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纹影技术在侧后向喷流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福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4-336,共3页
在风洞实验中采用纹影照相和压力分布相结合的实验方法,确定了侧后向喷流复合增程技术中喷嘴—模型之间间隙的大小对表面压力的影响。通过二元尖劈模型Ma=2.0、喷流压力比p0j/p∞=0及p0j/p∞=88条件下进行了不同喷嘴周围缝隙时有无侧后... 在风洞实验中采用纹影照相和压力分布相结合的实验方法,确定了侧后向喷流复合增程技术中喷嘴—模型之间间隙的大小对表面压力的影响。通过二元尖劈模型Ma=2.0、喷流压力比p0j/p∞=0及p0j/p∞=88条件下进行了不同喷嘴周围缝隙时有无侧后向喷流的对比实验,获得了定量结果。在喷流口前后模型表面压力分布与喷流在弹体表面产生激波的纹影照片的比较,为侧后向喷流实验模型分立式布局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也为侧后向喷流复合增程技术研究的实验装置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影技术 侧后向喷流 风洞实验 压力分布
下载PDF
手法整复联合经凹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所致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葛朝元 郝定均 +3 位作者 杨文龙 钱立雄 王文涛 杨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手法整复联合经凹侧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ASOTLF)所致侧后凸畸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的所有ASOTLF所致侧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 目的研究手法整复联合经凹侧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ASOTLF)所致侧后凸畸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的所有ASOTLF所致侧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侧凸和后凸Cobb角,同时记录术中骨水泥渗漏情况及随访期间新发椎体骨折情况。结果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法整复联合经凹侧PKP。术后3 d、6个月、1年,所有患者的VAS、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局部侧凸、后凸Cobb角均显著小于术前(P<0.05)。随访期间,患者的Cobb角度数未丢失。术中有7.1%(4/56)的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渗漏至椎体前方及侧方,未发生神经损伤。随访期间未发生新发椎体骨折。结论手法整复联合经凹侧PKP治疗ASOTLF所致侧后凸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患者侧后凸畸形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侧后凸畸形 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 手法整复
下载PDF
单侧后牙反[牙合]的临床矫治进展
3
作者 耿恒栋 张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3-586,共4页
单侧后牙反[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主要表现为上颌牙弓狭窄,上下牙弓宽度不协调。严重时会出现下颌偏斜、颜面部不对称等美观问题。当颌骨、肌肉、颞下颌关节等方面受到后牙反[牙合]的影响,或将影响口颌系统的健康。熟悉单侧... 单侧后牙反[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主要表现为上颌牙弓狭窄,上下牙弓宽度不协调。严重时会出现下颌偏斜、颜面部不对称等美观问题。当颌骨、肌肉、颞下颌关节等方面受到后牙反[牙合]的影响,或将影响口颌系统的健康。熟悉单侧后牙反[牙合]病因、治疗时机和临床治疗技术,有助于该病的防治。本文就单侧后牙反[牙合]的临床矫治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后牙反[牙合] 上颌横向发育不足 单侧扩弓
下载PDF
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和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比较研究
4
作者 唐宝生 吴波 张安定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TED)与后路椎间开窗髓核摘除术(P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2—2023-0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信阳院区)脊柱外科收治的82例LD... 目的比较分析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TED)与后路椎间开窗髓核摘除术(P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2—2023-0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信阳院区)脊柱外科收治的82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PTED组和PFD组,各41例。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1个月,采用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碍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量表(JOA)评估腰椎功能。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TED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PFD组,切口长度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PFD组;术后1个月时的ODI、JOA评分优于PFD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F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FD术比较,侧后路PTED应用于LDH患者,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腰椎功能佳和安全性高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后路椎间开窗髓核摘除术
下载PDF
成人单侧后牙反[牙合]髁突及颌骨对称性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
5
作者 于巾涵 原工杰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6期35-40,48,共7页
目的 研究成人单侧后牙反[牙合]引起的长期咬合不对称对髁突和下颌骨的影响,探讨成人单侧后牙反[牙合]者髁突和下颌骨的变化。方法 选择20例成人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为反组,15例个别正常[牙合]患者为正常组。用InvivoDental 5.1软件测... 目的 研究成人单侧后牙反[牙合]引起的长期咬合不对称对髁突和下颌骨的影响,探讨成人单侧后牙反[牙合]者髁突和下颌骨的变化。方法 选择20例成人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为反组,15例个别正常[牙合]患者为正常组。用InvivoDental 5.1软件测量髁突前后径、髁突内外径、髁突内外径-矢状面角度、髁突与正中矢面距、关节各间隙、关节窝宽度、关节窝深度、关节结节后壁倾斜角度、底角、下颌角、下颌升支长度、下颌体长度、下颌总长度。结果 正常组左右比较,关节形态、位置及下颌骨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反[牙合]组左右比较,反[牙合]侧关节后间隙与底角更大,反[牙合]侧下颌体长度和下颌总长度更小。正常组与反[牙合]侧比较,反[牙合]侧髁突内外径-矢状面角、关节上间隙更小;关节窝宽度、底角、下颌角均更大。正常组与非反[牙合]侧比较,非反[牙合]侧髁突与正中矢面距、关节上间隙更小;关节窝宽度、下颌角、下颌体长度、下颌总长度更大。结论 成人个别正常者双侧关节形态、位置及下颌骨形态基本对称。成人单侧后牙反[牙合]者双侧关节位置不对称,反[牙合]侧髁突位置更靠前和双侧关节窝增宽出现适应性改建,下颌骨形态不对称向反[牙合]侧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后牙反[牙合] 颞下颌关节 下颌骨 对称性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6
作者 吴如陈 刘成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6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并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福... 目的探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并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组,采取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颈脊髓功能评分法(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49%,低于对照组的15.39%(P<0.05)。结论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不仅可以减少整体治疗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且能够提高腰椎功能,减轻疼痛。此外,该方法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 视觉模拟评分法 并发症 颈脊髓功能评分
下载PDF
黏性土中分布式桩侧后压浆桩水平承载机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万志辉 戴国亮 +3 位作者 周峰 徐艺飞 高鲁超 胡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91,共12页
通过在黏性土中开展未压浆桩、环向点式后压浆桩、分布式后压浆桩的水平静载模型试验对比研究,探究分布式后压浆对黏性土中桩基水平承载性状的影响,基于开挖试验分析浆液在黏性土中的扩散情况,揭示分布式后压浆水平受荷桩-土相互作用机... 通过在黏性土中开展未压浆桩、环向点式后压浆桩、分布式后压浆桩的水平静载模型试验对比研究,探究分布式后压浆对黏性土中桩基水平承载性状的影响,基于开挖试验分析浆液在黏性土中的扩散情况,揭示分布式后压浆水平受荷桩-土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桩侧后压浆可大幅度提升黏性土中桩基水平承载力,且分布式后压浆对提高黏性土中桩基水平承载能力优于环向点式后压浆;在相同荷载条件下分布式后压浆桩的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大于环向点式后压浆桩,且均大于规范推荐的未压浆桩m值的取值范围,并给出了软塑状黏土中桩侧后压浆钢管桩m值的推荐取值范围为3.1~3.7MN/m^(4);与环向点式后压浆相比,分布式后压浆可以更有效地增强上部桩周土体强度,改善桩身荷载传递规律及弯矩分布特征,且对控制桩身侧向位移与提高桩侧土抗力更为显著。此外,通过开挖试验与水平承载机制分析得出浆液在黏性土中主要以劈裂方式扩散,而分布式后压浆桩注入的浆液沿着桩身更为均匀地覆盖外侧表面,使其形成了更为稳定的桩-土相互作用体系,进而提高了桩基水平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土 侧后压浆桩 分布式后压浆 水平承载特性 桩-土体系相互作用
下载PDF
经椎弓根不对称截骨术矫正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侧后凸畸形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晨宇 钱邦平 +2 位作者 俞杨 邱勇 乔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6-243,共8页
目的:分析经椎弓根不对称截骨术(asymmetrical 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APSO)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椎侧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其与传统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 目的:分析经椎弓根不对称截骨术(asymmetrical 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APSO)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椎侧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其与传统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对矢状面平衡重建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行脊柱截骨术且随访超过1年的55例AS胸腰椎畸形患者.仅有矢状面畸形的AS患者采用PSO,双平面畸形患者采用APSO.在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站立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冠状面Cobb角、冠状面平衡距离(coronal balance distance,CBD)、全脊柱后凸角(global kyphosis,GK)、矢状面偏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截骨角(os-teotomized vertebral angle,OVA)、融合节段角(angle of fused segments,AFS);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由患者填写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量表和 Osweste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量表.结果:55例患者中20例接受APSO,35例接受PSO.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融合节和截骨位置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27.3±8.1个月(12~48个月),APSO组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冠状面Cobb角分别为 18.9°±7.8°、7.3°±3.6.和 9.5°±4.4°,CBD 分别为 64.7±24.8mm、26.7±13.4mm 和 27.4±15.3mm,术后和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SVA、GK、PT、LL、SS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SVA、GK、PT与同组术前比较均显著性减小(P<0.05),LL、SS显著性增大(P<0.05);两组SVA、GK、PT、LL、SS矫正量均相似(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的VAS评分和ODI较术前均显著性改善(P<0.05);两组同时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PSO组和PSO组末次随访时OVA和AFS均无明显改变(P>0.05),APSO组OVA显著大于PSO组(P<0.05).APSO组1例截骨椎脱位,1例术中硬脊膜撕裂,1例体位性臂丛神经麻痹;PSO组2例截骨椎脱位,1例体位性臂丛神经麻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462).结论:APSO在矢状面畸形矫正效果上与PSO一致;APSO能够同时恢复AS胸腰椎侧后凸畸形患者的冠状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侧后凸畸形 强直性脊柱炎 经椎弓根截骨术 经椎弓根不对称截骨术 对比分析
下载PDF
1例脊柱侧后凸型Ehlers-Danlos综合征行后路矫形术患者的麻醉护理
9
作者 姚婉君 张偌翠 +2 位作者 庄珊珊 王晴 顾伟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20期1906-1909,共4页
目的 总结1例罕见的脊柱侧后凸型Ehlers-Danlos综合征(EDS)患者行后路矫形术的麻醉护理经验。方法 对患者实施术前充分的病情和气道评估,做好困难气道的物品准备、气管插管配合和气道管理,手术体位摆放及皮肤护理,过敏性休克的识别和护... 目的 总结1例罕见的脊柱侧后凸型Ehlers-Danlos综合征(EDS)患者行后路矫形术的麻醉护理经验。方法 对患者实施术前充分的病情和气道评估,做好困难气道的物品准备、气管插管配合和气道管理,手术体位摆放及皮肤护理,过敏性休克的识别和护理,围术期的疼痛管理以及术后拔除气管导管的护理。结果 患者手术成功,恢复良好,术后15 d顺利出院。结论 根据脊柱侧后凸型EDS综合征患者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制定精准的麻醉护理方案,能使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LERS-DANLOS综合征 脊柱侧后 后路矫形术 麻醉护理
下载PDF
比较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胜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34-136,共3页
目的比较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中医院2021-10—2022-10收治的98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PTED 49例(PTED组),行FD49例(FD组)。比较... 目的比较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中医院2021-10—2022-10收治的98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PTED 49例(PTED组),行FD49例(FD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统计并发症发生率。评价手术前后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检测手术前后患者的积分肌电值(EMG)、平均功率频率(MPF)(坐位两侧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小(少)于FD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于FD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F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PTED组患者的ODI、VAS评分均低于FD组,右侧MPF、左侧MPF、右侧EMG、左侧EMG均高于F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FD比较,侧后路PTED治疗LDH,可优化手术指标,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和减轻疼痛感,恢复腰背伸肌群收缩平衡状态,近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下载PDF
探讨侧后方入路、椎板间隙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罗林峰 庄沙斌 +1 位作者 屈锡亮 黄雄飞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4期426-42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ent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CLDH)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时不同入路方式(侧后方与椎板间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20年12月东莞市中医院收治的106例C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 目的:探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ent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CLDH)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时不同入路方式(侧后方与椎板间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20年12月东莞市中医院收治的106例C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侧后方入路,观察组予以椎板间隙入路。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疗效以及术前与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腰椎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5、2.604、3.004,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4,P<0.05)。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评价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7,P>0.05)。结论:CLDH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不同的入路取得的疗效相当,而且对腰椎功能影响并无明显差异,但是经椎板间隙入路相比侧后方入路,可显著减少手术时间与手术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侧后 椎板间隙 不同入路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 腰椎功能
下载PDF
Gorham-Stout综合征合并脊柱侧后凸一例
12
作者 李晨恺 王升儒 +2 位作者 李子全 吴南 仉建国 《罕见病研究》 2023年第4期602-606,共5页
本文报道1例Gorham-Stout综合征(GSS)合并脊柱侧后凸患者的治疗过程。患者男性,11岁,发现脊柱侧后凸4年,加重伴双下肢无力1年。患者同时合并乳糜胸、通气功能障碍和骨质疏松。患者曾于外院接受颅骨牵引术治疗7月余,效果不佳;最终,患者... 本文报道1例Gorham-Stout综合征(GSS)合并脊柱侧后凸患者的治疗过程。患者男性,11岁,发现脊柱侧后凸4年,加重伴双下肢无力1年。患者同时合并乳糜胸、通气功能障碍和骨质疏松。患者曾于外院接受颅骨牵引术治疗7月余,效果不佳;最终,患者于我院接受后路脊柱侧后凸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C4-T8),术后临床疗效良好,矫形满意,双下肢不全瘫明显改善。本文通过典型病例报道及既往文献回顾,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并为该疾病的诊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rham-Stout综合征 脊柱侧后 乳糜胸
下载PDF
侧后结合进气装置外流场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建华 张元伟 胡政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31,46,共6页
为探索一种新型侧后结合进气装置在船舶行驶过程中受不同风向影响下的性能,应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结合标准k-ε模型,采用多面体网格在保证计算精度情况下得出两侧百叶窗关键气动参数的分布规律,并对比分析了不同风向下外流场结构的变化... 为探索一种新型侧后结合进气装置在船舶行驶过程中受不同风向影响下的性能,应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结合标准k-ε模型,采用多面体网格在保证计算精度情况下得出两侧百叶窗关键气动参数的分布规律,并对比分析了不同风向下外流场结构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保证两侧百叶窗进气流量相仿时侧向一侧气动参数变成正弦分布关系,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后向一侧,而后向一侧气动参数分布规律性较差但气动差异性小,而百叶窗口旋涡强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后向 进气装置 多面体网格 外流场
下载PDF
身痛逐瘀汤联合侧后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14
作者 蔡大悦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4期62-65,共4页
探究侧后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采用身痛逐瘀汤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合浦县中医医院入院时间2018-2至-2021-2)参与此研究,以计算机软件的方式均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给予侧后路脊柱内... 探究侧后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采用身痛逐瘀汤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合浦县中医医院入院时间2018-2至-2021-2)参与此研究,以计算机软件的方式均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给予侧后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对照组30例);另一组在手术的基础上联合身痛逐瘀汤(观察组30例),比较治疗结果。结果 较对照组66.67%(痊愈7例、显效8例、有效5例),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96.67%(痊愈17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更高(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腰痛VAS、下肢痛VAS以及ODI更低(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侧后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后联合身痛逐瘀汤的应用价值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身痛逐瘀汤 侧后路脊柱内镜 髓核摘除术
下载PDF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性胸腰椎脊柱侧后凸的围术期临床疗效及护理研究
15
作者 杨莹 田雪 +2 位作者 陈亚萍 赵钇伟 李子全 《罕见病研究》 2023年第4期539-546,共8页
目的评估后路矫形融合术治疗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性胸腰椎脊柱侧后凸的围术期疗效及并发症,并探索此类患者的护理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2年3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34例NF1性胸腰椎脊柱侧后凸患者,统计分析手术疗效与围术期并发... 目的评估后路矫形融合术治疗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性胸腰椎脊柱侧后凸的围术期疗效及并发症,并探索此类患者的护理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2年3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34例NF1性胸腰椎脊柱侧后凸患者,统计分析手术疗效与围术期并发症,对患者进行围术期全程护理评估,探索此类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模式,针对性开展NF1性胸腰椎脊柱侧后凸患者的观察要点及评估指标。结果NF1性胸腰椎脊柱侧后凸患者术前营养状态、肺功能相对较差,手术时间、出血量、截骨矫形等级相对较高;出现术后并发症概率高。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脊柱侧凸矫正率为(528±227)%,脊柱后凸矫形率为(573±346)%,2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未出现神经损伤等严重围术期并发症。结论针对性NF1性胸腰椎脊柱侧后凸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模式有助于加速患者恢复,预防或及时发现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后 临床护理 并发症 矫形效果
下载PDF
超声骨刀多节段截骨治疗脊柱退变性侧后凸畸形经关节突截骨术的效果研究
16
作者 田进财 海恒光 +2 位作者 杨再超 刘振 周建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34-37,共4页
探讨应用超音波骨刀行多节段截骨在脊柱退行性侧后凸畸形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间收治的75例腰椎退行性侧后凸畸形病人,按两种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传统的高速磨削法,37例采用超音波骨刀进行多节... 探讨应用超音波骨刀行多节段截骨在脊柱退行性侧后凸畸形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间收治的75例腰椎退行性侧后凸畸形病人,按两种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传统的高速磨削法,37例采用超音波骨刀进行多节段截骨。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等进行比较,并比较各项手术指标和康复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康复指标和手术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脊柱退变性侧后凸畸形经关节突截骨术患者实施超声骨刀多节段截骨经关节突截骨术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失血创伤,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后凸Cobb角、侧凸Cobb角、脊柱功能恢复,缓解疼痛和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多节段截骨 脊柱退变性侧后凸畸形 经关节突截骨术 效果
下载PDF
脊柱截骨矫形技术治疗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前瞻性观察 被引量:19
17
作者 闫煌 邱勇 +7 位作者 朱泽章 伍伟飞 王斌 俞杨 钱邦平 朱锋 孙旭 刘臻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0,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脊柱截骨矫形技术治疗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矫形术的安全性,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期间应用截骨技术治疗的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于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 目的:探讨应用脊柱截骨矫形技术治疗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矫形术的安全性,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期间应用截骨技术治疗的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于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测量侧凸Cobb角、最大后凸Cobb角、冠状面平衡(distance between C7 plumbline and 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 C7PL-CSVL)和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等影像学相关参数。同时采用SF-36量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SRS-22量表等评估其临床疗效,并使用AISA评分法评价患者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情况。结果:共17例患者最终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18~55岁(34.6±10.9)岁,术前侧凸Cobb角51°~97°(78.5°±13.1°),后凸Cobb角50°~112°(71.8°±19.8°),C7PL-CSVL为58.4±21.3mm,SVA为56.4±51.2mm。手术时间200~540min(406.1±82.2min);术中出血量1000~12000ml(4088.9±2546.9ml)。术后侧凸Cobb角为37.7°±17.7°,后凸Cobb角为25.0°±16.4°,矫正率分别为51.9%±18.7%和67.2%±20.3%;C7PL-CSVL为18.0±9.4mm,SVA为27.6±16.9mm,均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24.3±1.8个月,末次随访时侧、后凸Cobb角分别为39.5°±16.6°和26.2°±17.6°,C7PL-CSVL为22.1±15.4mm,SVA为30.4±17.1mm,随访期间无明显矫正丢失。术中监测均无诱发电位异常改变,无死亡、瘫痪等严重并发症,术后5例患者出现肢体远端一过性感觉功能减退,1例患者椎体前壁骨折,1例患者螺钉置钉不良,2例患者随访期间发生内固定并发症,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52.9%。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SF-36、VAS、ODI、SRS-22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术后和末次随访时无显著性差异,ASIA运动和感觉评分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后路脊柱截骨术治疗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矫正角度大,术后三维矫形效果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但存在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并发症多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后 截骨术 疗效 并发症 成人
下载PDF
Halo轮椅悬吊重力牵引在严重脊柱侧后凸儿童术前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3
18
作者 朱锋 邱勇 +5 位作者 王斌 俞杨 朱泽章 钱邦平 孙旭 马薇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49-553,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Halo轮椅悬吊重力牵引在治疗儿童严重脊柱侧后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7月至2007年5月,对在我科术前行Halo轮椅悬吊重力牵引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17例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8例,女性9例;年龄... 目的:探讨术前Halo轮椅悬吊重力牵引在治疗儿童严重脊柱侧后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7月至2007年5月,对在我科术前行Halo轮椅悬吊重力牵引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17例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8例,女性9例;年龄4~8岁,平均6.8岁。术前冠状面Cobb角85°~155°,平均116.4°;胸椎后凸Cobb角45°~125°,平均90.2°。患者在后路矫形术前均行Halo轮椅悬吊重力牵引,最大牵引重量为体重的35%~60%,牵引4~15周(平均10.4周)后行后路矫形内固定融合术。对患者术前Bending像、牵引后和术后的侧后凸纠正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平均最大牵引重量9kg,约占平均体重(16.5kg)的54.5%。1例患者在牵引2周时出现右侧臂丛神经麻痹,减轻牵引重量后逐渐恢复。矫形术后无瘫痪、呼吸衰竭和死亡发生。平卧Bending位X线片上侧凸纠正率平均15.4%,Halo轮椅悬吊重力牵引后侧凸纠正率平均38.4%,后路矫形术后侧凸矫正率为48.3%;胸椎后凸矫正率平均为38.8%。随访18~60个月,平均38个月,末次随访时冠状面矫正丢失率平均为2.3%,矢状面矫正丢失率平均为2.9%。牵引后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改善明显。结论:术前Halo轮椅悬吊重力牵引可有效改善严重侧后凸儿童的柔韧性,并同时改善患者肺功能,但应注意与牵引相关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后 牵引 矫正
下载PDF
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 被引量:32
19
作者 海涌 陈晓明 +7 位作者 吴继功 邹德威 夏平 陈志明 刘玉增 姬勇 彭军 周立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评价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1998年1月 ̄2004年1月,对26例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患者行手术治疗,男10例,女16例,年龄9 ̄37岁,平均17.4岁。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后凸14例,特发性脊柱侧后凸... 目的:评价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1998年1月 ̄2004年1月,对26例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患者行手术治疗,男10例,女16例,年龄9 ̄37岁,平均17.4岁。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后凸14例,特发性脊柱侧后凸7例,脊柱侧凸术后翻修5例。术前侧凸Cobb角76° ̄151°,平均98°,后凸92° ̄153°,平均106°,躯干偏移2 ̄7.9cm,平均3.6cm。其中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肢神经症状,18例存在中、重度限制性呼吸功能障碍。所有患者均行后路一期经顶椎全脊椎截骨、经椎弓根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所有患者安全接受手术,手术时间3.5 ̄5.5h,平均4.2h,术中出血量920 ̄2100ml,平均1120ml。术后1周左右戴支具下地,5例术前神经损害者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无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侧凸Cobb角30° ̄79°,平均52.3°,矫正率61.1%;后凸42° ̄86°,平均52.3°,矫正率51.6%;躯干偏移0 ̄1.9cm,平均1.2cm,矫正率71%;身高增长6 ̄11.5cm,平均7.2cm。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1 ̄5.2年),1例术后9个月发现假关节及固定棒断裂,经过再次手术换棒、植骨后融合。末次随访时96%患者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结论: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畸形可安全实施,矫正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侧后 重度僵硬性 全脊椎截骨术 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
下载PDF
后路半椎体切除节段固定矫正侧后凸畸形疗效初步观察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明 倪春鸿 +6 位作者 朱晓东 赵新刚 刘洋 杨洪平 白玉树 王善松 侯铁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38-341,共4页
目的 :观察和评价由单个先天性半椎体引起的侧后凸畸形经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及节段矫形内固定的初期手术效果。对象与方法 :对 10例由单个先天性半椎体引起的侧后凸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在 8~ 14岁之间 ,均经一期后路半椎体切... 目的 :观察和评价由单个先天性半椎体引起的侧后凸畸形经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及节段矫形内固定的初期手术效果。对象与方法 :对 10例由单个先天性半椎体引起的侧后凸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在 8~ 14岁之间 ,均经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及节段性矫形内固定。随访 6个月~ 2年 (平均 1年 2个月 )。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片进行观察。结果 :10例患者术前均有侧后凸畸形。术后侧凸角度由平均 69°改善至 2 8° (矫正率 60 %) ;后凸畸形由术前的平均 48°矫正至平均 19°。随访获初步或坚强融合 ,无神经系统损伤、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由先天性半椎体所引起的脊柱侧后凸畸形可经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和节段矫形内固定而获得满意的矫形效果。手术适应证为由胸椎或胸腰段半椎体畸形所引起的青少年患者的结构性侧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侧后 后路半椎体切除 后路节段矫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