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浅水三角洲沉积的供源差异与砂体分布空间配置关系--以松辽盆地长垣西部葡萄花油层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宿赛 胡明毅 +1 位作者 邓庆杰 蔡全升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2-44,I0003,共14页
为明确松辽盆地长垣西部葡萄花油层前缘河道砂体受不同因素影响的发育特征及其差异,根据测井、岩心等资料,结合多种矿物含量分析交汇,定量识别长垣西部地区受水动力条件、供源成分及方向影响的不同物源交汇范围,根据相对湖平面变化和物... 为明确松辽盆地长垣西部葡萄花油层前缘河道砂体受不同因素影响的发育特征及其差异,根据测井、岩心等资料,结合多种矿物含量分析交汇,定量识别长垣西部地区受水动力条件、供源成分及方向影响的不同物源交汇范围,根据相对湖平面变化和物源供给等方面的耦合关系,以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骨架,分析不同供源方向沉积成因的砂体岩相组合及发育特征差异。结果表明:松辽盆地长垣西部葡萄花油层发育时期受北部齐齐哈尔水系与西部英台水系两大水系影响,发育两类沉积特征明显不同的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即东北部物源控制的长源缓坡大型浅水三角洲与西部物源控制的短轴陡坡正常三角洲两个沉积体系。不同沉积体系交汇区三角洲前缘砂体可分为曲流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与浅水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两种类型。三角洲水下交汇区自下而上沉积物单层厚度增大,平面上形成大前缘、小湖泊的沉积特征;不同期次、来自不同三角洲的水动力大小、展布形态不同,致使砂体在空间上产生交切、叠置,形成厚度小、分布多、层数多的特点,可成为有利的油气储层。该结果可为研究缓坡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体系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源差异 河道砂体 沉积模式 浅水三角洲 砂体分布 空间配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