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英侮辱性语言对比与翻译 被引量:3
1
作者 轩治峰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07-110,共4页
骂人虽然是极不礼貌的行为,但它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中。本文从称自己为别人的先人、使用肮脏、愚蠢、不圣洁的动物的名称、使用从事低微卑劣职业或行为的人的名称、诅咒以及使用粗俗脏话等骂人的方法系统比较了汉英骂人语言的异同,并从... 骂人虽然是极不礼貌的行为,但它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中。本文从称自己为别人的先人、使用肮脏、愚蠢、不圣洁的动物的名称、使用从事低微卑劣职业或行为的人的名称、诅咒以及使用粗俗脏话等骂人的方法系统比较了汉英骂人语言的异同,并从直译、相对置换、语义对等和意译的角度探讨了骂人语言的翻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 侮辱性语言 比较 翻译
下载PDF
批评报道要避免使用侮辱性语言 被引量:2
2
作者 林爱珺 《新闻记者》 CSSCI 2004年第10期22-24,共3页
语言文字是新闻作品的表达符号,如果在批评性新闻中对语言文字使用不当,使语言文字的组合构成侮辱性语言,将违背新闻传播的客观、公正原则,并可能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因此,研究分析侮辱性语言,对避免其在批评报道中侵害他人... 语言文字是新闻作品的表达符号,如果在批评性新闻中对语言文字使用不当,使语言文字的组合构成侮辱性语言,将违背新闻传播的客观、公正原则,并可能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因此,研究分析侮辱性语言,对避免其在批评报道中侵害他人名誉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报道 新闻语言 侮辱性语言 客观报道 法制意识
下载PDF
关于英语诅咒语 被引量:1
3
作者 左秀兰 汪榕培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56-57,共2页
在人类社会中,有一种普遍的观点,那就是人们应该控制自己和自己的语言。就像人们愿意保持干净的身体一样,人类希望维护语言的纯洁。因此,诅咒语历来是人们所排斥并力求取缔的,也一直是语言学领域的禁区。权威性的语言史中从不记载... 在人类社会中,有一种普遍的观点,那就是人们应该控制自己和自己的语言。就像人们愿意保持干净的身体一样,人类希望维护语言的纯洁。因此,诅咒语历来是人们所排斥并力求取缔的,也一直是语言学领域的禁区。权威性的语言史中从不记载这些低层的语言。语言学家们对此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诅咒语 语言禁忌 现代英语 语用环境 社会阶层 禁忌语 社会结构 使用频率 侮辱性语言 《坎特伯雷故事集》
下载PDF
中华不可侮
4
作者 李晓 《教育艺术》 1997年第3期42-42,共1页
中华不可侮●李晓“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一曲《东方之珠》,唱尽了游子心中的凄凉,唱出了全体中国人的殷殷期盼。香港,有如一个浪迹天涯的... 中华不可侮●李晓“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一曲《东方之珠》,唱尽了游子心中的凄凉,唱出了全体中国人的殷殷期盼。香港,有如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就要回到母亲的怀抱。经历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三代领导集体 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 “一国两制”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三个不平等条约 中国革命史 辛亥革命时期 侮辱性语言
下载PDF
传媒要避免当被告,不怕当被告
5
作者 赵瑛 《新闻传播》 1998年第6期39-39,共1页
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神圣权力,也是传媒的重要功能。在目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舆论监督更显得十分重要。然而,现实中,新闻法尚未出台,正常的舆论监督还没有有力的法律保障,传媒因舆论监督触犯了某些部门或某些人的利益... 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神圣权力,也是传媒的重要功能。在目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舆论监督更显得十分重要。然而,现实中,新闻法尚未出台,正常的舆论监督还没有有力的法律保障,传媒因舆论监督触犯了某些部门或某些人的利益而被推上被告席者还时有耳闻。那么,传媒该如何避免被推上被告席的尴尬境地呢?如果报道引发了纠纷,甚至被推上被告席,应当沉住气,对照有关法律条文,审视报道有无原则性问题,然后以足够的底气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工人日报》1994年1月发表了一篇题为《深圳百万劳务工人的呼唤》的长篇通讯,其中有一段批评深圳某企业头头刘某的文字。文章见报后,刘某当即到法院起诉《工人日报》的文章歪曲事实,构成了名誉侵权。《工人日报》认为自己的主观意图是对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错误现象进行正当的舆论监督,文中并无人格侮辱性语言。《工人日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8条"文章反映的问题基本真实,没有侮辱他人人格内容的,不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司法解释,经过4年的辛苦奔波,终于于今年6月打赢了这场官司,以神圣的法津捍卫了传媒的舆论监督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监督 传媒 被告席 名誉权 法律保障 职工合法权益 侮辱性语言 改革开放 工人 名誉侵权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与新闻侵权(二)
6
作者 周胜林 《今传媒》 1996年第6期32-34,共3页
市场经济与新闻侵权(二)文/上海·周胜林3.侵犯肖像权新闻报道侵犯肖像权的问题比较复杂。一般的新闻图像提倡现场抓拍,反对“摆布”、“导演”。现场抓拍就等不得征求本人同意,一经征求意见,也就失去了现场。所谓侵犯肖像... 市场经济与新闻侵权(二)文/上海·周胜林3.侵犯肖像权新闻报道侵犯肖像权的问题比较复杂。一般的新闻图像提倡现场抓拍,反对“摆布”、“导演”。现场抓拍就等不得征求本人同意,一经征求意见,也就失去了现场。所谓侵犯肖像权,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当事人许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侵权 新闻媒介 新闻报道 舆论监督 场经济 肖像权 营利目的 当事人 侮辱性语言 自我保护
下载PDF
“骂死学生案”一审落幕 被引量:1
7
作者 巴山 晓琴 《法律与生活》 2003年第19期29-31,共3页
她先是用木棍打丁小婷,接着又开始辱骂:“你不看看你自己,又矮、又丑、又肥,你只能当一辈子老处女,你连坐台的资格都没有!”听了老师的这些话后,丁小婷跳楼自杀。
关键词 重庆市 被告人 渝中区 班主任 实验学校 侮辱性语言 侮辱 2003年 人格尊严 女生
原文传递
新闻侵权的预防及辨别
8
作者 杨春贵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新闻侵权 新闻单位 新闻工作者 新闻报道 名誉权 侮辱性语言 失实报道 侵权责任 法律知识 新闻的真实性
原文传递
教师形象的特殊窗口
9
作者 施建林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18-18,共1页
教师形象的特殊窗口施建林语言,是教师形象的特殊窗口,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对于教师来说,其言谈举止不仅仅是个人小事,而是一种对学生起重要影响作用的教育因素。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美的语言... 教师形象的特殊窗口施建林语言,是教师形象的特殊窗口,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对于教师来说,其言谈举止不仅仅是个人小事,而是一种对学生起重要影响作用的教育因素。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美的语言沐浴着一代新人,既是我们教师的光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形象 小学教师 教师语言 教学语言 绍兴市 侮辱性语言 语言环境 基本素质 精神文明 教育教学过程
原文传递
“文革”期间的“活人展览”
10
作者 杜学峰 《金秋》 2011年第1期44-45,共2页
1984年4月3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由卢良、叶辉署名的"记者来信"——《"文革"中在杭州大学搞"活人展览"的个别人至今仍坚持极左的错误观点不改》,文中写道:
关键词 展览会 文革 老教师 大学 政治 杭州 记者 侮辱性语言 来信 观众
原文传递
骂出来的官司
11
作者 盛少华 金立安 《法学天地》 1999年第5期20-20,共1页
原告孙跃凤诉称,1996年9月3日下午5点多钟,戴小美与一杨姓妇女在原告住处附近一唱一和,骂原告“偷东西被抓、乱搞男女关系”等语,致原告身心受损,要求戴公开道歉,赔偿经济和精神损失15000元。戴小美反诉辩称自己在1996年8月18日晚确曾... 原告孙跃凤诉称,1996年9月3日下午5点多钟,戴小美与一杨姓妇女在原告住处附近一唱一和,骂原告“偷东西被抓、乱搞男女关系”等语,致原告身心受损,要求戴公开道歉,赔偿经济和精神损失15000元。戴小美反诉辩称自己在1996年8月18日晚确曾在戴的住处骂戴是小偷,自己也已向公安部门举报戴是小偷,故不存在侵犯戴的名誉权问题。戴小美称,1996年9月3日下午,去原告住处是为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且自己没有谩骂孙。1996年8月26日晚孙带人到我住地骂我是小偷等语,造成我家庭矛盾,侵犯了我的名誉。要求孙赔礼道歉,赔偿经济和精神损失1700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抚慰金 名誉权 乱搞男女关系 侮辱性语言 1996年8月 公安部门 原告 精神损失 侵权责任 被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