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剑突下入路与经侧胸入路在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余银保 郭爽 张萌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7期75-78,共4页
目的分析前纵膈肿瘤切除术不同临床入路治疗方案对患者治疗效果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80例前纵膈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经侧胸入路胸腔镜切除术)和研究组(40例,经... 目的分析前纵膈肿瘤切除术不同临床入路治疗方案对患者治疗效果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80例前纵膈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经侧胸入路胸腔镜切除术)和研究组(40例,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引流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首次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的5-羟色胺(5-HT)、神经肽Y(NPY)、C原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 d,研究组的5-HT、NPY、CRP、WBC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膈神经波动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前纵膈肿瘤切除术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保护膈神经,且疼痛程度及炎性反应轻,术后恢复快,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纵膈肿瘤切除术 腔镜 经剑突下 侧胸入路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经剑突下与经侧胸入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洪子强 盛燕楠 +6 位作者 白向豆 崔百强 逯英杰 吴旭升 成涛 金大成 苟云久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598-602,共5页
目的对比喉罩麻醉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ATS)中经剑突下与经侧胸入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围手术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2年7月甘肃省人民医院胸外科经同一术者完成的102例喉罩麻醉下RATS治疗前纵隔肿瘤患... 目的对比喉罩麻醉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ATS)中经剑突下与经侧胸入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围手术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2年7月甘肃省人民医院胸外科经同一术者完成的102例喉罩麻醉下RATS治疗前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剑突下入路(剑突下组)45例;经侧胸入路(侧胸组)有57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总引流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前纵隔肿瘤的切除,无围手术期死亡的发生。在术后总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2、3天VAS疼痛评分方面,剑突下组更具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装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VAS疼痛评分和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TS剑突下入路在切除前纵隔肿瘤方面安全、可行,与侧胸入路相比,剑突下入路在术后快速恢复和术后患者疼痛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 前纵隔肿瘤 剑突下 侧胸入路 喉罩麻醉
下载PDF
经剑突肋缘下入路、胸腔镜侧胸入路在前纵隔肿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术后疼痛和恢复情况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杰 卢家彬 杨世卿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6期960-96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在前纵膈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术后疼痛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5例行前纵膈肿瘤切除手术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剑突组(经剑突肋缘下入路,n=44),侧胸组(胸腔镜侧胸入路,n=51),统计...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在前纵膈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术后疼痛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5例行前纵膈肿瘤切除手术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剑突组(经剑突肋缘下入路,n=44),侧胸组(胸腔镜侧胸入路,n=51),统计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程度及机体应激反应,分析两种手术在前纵膈肿瘤切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剑突组与侧胸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剑突组术后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显优于侧胸组(P<0.05)。术后12 h、24 h及72 h,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随术后时间的推移呈依次下降趋势(P<0.05),剑突组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均显著低于侧胸组同时间段水平(P<0.05),其术后止痛药使用时间显著短于侧胸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2 h、24 h及72 h,其血清应激指标5-HT、ATCH及PGE2水平均随时间推移呈依次下降趋势(P<0.05),而剑突组术后各时间段血清5-HT、ATCH及PGE2水平均显著低于侧胸组(P<0.05)。剑突组与侧胸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下经剑突下肋缘入路与侧胸入路相比,在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剑突肋缘下 腔镜侧胸入路 前纵膈肿瘤切除 术后疼痛程度 应激反应 恢复情况
下载PDF
剑突下与双侧胸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比较 被引量:16
4
作者 邱志宏 陈艰 +6 位作者 陈立如 林庆 吴昊 孙黄涛 周鑫 柳阳春 徐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比较剑突下与双侧胸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电视胸腔镜扩大胸腺切除治疗65例MG的临床资料。剑突下入路组44例,单腔气管插管,取“人”字位... 目的比较剑突下与双侧胸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电视胸腔镜扩大胸腺切除治疗65例MG的临床资料。剑突下入路组44例,单腔气管插管,取“人”字位,两腿分开,剑突下正中做一2 cm直切口,该切口作为胸腔镜孔,左、右肋弓下缘各做一0.5 cm切口,此切口作为操作孔;双侧胸入路组21例,双腔气管插管,左、右各取3个0.5~1.0 cm操作孔。完整切除胸腺及周围脂肪组织。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及疗效[根据美国重症肌无力基金会(Myasthenia Gravis Foundation of America,MGFA)提出的分类系统评估]。结果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胸率、术后延迟拔管、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胸管引流时间及引流量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剑突下入路组手术时间(136.4±27.5)min,明显短于双侧胸入路组(155.0±30.6)min(t=2.461,P=0.017)。剑突下入路组患者术后第1、3、7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明显低于双侧胸入路组(P<0.05)。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失访5例,60例随访16~58个月,平均27个月,1例死亡,2组远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Z=-0.532,P=0.594)。结论剑突下或双侧胸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MG安全可行,效果相当,其中剑突下入路能很大程度减轻MG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突下 侧胸入路 电视腔镜 扩大腺切除 重症肌无力
下载PDF
经剑突下与经侧胸入路胸腔镜辅助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疗效对比及对应激反应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5
作者 俞经生 高从荣 +4 位作者 裴韶华 陈李李 江春苗 孙建 刘让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7期3332-3336,共5页
目的:对比胸腔镜辅助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采用经侧胸入路或经剑突下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15例胸腔镜辅助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分为A组(n=57,经侧胸入路)和B组(n=58,经剑突下入路)。对比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应激反应... 目的:对比胸腔镜辅助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采用经侧胸入路或经剑突下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15例胸腔镜辅助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分为A组(n=57,经侧胸入路)和B组(n=58,经剑突下入路)。对比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应激反应指标、炎症因子,同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更短(P<0.05)。术后1 d,两组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P物质(SP)、前列腺素E_(2)(PGE_(2))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术后1 d,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2.28%,B组的为6.90%,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手术期间,经剑突下入路虽然较经侧胸入路手术时间更长,但可减轻术中损伤,减轻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辅助前纵隔肿瘤切除术 侧胸入路 经剑突下 疗效 应激反应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经剑突下入路与经侧胸入路在胸腺瘤患者胸腺扩大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6
作者 曹旭光 《大医生》 2024年第24期45-48,共4页
目的比较经剑突下入路与经侧胸入路在胸腺瘤患者胸腺扩大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3月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胸腺扩大切除术的68例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 目的比较经剑突下入路与经侧胸入路在胸腺瘤患者胸腺扩大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3月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胸腺扩大切除术的68例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胸入路组(34例,采用经侧胸入路)和剑突下入路组(34例,采用经剑突下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病理指标、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应激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病理瘤体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剑突入路组患者纵膈脂肪组织展开最大长度、宽度均大于胸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胸入路组,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胸入路组(均P<0.05)。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比较,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F时间=226.551,P时间<0.001;F_(组间)=221.888,P组间<0.001;F_(交互)=201.389,P_(交互)<0.001)。术后1~7 d,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剑突入路组术后1、3、7 d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胸入路组(均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皮质醇(Cor)水平均上升,但剑突入路组升高幅度均小于胸入路组(均P<0.05)。剑突入路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胸入路组(P<0.05)。结论与经侧胸入路相比,胸腺瘤患者经剑突下入路行胸腺扩大切除术可有效扩大纵膈脂肪组织清扫面积,减轻疼痛程度,抑制应激反应,促进病情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突下 侧胸入路 腺瘤 腺扩大切除术
下载PDF
不同入路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鹏 郝登荣 +3 位作者 彭彦才 席俊峰 张志斌 李伟伟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520-524,共5页
目的 比较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与经侧胸入路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9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拟实施前纵膈肿瘤切除术的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经侧胸... 目的 比较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与经侧胸入路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9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拟实施前纵膈肿瘤切除术的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经侧胸入路胸腔镜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于手术前后,比较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3.47±7.22) mL、(3.49±1.03) d、(7.35±1.24) d,明显少(短)于对照组的(76.39±7.52) mL、(4.86±1.09) d、(9.57±1.37) 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3 d、5 d的VAS评分分别为(2.54±0.87)分、(2.01±0.50)分、(1.37±0.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2±1.03)分、(2.95±0.62)分、(2.28±0.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CRP、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分别为(8.16±1.82) mg/L、(8.52±1.36)×10^(9)/L、(61.25±5.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89±1.91) mg/L、(10.43±1.50)×10^(9)/L、(70.13±5.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为2.33%,略低于对照组的6.9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用于前纵隔肿瘤切除术,不仅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拔管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而且能减轻炎症反应及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剑突下 侧胸入路 腔镜 前纵隔肿瘤切除术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胸腔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效果及对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龚琰龙 潘朝阳 +1 位作者 曾进福 漆滨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4期42-46,共5页
目的:探究胸腔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效果及对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萍乡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90例前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将采用胸腔镜下侧胸入路进行... 目的:探究胸腔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效果及对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萍乡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90例前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将采用胸腔镜下侧胸入路进行手术的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胸腔镜下剑突下入路进行手术的3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术后6、12、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侧胸入路相比较,经剑突下入路进行前纵隔肿瘤切除术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术中出血量少,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加快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纵隔肿瘤 腔镜 剑突下 侧胸入路 并发症
下载PDF
两种不同入路胸腔镜手术治疗纵肿瘤的对比分析
9
作者 陈健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12期48-51,共4页
对比分析两种不同入路胸腔镜手术治疗纵肿瘤的效果。选取2018年5月—2023年3月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拟进行前纵肿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侧胸入路胸腔镜治疗方法,观... 对比分析两种不同入路胸腔镜手术治疗纵肿瘤的效果。选取2018年5月—2023年3月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拟进行前纵肿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侧胸入路胸腔镜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有关指标、术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治疗方法应用效果更好。研究发现,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手术治疗纵肿瘤,能够缩短患者的实际住院时间与拔管时间,有效降低手术过程中的实际出血量,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减少各类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胸入路腔镜 经剑突下腔镜 纵肿瘤
下载PDF
经剑突下入路与经侧胸入路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瘤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留江 熊健 罗运成 《临床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48-50,共3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胸腺瘤切除术分别采取经侧胸入路、经剑突下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治疗的80例胸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 目的比较胸腔镜胸腺瘤切除术分别采取经侧胸入路、经剑突下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治疗的80例胸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在胸腔镜辅助下进行胸腺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经剑突下入路;对照组采取经侧胸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胸腔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切口液化、心律失常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心律失常。结论在胸腔镜胸腺瘤切除术中采取经剑突下入路可减少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切除术 腔镜手术 侧胸入路 经剑突下
原文传递
经剑突下与经侧胸入路胸腔镜手术在胸腺瘤切除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绍宇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19期70-71,共2页
目的:比较经剑突下与经侧胸入路胸腔镜手术在胸腺瘤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并行胸腔镜下胸腺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4例,根据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经侧胸入路手术,观察组经剑突下入路手... 目的:比较经剑突下与经侧胸入路胸腔镜手术在胸腺瘤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并行胸腔镜下胸腺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4例,根据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经侧胸入路手术,观察组经剑突下入路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切口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下行胸腺瘤切除较经侧胸入路具有明显优势,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 腺瘤切除术 腔镜 剑突下 侧胸入路
原文传递
剑突下入路与侧胸入路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银龙 张玉良 《中国校医》 2021年第11期873-875,共3页
目的探讨剑突下入路与侧胸入路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26例纵隔肿瘤患者符合本次研究纳、排标准的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 目的探讨剑突下入路与侧胸入路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26例纵隔肿瘤患者符合本次研究纳、排标准的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侧胸入路电视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剑突下入路手术进行切除,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比较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65.23±19.41)mL少于对照组(89.56±12.56)mL(t=6.656,P=0.000),手术时间(133.89±19.67)min短于对照组(134.67±23.56)min(t=2.103,P=0.038),术后胸腔引流量(212.56±61.56)mL少于对照组(265.71±67.21)mL(t=3.68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天、术后三天、术后五天VAS疼痛评分分别为(3.36±0.46)分、(3.03±0.84)分、(1.91±0.26)分均低于对照组(3.56±0.11)分(t=2.674,P=0.009)、(3.36±0.12)分(t=2.460,P=0.016)、(2.34±0.11)分(t=9.633,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20%(χ^(2)=4.414,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剑突下入路手术对于纵隔肿瘤疾病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肺不张、肺部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胸入路 腔镜手术 剑突下 纵隔肿瘤
原文传递
胸腔镜经剑突下与经侧胸肋间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临床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房福元 许英杰 +3 位作者 刘鑫德 万延辉 王有钰 钱有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18期6-10,137,共6页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入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S-VATS)与经侧胸肋间入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I-VATS)切除纵隔肿物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自2017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143例患有纵隔肿物的患者,...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入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S-VATS)与经侧胸肋间入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I-VATS)切除纵隔肿物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自2017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143例患有纵隔肿物的患者,其中符合本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有128例,按照观察性研究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3例采用S-VATS切除纵隔肿物,对照组75例采用I-VATS切除纵隔肿物。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和手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后临床观察指标[手术后引流管的留置时间、胸腔的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24 h疼痛评分、是否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重症肌无力史和高血压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后胸腔的引流量、手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24 h疼痛评分、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VATS切除纵隔肿物有更良好的手术视野和手术安全性,与I-VATS相比,在手术切口疼痛和住院费用方面占有优势,更有助于促进患者手术后的快速康复、提高患者近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物 腔镜手术 经剑突下 肋间
下载PDF
经双侧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志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7期1206-1207,共2页
目的观察经双侧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目的观察经双侧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接受经双侧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外观满意度。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观满意度为93.65%(59/63),高于对照组的79.37%(5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双侧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外观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良性肿瘤 经双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不同入路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对患者疼痛应激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邹辉 吕小夏 +1 位作者 申江峰 金卫国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8期675-679,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对患者疼痛应激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胸腔镜下肿瘤切除术的前纵隔肿瘤患者120例,根据入路方式分为经侧胸入路组(60例)和经剑突下入路组(60例)。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疼痛情况、疼痛应...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对患者疼痛应激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胸腔镜下肿瘤切除术的前纵隔肿瘤患者120例,根据入路方式分为经侧胸入路组(60例)和经剑突下入路组(60例)。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疼痛情况、疼痛应激、生活质量、中转开胸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最大直径、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剑突下入路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时间短于经侧胸入路组(P<0.05)。2组术后2 d、3 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经剑突下入路组低于经侧胸入路组(P<0.05)。2组术后3个月健康生活量表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较术前均升高(P<0.05),且经剑突下入路组高于经侧胸入路组(P<0.05)。2组术后7 d的5-羟色胺(5-H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TCH)、前列腺素E2(PGE2)、神经肽Y(NPY)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但经剑突下入路组低于经侧胸入路组(P<0.05)。2组中转开胸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侧胸入路相比,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可获得相当的临床效果,同时还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前纵隔肿瘤切除术 经剑突下 侧胸入路 疼痛应激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胸腺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卢恒孝 王昊 +2 位作者 王江 李树海 徐统震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剑突下入路和经侧胸入路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胸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接受胸腔镜微创治疗的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经剑突组(47例)和经侧胸组(51例)。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 目的对比分析经剑突下入路和经侧胸入路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胸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接受胸腔镜微创治疗的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经剑突组(47例)和经侧胸组(51例)。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及引流量、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剑突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及引流量、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少/低于经侧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剑突下入路和经侧胸入路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胸腺瘤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与经侧胸入路相比,经剑突下入路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时间更短,术后引流量更少,术后疼痛程度更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 腔镜 腺扩大切除术 剑突下 侧胸入路
下载PDF
经剑突下切口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围手术期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金宽哲 曹晓东 +1 位作者 吴小波 朱幸沨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18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切口胸腔境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手术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无锡市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2年6月期间行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的手术患者92例,按手术入路方式分为经剑突下入路组52例及经侧胸入路组40例。比较两...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切口胸腔境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手术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无锡市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2年6月期间行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的手术患者92例,按手术入路方式分为经剑突下入路组52例及经侧胸入路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经剑突下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经侧胸入路组,术后24 h VAS评分低于经侧胸入路组,但术后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长于经侧胸入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经侧胸入路胸腔镜手术,经剑突下切口胸腔境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手术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疼痛程度更轻,但术后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相对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纵隔肿瘤 经剑突下切口 侧胸入路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与胸腔镜外科治疗后纵隔肿物临床疗效比较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18
作者 王锋 袁宇航 +6 位作者 王晨晗 胡文滕 何立 杨文文 孙硕 张敏 韩彪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5-701,共7页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obot-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RATS)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后纵隔肿物的围手术期疗效,探讨RATS辅助后纵隔肿物外科治疗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obot-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RATS)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后纵隔肿物的围手术期疗效,探讨RATS辅助后纵隔肿物外科治疗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同一医疗组行侧胸入路后纵隔肿物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RATS组和VAT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5例患者,RATS组39例,其中男14例、女25例,平均年龄(47.6±13.0)岁,VATS组46例,其中男14例、女32例,平均年龄(45.3±14.7)岁。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RATS组的住院总费用高于VATS组(P<0.001);RATS组术后第1 d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低于VATS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3 d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术后第1 d和第3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止痛泵使用时间、术后12 h血氧饱和度(未吸氧)、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总胸腔引流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中转开胸及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结论运用RATS辅助经侧胸入路行后纵隔肿物切除术安全可行,其近期疗效与侧胸单孔入路VATS相当,值得进一步研究其获益与性价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隔肿瘤 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 侧胸入路 电视辅助腔镜手术
原文传递
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切除术在前纵隔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鸣 《辽宁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切除术在前纵隔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33例前纵隔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经侧胸入路行胸腔镜切除术,观察组经剑突下入路...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切除术在前纵隔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33例前纵隔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经侧胸入路行胸腔镜切除术,观察组经剑突下入路行胸腔镜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及首次下地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及72h的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经侧胸入路胸腔镜切除术,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切除术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纵隔肿瘤 剑突下 侧胸入路 腔镜切除术 疼痛程度
原文传递
不同入路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达博 程再轩 王瑞 《医药论坛杂志》 2022年第17期39-42,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入路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前纵隔肿瘤切除手术患者68例,按手术入路不同,将经剑突下入路的34例作为观察组,将经侧胸入路的3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 目的 比较不同入路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前纵隔肿瘤切除手术患者68例,按手术入路不同,将经剑突下入路的34例作为观察组,将经侧胸入路的3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疼痛程度、手术前后血清疼痛介质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2 d、3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术后7 d 5-HT(5-羟色胺)、NPY(神经肽Y)、PGE2(前列腺素E2)、ATC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32.35%),术后3个月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手术中应用剑突下入路可取得很好的效果,还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前纵隔肿瘤切除术 侧胸入路 经剑突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