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濮凹陷北部古近系沙三段超压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
1
作者 张磊 李莎 +5 位作者 罗波波 吕伯强 谢敏 陈新平 陈冬霞 邓彩云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70,共14页
东濮凹陷深部储层致密,超压广泛发育,油气生运聚过程复杂。利用测井、录井、钻井及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对东濮凹陷北部古近系沙三段超压的形成机制、超压对源岩与储层的影响以及油气运移动力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阐明深层超压岩性油气藏的... 东濮凹陷深部储层致密,超压广泛发育,油气生运聚过程复杂。利用测井、录井、钻井及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对东濮凹陷北部古近系沙三段超压的形成机制、超压对源岩与储层的影响以及油气运移动力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阐明深层超压岩性油气藏的成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东濮凹陷北部古近系沙三段超压岩性油气藏类型主要包括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砂岩透镜体油气藏、裂缝油气藏3种纯岩性油气藏和岩性-构造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2种复合油气藏。岩性油气藏主要分布于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尤其在前梨园洼陷、海通集洼陷、柳屯洼陷及濮城—卫城洼陷周边,具有“环洼有序分布”的特征。(2)研究区厚层膏盐岩发育及生烃过程产生的深层超压对烃源岩的生烃具有抑制作用,有效扩大了生油窗,增强了深部源岩的生烃能力,促进了其对环洼岩性油气藏的大规模近源供烃;膏盐岩发育、早期快速埋藏、超压的抗压实作用和晚期发育的溶蚀作用控制了优质储层的分布;深部广泛发育的超压和浮力协同作用为深层油气运移提供了有效动力。(3)研究区东部洼陷带为“单洼单源、早混相晚气相、自生自储、超压驱动运聚”成藏模式;东部陡坡带为“单洼多源、早混相晚气相、超压-浮力驱动侧向运聚”成藏模式;西部斜坡带为“单洼多源、油相、超压-浮力驱动侧向运聚”成藏模式;西部洼陷带为“单洼单源、油相、超压-浮力驱动侧向运聚”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 近源供烃 膏盐岩 超压驱动 浮力驱动 侧向运聚 沙三段 古近系 东濮凹陷
下载PDF
济阳坳陷埕岛潜山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10
2
作者 林会喜 熊伟 +6 位作者 王勇 秦峰 景安语 王秀红 张明华 冯月琳 刘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共9页
为了揭示埕岛潜山油气成藏规律,以指导该区潜山油气勘探有利目标优选,综合运用有机地球化学、同位素和原油物性等资料,系统进行了埕岛潜山精细油源对比、油气藏特征和油气运聚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埕岛潜山明显受埕北20断层和埕北30北断... 为了揭示埕岛潜山油气成藏规律,以指导该区潜山油气勘探有利目标优选,综合运用有机地球化学、同位素和原油物性等资料,系统进行了埕岛潜山精细油源对比、油气藏特征和油气运聚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埕岛潜山明显受埕北20断层和埕北30北断层控制,分割为西、中、东排山,受源储配置、输导方式等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西、中、东排山油气来源、运聚过程和富集规律各异。西排山以埕北凹陷控盆的埕北断层为油源断层,油气垂向运聚为主,在埕北断层上升盘的断鼻和断块圈闭成藏,表现为含油面积小且独立、顶部风化壳油藏富集的特点;中排山以埕北20断层和一系列北北东向走滑断层为油源输导断层,渤中凹陷生成的油气沿走滑断层走向运聚,再侧向分配至邻侧圈闭中聚集成藏,表现为油气沿大型走滑断裂带分布的特征;东排山的油气来源于黄河口凹陷沙三段下亚段烃源岩,油气通过多套不整合和断裂复合输导体系在多层系富集。不同潜山油气差异性运聚的特点,决定了不同潜山勘探方向亦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对比 成藏条件 富集规律 侧向运聚 走向 潜山 济阳坳陷
下载PDF
台南凹陷二叠系油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东旭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18,共7页
为了研究吐哈盆地台南凹陷二叠系油成藏规律,在二叠系油藏类型及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油分布与其侧向运移成藏条件之间关系,对台南凹陷二叠系油侧向运移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台南凹陷二叠系油成藏与分布主要受... 为了研究吐哈盆地台南凹陷二叠系油成藏规律,在二叠系油藏类型及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油分布与其侧向运移成藏条件之间关系,对台南凹陷二叠系油侧向运移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台南凹陷二叠系油成藏与分布主要受到3个因素的控制。(1)油运移路径控制着油平面分布部位,二叠系油主要分布在凹陷西部火焰山断阶带和东部火焰山断垒带油运移路径上;(2)断—盖配置控制着油分布层位,上梧桐沟组泥岩盖层封闭区油仅分布在其下二叠系,不封闭区油上调至其上三叠系,少量分布在其下二叠系;(3)封闭断层和不整合控制着油聚集部位,凹陷西部油聚集主要是因鲁北断裂侧向封闭,而凹陷东部油聚集除了库北断裂侧向封闭外,上二叠统底不整合遮挡也起了重要作用。二叠系油侧向运聚成藏存在断层遮挡和断层—不整合遮挡2种侧向运聚成藏模式,断层遮挡油侧向运聚成藏模式主要分布在凹陷西部火焰山断阶带和鲁克沁断垒带,少数分布在火焰山断垒带,断层—不整合遮挡油侧向运聚成藏模式主要分布在火焰山断垒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南凹陷 二叠系 侧向运聚 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