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舌下-面神经直接侧端吻合治疗周围性面瘫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鹏飞 张文川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422-425,共4页
舌下-面神经吻合术(HFA)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常用术式,经典的端端吻合术式需切断舌下神经,而侧端吻合术在修复面神经功能的同时可最大程度保留同侧舌下神经的功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面瘫的手术治疗现状、HFA术式演变和侧端吻... 舌下-面神经吻合术(HFA)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常用术式,经典的端端吻合术式需切断舌下神经,而侧端吻合术在修复面神经功能的同时可最大程度保留同侧舌下神经的功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面瘫的手术治疗现状、HFA术式演变和侧端吻合神经再生机制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舌下神经 面神经 神经吻合 侧端吻合
下载PDF
侧端吻合修复指神经部分缺损17例
2
作者 卡索 刘成 +1 位作者 陈向军 关志明 《实用骨科杂志》 2001年第3期229-229,共1页
关键词 侧端吻合 修复 指神经部分缺损
下载PDF
动静脉内瘘术侧端吻合法的临床体会
3
作者 汲明亮 宋翔 +1 位作者 宋剑波 孙长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36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AVF)术侧端吻合法的临床实践经验,以提高此法的手术效果,并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对本院46例动静脉内瘘术的吻合方法、常见并发症等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临床实践理论。结果:44例手术中取两次切口3例,术中及术...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AVF)术侧端吻合法的临床实践经验,以提高此法的手术效果,并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对本院46例动静脉内瘘术的吻合方法、常见并发症等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临床实践理论。结果:44例手术中取两次切口3例,术中及术后吻合口栓塞的各1例,术后吻合口狭窄的1例,术后吻合口出血的3例。内瘘血管瘤2例,35例患者手术一次手术成功,术后未出现血管合并症。所有患者经对症处理,最后测所有病例AVF血流量≥200ml/min而达到透析要求。结论:选择好手术时机、手术切口、采用科学的动静脉内瘘术侧端吻合方法、术后正确护理,能够减少AVF血管合并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术 侧端吻合 并发症 临床体会
下载PDF
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中结肠袋与侧端吻合的结果相同
4
作者 辛国明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2004年第2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直肠癌 低位前切除术 结肠袋 乙状结肠直肠侧端吻合 功能重建
下载PDF
腹腔镜下重复输尿管端侧吻合术治疗重复肾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桂萌 张磊 +4 位作者 贺庆豹 王浩 张玲玲 贺红嘉 李开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9-473,共5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重复输尿管端侧吻合术治疗完全型重复肾上输尿管扩张或异位开口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8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采用腹腔镜下重复输尿管端侧吻合术治疗的23例完全型重复肾患儿临床资料。女14例、...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重复输尿管端侧吻合术治疗完全型重复肾上输尿管扩张或异位开口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8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采用腹腔镜下重复输尿管端侧吻合术治疗的23例完全型重复肾患儿临床资料。女14例、男9例,年龄15(8,26)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漏尿、发热性尿路感染。测量手术前后上肾肾盂前后径以及上输尿管直径,观察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结果23例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手术时间100(90,120)min,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36(32,41)d。术后所有患儿漏尿症状消失,无一例出现发热性尿路感染。所有患儿手术前后血压均正常,手术前后无一例出现下输尿管扩张。术前上肾盂前后径(15.22±9.19)mm,上输尿管最宽直径(13.91±5.98)mm;术后6个月上肾盂前后径(6.87±6.36)mm,上输尿管最宽直径(3.83±1.95)mm;手术前后上肾盂前后径、上输尿管最宽直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重复输尿管端侧吻合术治疗完全型重复肾上输尿病变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输尿管吻合 完全型重复肾 重复上输尿管扩张 外科手术 儿童
下载PDF
全腹腔镜下食管空肠改良π形吻合术与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术在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6
作者 沈佳敏 孙甜甜 +1 位作者 唐琴 孙广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4期1526-1530,共5页
目的比较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中食管空肠改良π形吻合术与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术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择期行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100例胃腺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式不... 目的比较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中食管空肠改良π形吻合术与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术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择期行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100例胃腺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改良π形吻合组与端侧吻合组,每组各50例,分别在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选择食管空肠改良π形吻合术与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吻合时间)、术后康复指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以及引流管撤除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指标[术后6 h、术后1 d、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病理分期(TNM分期)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肺部感染、吻合口狭窄、切口感染、胃食管反流)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π形吻合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和吻合时间分别为(5.29±1.48)cm、(31.44±7.96)min,均明显短于端侧吻合组[(11.06±1.33)cm、(43.86±6.5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术后3 d,改良π形吻合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5.02±0.71)、(3.08±0.87)分,均明显低于端侧吻合组[(5.97±0.89)、(5.94±1.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病理分期均相比术前明显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病理分期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选择食管空肠改良π形吻合术的临床预后良好,相比端侧吻合术的术源性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对于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有更好的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未发现明显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术 腹腔镜 食管空肠改良π形吻合 食管空肠吻合
下载PDF
公式预测法在端侧吻合动静脉内瘘手术吻合口设计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龙湟哲 莫雄 +1 位作者 杨鹏 李梅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10期775-778,共4页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合理设计动静脉吻合口来提高首次动静脉内瘘成熟率。方法根据血管通路手术设计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动静脉内瘘端侧吻合术,观察组采用公式预测法设计吻合口,对比2组手术前头静脉直径、桡动脉直径、桡...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合理设计动静脉吻合口来提高首次动静脉内瘘成熟率。方法根据血管通路手术设计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动静脉内瘘端侧吻合术,观察组采用公式预测法设计吻合口,对比2组手术前头静脉直径、桡动脉直径、桡动脉切口长度、手术后吻合口直径、手术后头静脉流出道直径、肱动脉血流量、内瘘成熟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前头静脉直径、桡动脉直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16、0.381,P=0.794、0.861);对照组桡动脉切口长度小于观察组(F=0.099,P<0.001);对照组手术后14 d、28 d、42 d吻合口直径均分别小于观察组(F=3.812、1.735、1.487,均P<0.001);对照组手术后14 d、28 d、42 d头静脉直径均分别小于观察组(F=0.233、1.442、0.002,P=0.012、0.024、<0.001);对照组手术后14 d、28 d、42 d肱动脉血流量均分别小于观察组(F=2.287、1.121、0.019,P<0.001、0.008、0.001);手术后28 d对照组内瘘成熟率低于观察组(χ_(2)=4.167,P=0.041);手术后42 d对照组内瘘成熟率低于观察组(χ_(2)=3.990,P=0.046)。结论采用公式预测法设计内瘘吻合口有利于提高首次内瘘成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吻合 终末期肾病
下载PDF
端侧吻合与侧侧吻合术在回肠造口还纳术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8
作者 张传鑫 汪伟 许安琪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5期890-892,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端侧吻合与侧侧吻合术在回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75例回肠造口还纳术患者,根据不同吻合技术将其纳入端侧吻合组(37例)与侧侧吻合组(38例),端侧吻合组术中采... 目的对比研究端侧吻合与侧侧吻合术在回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75例回肠造口还纳术患者,根据不同吻合技术将其纳入端侧吻合组(37例)与侧侧吻合组(38例),端侧吻合组术中采取端侧吻合术,侧侧吻合组术中采取侧侧吻合术,对比2组的术中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指标(疼痛程度、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感染、肠梗阻)。结果侧侧吻合组的手术时间长于端侧吻合组,出血量小于端侧吻合组,切口长度小于端侧吻合组,均P<0.05;侧侧吻合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以及下床活动、排气、住院的时间均少于端侧吻合组,P<0.05;2组术后1 d的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均高于术前(P<0.05),侧侧吻合组术后1 d的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均低于端侧吻合组(P<0.05);侧侧吻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端侧吻合组,P>0.05。结论侧侧吻合术在回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效果优于端侧吻合术,可改善术中指标,减轻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 吻合 回肠造口还纳术 应激反应 并发症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行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中应用不同袢氏吻合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9
作者 刘峰 马丽敏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7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在胃癌患者行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中采用不同袢氏吻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7月于菏泽市单县中心医院拟行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的胃癌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间置空肠吻合)与对照组(食管... 目的:探讨在胃癌患者行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中采用不同袢氏吻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7月于菏泽市单县中心医院拟行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的胃癌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间置空肠吻合)与对照组(食管残胃端侧吻合),各63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YL)、胆囊收缩素(CCK)、生长抑素(SS)]水平及术后6个月反流发生率、Visick分级、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GAS、CCK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T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反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观察组Visick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GS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结论:对于胃癌患者,采用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结合间置空肠吻合术,可有效降低胃反流发生率,减轻胃肠道症状,改善胃肠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大部切除术 间置空肠吻合 食管残胃吻合 反流
下载PDF
No-Touch桥静脉单支序贯与多支端侧吻合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10
作者 庄严 魏一鸣 +2 位作者 谢勇 李冬梅 李萍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9期50-52,共3页
目的:通过多项指标对比利用No-Touch(不接触)技术获取的桥静脉与冠状动脉靶血管进行单支序贯与多支端侧吻合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进行CABG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通过多项指标对比利用No-Touch(不接触)技术获取的桥静脉与冠状动脉靶血管进行单支序贯与多支端侧吻合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进行CABG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术中应用No-Touch技术获取桥静脉,并将多支桥静脉端侧吻合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单支桥静脉血管序贯式吻合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术后返回监护室1小时内(T_(1))及术后第1日(T2),观察组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复查时,两组的cTnI、CKMB、NT-proBNP水平相近。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呼吸机应用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12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ABG中,应用No-Touch技术获取的单支桥静脉血管行序贯式吻合是安全有效的,患者的近期疗效良好,其效果优于多支桥静脉端侧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ouch 桥静脉 单支序贯吻合 多支吻合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断指再植中血管吻合的一种新方式--端侧式动静脉转流 被引量:2
11
作者 江起庭 李智 +1 位作者 余红 李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7-8,共2页
断指再植中指固有动脉吻合方式有动脉与动脉端端吻合、血管移植端端吻合、动静脉转流端端吻合(包括动脉与静脉端端吻合、静脉与动脉端端吻合)及动脉与动脉端侧吻合的双动脉式静脉动脉化^([1-4])。但在吻合后的静脉壁上开窗,一侧动脉转... 断指再植中指固有动脉吻合方式有动脉与动脉端端吻合、血管移植端端吻合、动静脉转流端端吻合(包括动脉与静脉端端吻合、静脉与动脉端端吻合)及动脉与动脉端侧吻合的双动脉式静脉动脉化^([1-4])。但在吻合后的静脉壁上开窗,一侧动脉转位与静脉窗口吻合,这种端侧式动静脉转流,动脉供血与静脉回流共存在一条静脉内,在既往未见此种血管吻合方式^([5-8]),为断指再植中血管吻合方式又开辟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 动静脉转流 断指再植
下载PDF
端侧吻合与侧侧吻合的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数值模拟分析
12
作者 张嘉惠 齐天成 张怀新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23年第4期305-312,共8页
为分析动静脉内瘘狭窄的血流动力学特性,本研究基于计算机辅助技术,分别建立了端侧吻合和侧侧吻合下的动静脉内瘘模型,并通过计算流体力学分析软件,对不同时刻下的血流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内瘘模型血流特性最差的部位均... 为分析动静脉内瘘狭窄的血流动力学特性,本研究基于计算机辅助技术,分别建立了端侧吻合和侧侧吻合下的动静脉内瘘模型,并通过计算流体力学分析软件,对不同时刻下的血流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内瘘模型血流特性最差的部位均在瘘口近心端,特别是在静脉内壁上,低速区域和低壁面切应力区域出现集中现象。端侧动静脉内瘘相较于侧侧动静脉内瘘,在瘘口附近发生涡流的现象有所缓和,但在收缩期存在较高的壁面切应力,且高震荡切应力指数的面积更大,可能引发动静脉内瘘病变与失功。本研究的计算流体力学分析结果,可为设计和选择动静脉内瘘的吻合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计算流体力学 吻合 吻合
下载PDF
体外机械性侧侧吻合与端侧吻合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甜甜 肖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5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机械性侧侧吻合与端侧吻合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端侧吻合)和研究组(50... 目的探讨体外机械性侧侧吻合与端侧吻合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端侧吻合)和研究组(50例,侧侧吻合)。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的CD3^(+)、CD4^(+)、CD4^(+)/CD8^(+)低于术前,CD8^(+)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端侧吻合方式,采取侧侧吻合方式更有助于促进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 吻合 腹腔镜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中回肠与横结肠端侧吻合和侧侧吻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应新 刘熙 郭黎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7期80-82,共3页
目的分析应用回肠与横结肠端侧吻合与侧侧吻合两种不同术中吻合方式对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指标、营养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采取腹腔镜下右... 目的分析应用回肠与横结肠端侧吻合与侧侧吻合两种不同术中吻合方式对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指标、营养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采取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患者术中吻合方式分成端侧吻合组(30例,回肠与横结肠端侧吻合)和侧侧吻合组(30例,回肠与横结肠侧侧吻合)。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与术后3个月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铁蛋白、血红蛋白、BMI)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侧侧吻合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端侧吻合组;术后12 h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端侧吻合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端侧吻合组;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BMI值均显著升高,且侧侧吻合组显著高于端侧吻合组;侧侧吻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端侧吻合组(均P<0.05)。结论针对临床中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患者,在吻合操作上,相对于回肠与横结肠端侧吻合,采取回肠与横结肠侧侧吻合方式,能够减少患者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生发生情况,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可作为首选的吻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右半结肠切除术 回肠与横结肠 吻合 吻合 营养状况
下载PDF
腕部桡动脉、头静脉端端吻合与端侧吻合在尿毒症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5
作者 邓海防 刘林军 程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比较腕部桡动脉、头静脉端端吻合与端侧吻合在尿毒症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观察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菏泽市中医医院入院的76例尿毒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动静脉内瘘术治疗,根据不同吻合方式分为研究... 目的比较腕部桡动脉、头静脉端端吻合与端侧吻合在尿毒症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观察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菏泽市中医医院入院的76例尿毒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动静脉内瘘术治疗,根据不同吻合方式分为研究组(n=38)与对照组(n=38)。研究组行腕部桡动脉、头静脉端端吻合,对照组行腕部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躯体健康、躯体角色、疼痛、情绪角色、活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与吻合手术时间、吻合口直径、吻合口血流量、吻合成功率、术后1年吻合通畅率、并发症(通路感染、迟发性血栓、盗血综合征、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躯体健康、躯体角色、疼痛、情绪角色、活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较均术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吻合手术时间为(21.24±3.5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30.59±5.22)min],吻合口直径为(5.43±1.28)mm,明显长于对照组[(4.31±1.04)mm],吻合口血流量与吻合成功率、术后1年吻合通畅率分别为(238.53±18.71)mL/min、97.37%、89.4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84.32±10.27)mL/min、78.95%、60.53%],并发症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26.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部桡动脉、头静脉端端吻合法在尿毒症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效果优于端侧吻合法,可有效缩短吻合手术时间,扩大吻合口直径,增加血流量,还可提升吻合成功率、吻合通畅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更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动静脉内瘘术 桡动脉 头静脉 吻合 吻合
下载PDF
神经端侧吻合重建皮瓣感觉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辉 陈绍宗 李跃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重建隐动脉皮瓣感觉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方法对3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采用隐动脉皮瓣交叉移植修复,应用神经端侧吻合技术重建皮瓣感觉并恢复供肢内踝、足内缘和口止母趾皮肤的感觉。结果3例均获得成功,随访6~12个月,皮瓣... 目的重建隐动脉皮瓣感觉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方法对3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采用隐动脉皮瓣交叉移植修复,应用神经端侧吻合技术重建皮瓣感觉并恢复供肢内踝、足内缘和口止母趾皮肤的感觉。结果3例均获得成功,随访6~12个月,皮瓣感觉恢复良好,供肢内踝、足内缘和口止母趾皮肤感觉亦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跟 软组织缺损 修复 神经吻合 感觉
下载PDF
神经端侧吻合治疗尺神经缺损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1
17
作者 罗永湘 王体沛 方煌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38-339,共2页
为修复周围神经缺损寻找一种行之有效而操作简便的手术术式。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远侧断端与未损伤的正中神经行端侧吻合治疗尺神经陈旧性损伤1例,缺损在3cm以上,且不能直接行端端吻合。术后进行14个月的随访,对患者的感... 为修复周围神经缺损寻找一种行之有效而操作简便的手术术式。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远侧断端与未损伤的正中神经行端侧吻合治疗尺神经陈旧性损伤1例,缺损在3cm以上,且不能直接行端端吻合。术后进行14个月的随访,对患者的感觉功能与肌力的恢复作全面评价。结果,尺神经支配区的感觉与运动功能已恢复,手部功能接近正常。证明,尺神经远侧断端与未受损伤的正中神经行端侧吻合术修复尺神经缺损,是一种崭新术式,虽是临床初试,但操作简便、疗效佳,有广阔地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吻合 尺神经缺损 治疗
下载PDF
端侧吻合与自体神经移植神经再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尚咏 张正之 +1 位作者 郑仰林 卢世璧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4期2077-2078,共2页
目的比较周围神经端侧吻合与自体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Wister大白鼠60只,随机分成3组。A组:切断左侧腓神经1cm,造成神经缺损,取对侧相应的腓神经桥接缺损。B组:切断左侧腓神经,在邻近的胫神经干外膜... 目的比较周围神经端侧吻合与自体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Wister大白鼠60只,随机分成3组。A组:切断左侧腓神经1cm,造成神经缺损,取对侧相应的腓神经桥接缺损。B组:切断左侧腓神经,在邻近的胫神经干外膜上开一1mm小窗,将腓神经远端吻合到胫神经干侧方开窗处。C组:方法同B组,但束膜开窗。各组分别于术后8、12周取材并进行大体、组织学、形态定量学和电生理检测。结果自体神经移植体修复神经缺损后,再生神经的数目、有髓神经纤维截面积、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端侧吻合的外膜、束膜开窗组(P<0.05);外膜开窗组与束膜开窗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神经移植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其再生神经纤维质量优于端侧吻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神经移植 神经再生 吻合 对比分析
下载PDF
神经干端侧吻合后侧支发芽能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5
19
作者 曹学诚 矢岛弘嗣 +1 位作者 玉井进 蔡锦方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21-324,共4页
为观测神经干在端侧吻合后的侧支发芽能力,分别在供体神经上作外膜开窗,检查其侧支发芽情况,并与端端吻合作比较。实验用16只成年SD大白鼠,将其随机分为4个组。1组,腓神经切断后在胫神经外膜上开窗,然后将两者作端侧吻合。... 为观测神经干在端侧吻合后的侧支发芽能力,分别在供体神经上作外膜开窗,检查其侧支发芽情况,并与端端吻合作比较。实验用16只成年SD大白鼠,将其随机分为4个组。1组,腓神经切断后在胫神经外膜上开窗,然后将两者作端侧吻合。2组,手术步骤同1组,但不作胫神经外膜开窗。3组,胫神经不开窗,离断的腓神经与胫神经平行缝合。4组,腓神经切断后立即行端端吻合。术后3个月,所有动物分别测定腓神经功能指数(PFI),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活性,并作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第1组与第2组的PFI,ChAT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组织学检查证实,侧支发芽纤维的存在,即使在第3组,也可见到大量的神经纤维,侧支发芽的纤维为小的有髓纤维。但1组的ChAT活性仅是第4组的2/3。结果提示,外膜鞘在远期对神经的侧支发芽能力几乎没有影响。神经侧支发芽能力比我们通常想象的要强,但在临床应用以前尚需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神经干 吻合 支发芽
下载PDF
BDNF对端侧吻合面神经再生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彭铁男 赵巍 +1 位作者 刘超 孙宏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2-314,共3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面神经端侧吻合后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30只家兔随机分2组,将双侧离断的面神经上颊支远端与同侧外膜开窗的下颊支行端侧吻合。术后给予BDNF的为实验组,给予生理盐水的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4...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面神经端侧吻合后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30只家兔随机分2组,将双侧离断的面神经上颊支远端与同侧外膜开窗的下颊支行端侧吻合。术后给予BDNF的为实验组,给予生理盐水的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4、8周取材,采用电生理,光镜,透射电镜等检测方法。结果:实验组神经传导速度、动作电位、组织学形态学定量分析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BDNF对面神经端侧吻合后神经再生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NF 面神经再生 吻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