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8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离趾腓侧瓣与指背岛状皮瓣在手指末节指腹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对比
1
作者 殷建伟 常强省 《临床研究》 2025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对比游离趾腓侧瓣与指背岛状皮瓣在手指末节指腹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进行游离趾腓侧瓣与指背岛状皮瓣在手指末节指腹缺损修复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患者采用游离趾腓侧... 目的对比游离趾腓侧瓣与指背岛状皮瓣在手指末节指腹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进行游离趾腓侧瓣与指背岛状皮瓣在手指末节指腹缺损修复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患者采用游离趾腓侧瓣进行修复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40例采用指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患指较健侧短缩水平、皮瓣两点辨别觉、手功能恢复优良率、皮瓣外观感觉评分、皮瓣成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患指较健侧短缩水平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后皮瓣两点辨别觉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5.00%,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2.5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皮瓣外观感觉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皮瓣成活率为90.00%,对照组术后皮瓣成活率为72.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指末节指腹缺损修复中,采用游离趾腓侧瓣具有患指较健侧短缩水平小、皮瓣外观感觉好、皮瓣成活率高的优点,但采用背岛状皮瓣在皮瓣两点辨别觉优于游离趾腓侧瓣,两种方式均有良好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趾腓侧瓣 指背岛状皮 手指末节指腹缺损 修复
下载PDF
ERAS理念在[足母]趾腓侧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2
作者 唐蜜 马娇 +2 位作者 李印 陈育玲 刘祎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406-408,共3页
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护理干预措施在第1趾腓侧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年9月-2022年10月行第1趾腓侧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护理干预措施在第1趾腓侧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年9月-2022年10月行第1趾腓侧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理念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不同时间的VAS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手部及足部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小于对照组(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第1趾腓侧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取快速康复理念的健康教育,能提升患者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天数,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瓣 快速康复 健康教育
下载PDF
第一趾带蒂腓侧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
3
作者 黎先祥 邓永上 +2 位作者 温文星 周卓 罗伟东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第一趾带蒂腓侧瓣在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诊治的足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40例,择期采用第一趾带蒂腓侧瓣(FTFF)游离移植修复。其中感染创面16例,清洁创面24例。皮瓣切取面积为1.6m×0.8... 目的探讨第一趾带蒂腓侧瓣在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诊治的足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40例,择期采用第一趾带蒂腓侧瓣(FTFF)游离移植修复。其中感染创面16例,清洁创面24例。皮瓣切取面积为1.6m×0.8cm^2.5cm×2.0cm。结果 33例皮瓣移植均顺利成活,7例皮瓣移植过程中出现水泡,部分呈青紫色,后予以拆线等对症处理后最终成活。术后随访6至19个月,皮瓣色泽与质地均较好,未见明显臃肿。结论第一趾带蒂腓侧瓣对足部中、小皮肤缺损的修复,尤其对足底创面的修复将直接影响着足部的功能。第一趾带蒂腓侧皮瓣血管解剖稳定,皮瓣质地好,且耐磨,对供区影响小,对受区功能恢复好。因此,是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部 皮肤 缺损 第一趾带蒂腓侧瓣 带蒂皮
下载PDF
■趾腓侧瓣与前臂静脉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4
作者 彭松根 吴祥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2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趾腓侧瓣与前臂静脉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抽取顺德和平外科医院2018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80例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趾腓侧瓣、前臂静脉皮瓣修复,两组各40例... 目的分析■趾腓侧瓣与前臂静脉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抽取顺德和平外科医院2018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80例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趾腓侧瓣、前臂静脉皮瓣修复,两组各40例。术后比较两组创面恢复优良率。结果A组创面恢复优良率为82.50%,显著高于B组的62.50%(P<0.05)。结论趾腓侧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相比于前臂静脉皮瓣修复而言,创面恢复情况更好,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腓侧瓣 前臂静脉皮 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 修复
下载PDF
游离趾腓侧瓣修复手指指腹创面的体会 被引量:5
5
作者 周宪章 邓建林 +3 位作者 吴霄 伍翰笙 徐健锟 张国栋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78-279,共2页
手为人体最重要的精细活动器官,在人类的工作、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手指指腹缺损或坏死在手外科中较常见,严重影响手指功能及外观,治疗上要求较高,比较棘手。传统的手术方法对于外观及手指感觉恢复疗效欠佳。我院采用游离趾腓侧... 手为人体最重要的精细活动器官,在人类的工作、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手指指腹缺损或坏死在手外科中较常见,严重影响手指功能及外观,治疗上要求较高,比较棘手。传统的手术方法对于外观及手指感觉恢复疗效欠佳。我院采用游离趾腓侧瓣修复手指指腹创面的方法,修复手指指腹缺损或坏死17例,皮瓣全部存活,手指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指腹缺损 [足母]趾腓侧瓣 修复手术
下载PDF
游离趾腓侧瓣与腕横纹皮瓣桥接修复伴指动脉及神经缺损手指创面的疗效比较
6
作者 李忠文 汤浩 +5 位作者 唐怀龙 郝宝辉 吴信举 徐帅令 郜培琼 朱自强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503-506,518,共5页
目的 对比分析游离趾腓侧皮瓣与游离桡动脉掌浅支(SPBRA)腕横纹皮瓣桥接修复伴有指固有动脉及指固有神经缺损的手指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40例伴有指固有动脉及指固有神经缺损的手指创面患者的临床... 目的 对比分析游离趾腓侧皮瓣与游离桡动脉掌浅支(SPBRA)腕横纹皮瓣桥接修复伴有指固有动脉及指固有神经缺损的手指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40例伴有指固有动脉及指固有神经缺损的手指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例信息,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20例)与B组观察组(20例)。A组给予腕横纹皮瓣修复,B组给予游离趾腓侧皮瓣修复。两组分别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功能评定标准行TAM、外观、感觉评级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均行约1年随访。TMA评级,游离趾腓侧瓣组与腕横纹皮瓣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形评级,游离趾腓侧瓣评分与腕横纹皮瓣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评级,游离趾腓侧瓣评分优于腕横纹皮瓣组(P <0.05)。结论 对于修复伴有指动脉及神经缺损的手指创面应用游离趾腓侧瓣相对于腕横纹皮瓣来说,感觉恢复更好,但在外观及功能恢复方面两组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腓侧瓣 腕横纹皮 指动脉缺损 创面修复桥接
下载PDF
游离的踇趾腓侧瓣在指腹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覃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4期172-174,共3页
手外伤于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且指腹缺损占据相当高的比例。外伤属于急诊一类十分常见的外伤,指腹位置缺损是其中出现最多的一种,指腹位置缺损能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修复,其中游离踇趾腓侧瓣是一种有效方法,已经得到医患双方高度认可。本... 手外伤于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且指腹缺损占据相当高的比例。外伤属于急诊一类十分常见的外伤,指腹位置缺损是其中出现最多的一种,指腹位置缺损能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修复,其中游离踇趾腓侧瓣是一种有效方法,已经得到医患双方高度认可。本文综述了指腹缺损修复中游离踇趾腓侧瓣的应用进展,旨在为临床制定修复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腹缺损 修复 解剖 踇趾腓侧瓣
下载PDF
游离足第二趾胫侧瓣修复手指掌侧缺损
8
作者 王义平 梁海 +1 位作者 刘瑞祥 陈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18期95-95,共1页
目的:介绍游离足第二趾胫侧瓣修复手指掌侧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足第二趾胫侧瓣,为手指掌侧缺损,拇指、示指、中指或环指共30例。结果:手术成功29例,失败1例,成功率96.6%。随访发现,患者均能用手指从事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手工操作,对手... 目的:介绍游离足第二趾胫侧瓣修复手指掌侧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足第二趾胫侧瓣,为手指掌侧缺损,拇指、示指、中指或环指共30例。结果:手术成功29例,失败1例,成功率96.6%。随访发现,患者均能用手指从事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手工操作,对手指的外形也比较满意。结论:游离足第二趾胫侧瓣修复手指掌侧缺损比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手指掌侧缺损从外观及功能上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掌缺损 游离第二趾胫侧瓣 手功能重建
下载PDF
颊侧黏膜瓣修复牙源性口腔上颌窦瘘的疗效及对口腔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王希合 张敏 +3 位作者 任晓亮 周玲玲 牛龙龙 申秀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57-61,共5页
目的:观察颊侧黏膜瓣对牙源性口腔上颌窦瘘修复疗效及对口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牙源性口腔上颌窦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均... 目的:观察颊侧黏膜瓣对牙源性口腔上颌窦瘘修复疗效及对口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牙源性口腔上颌窦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均行上颌窦瘘修复术,观察组术后采用颊侧黏膜瓣进行修复,对照组患者采用腭黏骨膜瓣进行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炎症因子、口腔功能、美学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鼻窦炎治愈、上颌窦通畅、鼻腔清洁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修复前,修复后两组患者龈沟液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有下降,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低(P<0.05);相较于修复前,修复后两组患者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得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相较于修复前,修复后两组患者软组织质地、软组织颜色、边缘龈水平得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相比于上颌窦瘘修复术后采用腭黏骨膜瓣封闭瘘管口,采用颊侧黏膜瓣封闭瘘管口对于牙源性口腔上颌窦瘘患者而言,更能提升患者的疗效、口腔功能与美学效果,降低炎症因子与术后并发症,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 牙源性口腔上颌窦瘘 修复 疗效 口腔功能 美学效果
下载PDF
带蒂侧胸穿支皮瓣在保乳整形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丽 高纪东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92-195,共4页
女性乳腺癌发现较晚,保乳术后乳房缺损大,术后容易导致乳房畸形,这是导致保乳率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侧胸皮瓣作为自体皮瓣的一种,用于保乳整形术中,不失为一种实用的新型皮瓣。通过文献调研,本文总结了侧胸皮瓣应用于乳腺癌保乳整... 女性乳腺癌发现较晚,保乳术后乳房缺损大,术后容易导致乳房畸形,这是导致保乳率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侧胸皮瓣作为自体皮瓣的一种,用于保乳整形术中,不失为一种实用的新型皮瓣。通过文献调研,本文总结了侧胸皮瓣应用于乳腺癌保乳整形手术的临床场景,包括乳房外上象限、外下象限、中央区的缺损修复,可采用侧胸筋膜组织瓣进行修复,若乳腺缺损组织量约占乳房总体积的20%~30%或切除腺体量在50~100 g之间,采用侧胸筋膜组织瓣进行修复较为合适。该术式可以满足女性患者对乳房美学效果的追求,恢复患者的自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保乳指征,提高临床保乳率,侧胸皮瓣保乳整形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美学效果,未来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胸皮 保乳整形术 穿支皮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双侧去骨瓣减压手术对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罗江 方立琛 +5 位作者 曾玉春 伍小芳 王伟 唐万里 刘渝 袁晖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较单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对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我院2016年10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期间的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0例.前者行单侧去...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较单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对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我院2016年10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期间的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0例.前者行单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予以后者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颅内压、脑摄氧量和脑血流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颅内压、脑摄氧量无差异(P>0.05).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等脑血流指标上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平均血流速度和脑摄氧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P<0.01),颅内压和搏动指数相比于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术后两周观察组GC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术后6月GOS评分显示观察组良好预后率总体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治疗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效果优于单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骨减压开颅术 对冲性颅脑损伤 治疗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的效果及对脑氧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方进 周小菊 +3 位作者 周建军 张明亮 郭东斌 邱平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的效果及对脑氧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的效果及对脑氧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组给予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神经功能、脑氧代谢指标、炎症因子及并发症。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3 d,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降低,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水平升高,观察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Sv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 d,两组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IL-2水平降低,IL-4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的效果更好,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患者脑氧代谢情况,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骨减压开颅手术 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 神经功能 脑氧代谢 并发症
下载PDF
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与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创面缺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叶 赵书明 +1 位作者 刘学亮 马丽莎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6期611-613,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与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创面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21年8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收治的102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1例。A组采用骨... 目的对比分析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与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创面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21年8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收治的102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1例。A组采用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治疗,B组采用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术中失血量、皮瓣成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皮瓣及供区的恢复情况。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为88.24%,明显高于B组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失血量低于B组,皮瓣成活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与B组(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皮瓣外形、供区功能均恢复良好,皮瓣色泽、质地、弹性恢复良好。结论与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相比,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创面缺损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掌浅支皮 骨间背动脉穿支皮 手指软组织缺损 修复
下载PDF
近、中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比较
14
作者 贾鑫玮 艾佳慧 +4 位作者 刘纯 邓凯 王红涛 张一晗 王辉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50-353,共4页
目的比较近、中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指端缺损患者根据皮瓣位置不同分为近节供区组(采用近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24例)和中节供区组(采用中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22例)。比较两... 目的比较近、中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指端缺损患者根据皮瓣位置不同分为近节供区组(采用近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24例)和中节供区组(采用中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22例)。比较两组伤指关节屈曲活动度、静态和动态两点辨别觉、寒冷不耐受症状严重程度量表评分、单丝测试、疼痛VAS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0个月。两组皮瓣及移植皮片均成活,供区均一期愈合,皮瓣均无明显冗余、回缩、色素沉着,质地良好。末次随访时,伤指关节屈曲活动度、寒冷不耐受症状严重程度量表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态和动态两点辨别觉、单丝测试中节供区组均小于近节供区组(P<0.05);疼痛VAS评分中节供区组低于近节供区组(P<0.05)。结论与近节供区相比,中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指端感觉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 指动脉背支血管链皮 指端缺损 感觉重建
下载PDF
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创面缺损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王盛世 位艳艳 黄芳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1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手指创面缺损治疗中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78例手指创面缺损的患者,予以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观察其疗效及对皮瓣成活、创面愈合、关节活动度、手指... 目的探讨分析手指创面缺损治疗中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78例手指创面缺损的患者,予以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观察其疗效及对皮瓣成活、创面愈合、关节活动度、手指外观、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患者治疗后优良率为94.87%;患者治疗后皮瓣存活率为98.72%,1个月创面愈合率为96.15%,伤指感觉与活动障碍率为98.72%。治疗6个月后患者近端指关节活动度、远端指关节活动度及手指外观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上肢骨折伴手指皮肤组织缺损效果确切,皮瓣存活率高,能促进患者手指功能恢复,改善手指外观,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背动脉穿支皮 手指皮肤组织缺损 指关节活动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拇指桡背侧皮瓣联合示指背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缺损25例
16
作者 王先威 鲁永红 +1 位作者 王钦航 刘鑫源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74-175,218,共3页
目的探讨拇指桡背侧皮瓣联合示指背皮瓣修复拇指缺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天津二七二医院手足显微外科2018年5月-2022年4月收治的25例拇指末节指体皮肤严重缺损患者采用拇指桡背侧皮瓣联合示指背皮瓣的手术方式进行修复。结果所有皮... 目的探讨拇指桡背侧皮瓣联合示指背皮瓣修复拇指缺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天津二七二医院手足显微外科2018年5月-2022年4月收治的25例拇指末节指体皮肤严重缺损患者采用拇指桡背侧皮瓣联合示指背皮瓣的手术方式进行修复。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成功率100%,术后随访,拇指外形、感觉及活动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拇指桡背侧皮瓣联合示指背皮瓣的术式实用性较强,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为临床拇指末节缺损伤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桡背 示指背皮 拇指末节缺损
下载PDF
游离移植[足母]趾腓侧皮瓣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护理体会
17
作者 梁芬 王玉荣 潘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69-270,共2页
目的探讨游离移植[足母]趾腓侧皮瓣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术后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3年1月,对15例15指指腹软组织缺损患者采取游离移植[足母]趾腓侧皮瓣修复。术后予以观察皮瓣血运、心理护理、体位护理、供受区创面护理、... 目的探讨游离移植[足母]趾腓侧皮瓣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术后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3年1月,对15例15指指腹软组织缺损患者采取游离移植[足母]趾腓侧皮瓣修复。术后予以观察皮瓣血运、心理护理、体位护理、供受区创面护理、尿道护理、疼痛护理、饮食及二便护理等。结果15例15指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患指愈后外形美观,感觉及功能恢复良好,皮瓣两点辨别觉3~6 mm。手功能评价:优13例,良2例。结论熟练掌握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与观察,有助于提高皮瓣的存活率,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不适感觉,提高患者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观察 [足母]趾腓
下载PDF
指背侧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术在指端缺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曹琦 祝海峰 朱东亮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3857-3859,共3页
目的:探究指背侧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术治疗指端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1年2月—2023年2月120例指端缺损患者的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分2组:以接受指背侧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A组,以接受桡背侧皮瓣修复术... 目的:探究指背侧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术治疗指端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1年2月—2023年2月120例指端缺损患者的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分2组:以接受指背侧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A组,以接受桡背侧皮瓣修复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B组。对比2组手术指标、手指功能、炎症因子[白细胞-2(IL-2)、IL-6、γ-干扰素(IFN-γ)]、创面愈合因子[纤维连接蛋白(FN)、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两点辨别觉(TPD)、创面愈合时间较B组更短(P<0.05);A组术后6个月学习或工作、日常生活能力、疼痛及外观评分较B组更高(P<0.05);A组术后6个月IL-2、IFN-γ水平较B组更高,IL-6水平较B组更低(P<0.05);A组术后6个月FN、bFGF、EGF水平较B组更高(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B组更低(P<0.05)。结论:相较于桡背侧皮瓣修复术治疗指端缺损患者,经指背侧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术治疗可进一步缩短TPD,改善手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缓解机体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端缺损 指背穿支螺旋桨皮修复术 桡背修复术
下载PDF
唇颊侧梯形黏骨膜瓣松弛滑行封闭技术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
19
作者 赵莹瑛 韩晶晶 陈赛雪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1914-1915,共2页
目的 探讨唇颊侧梯形黏骨膜瓣松弛滑行封闭技术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98例即刻种植后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前庭沟组(前庭沟加深术)和黏骨膜瓣封闭组(前庭沟加深术后应用唇颊侧梯形黏骨膜瓣松弛滑行封闭技术)各49例。比较两... 目的 探讨唇颊侧梯形黏骨膜瓣松弛滑行封闭技术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98例即刻种植后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前庭沟组(前庭沟加深术)和黏骨膜瓣封闭组(前庭沟加深术后应用唇颊侧梯形黏骨膜瓣松弛滑行封闭技术)各49例。比较两组间种植成功率,唇侧牙槽嵴高度,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和软组织美学效果。结果 两组间种植体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唇侧牙槽嵴高度均较术前增高(P<0.05),但黏骨膜瓣封闭组在术后3个月唇侧牙槽嵴高度低于前庭沟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均较术后3个月增高(P<0.05),且黏骨膜瓣封闭组吸收量更低(P<0.05);术后6个月,两组软组织美学效果评分均较术后3个月增高(P<0.05),且黏骨膜瓣封闭组评分更高(P<0.05)。结论 前庭沟加深术后应用唇颊侧梯形黏骨膜瓣松弛滑行封闭技术治疗即刻种植临床效果更优,能够保持唇侧牙槽嵴高度,种植体边缘骨量保持较好,不影响软组织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沟加深术 唇颊梯形黏骨膜松弛滑行封闭技术 即刻种植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双侧去骨瓣、单侧大骨瓣减压术在对冲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20
作者 朱伟 《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53-55,共3页
目的探究双侧去骨瓣、单侧大骨瓣减压术在对冲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10月商丘市长征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对冲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双侧组和单侧组,各41例,双侧组患者采... 目的探究双侧去骨瓣、单侧大骨瓣减压术在对冲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10月商丘市长征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对冲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双侧组和单侧组,各41例,双侧组患者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单侧组患者采用单侧大骨瓣减压术治疗。两组患者围术期干预方案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 d的颅内压状况、格拉斯哥昏迷(GCS)量表评分、脑部氧代谢相关指标[颈内静脉氧含量(CjvO_(2))、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Da-jvO_(2))],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情况(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外伤性癫痫,颅内再出血)。结果在手术前,两组患者的颅内压、GCS评分、CjvO_(2)、Da-jvO_(2)的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7 d,两组患者的颅内压、Da-jvO_(2)均低于术前,GCS评分、CjvO_(2)均高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7 d,双侧组患者的颅内压、Da-jvO_(2)低于单侧组患者,双侧组患者的GCS评分、CjvO_(2)高于单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7.32%(3/41)]显著低于单侧组患者[34.15%(1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侧大骨瓣减压术相比,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冲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优,可有效降低患者手术之后的颅内压,改善患者的GCS评分及脑部氧代谢情况,且术后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冲型重型颅脑损伤 去骨减压术 大骨减压术 颅内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