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3篇文章
< 1 2 1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血管成像对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飞 马新强 +3 位作者 耿云平 姜涛 米玉霞 张冉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探究CT血管成像技术在ACI患者颈动脉狭窄、侧支循环等病情诊断方面的成效。方法对我院2021.3-2022.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一般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CT血管成... 目的分析、探究CT血管成像技术在ACI患者颈动脉狭窄、侧支循环等病情诊断方面的成效。方法对我院2021.3-2022.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一般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CT血管成像技术(CTA)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以临床出具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血管成像技术(CTA)在临床上的诊断价值,评估此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效能。结果与临床金标准相比,CTA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评估价值[Kappa>0.8~1.0,曲线下面积(AUC)>0.9,P<0.01];CTA诊断技术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等方面与临床金标准具有一定的一致性[Kappa>0.6~0.8,曲线下面积(AUC)>0.7~0.9,P<0.01];而在评估侧支循环临床诊断中,CTA诊断技术与临床金标准具有一致性,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Kappa>0.8~1.0,曲线下面积(AUC)>0.9,P<0.01]。结论以临床“金标准”的诊断结果为依据分析,CTA诊断技术能够对ACI患者出现病变的血管形态及侧支循环状态等进行全面的评估,CTA诊断结果可为治疗工作提供准确性相对较高且客观的医学依据,确实是评估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侧支循环状态的可靠办法;而与DSA技术相比,CTA与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说明在病情发作早期为ACI患者实施CTA检查可获悉颈动脉的狭窄及侧支循环状态,有利于改善患者群体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ACI患者 颈动脉 狭窄程度 侧支循环 研究情况
下载PDF
基于多任务学习血管分割的拟定量侧支评分在sCTA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中的应用
2
作者 阳运秋 胡庆茂 +6 位作者 汪震 徐锦萍 刘理伯 杨楠 刘星辰 马国睿 阳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7-507,共11页
目的评估基线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拟定量评分(self-designed collateral circulation quantitative,SD-CCQ)与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两者间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探讨SD-CC... 目的评估基线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拟定量评分(self-designed collateral circulation quantitative,SD-CCQ)与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两者间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探讨SD-CCQ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侧支循环代偿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急性缺血性卒中在中山市中医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84例患者的临床数据和影像学资料,包括CT、CTA、弥散加权成像(DWI)影像数据。采用多任务深度学习方法对CTA源图像进行血管分割标注,并对血管分割后的CTA影像分别进行ASPECTS评分和SD-CCQ评分,从而评估AIS患者的侧支循环代偿情况,通过Kappa检验评价两种方法评估侧支循环的一致性,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D-CCQ与AIS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ASPECTS评分与SD-CCQ评分在评估AIS患者侧支循环具有较好的一致性(κ=0.65,P<0.001),SD-CCQ对AIS良性侧支循环的诊断准确率为96.1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D-CCQ、基线NIHSS、DWI梗死体积是影响AIS患者远期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SD-CCQ可用于CTA影像评估AIS患者侧支循环代偿状态,为临床治疗决策的制定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侧支循环 拟定量侧支评分 ASPECTS评分
下载PDF
侧支循环与机械取栓后成功再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3
作者 张健 高宇 +2 位作者 张平 岳军艳 崔红凯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43-547,共5页
目的探讨侧支循环与机械取栓后成功再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机械取栓的75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 目的探讨侧支循环与机械取栓后成功再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机械取栓的75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机械取栓后成功再通的AIS患者预后的因素。根据患者的侧支循环情况分为对称侧支循环、恶性侧支循环和其他侧支循环,并比较不同侧支循环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及NIHSS评分变化。结果75例患者中预后良好43例,预后不良32例,预后不良发生率为42.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糖尿病史、发病至穿刺时间(OPT)、侧支循环、NIHSS评分是影响机械取栓成功再通的AIS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年龄、性别、心房颤动史、高血压史、吸烟史、卒中史、溶栓治疗及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与机械取栓后成功再通的AIS患者预后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称侧支循环、恶性侧支循环、有糖尿病史、OPT是机械取栓后成功再通的AIS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3种侧支循环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称侧支循环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显著低于恶性侧支循环患者,NIHSS评分变化较恶性侧支循环患者显著(P<0.05);对称侧支循环与其他侧支循环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及NIHSS评分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侧支循环与其他侧支循环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及NIHSS评分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称侧支循环、恶性侧支循环是机械取栓后成功再通的AIS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对称侧支循环可能有助于机械取栓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而恶性侧支循环可能导致机械取栓患者神经功能的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侧支循环 机械取栓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参数对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及与术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
4
作者 时建文 杨忠泽 刘森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参数对急性脑梗死(ACI)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及与术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106例ACI患者,以数字血管造影(DSA)作为诊断“金标准”,将其分有侧支循环组(46例)与无侧支循环组(6...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参数对急性脑梗死(ACI)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及与术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106例ACI患者,以数字血管造影(DSA)作为诊断“金标准”,将其分有侧支循环组(46例)与无侧支循环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CTPI检查,对比两组受试者CTPI参数[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PI参数对ACI侧支循环的预测价值;比较CTPI参数评估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侧支循环与DSA检查的一致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CI患者的CTPI参数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g量表(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有侧支循环组CBV、CBF均高于无侧支循环组(P<0.05),MTT、TTP均低于无侧支循环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BV、CBF、MTT、TTP及联合检测对ACI侧支循环均有预测效能(P<0.05),其AUC分别为0.793、0.705、0.841、0.669、0.879,单独检测中MTT效能最高,但仍低于联合检测效能。CTPI参数联合检查对ACI侧支循环的诊断灵敏性为84.78%、特异性为90.00%、准确率为87.74%、阳性预测值为86.67%、阴性预测值为88.52%、Kappa值为0.750。有侧支循环组NIHSS、mRS评分均低于无侧支循环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CBV、CBF与NIHSS、mRS评分呈负相关(P<0.05),MTT、TTP与NIHSS、mR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ACI有侧支循环患者的CBV、CBF均较无侧支循环患者高,MTT、TTP均较无侧支循环患者低,CTPI参数用于评估ACI侧支循环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且有侧支循环患者近期预后较好,同时CBV、CBF、MTT、TTP与ACI患者近期预后均存在相关性,可通过检测CBV、CBF、MTT、TTP预测患者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急性脑梗死 侧支循环 评估价值 近期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近期疗效分析及治疗体会
5
作者 郑江钒 谷爱奇 +1 位作者 闵祥辉 王煜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60-63,共4页
目的分析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近期疗效,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21指)指端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随访评估患者的主观满意度、皮瓣感觉恢... 目的分析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近期疗效,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21指)指端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随访评估患者的主观满意度、皮瓣感觉恢复情况、患指活动功能。结果术后19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并顺利拆线,1例因术后私自吸烟致皮瓣严重发绀延迟愈合,1例因术后私自开空调温度过低致皮瓣部分坏死。21例患者中共1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8.9±4.6)个月。获得随访患者中,患者的主观满意度:很满意16例(84.2%)、比较满意3例(15.8%),无不满意病例。皮瓣感觉恢复情况:S415例(78.9%),S3+3例(15.8%),S31例(5.3%)。患指活动功能:优16例(84.2%),良3例(15.8%)。结论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外形功能满意,优势明显,术后积极处理和密切护理对于术后良好疗效亦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皮瓣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 指端缺损 手外伤 创面修复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状况下血清PGRN和SDF-1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刘懿 索文岐 史欢欢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32-637,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清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 PGRN)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derived factor-1,SDF-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患者支循环建立状况下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ACI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 目的 探讨血清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 PGRN)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derived factor-1,SDF-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患者支循环建立状况下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ACI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脑侧支循环状态的评估分为侧支循环良好(fine collateral circulation, FCC;72例)组和侧支循环不良(poor collateral circulation, PCC;58例)组。血清PGRN及SDF-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 MoCA)评估。比较分析以上指标的变化与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PCC组SDF-1水平比FCC组增加(t=2.705,P<0.05),PGRN水平降低(t=5.747,P<0.05)。PCC组的MoCA评分低于FCC组(t=5.302,P<0.05)。ACI患者的血清PGRN和SDF-1水平呈负相关性(r=-0.289,P<0.05)。ACI患者的PGRN水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性(r=0.203,P<0.05);SDF-1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性(r=-0.204,P<0.05)。ACI患者的血清PGRN和SDF-1及联合检测诊断认知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5(95%CI:0.709~0.888,P<0.01);0.727(95%CI:0.636~0.818,P<0.01);0.805(95%CI:0.727~0.884,P<0.01)。PGRN和SDF-1及联合检测诊断认知功能障碍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70%和53.40%、63.80%和91.40%、96.60%和51.70%。结论 分析ACI患者在侧支循环不同状况下血清PGRN和SDF-1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可以预测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进一步为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干预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侧支循环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影像学方法评估后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蓉 范伟女 吴允钦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与前循环AIS相比,后循环AIS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再通无效率更高、预后更差。研究证实良好的侧支循环与病变体积减少、预后改善存在一定的相关...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与前循环AIS相比,后循环AIS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再通无效率更高、预后更差。研究证实良好的侧支循环与病变体积减少、预后改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就后循环AIS侧支循环的重要性及影像学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侧支循环 影像学评估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不同侧支循环状态下直接取栓与桥接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8
作者 高宇 李子昂 +5 位作者 张健 刘韩鹏 张平 闫瑞芳 岳军艳 崔红凯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69-174,179,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侧支循环下直接取栓与桥接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3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3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取栓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直接取... 目的比较不同侧支循环下直接取栓与桥接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3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3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取栓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直接取栓术组(n=47)和桥接取栓组(n=46);直接取栓术组患者采用血管内直接取栓术治疗,桥接取栓组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术。应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行侧支循环Tan分级,依据Tan分级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与侧支循环较差组。应用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I)评估血管再通;术后24~48 h行头颅平扫CT评估是否有出血转化;术后90 d行卒中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记录患者入院后影像学检查时间、股动脉穿刺时间、手术取栓血管再通时间,以及预后和自发非创伤性症状性脑出血(SICH)发生情况等。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线阿尔伯塔脑卒中计划早期诊断(ASPECT)评分、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合并高血压占比、合并糖尿病占比、合并心房颤动占比、基线收缩压、肌酐、基线血糖、血小板计数、闭塞部位、脑卒中病因、侧支循环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取栓组与桥接取栓组患者入院后影像学检查时间、股动脉穿刺时间、手术取栓血管再通时间、血管再通率、预后良好率、病死率、SICH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取栓组患者出血转化率显著低于桥接取栓组(P<0.05)。直接取栓组与桥接取栓组侧支循环良好和侧支循环较差患者的入院后影像学检查时间、股动脉穿刺时间、手术取栓血管再通时间、血管再通率、预后良好率、病死率、SICH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取栓组侧支循环良好和侧支循环较差患者的出血转化率显著低于桥接取栓组(P<0.05)。结论在不同侧支循环状态下,直接取栓与桥接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相似,但桥接取栓较直接取栓更易发生脑出血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侧支循环 直接取栓 桥接取栓
下载PDF
动脉自旋标记联合区域性动脉自旋标记技术评估单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代偿
9
作者 刘蒋静 李晨 +2 位作者 林斌 王玲廷 周智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530,共5页
目的 观察动脉自旋标记(ASL)联合区域性ASL(t-ASL)技术评估单侧大脑中动脉(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代偿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52例单侧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病变组),根据相对脑血流量(rCBF)将其进一步分为侧支循环不良亚组(n=23... 目的 观察动脉自旋标记(ASL)联合区域性ASL(t-ASL)技术评估单侧大脑中动脉(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代偿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52例单侧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病变组),根据相对脑血流量(rCBF)将其进一步分为侧支循环不良亚组(n=23)及良好亚组(n=29);以5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基于ASL[标记后延迟时间(PLD)=1 525、2 525 ms]和t-ASL图像比较组间及病变组内亚组间脑血流量(CBF)、rCBF及CBF差值(PLD 2 525 ms下CBF-PLD 1 525 ms下CBF),观察侧支代偿来源;以Kendall相关性分析评估各参数与代偿的相关性。结果 病变组患侧与对照组左侧CBF、CBF差值的差异及组间rCB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且2组PLD=2 525 ms下CBF均大于PLD=1 525 ms(P均<0.05),病变组患侧CBF均小于对侧(P均<0.05)。病变组内2亚组间CBF差值、患侧CBF及rCBF差异(P均<0.001),以及侧支无代偿和对侧颈内动脉(ICA)+椎基底动脉(VBA)代偿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变组rCBF(PLD=2 525 ms)与存在VBA侧支代偿呈低度正相关(r=0.397,P=0.004)。结论 ASL联合t-ASL有助于评估单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代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狭窄 闭塞 侧支循环 动脉自旋标记 灌注成像
下载PDF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水平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10
作者 罗仪山 刘震 +3 位作者 陈璐珊 陈平安 潘艺朝 李韶南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水平与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2019年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SAP患者100例,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证实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水平与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2019年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SAP患者100例,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证实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至少1支血管存在≥90%狭窄。根据Rentrop分级将入选患者分为CCC良好组(Rentrop分级2~3级)56例和CCC不良组(Rentrop分级0~1级)44例,并选择同期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水平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分析Notch1,VEGF水平与患者CCC的关系及Notch1与VEGF的相关性。结果:CCC良好组SA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相对表达量[(5.92±0.91)]、血清VEGF水平[(342.47±60.53)ng/L]显著高于CCC不良组[(4.82±0.92)、(273.75±61.44)ng/L]及对照组[(3.92±0.78)(257.32±52.63)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C良好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水平与血清VEGF水平呈正相关(r=0.637,P<0.05);CCC不良组患者中两者无显著相关性(r=0.20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与血清VEGF水平均是SAP患者CCC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SA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水平及血清VEGF水平与患者CCC形成良好相关,Notch1信号通路调控VEGF表达可能是影响患者CCC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侧支循环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残余脂蛋白胆固醇与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患者侧支循坏的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冯兵 闫伟 +1 位作者 王佳瑛 田婵娟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53-357,377,共6页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索残余脂蛋白胆固醇(remnant-like particle cholesterol, RLP-c)与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 CTO)患者侧支循环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主要回顾性纳入549例CTO患者,依据rentrop分级系统将纳入人群...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索残余脂蛋白胆固醇(remnant-like particle cholesterol, RLP-c)与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 CTO)患者侧支循环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主要回顾性纳入549例CTO患者,依据rentrop分级系统将纳入人群分为两组,即侧支循环充分组(rentrop 2-3级)412例与侧支循环不充分组(rentrop 0-1级)137例。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索RLP-c与侧支循环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49例CTO患者,其中侧支循环不充分组137例。与侧支循环充分组相比,侧支循环不充分组RLP-c浓度较高[0.7(0.4, 1.0)vs. 0.5(0.4, 0.7),P<0.001]。不仅在单因素回归分析中,RLP-c与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紧密相关(OR=4.658,95%CI:2.731~7.945,P<0.001),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影响后,RLP-c仍是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4.944,95%CI:2.828~8.645,P <0.001)。进一步依据3分位数将RLP-c调整成分类变量后,上述关系仍成立。最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一步证实RLP-c可有效预测侧支循环形不充分的发生(曲线下面积0.664,95%CI:0.613~0.716,P <0.001)。结论:独立于传统血脂参数,RLP-c与CTO患者侧支循环形不充分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脂蛋白胆固醇 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 侧支循环 rentrop分级 传统血脂
下载PDF
CTA和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状态及与预后的关系
12
作者 刘芮 王汉 +2 位作者 陈艳 李毅 白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442-447,共6页
目的 探讨CT动脉血管成像(CTA)和CT灌注成像(CTP)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侧支循环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3-06广元市中心医院96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CTA及CTP检查,基于CTA图像分为侧支循... 目的 探讨CT动脉血管成像(CTA)和CT灌注成像(CTP)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侧支循环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3-06广元市中心医院96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CTA及CTP检查,基于CTA图像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和不良组,比较2组CTP参数值[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对比剂峰值时间(rTTP)、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侧支循环评分与CTP参数值的相关性。随访3个月,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96例患者CTA评估侧支循环良好组63例(65.63%),侧支循环不良组33例(34.37%)。侧支循环良好组rCBF、rCBV较侧支循环不良组高(P<0.05),rTTP、rMTT较侧支循环不良组低(P<0.05)。rCBF、rCBV均与CTA侧支循环评分呈正相关(r=0.472、0.518,P<0.01),rTTP、rMTT均与CTA侧支循环评分呈负相关(r=-0.502、-0.496,P<0.01)。预后良好组60例(62.50%),预后不良组36例(37.50%)。预后不良组NIHSS评分、合并冠心病比例、合并房颤比例、核心梗死体积、侧支循环不良比例、rTTP及rMTT值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rCBF、rCBV值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合并房颤、核心梗死体积、侧支循环不良、rTTP及rMTT值均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CBF、rCBV值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CTA能直观显示AIS患者侧支循环状态,CTP参数与侧支循环评分表现出相关性,能间接反映患者侧支循环状态,CTA、CTP检查均可为患者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期 CT动脉血管成像 CT灌注成像 侧支循环 预后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侧支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泽蒙 张燕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8,共6页
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中,侧支的形成是特征性的表现。侧支维持着病变远端的心肌活力,对于后续的血运重建十分重要。了解侧支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过程,有助于理解侧支的形态学与功能学评价方法,从而及时地对CTO病变进行诊断... 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中,侧支的形成是特征性的表现。侧支维持着病变远端的心肌活力,对于后续的血运重建十分重要。了解侧支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过程,有助于理解侧支的形态学与功能学评价方法,从而及时地对CTO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本文拟综述CTO病变中侧支形成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形态和功能的评估方法,论述侧支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慢性完全闭塞 侧支 血运重建
下载PDF
闸墙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出流均匀性分析与布置优化
14
作者 丁乐雨 李中华 +2 位作者 安建峰 张首元 梅铃钦 《水运工程》 2024年第5期130-135,199,共7页
针对船闸分散式输水系统前后段支孔出流流量及出流时间不同的问题,依托国内某已建船闸,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数据与实测资料的耦合,验证模型适用性。在模型基础上修改支孔面积,模拟不同支孔面积比下各支孔的出流量,并利用方差和均匀性... 针对船闸分散式输水系统前后段支孔出流流量及出流时间不同的问题,依托国内某已建船闸,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数据与实测资料的耦合,验证模型适用性。在模型基础上修改支孔面积,模拟不同支孔面积比下各支孔的出流量,并利用方差和均匀性系数评价不同工况的出流均匀性。结果表明:1)支孔出流量前端支孔出流较早,输水中期和后期的流量较小;末端支孔出流较晚,但由于管道末端的压力较大,输水中期和后期的流量较大。2)支孔出流均匀性随前后支孔面积比的增大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3)本工程前后支孔面积比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闸 分散式输水系统 侧支孔出流 均匀性
下载PDF
基于CTA的侧支循环评分对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5
作者 鲍红图 李志强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047-1055,共9页
目的比较4种基于CTA的侧支循环评分[大脑中动脉闭塞远端血管侧支循环评分(Miteff评分),外侧裂、脑凸面侧支循环评分(Maas评分),大脑中动脉区域侧支循环评分(Tan评分),区域软脑膜侧支循环评分(rLMC评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 目的比较4种基于CTA的侧支循环评分[大脑中动脉闭塞远端血管侧支循环评分(Miteff评分),外侧裂、脑凸面侧支循环评分(Maas评分),大脑中动脉区域侧支循环评分(Tan评分),区域软脑膜侧支循环评分(rLMC评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AIS-LVO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2位医师的Miteff评分、Mass评分、Tan评分、rLMC评分结果,探究4种评分的评估者间信度;以基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侧支循环分级系统——美国介入和治疗神经放射学学会/美国介入放射学会(ASITN/SIR)分级结果为参考,探究该4种评分对侧支循环的评估效度;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AIS-LVO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并进一步通过ROC曲线评估不同评分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4种基于CTA的侧支循环评分的评估者间信度从高到低依次是rLMC评分、Miteff评分、Tan评分、Maas评分(Kappa=0.810、0.797、0.745、0.733,均P<0.05),评估效度从高到低依次是rLMC评分、Miteff评分、Tan评分、Maas评分(rs=0.687、0.534、0.481、0.423,均P<0.05)。入院血糖(OR=0.438,95%CI:0.196~0.975)、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分(OR=0.837,95%CI:0.699~1.002)是AIS-LVO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Miteff评分(OR=0.055,95%CI:0.007~0.461)、Maas评分(OR=0.047,95%CI:0.006~0.391)、Tan评分(OR=0.122,95%CI:0.020~0.721)、rLMC评分(OR=0.080,95%CI:0.014~0.460)评估的良好侧支循环均是AIS-LVO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4种评分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从高到低依次是rLMC评分、Miteff评分、Tan评分、Maas评分(AUC=0.812、0.773、0.720、0.705,均P<0.0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0.5、2.5、1.5、2.5分。结论rLMC评分对比其余3种评分(Miteff评分、Mass评分、Tan评分)评估者间信度最高、对侧支循环的评估效度最高以及对机械取栓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最高。入院血糖较高或入院NIHSS评分较高的患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CT血管造影 侧支循环 机械取栓
下载PDF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评估脑血管侧支循环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胥海洋 孙雨蒙 +1 位作者 李璐 于薇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20-323,共4页
脑血管疾病指的是因多种脑血管问题导致的脑部损伤,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脑栓塞、动静脉畸形等。此外,颅内动脉炎是导致年轻女性出现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1]。一旦发生脑血管疾病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很大损害,引起生活质量下降,甚至... 脑血管疾病指的是因多种脑血管问题导致的脑部损伤,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脑栓塞、动静脉畸形等。此外,颅内动脉炎是导致年轻女性出现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1]。一旦发生脑血管疾病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很大损害,引起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致死、致残。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症状为脑出血和脑缺血引发的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如头痛、失语和偏瘫等,主要病因是血管破裂和堵塞,但其背后的脑侧支循环与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决定着治疗方式和临床结局,这就是脑血管的代偿与适应机制[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自旋标记技术 磁共振成像 脑卒中 脑血管侧支循环
下载PDF
近、中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比较
17
作者 贾鑫玮 艾佳慧 +4 位作者 刘纯 邓凯 王红涛 张一晗 王辉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50-353,共4页
目的比较近、中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指端缺损患者根据皮瓣位置不同分为近节供区组(采用近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24例)和中节供区组(采用中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22例)。比较两... 目的比较近、中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指端缺损患者根据皮瓣位置不同分为近节供区组(采用近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24例)和中节供区组(采用中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22例)。比较两组伤指关节屈曲活动度、静态和动态两点辨别觉、寒冷不耐受症状严重程度量表评分、单丝测试、疼痛VAS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0个月。两组皮瓣及移植皮片均成活,供区均一期愈合,皮瓣均无明显冗余、回缩、色素沉着,质地良好。末次随访时,伤指关节屈曲活动度、寒冷不耐受症状严重程度量表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态和动态两点辨别觉、单丝测试中节供区组均小于近节供区组(P<0.05);疼痛VAS评分中节供区组低于近节供区组(P<0.05)。结论与近节供区相比,中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指端感觉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 指端缺损 感觉重建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侧支循环评估中采用多模式MRI技术的价值
18
作者 杨荣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3期88-90,共3页
目的:探析多模式MRI技术应用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侧支循环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市中医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开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以DSA结果作为金标准,将研究... 目的:探析多模式MRI技术应用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侧支循环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市中医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开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以DSA结果作为金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有侧支循环组(n=26)和无侧支循环组(n=36)。比较两组患者的脑组织血流灌注指标水平,分析多模式MRI技术评估结果与DSA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有侧支循环组患者的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和脑血容量(CBV)分别为(4.52±1.12) s、(16.97±2.02) s和(2.51±0.12) mL/100 g,均低于无侧支循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侧支循环组患者的脑血流量(CBF)为(58.36±4.12) mL/(100 g·min),高于无侧支循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病理诊断结果显示,多模式MRI技术诊断准确率为95.16%(59/62),诊断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多模式MRI诊断的灵敏度为92.59%(25/27)、特异度为97.14%(34/3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侧支循环评估中采用多模式MRI技术具有较高准确率,与DSA诊断结果相比一致性较高,因此,多模式MRI技术应用在脑梗死预后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临床评估中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侧支循环 多模式MRI技术 准确率 敏感度
下载PDF
低剂量多时相CTA联合CTP在大脑中动脉狭窄脑卒中侧支循环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席伟 张俊玮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4期94-96,99,共4页
目的:探究低剂量多时相CT血管成像(CTA)联合CT灌注(CTP)在大脑中动脉狭窄脑卒中侧支循环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时相CTA、CTP检查,以数字减影... 目的:探究低剂量多时相CT血管成像(CTA)联合CT灌注(CTP)在大脑中动脉狭窄脑卒中侧支循环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时相CTA、CTP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多时相CTA、多时相CTA联合CTP对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的诊断效能,比较不同侧支循环状态患者多时相CTA图像中血管狭窄程度差异,并比较不同侧支循环状态患者的灌注参数[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最大峰值时间(rTTP)]和预后结局差异。结果:DSA检查结果显示,侧支循环不良35例,侧支循环良好45例;多时相CTA对侧支循环的评估结果与DSA诊断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值=0.588);多时相CTA联合CTP对侧支循环的评估结果与DSA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46);多时相CTA联合CTP评估侧支循环的准确率高于多时相C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支循环不良组的血管狭窄程度与侧支循环良好组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支循环不良组的rCBF、rCBV均低于侧支循环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rMTT、r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侧支循环不良组的预后不良占比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多时相CTA联合CTP在大脑中动脉狭窄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评估中具备较高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在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状态和预后结局的评估中具备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多时相CT血管成像 CT灌注成像 侧支循环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临床特征分析
20
作者 李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31-0033,共3页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医院在2022年1年中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10例,均经过冠脉造影确诊。按照Werner侧支分级标准划分为CC0、CC1、CC2三组,患者分别有65例,30例,15例...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医院在2022年1年中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10例,均经过冠脉造影确诊。按照Werner侧支分级标准划分为CC0、CC1、CC2三组,患者分别有65例,30例,15例。对比分析三组的临床指标检测、24动态心电图分析结果等,总结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临床特点。结果 三组间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CC2组、CC1组的冠脉狭窄程度显著高于CC0组(P<0.05);CC2组冠脉狭窄程度亦显著高于CC1组(P<0.05)。CC2组、CC1组冠脉完全闭塞率显著高于CC0组(P<0.05),次全闭塞率、病变血管支数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不同闭塞情况的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是影响侧支循环形成的主要因素,但与病变血管支数无关,而且侧支循环的开放依赖冠状动脉完全或次全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