流量 灌氨量
下载PDF
光滑表面磨削区流体动压力的建模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强 李长河 王胜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27,共4页
基于流体动压润滑理论,考虑了磨削区流体为层流和湍流的流动状态,建立了浇注式供液方式下光滑表面间磨削区流体动压力的数学模型。在平面磨床上进行了流体动压力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磨削区内流体的雷诺数小于300时,光滑表面间层... 基于流体动压润滑理论,考虑了磨削区流体为层流和湍流的流动状态,建立了浇注式供液方式下光滑表面间磨削区流体动压力的数学模型。在平面磨床上进行了流体动压力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磨削区内流体的雷诺数小于300时,光滑表面间层流状态的流体动压力模型可靠地预测了磨削区内流体的动压力;当300<Re<1500时,Ng and Pan的湍流模型理论值大于实验值,而Hirs的湍流模型的理论值与实验值较吻合;磨削区流体动压力随着砂轮速度的增加、最小间隙的减小而增大,最大压力峰值分布在砂轮工件最小间隙区域,且在该区域压力梯度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 浇注 流体动压力 光滑表面 层流 湍流
下载PDF
砂轮/工件楔形区流体动压力的建模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强 李长河 王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0-62,66,共4页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和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建立了浇注式供液方式下,考虑砂轮、工件表面粗糙度的砂轮/工件楔形区流体动压力数学模型。在平面磨床上进行了流体动压力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测量的动压力值与相同条件下模型理论...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和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建立了浇注式供液方式下,考虑砂轮、工件表面粗糙度的砂轮/工件楔形区流体动压力数学模型。在平面磨床上进行了流体动压力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测量的动压力值与相同条件下模型理论值基本吻合,理论模型可很好地预测粗糙表面间楔形区压力场的分布;考虑粗糙度的楔形区流体动压力的理论曲线是不光滑的;楔形区流体动压力随着砂轮速度的增加、最小间隙的减小而增大,最大压力峰值分布在砂轮、工件最小间隙区域,且在该区域压力梯度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 楔形区 浇注 流体动压力 粗糙表面 层流
下载PDF
Imaging of liver cancer 被引量:5
6
作者 Ben Ariff Claire R Lloyd +6 位作者 Sameer Khan Mohamed Shariff Andrew V Thillainayagam Devinder S Bansi Shahid A Khan Simon D Taylor-Robinson Adrian KP Lim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1期1289-1300,共12页
Improvements in imaging technology allow exploitation of the dual blood supply of the liver to aid in the identif ica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both malignant and benign liver lesions. Imaging techniques available i... Improvements in imaging technology allow exploitation of the dual blood supply of the liver to aid in the identif ica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both malignant and benign liver lesions. Imaging techniques available include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his review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several imaging techniques in the diagnosis and staging of bo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cholangiocarcinoma and outlines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of benign liver lesions. The advantages of each imaging technique are highlighted, while underscoring the potential pitfalls and limitations of each imaging mod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c cell carcinoma CHOLANGIOCARCINOMA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Computed tom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