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无模型控制律设计 被引量:5
1
作者 孙剑飞 孙佰清 +1 位作者 冯英浚 王新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99-901,共3页
由于宏观经济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的方法,没有考虑经济中的许多动态因素,因此把动态分析引入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更能对经济作出深入分析.无模型控制具有自适应能力强、跟踪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克服时滞等众多优点,很适... 由于宏观经济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的方法,没有考虑经济中的许多动态因素,因此把动态分析引入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更能对经济作出深入分析.无模型控制具有自适应能力强、跟踪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克服时滞等众多优点,很适合宏观经济动态分析.无模型控制律的最省“能量”的性质更为国家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节省大量资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供给模型 模型控制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下载PDF
西部-东部人才需求-供给模型及其动力学分析
2
作者 赵兴联 姚冠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455-458,共4页
以西部人才需求、东部(沪苏浙等高校集中地区)人才供给为背景,从动力学角度出发,建立西部-东部人才需求-供给系统,定量研究人才西输及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中,西、东联动双赢战略,从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两方面讨论了系统平衡态的稳定性。并... 以西部人才需求、东部(沪苏浙等高校集中地区)人才供给为背景,从动力学角度出发,建立西部-东部人才需求-供给系统,定量研究人才西输及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中,西、东联动双赢战略,从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两方面讨论了系统平衡态的稳定性。并且数值模拟的结果与理论推导的结论基本吻合。分析表明,通过调节参数可以使系统处于稳定发展的区域中,即人才需求-供给系统可以通过政策调控等手段达到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东部 人才需求-供给模型 平衡点 动力学行为分析
下载PDF
当前中国国内需求的变化特点、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3
作者 姚明霞 《生产力研究》 2024年第4期7-11,共5页
自2020年以来,国内需求总量呈现了明显的疤痕效应以及微弱且不稳定的恢复效应,其中,最终消费需求的恢复效应强于资本形成总额需求的恢复效应。最终消费需求的构成部分中,居民最终消费需求总量呈现微弱的疤痕效应但恢复效应明显,政府最... 自2020年以来,国内需求总量呈现了明显的疤痕效应以及微弱且不稳定的恢复效应,其中,最终消费需求的恢复效应强于资本形成总额需求的恢复效应。最终消费需求的构成部分中,居民最终消费需求总量呈现微弱的疤痕效应但恢复效应明显,政府最终消费需求没有明显的疤痕效应。国内资本形成总额需求的构成部分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具有明显的疤痕效应而恢复效应并不明显。根据宏观经济学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国内需求呈现疤痕效应是因为总需求和总供给都减少但总需求的减少更加明显,国内需求呈现微弱的恢复效应,是因为前期总需求和总供给都可能增加但总需求的增加弱于总供给,近期总需求在增加而总供给在减少。由此提出了提升内需的应对措施,包括激励最终消费需求以带动整个国内需求、提升国内总需求和提升国内总供给要并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需求 疤痕效应 恢复效应 需求-供给模型
下载PDF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当前经济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何雍泽 《嘉兴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21-24,51,共5页
该文拟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需求、供给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分析需求、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并据此对如何改善当前经济状况 。
关键词 需求-供给模型 经济状况 有效需求 经济结构 财政政策
下载PDF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及应用
5
作者 郑堂明 《经济师》 2013年第5期61-63,共3页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包括三个模型,即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文章从总需求和总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出发,分别就总需求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对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变动影响,结合实际事...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包括三个模型,即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文章从总需求和总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出发,分别就总需求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对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变动影响,结合实际事例说明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 需求-供给模型
下载PDF
基于曲线估计和GM(1,1)的粮食需-供模型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冉清红 岳云华 +2 位作者 罗红燕 谢德体 魏朝富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5-121,共7页
粮食需求-供给模型对于科学评价我国粮食需求-供给状况、制定合理的粮食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曲线估计和灰色数列GM(1,1)模型方法,构建我国粮食需求-供给模型,实证分析2020年前的粮食需求-供给状况,结果表明:2015年及以前的国内粮... 粮食需求-供给模型对于科学评价我国粮食需求-供给状况、制定合理的粮食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曲线估计和灰色数列GM(1,1)模型方法,构建我国粮食需求-供给模型,实证分析2020年前的粮食需求-供给状况,结果表明:2015年及以前的国内粮食产量与可供净进口粮食量总和小于国内粮食总需求,粮食需求-供给压力指数可能大于1,采取激励措施,提高国内粮食生产能力势在必行;随着可供净进口粮食量增加和激励效应发生作用,2016—2020年的粮食供给量将大于需求量,2016—2018年以后的粮食需求-供给压力指数可能小于1,国内粮食压力有可能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估计 GM(1 1)模型 粮食需求-供给模型 需求-供给压力指数 中国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CBD停车需求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娟娟 张秋亮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3年第5期44-47,共4页
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都存在停车位供需不平衡问题。特别是城市商业中心区,因停车位总量供应不足,造成的停车难、交通拥堵等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呼和浩特市中心商业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研获得各中心商业区停车... 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都存在停车位供需不平衡问题。特别是城市商业中心区,因停车位总量供应不足,造成的停车难、交通拥堵等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呼和浩特市中心商业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研获得各中心商业区停车位数量,综合考虑停车周转率、利用率、价格因素、服务水平等对停车需求的影响,对实际周转率模型加以改进,构建了供给需求预测模型,测算得到各中心商业区高峰小时停车需求量。并结合未来10年个人机动车保有量预测数据,通过交通发生吸引量停车需求预测模型,测算得到规划年中心商业区停车需求量。结果表明:供给需求模型测算得出目前高峰小时停车需求量为40 545个;根据交通发生吸引量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得到规划年中心商业区的停车需求量为89 748个;现状停车位共8 244个,停车供给严重不足,目前需增加车位32 301个,规划年还需增加81 504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中心区 停车需求 供给-需求模型 交通发生吸引量
下载PDF
财政分权与经济周期波动研究:基于AS-AD的视角 被引量:3
8
作者 丁从明 陈仲常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15,共12页
文章基于AS-AD的分析框架,利用Blanchard-Quah的SVAR分解方式,研究分析了财政分权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由于公共投资的挤出效应以及资本效率部门间的差异,财政分权在带来需求冲击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负向的供给冲击效应,二者共同的作... 文章基于AS-AD的分析框架,利用Blanchard-Quah的SVAR分解方式,研究分析了财政分权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由于公共投资的挤出效应以及资本效率部门间的差异,财政分权在带来需求冲击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负向的供给冲击效应,二者共同的作用使得:(1)经济运行中表现出"价格与产出正向关联";(2)经济波动表现出"收—放"循环的特征,即分权导致产出增加、物价上涨,限制经济过热则导致产出与物价的下降;(3)分权促进经济增长并非源于分权增加社会供给能力,而是源于分权增加了社会需求水平。根据1952—2007年的数据,文章检验了上述推论,并指出频繁调整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是经济波动"大起大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周期波动 供给-需求模型 结构VAR
下载PDF
基于投入产出结构的中国经济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栋 宋辉 刘新建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2-160,F0003,共10页
鉴于一般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型中缺乏对历史数据反映供需失衡状态的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投入产出(IO)分析原理的总供给—总需求(AS-AD)分析框架,以中国1987~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 鉴于一般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型中缺乏对历史数据反映供需失衡状态的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投入产出(IO)分析原理的总供给—总需求(AS-AD)分析框架,以中国1987~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均衡产出水平的影响较小;减税能够改善就业和对外贸易状况,且对劳动者收入改善效果显著;劳动生产率提高是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但需要改善就业和劳动者收入政策措施的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需求模型 投入产出 中国经济
原文传递
财政支出适度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玥娟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04年第3期25-26,共2页
以公共部门经济学中的皮考克和怀斯曼提出的“内外因素”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理论为依据,分析主要的经济、政治及社会因素对财政资金供给与需求的影响,以此建立财政资金的供给——需求制约模型,提出我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财政支... 以公共部门经济学中的皮考克和怀斯曼提出的“内外因素”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理论为依据,分析主要的经济、政治及社会因素对财政资金供给与需求的影响,以此建立财政资金的供给——需求制约模型,提出我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财政支出的适度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 适度规模 中国 发展趋势 财政资金 供给-需求模型 制约因素 财政管理
下载PDF
国家安全视角港口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静 李小冬 +1 位作者 张智慧 王瑞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59-966,共8页
港口(本文中的港口均指沿海民用港口)作为连接陆与海战略通道的重要节点,在国家安全面临威胁时极可能被征用,其集疏能力与保障的时效性关乎国家安全军事行动的进程乃至成败.本研究定位于沿海港口应对领土与主权纠纷等特殊时期、特殊任... 港口(本文中的港口均指沿海民用港口)作为连接陆与海战略通道的重要节点,在国家安全面临威胁时极可能被征用,其集疏能力与保障的时效性关乎国家安全军事行动的进程乃至成败.本研究定位于沿海港口应对领土与主权纠纷等特殊时期、特殊任务需求的运输保障能力评价.针对该领域缺少定量研究及需求分析的现状,笔者通过“需求与供给”的定量对比分析,从而明确国家安全视角的港口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综合特殊时期的任务需求、特殊的运输品类,以及对港口基础设施的特殊要求,设定了“供给-需求”双侧指标评价体系,确定了港口特殊评价内容,选定了评价指标,建立了“供给-需求”双侧指标评价模型,并以沿海4个区域港口作为案例开展实证研究,计算得到了各区域港口的大规模兵力投送能力指数、军民综合运输保障能力指数及疏港交通能力指数.通过比较分析,一方面验证了方法的有效可用性,另一方面确定了各区域港口基于国家安全的运输保障能力的短板.针对短板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局部改进后,北部区大规模兵力投送能力指数从0.444提升到了0.747;南部区该指数从0.368提升到了0.776,二者的军民综合运输保障能力指数调整后可接近最大值1.000,该方案的提出为下一步港口基于国家安全的规划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运输保障能力 供给-需求模型 民用港口 国家安全
下载PDF
社保负担与经济发展:来自战后全球经济增长的证据 被引量:1
12
作者 蒙克 华冉 《公共管理评论》 CSSCI 2018年第3期51-77,共27页
社保收入负担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缺乏理论关照,传统的社会保障-经济发展、税收-经济发展理论很少将社保收入作为核心自变量。但税收与政府支出影响经济发展的路径不同,并且各国的社保收支事实上又存在缺口,因此面对这一理论与现实的断... 社保收入负担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缺乏理论关照,传统的社会保障-经济发展、税收-经济发展理论很少将社保收入作为核心自变量。但税收与政府支出影响经济发展的路径不同,并且各国的社保收支事实上又存在缺口,因此面对这一理论与现实的断层,笔者在总供给-总需求(AS-AD)宏观理论框架下,结合社保缴费和企业成本转嫁的微观理论,提出社保负担影响经济发展的方向以及两种中介机制,并通过定量分析1966-2014年全球60多个主要经济体的社保收入占总税收比重与人均GDP增长率的关系,论证社保负担会通过降低就业量和缩减出口两条机制对经济发展产生抑制作用。本文在社保负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上做出启发式贡献,在概念化与测量方面采用更加契合概念内容的'社保税收占总税收比重'作为衡量指标,并通过中介效应的分析和检验为这一问题提供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保负担 供给-需求模型 就业率 净出口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当前中国低通胀的原因分析
13
作者 姚明霞 《中国物价》 2015年第4期15-17,共3页
当前,中国处于低通胀时期,主要表现是各种物价指数的增长率处于低位。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本文认为,造成当前中国低通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总需求增长乏力;总供给增长缓慢;相对于总供给的增长,总需求增长的程度更加明显。因此,... 当前,中国处于低通胀时期,主要表现是各种物价指数的增长率处于低位。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本文认为,造成当前中国低通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总需求增长乏力;总供给增长缓慢;相对于总供给的增长,总需求增长的程度更加明显。因此,要保持通胀水平在一个合理的区间,需要继续维持并促进宏观经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共同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价指数 低通胀 需求-供给模型
下载PDF
对货币主义的“自然率理论”的质疑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松林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12-118,共7页
货币主义的“自然率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包括失业的自然率理论和收入的自然率理论,这一理论被用来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主张和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通胀与失业的交替。虽然被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接受,但仍然存... 货币主义的“自然率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包括失业的自然率理论和收入的自然率理论,这一理论被用来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主张和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通胀与失业的交替。虽然被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接受,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文章在分析和批评这一理论后,对附加预期的菲利浦斯曲线和货币主义的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进行改建,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结论,并且阐述了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失业率 菲利普斯曲线 需求-供给模型 通货膨胀 失业 经济政策
下载PDF
基于生态文明的半干旱区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双文元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5期81-87,共7页
土地资源面积的有限性,位置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造成了其供给稀缺性;而土地资源具有养育、支撑、资源和资产等功能,其需求旺盛;土地资源供给的稀缺性与社会需求的无限性之间存在矛盾。笔者运用经济学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立... 土地资源面积的有限性,位置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造成了其供给稀缺性;而土地资源具有养育、支撑、资源和资产等功能,其需求旺盛;土地资源供给的稀缺性与社会需求的无限性之间存在矛盾。笔者运用经济学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立足生态文明角度,从供求方面对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探讨,以山西省大同市为案例区。研究结果表明:(1)由耕地需求量、建设用地需求量和生态用地需求量构成的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总需求,2011—2015年大同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总需求分别为0.5309、0.5542、0.5770、0.5797和0.6030;其总体趋势增加;(2)由耕地支撑能力、建设用地支撑能力和生态支撑能力构成的土地综合承载力总供给,2011—2015年大同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总供给分别为1.423、1.466、2.104、1.531和1.509;(3)2011—2015年大同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处于超载,2013年超载最大,2015年超载最小,说明大同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超载现象在改善。运用此方法进行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在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中更为科学和合理,使得人们更为关注生态文明,为建立社会、经济、生态和谐的人地关系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供给模型 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 大同市
下载PDF
基于城镇登记失业率、CPI数据的国民经济状况对策研究
16
作者 关思甲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第24期98-100,184,共4页
近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CPI两个指标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所以反映消费者福利的低失业和较低CPI特征并不成立;基于较高失业和较高物价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具有滞胀的特征,这也是国民经济经济总量特征;国民经济还包括经济结构... 近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CPI两个指标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所以反映消费者福利的低失业和较低CPI特征并不成立;基于较高失业和较高物价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具有滞胀的特征,这也是国民经济经济总量特征;国民经济还包括经济结构,无论是总供给、还是总需求,都存在着结构性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登记失业率 CPI 供给-需求模型
下载PDF
基于无模型控制的一类宏观经济动态调控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剑飞 冯英浚 王新生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51,共7页
宏观经济系统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协同运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参数自适应能力和结构自适应能力的无模型控制突破宏观经济系统建立控制模型的困难,很适合宏观经济动态分析,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总量协调提供理论依据.同时,... 宏观经济系统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协同运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参数自适应能力和结构自适应能力的无模型控制突破宏观经济系统建立控制模型的困难,很适合宏观经济动态分析,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总量协调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还给出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无模型控制律具有变差最小的性质,这就为国家采用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无模型控制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表明,无模型控制在宏观经济动态调控方面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供给模型 模型控制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原文传递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领导者与下属工作价值观契合对领导忠诚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太 邓今朝 张桂平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1-193,共13页
本研究以领导者与员工工作价值观契合对领导忠诚的影响作为议题,在"相似-吸引"与"需求-供给"理论的基础上探寻了领导者与员工工作价值观契合对领导忠诚的影响,并检验了领导-部属交换的调节作用。在多项式回归的基础... 本研究以领导者与员工工作价值观契合对领导忠诚的影响作为议题,在"相似-吸引"与"需求-供给"理论的基础上探寻了领导者与员工工作价值观契合对领导忠诚的影响,并检验了领导-部属交换的调节作用。在多项式回归的基础上,研究发现领导者与员工工作价值观的契合对领导忠诚有正向影响,但是不同取向的领导与员工工作价值观契合对领导忠诚影响不同。功利取向上的工作价值观契合对领导忠诚更为敏感,而自我取向工作价值观契合对领导忠诚的影响较为平缓。研究同样验证了领导-部属交换的调节作用,发现领导-部属交换能够显著地调节上述影响。在高水平领导-部属交换条件下,上述关系都得到显著增强,反之则减弱。最后,研究从人的工具属性和自我属性阐述了不同工作价值观契合对价值观共鸣的影响,并对领导者在处理工作价值观代际差异问题上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为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价值观契合 相似-吸引 需求-供给模型 价值观共鸣 多项式回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