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侧前方腹膜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钉棒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38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吴贤良 黄建军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4期72-75,共4页
目的观察侧前方腹膜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钉棒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DLS)的临床效果。方法 DLS患者38例,均接受OLIF联合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及末次随访时腰痛视觉... 目的观察侧前方腹膜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钉棒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DLS)的临床效果。方法 DLS患者38例,均接受OLIF联合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及末次随访时腰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腿痛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侧凸Cobb角、前凸Cobb角、矢状面平衡(SVA)、冠状面平衡(CVA)等,评估患者并发症和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术后第3天及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侧凸Cobb角、SVA、CVA均较术前降低或变小(P均<0.05),腰椎JOA评分、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前凸Cobb角、较均术前升高或变大(P均<0.05)。38例患者术后腰腿痛症状明显改善,无逆向射精、肠黏连、感染、腹膜损伤、腹腔脏器损伤、大血管损伤、硬膜撕裂、断钉断棒等并发症。38例患者中,5例出现了并发症,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38例患者末次随访时椎间均融合。结论 OLIF联合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DLS临床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前方腹膜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经肌弓根钉棒固定 腰椎退变性 腰椎退变
下载PDF
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联合侧方钢板治疗低骨量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分析
2
作者 张义强 李霖 +2 位作者 郭建平 宋扬 江超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504-508,共5页
目的探讨斜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侧方钢板固定术(OLIF combined with lateral plate fixation,OLIF-LP)、联合后路双侧椎弓根钉固定术(OLIF combined with posterior bilater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OLIF-BPS)治疗伴有低骨量... 目的探讨斜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侧方钢板固定术(OLIF combined with lateral plate fixation,OLIF-LP)、联合后路双侧椎弓根钉固定术(OLIF combined with posterior bilater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OLIF-BPS)治疗伴有低骨量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行腰椎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的低骨量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行OLIF-LP手术)和B组(20例,行OLIF-BPS手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及并发症等,比较术前、术后7 d、术后6个月腰腿痛VA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于术前、术后7 d及术后6个月行CT及MRI检查,测量术前及术后椎间孔高度(foramen height,FH)、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椎管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末次随访时通过CT评价融合器沉降情况.结果A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手术出血量均低于B组(P<0.001),两组术后7 d、术后6个月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及SF-36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01).术后7 d、术后6个月DH、FH及CSA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沉降3例(9.37%),B组沉降2例(10.00%),两组融合器沉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沉降病例均无临床症状.结论OLIF-LP术与OLIF-BPS术治疗伴有低骨量的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相当,但侧路椎体钢板手术创伤更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腰椎融合术 钢板 弓根钉 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侧前方入路一体式可撑开可复位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泓 吴爱悯 +3 位作者 李俊伟 蔡鑫义 任亚楠 都承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975-1980,共6页
背景:体外实验证实,采用的一体式椎间融合器虽可以从侧方置入,但其置入体内后不具有调节椎间融合器高度的能力和调节腰椎滑移的复位功能。基于以上原因,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侧前方入路一体式可撑开可复位椎间融合器(OLIF+IERC),并不... 背景:体外实验证实,采用的一体式椎间融合器虽可以从侧方置入,但其置入体内后不具有调节椎间融合器高度的能力和调节腰椎滑移的复位功能。基于以上原因,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侧前方入路一体式可撑开可复位椎间融合器(OLIF+IERC),并不断深入研究其生物力学性能。目的:探究OLIF+IERC模型,相比于正常腰椎有限元模型、传统的单纯斜前方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er interbody fusion,OLIF)无螺钉固定系统(Stand-alone OLIF)模型、OLIF联合后路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OLIF+BPS)模型的生物力学性能差异。方法:对已建立并验证有效的正常模型(L_(3)-S_(1))进行适当的修改,建立3种OLIF手术有限元模型:Stand-alone OLIF模型、OLIF+BPS模型及OLIF+IERC模型。通过对各模型施加500 N的随动载荷和不同方向上(前屈、后伸、侧弯、轴向旋转)7.5 N·m的力矩载荷,比较不同模型的各生物力学指标差异。结果与结论:①对于L_(4)-L_(5)的运动范围、融合器上最大应力及最大终板应力:OLIF+IERC模型在轴向旋转时低于其他手术模型,Stand-alone OLIF模型在各运动姿态下均最高,OLIF+BPS模型在前屈、后伸及侧弯时最低;②综合分析得出:OLIF+IERC模型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抵抗椎间融合器沉降和椎间盘高度降低的能力,在各运动姿态下均优于Stand-alone OLIF模型,在轴向旋转的运动姿态下优于OLIF+BPS模型;③研究建议:腰椎退行性患者在今后进行手术治疗时,可以考虑采用OLIF联合一体式可伸缩可复位融合器固定的手术方式。该研究为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方融合术 一体式可撑开可复位融合 腰椎滑移 生物力学 有限元
下载PDF
双侧椎旁肌间隙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孙付杰 陈山成 +2 位作者 张振华 汪明星 谭国庆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20期3032-3034,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椎旁肌间隙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BPA-TLIF)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DLSS患者86例,采用双侧传统后正中入路... 目的探讨双侧椎旁肌间隙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BPA-TLIF)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DLSS患者86例,采用双侧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BMA-PLIF)的43例设为对照组,采用BPA-TLIF术的43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女17例,男26例,年龄(68.06±2.98)岁;病程(2.21±0.69)年;严重程度:6例Ⅰ度,13例Ⅱ度,20例Ⅲ度,4例Ⅳ度;病变节段:2例L3~4,27例L4~5,14例L5~S1。观察组女18例,男25例,年龄(67.72±3.02)岁,病程(2.37±0.62)年;严重程度:7例Ⅰ度,14例Ⅱ度,17例Ⅲ度,5例Ⅳ度;病变节段:3例L3~4,25例L4~5,15例L5~S1。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3个月腰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5.02±1.17)cm比(8.04±1.42)cm,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125.63±10.58)ml比(187.44±15.32)ml、(102.36±9.33)ml比(126.12±10.27)ml,均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8.17±15.34)min,对照组为(121.89±16.52)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腰部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3.41±0.45)分比(3.96±0.56)分、(13.27±0.99)分比(15.21±1.06)分,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0%(0/43),对照组为4.65%(2/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A-TLIF术治疗老年DLSS患者手术时间短,可缩短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降低腰部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肌腰椎融合术 传统后正中腰椎融合术 老年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视觉模拟量表评分 腰椎功能
下载PDF
显微镜辅助下侧前方腰椎融合术与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被引量:10
5
作者 许宇霞 史强 +2 位作者 李远红 何友智 罗为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429-2433,2439,共6页
目的探讨通道辅助显微镜下侧前方腰椎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与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 目的探讨通道辅助显微镜下侧前方腰椎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与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OLIF组和Mis-TLIF组各6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功能恢复、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采用改良MacNab标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Mis-TLIF组比较,OLIF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均明显更短或更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ODI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Mis-TLIF而言,OLIF手术具有安全可行、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能有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前方腰椎融合 腰椎融合 显微镜
下载PDF
双侧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爽 杨勇 +5 位作者 梅伟 周晓光 裴孝鹏 吕成国 常晓盼 李杨 《临床研究》 2021年第10期53-54,共2页
目的分析双侧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市骨科医院116例DLSS患者(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 目的分析双侧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市骨科医院116例DLSS患者(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双侧传统后正中入路TLIF治疗,观察组接受双侧Wiltse入路TLIF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切口大小、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椎间隙高度;术前及术后3个月腰部疼痛程度[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切口较对照组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手术时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椎间隙高度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NR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OD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LSS患者接受双侧Wiltse入路TLIF治疗,能优化围术期指标,维持脊柱稳定性,缓解腰部疼痛,提高腰椎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tse 传统后正中 腰椎融合术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经后外侧入路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7
7
作者 施建党 岳学锋 +3 位作者 王骞 牛宁奎 丁惠强 王自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04-911,共8页
目的:观察经后外侧入路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47例单节段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经后外侧入路组26例,经侧前方入路组21... 目的:观察经后外侧入路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47例单节段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经后外侧入路组26例,经侧前方入路组21例.术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病程、病变节段、突出类型、脊髓受压情况、临床表现、随访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术前及术后3d、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Otani分级评定其临床疗效,采用改良胸脊髓神经功能JOA评分及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影像学测算椎管矢状径残余率评估椎管减乐程度,CT薄层扫描审建评估椎间融合情况,动态X线片对固定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经后外侧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均优于经侧前方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侧前方入路组术后发生胸腔积液4例、肺炎4例、脑脊液漏2例、肠麻痹5例,经后外侧入路组术后无上述并发症出现.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Otani分级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d经后外侧入路组VAS评分优于经侧前方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疼痛、神经功能及椎管有效容积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间VAS评分、JOA评分、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和椎管矢状径残余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T三维重建显示两组椎间融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X线片检查脊柱连续性及稳定性良好,无钉棒断裂和松动现象,椎间高度无明显丢失,椎体间cage无下陷及移位。结论:后外侧入路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管减压 融合术 后外 前方
下载PDF
SynFrame拉钩在腰椎前路椎体间融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谭军 谢宁 +2 位作者 陈雄生 周许辉 贾连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探讨在微创条件下完成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的技巧。方法:采用AO多用途脊柱拉钩SynFrame经腹膜外入路完成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ALIF)20例,其中L4/512例,L5/S18例。结果:前路手术时间90~120min,失血量125~200ml,拉钩深度12~18cm,植... 目的:探讨在微创条件下完成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的技巧。方法:采用AO多用途脊柱拉钩SynFrame经腹膜外入路完成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ALIF)20例,其中L4/512例,L5/S18例。结果:前路手术时间90~120min,失血量125~200ml,拉钩深度12~18cm,植骨块高度最大25mm,最小12mm,平均17mm,。随访5~24个月,平均10.1个月。患者疼痛消失,动态X线片见椎间植骨全部融合,融合时间2.5~5.5个月,平均2.8个月。未出现大血管损伤、男性交感链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经腹膜外入路SynFrame拉钩下完成L4/5和L5/S1的椎间融合术创伤小、手术难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Frame拉钩 腰椎融合术 手术技巧 腹膜 手术指征
下载PDF
双侧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威 吴力军 +4 位作者 许汉荣 段万礼 罗益文 王梁 芦银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5年第1期48-50,共3页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是处理各种脊柱紊乱、重建脊柱稳定性的标准术式之一。但是传统PLIF术需要大范围剥离椎旁肌,破坏棘上、棘间韧带,造成腰椎迟发的脊柱不稳以及部分患者术后残留顽固性腰...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是处理各种脊柱紊乱、重建脊柱稳定性的标准术式之一。但是传统PLIF术需要大范围剥离椎旁肌,破坏棘上、棘间韧带,造成腰椎迟发的脊柱不稳以及部分患者术后残留顽固性腰背痛[1,2]。本次研究采用腰椎双侧旁正中切口,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入路PLIF治疗28例腰椎退行性疾患,获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 小切口 融合治疗 旁肌 脊柱稳定性 lumbar
下载PDF
有无椎间支撑的侧方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应用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比较 被引量:11
10
作者 Godzik J Martinez-Del-Campo E +2 位作者 Newcomb AGUS 梁达轩 吴增晖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8年第5期316-316,共1页
侧方腰椎椎体间融合术(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LLIF)是侧方入路的微创腰椎间融合手术,在不损伤腰背部肌肉、韧带和小关节的同时,可置入体积更大的椎体间融合器。由于椎间盘切除后仅置入椎体间融合器难以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因此... 侧方腰椎椎体间融合术(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LLIF)是侧方入路的微创腰椎间融合手术,在不损伤腰背部肌肉、韧带和小关节的同时,可置入体积更大的椎体间融合器。由于椎间盘切除后仅置入椎体间融合器难以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因此LLIF术中多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unilateral pediclescrews,UPS)或双侧椎弓根螺钉(bilateral pedicle screws,BPS)来加强稳定性。本研究旨在探讨UPS或BPS固定是否能为LLIF提供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同时比较两种固定方式的稳定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弓根螺钉固定 生物力学 稳定性 融合 融合手术
下载PDF
椎体后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5例报告
11
作者 王栓科 张祥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40-40,共1页
椎体后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5例报告王栓科,张祥生1992年以来,采用后外侧入路椎体后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5例,经1~2.5年随访观察,疗效优良。本组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46.4岁。L4... 椎体后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5例报告王栓科,张祥生1992年以来,采用后外侧入路椎体后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5例,经1~2.5年随访观察,疗效优良。本组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46.4岁。L4滑脱2例,L5滑脱3例;Ⅰ度滑脱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植骨 融合术 后外 融合 神经根 内固定物 植骨材料 附属医院
下载PDF
微创前外侧腰椎融合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文杰 王中华 刘林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518-523,共6页
腰椎融合术的关键在于将融合器置入椎间隙以促进椎体间融合及维持腰椎稳定。对于多种脊柱疾病,如退行性疾病、创伤、肿瘤和畸形,这是一种成熟的手术策略。在过去的15年中,腰椎多种前外侧入路已被广泛应用,这些方法可微创进行且不会破坏... 腰椎融合术的关键在于将融合器置入椎间隙以促进椎体间融合及维持腰椎稳定。对于多种脊柱疾病,如退行性疾病、创伤、肿瘤和畸形,这是一种成熟的手术策略。在过去的15年中,腰椎多种前外侧入路已被广泛应用,这些方法可微创进行且不会破坏椎旁肌和后脊柱,同时能够广泛暴露椎间盘空间,使用较大尺寸的融合器。本研究重点介绍3种微创前外侧入路: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LLIF),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旨在探讨这3种手术方法对患者的选择、手术疗效、并发症及潜在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腰椎融合术 斜外腰椎融合术
下载PDF
显微镜辅助下改良TLIF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单侧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疗效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会旺 吴占勇 +6 位作者 吴华荣 马建青 徐伟坤 宁胜华 孙亚东 贾丁丁 杨克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6期481-487,共7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改良TLIF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单侧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8月至2018年2月采用显微镜辅助下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单...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改良TLIF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单侧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8月至2018年2月采用显微镜辅助下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单侧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47~71岁,平均(61.5±6.28)岁。手术节段:L_(3~4)4例,L_(4~5)11例,L_(5)S_(1)9例,L_(4~5)、L_(5)S_(1)双节段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腰痛和下肢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椎功能状况;测量手术前及术后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角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Bridwell标准评估椎间融合情况,采用MacNab标准评价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25~98个月,平均(61.2±22.9)个月,手术时间平均(89.2±19.9)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72.9±63.1)mL,术后引流量平均(93.0±27.2)mL。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及ODI指数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腰椎前凸角较术前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椎间融合按Bridwell标准Ⅰ级和Ⅱ级融合24例(92.3%);优良率按MacNab标准评定,优19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2.3%。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给予加强换药后切口甲级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显微镜辅助下改良TLIF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单侧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取得满意的中远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减压 固定 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后方经肌间隙入路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 被引量:7
14
作者 方忠 徐勇 +6 位作者 高放 刘志维 吴巍 李勇 郭健峰 熊伟 李锋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2132-2137,共6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后方经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治疗轻、中度矢状面失平衡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武汉同济医院接受OLIF联合后路Wiltse入路矫形内固定治疗的27... 目的观察和分析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后方经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治疗轻、中度矢状面失平衡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武汉同济医院接受OLIF联合后路Wiltse入路矫形内固定治疗的27例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51~68(54±11)岁。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的情况;观察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腰痛和腿痛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评估临床疗效;并同期行站立位脊柱全长X线片,测量和评估脊柱侧凸冠状面Cobb角、腰椎前凸角(LL)、骨盆倾斜角(PT)、骨盆入射角(PI)与LL差值(PI-LL)、矢状面垂直轴(SVA)等改变情况。手术前后各指标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52(30±5)个月。手术时间为(235±33)min,术中出血量为(433±62)ml。腰痛和腿痛VAS及ODI评分分别由术前的(6.8±1.4)分、(7.3±1.4)分和71%±11%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1±1.2)分、(1.0±0.9)分和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5.302、139.855、291.198,均P<0.05)。腰椎侧凸冠状面Cobb角由术前的28°±8°下降至末次随访的9°±4°(F=66.352,P<0.05)。LL由术前的20°±11°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33°±7°(F=17.678,P<0.05)。PT、PI-LL及SVA也分别下降显著,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211、23.809、53.372,均P<0.05)。本组未出现严重的神经和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OLIF联合Wiltse入路矫形内固定治疗轻中度矢状面失平衡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满意,其创伤较小、并发症少,能较好地矫正冠状面及矢状面畸形及失平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斜外腰椎融合术 Wiltse 微创手术 矢状面失平衡
原文传递
腰椎斜侧入路椎间融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琨 徐姝娟 章洪 《医学信息》 2018年第15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斜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1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于我科行OLIF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针对性总结该术式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对比住院当天和... 目的探讨斜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1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于我科行OLIF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针对性总结该术式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对比住院当天和术后出院时ODI评分、VAS评分和脊柱生活质量量表得分。结果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OLIF手术,所有患者术后腰腿痛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术后ODI评分、VAS评分和脊柱生活质量量表得分分别为(19.18±5.10)分、(1.98±0.53)分、(53.20±7.88)分,均优于术前的(28.30±6.61)分、(4.63±1.03)分、(63.40±6.8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LIF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微创手术方法 ,完善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安全、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开放和微创腰椎前路手术
16
作者 王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2-182,共1页
近十余年来,随着微创理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腹腔镜前路锁孔、微创小切口、经皮内固定融合等为代表的新型腰椎前路微创手术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有的技术最初带给人们的欣喜与冲动,为长期临床实践产生的困惑所取代。在当今新理论和新... 近十余年来,随着微创理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腹腔镜前路锁孔、微创小切口、经皮内固定融合等为代表的新型腰椎前路微创手术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有的技术最初带给人们的欣喜与冲动,为长期临床实践产生的困惑所取代。在当今新理论和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理性、科学发展腰椎前路微创技术更值得人们深思。为此,本期特邀国内几位专家就腰椎前路微创手术技术及相关问题作简要讨论,以达抛砖引玉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手术 腰椎融合术 肠道并发症 微创 腰椎滑脱症 腹膜 腰椎结核 腹膜
下载PDF
侧前方入路腰椎融合术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杰 古凯 +2 位作者 蔡婧璇 张强 莫中军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第19期36-38,135,共4页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骨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该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腰腿痛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非常高的发生率。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常规手段,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侧前方入路腰椎融合术应运而生。侧前方入路腰椎融合...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骨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该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腰腿痛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非常高的发生率。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常规手段,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侧前方入路腰椎融合术应运而生。侧前方入路腰椎融合术与其他腰椎融合术相比具有很多的临床有点,但是目前缺乏关于它的有限元研究。因此文章建立了正常、退变、侧前方入路腰椎手术模型,并对侧前方入路腰椎手术的生物力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退变模型和正常模型,手术模型在L4-L5节段的椎间活动度明显下降,在L4-L5的临近节段的椎间活动度是增加的。总的来说侧前方入路腰椎融合器增加了手术节段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腰椎退行性疾病 前方腰椎融合 生物力学 活动度
下载PDF
脊柱侧凸侧前路矫形术后并发乳糜胸1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鲍磊 马华松 +3 位作者 李鲁 白克文 宋志 郭淼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006-1006,共1页
关键词 术后并发 矫形 乳糜胸 特发性脊柱 植骨融合术 2004年 剃刀背畸形 Cobb角 影像学检查 腹膜后 脊柱畸形 院诊断 院后 旋转度 切除
下载PDF
Z-plate钢板及钛网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19
作者 骆兆配 陈环球 田慧中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11期1342-1343,共2页
目的:探讨前路Z-plate钢板结合钛网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19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或马尾损伤病人,采用胸膜外-腹膜后入路对骨折的椎体施行胸腰椎侧前方减压,Z-plate钢板及椎体间钛网加自体骨植入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3~12个... 目的:探讨前路Z-plate钢板结合钛网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19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或马尾损伤病人,采用胸膜外-腹膜后入路对骨折的椎体施行胸腰椎侧前方减压,Z-plate钢板及椎体间钛网加自体骨植入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8个月,钢板螺钉无松动,全部椎间植骨牢固融合,脊椎序列正常。结论:采用侧前方减压、Z-plate钢板及椎体间钛网加自体骨植骨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内固定治疗 钛网 Z-PLATE钢板 腰椎前方减压 腹膜后 自体骨植 骨内固定术 损伤病人 术后随访 钢板螺钉 植骨 胸膜外
下载PDF
不同入路方式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比较
20
作者 罗永森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3期124-125,共2页
方法:比较单侧入路和双侧入路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双盲法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就诊的70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35例。A组行双侧入路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 方法:比较单侧入路和双侧入路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双盲法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就诊的70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35例。A组行双侧入路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B组行单侧入路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腰痛、腿疼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结果:B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腰痛、腿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入路与双侧入路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远期疗效均较好,但单侧入路可进一步减轻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微创经腰椎融合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