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鳜颅部侧线系统的胚后发育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瑞祺 赵金良 +1 位作者 郝月月 宋银都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66,共10页
该研究利用神经丘荧光染色、扫描电镜对鳜(Siniperca chuatsi)颅侧线系统的胚后发育过程与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鳜颅部侧线系统胚后发育中,受精后第4天(4 dpf,day post fertilization)前体管道神经丘(Presumptive canal neurom... 该研究利用神经丘荧光染色、扫描电镜对鳜(Siniperca chuatsi)颅侧线系统的胚后发育过程与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鳜颅部侧线系统胚后发育中,受精后第4天(4 dpf,day post fertilization)前体管道神经丘(Presumptive canal neuromast,PCN)出现,至30 dpf数量趋于稳定,表面神经丘(Superficial neuromast,SN)在16 dpf出现,之后在颅顶部大量分布,前鳃盖表面少量分布,下颌未见;颅部侧线管道建立始于19~22 dpf,于37 dpf完成,主要为上眶线、下眶线、下颌线和前鳃盖线,同时耳后线将上下眶线与前鳃盖线连通,颞上线起始于前鳃盖线背侧末端与上眶线旁线向颅顶部延伸;背侧管道神经丘发育速度快于腹侧,颅顶部管道系统相对密集,SN分布较集中。研究表明,鳜颅部侧线系统是其侧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颅部侧线管道属于简易分支型,颅顶部管道系统相对密集和SN相对集中构成了鳜颅顶部完善的侧线系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部侧线系统 侧线管道 神经丘 发育
下载PDF
鳜(Siniperca chuatsi)后部侧线系统胚后发育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瑞祺 赵金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2-230,共9页
利用神经丘荧光染色、组织切片、扫描电镜对鳜(Siniperca chuatsi)后部侧线系统的胚后发育过程与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6-10 dpf期间躯干已出现前体管道神经丘(L1-L7),至58 dpf后部侧线系统主要结构发育完成,23-58 dpf后部侧... 利用神经丘荧光染色、组织切片、扫描电镜对鳜(Siniperca chuatsi)后部侧线系统的胚后发育过程与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6-10 dpf期间躯干已出现前体管道神经丘(L1-L7),至58 dpf后部侧线系统主要结构发育完成,23-58 dpf后部侧线系统神经丘结构变化、数量增长均较为明显,同时侧线管道也在这一时期建立完成;躯干上由水平、垂直方向敏感的表面神经丘交替排列,躯干侧线管道系统属于完整弓形结构,管道侧线与表面神经丘均集中排列于躯干背侧。研究结果表明,鳜侧线管道结构、神经丘结构发育与排布方式增强了其后部侧线系统对上层水体的感知能力,上述结构特征与鳜底栖生活习性相适应。本研究为解读鳜侧线系统结构提供了重要研究资料,也为鲈形目其他鱼类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具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部侧线系统 发育 神经丘 侧线管道
下载PDF
皮骨在斑马鱼侧线系统胚后发育中的作用
3
作者 陈团结 段钦文 范纯新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3-158,共6页
鱼类侧线系统的分布随其分类地位和不同的生存环境呈现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与侧线系统的胚后发育密切相关,但对于侧线系统胚后发育调控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敲除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 var) edar基因,获得皮骨缺陷的突变体... 鱼类侧线系统的分布随其分类地位和不同的生存环境呈现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与侧线系统的胚后发育密切相关,但对于侧线系统胚后发育调控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敲除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 var) edar基因,获得皮骨缺陷的突变体,进而利用染色技术分析鳞片和侧线管道在侧线胚后发育中的作用。利用茜素红对硬骨进行染色,我们发现edar突变体头部侧线管道不完整或缺失,躯干鳞片显著减少。经DASPEI对毛细胞进行染色,发现侧线管道不完整的头部管道神经丘变小,躯干鳞片缺失的表面神经丘无法形成缝合线。最后,利用qPCR对突变体WNT信号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发现edar突变体中tcf7和lgr5表达显著下调。综上结果表明:斑马鱼的头部侧线管道和躯干的鳞片在侧线系统的胚后发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edar突变体 侧线管道 缝合线 WNT信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