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并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福...目的探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并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组,采取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颈脊髓功能评分法(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49%,低于对照组的15.39%(P<0.05)。结论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不仅可以减少整体治疗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且能够提高腰椎功能,减轻疼痛。此外,该方法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应用脊柱截骨矫形技术治疗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矫形术的安全性,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期间应用截骨技术治疗的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于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目的:探讨应用脊柱截骨矫形技术治疗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矫形术的安全性,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期间应用截骨技术治疗的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于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测量侧凸Cobb角、最大后凸Cobb角、冠状面平衡(distance between C7 plumbline and 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 C7PL-CSVL)和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等影像学相关参数。同时采用SF-36量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SRS-22量表等评估其临床疗效,并使用AISA评分法评价患者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情况。结果:共17例患者最终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18~55岁(34.6±10.9)岁,术前侧凸Cobb角51°~97°(78.5°±13.1°),后凸Cobb角50°~112°(71.8°±19.8°),C7PL-CSVL为58.4±21.3mm,SVA为56.4±51.2mm。手术时间200~540min(406.1±82.2min);术中出血量1000~12000ml(4088.9±2546.9ml)。术后侧凸Cobb角为37.7°±17.7°,后凸Cobb角为25.0°±16.4°,矫正率分别为51.9%±18.7%和67.2%±20.3%;C7PL-CSVL为18.0±9.4mm,SVA为27.6±16.9mm,均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24.3±1.8个月,末次随访时侧、后凸Cobb角分别为39.5°±16.6°和26.2°±17.6°,C7PL-CSVL为22.1±15.4mm,SVA为30.4±17.1mm,随访期间无明显矫正丢失。术中监测均无诱发电位异常改变,无死亡、瘫痪等严重并发症,术后5例患者出现肢体远端一过性感觉功能减退,1例患者椎体前壁骨折,1例患者螺钉置钉不良,2例患者随访期间发生内固定并发症,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52.9%。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SF-36、VAS、ODI、SRS-22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术后和末次随访时无显著性差异,ASIA运动和感觉评分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后路脊柱截骨术治疗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矫正角度大,术后三维矫形效果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但存在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并发症多等风险。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并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组,采取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颈脊髓功能评分法(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49%,低于对照组的15.39%(P<0.05)。结论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不仅可以减少整体治疗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且能够提高腰椎功能,减轻疼痛。此外,该方法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文摘目的:探讨应用脊柱截骨矫形技术治疗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矫形术的安全性,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期间应用截骨技术治疗的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于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测量侧凸Cobb角、最大后凸Cobb角、冠状面平衡(distance between C7 plumbline and 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 C7PL-CSVL)和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等影像学相关参数。同时采用SF-36量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SRS-22量表等评估其临床疗效,并使用AISA评分法评价患者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情况。结果:共17例患者最终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18~55岁(34.6±10.9)岁,术前侧凸Cobb角51°~97°(78.5°±13.1°),后凸Cobb角50°~112°(71.8°±19.8°),C7PL-CSVL为58.4±21.3mm,SVA为56.4±51.2mm。手术时间200~540min(406.1±82.2min);术中出血量1000~12000ml(4088.9±2546.9ml)。术后侧凸Cobb角为37.7°±17.7°,后凸Cobb角为25.0°±16.4°,矫正率分别为51.9%±18.7%和67.2%±20.3%;C7PL-CSVL为18.0±9.4mm,SVA为27.6±16.9mm,均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24.3±1.8个月,末次随访时侧、后凸Cobb角分别为39.5°±16.6°和26.2°±17.6°,C7PL-CSVL为22.1±15.4mm,SVA为30.4±17.1mm,随访期间无明显矫正丢失。术中监测均无诱发电位异常改变,无死亡、瘫痪等严重并发症,术后5例患者出现肢体远端一过性感觉功能减退,1例患者椎体前壁骨折,1例患者螺钉置钉不良,2例患者随访期间发生内固定并发症,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52.9%。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SF-36、VAS、ODI、SRS-22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术后和末次随访时无显著性差异,ASIA运动和感觉评分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后路脊柱截骨术治疗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矫正角度大,术后三维矫形效果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但存在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并发症多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