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鱼类侧线机械感觉猎物识别和定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梁旭方
-
机构
暨南大学生物系
-
出处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9-52,共4页
-
基金
武汉市科委青年科技"晨光计划"资助
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
文摘
鱼类侧线机械感觉猎物识别和定位的研究进展梁旭方(暨南大学生物系广州510632)关键词鱼类侧线机械感觉猎物识别和定位1侧线机械感觉在鱼类捕食中的作用虽然早已证实侧线对水面波的感受被某些鱼类用来捕食落于水面的陆生昆虫,但这种现象仅见于极少数具有奇特捕食...
-
关键词
鱼类
侧线机械感觉
猎物识别和定位
-
分类号
Q959.404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长江口中华鲟幼鱼感觉器官在摄食行为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庄平
章龙珍
罗刚
张涛
冯广朋
刘健
-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
出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5-481,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30490234)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8AA10Z227)
+2 种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资助项目(2007M02)
上海高校水产养殖E-研究院项目(E03009)
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项目(沪鲟保研200708311001)资助
-
文摘
中华鲟为我国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其幼鱼生活史研究尚有许多空白。本文通过分别封闭中华鲟幼鱼不同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嗅觉、触觉、侧线感觉、电感觉等),研究了这些感觉器官在中华鲟幼鱼摄食行为中的重要性,旨在为改进中华鲟幼鱼的保护措施和人工培育技术提供科学依据。63尾实验鱼于2006年5—6月采集于长江口水域,实验鱼在试验开始前暂养适应2周,实验设计7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实验期水温为24.5—27.0℃。实验结果显示:封闭视觉、侧线感觉和电感觉器官后幼鱼的摄食量与正常幼鱼(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封闭嗅觉幼鱼的摄食量只有正常幼鱼的34.76%。封闭触觉幼鱼的摄食量只有正常幼鱼的73.80%。同一时间封闭嗅觉和触觉后,幼鱼的摄食量仅为正常幼鱼的17.01%。因此,可以推断嗅觉和触觉在中华鲟幼鱼觅食过程中起着主要的作用。
-
关键词
中华鲟
触觉
嗅觉
视觉
侧线感觉
电感觉
摄食
-
Keywords
Acipenser sinensis
Sense of touch
Smell
Vision
Sense of lateral line
Electrosensory
Feeding
-
分类号
Q17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
-
题名达氏鳇稚鱼感觉器官在摄食行为中的作用
被引量:3
- 3
-
-
作者
胡佳
李艳华
王成友
邹远超
危起伟
-
机构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
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
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8-93,共6页
-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o.201203086)
-
文摘
通过选择性封闭达氏鳇(Huso dauricus)稚鱼不同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嗅觉、触觉、侧线感觉、电感觉、嗅觉+触觉、嗅觉+触觉+电感觉),研究其在达氏鳇稚鱼摄食行为中的作用,旨在为达氏鳇的资源保护和人工培育提供科学依据。实验鱼受精卵采自黑龙江抚远江段,经过开口饲养56 d,随机选择120尾体质健壮的稚鱼用于实验。实验鱼体长为(13.98±1.27)cm,体重为(17.32±4.31)g,在实验开始前暂养适应15 d,实验设计7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实验持续12 d,期间水温维持在25.2~27.5℃;1 h摄食实验显示,封闭视觉、侧线感觉或触须后稚鱼的摄食量与正常稚鱼(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封闭嗅觉、嗅觉+触须、电感觉、电感觉+嗅觉+触觉时,平均每尾达氏鳇稚鱼摄食量分别为正常水平的69.1%、63.0%、54.3%与43.9%,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电感觉和嗅觉在达氏鳇稚鱼期的摄食中起重要作用;延长摄食实验时间时,达氏鳇稚鱼可能产生了摄食定势与习惯,电感觉和嗅觉的摄食作用并不明显。
-
关键词
达氏鳇
触觉
嗅觉
视觉
侧线感觉
电感觉
摄食
-
Keywords
Huso dauricus
touch
olfactory sense
visual sense
lateral line
electroreceptor
feeding behavior
-
分类号
Q432
[生物学—生理学]
-
-
题名江西志留纪山口中华盔甲鱼的再描述
被引量:6
- 4
-
-
作者
盖志琨
山显任
孙智新
赵文金
潘照晖
朱敏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5-99,共15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编号:QYZDB-SSW-DQC040,QYZDJ-SSW-DQC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572018,41530102,41972006)
+3 种基金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编号:XDB26000000)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资助。
-
文摘
基于对江西省修水县志留系西坑组发现的11个新标本的观察,对存在争议的山口中华盔甲鱼(Sinogaleaspis shankouensis)进行了重新描述。深入的形态学研究表明,山口中华盔甲鱼的侧线感觉管系统展示出基干盔甲鱼类、真盔甲鱼目、多鳃鱼目和华南鱼目等多个类群的镶嵌特征。山口中华盔甲鱼的侧线感觉管系统由4条纵行干管和6条横向联络管相互交叉在头甲背面形成格栅状分布,可能反映了脊椎动物的祖先状态。山口中华盔甲鱼在动物群上属于中华盔甲鱼–修水鱼组合或茅山组合,该组合可能代表了盔甲鱼类在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里奇期的第一次适应辐射。江西修水西坑组古沉积环境指示了一种低盐度半咸水的近海环境,可能是由于大量淡水从附近河流涌入导致盐度降低,而含鱼层位灰绿色泥质粉砂岩中含有的大量泥砾则指示鱼化石经历了短距离的河流搬运。因此,该生物群可能生活在埋藏区域上游的淡水河流里。
-
关键词
江西修水
志留纪
真盔甲鱼目
中华盔甲鱼
侧线感觉管系统
-
Keywords
Xiushui
Jiangxi
Silurian
eugaleaspids
Sinogaleaspis
sensory canal system
-
分类号
Q915.86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