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侵袭性脊柱血管瘤的外科治疗
1
作者 曹云 卿培东 +1 位作者 彭五四 羊东 《颈腰痛杂志》 2016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脊柱血管瘤的外科手术方式和临床价值。方法 9例有神经损害的侵袭性血管瘤患者,术前经X片、CT和(或)MRI检查,诊断明确,均行后路减压联合开放椎体成形术治疗,其中3例先行后路减压内固定术(A组),6例先行开放椎体成形术... 目的探讨侵袭性脊柱血管瘤的外科手术方式和临床价值。方法 9例有神经损害的侵袭性血管瘤患者,术前经X片、CT和(或)MRI检查,诊断明确,均行后路减压联合开放椎体成形术治疗,其中3例先行后路减压内固定术(A组),6例先行开放椎体成形术(B组),比较患者术前、术后VAS疼痛评分、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评分、两种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 9例患者术后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5分降至术后平均2.3分,术后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恢复,术中出血量A组80-100ml,B组50-90 ml,手术时间A组90-100 Min,B组50-100 Min,两组术后复查均无骨水泥渗漏,无椎管内占位,随访7-48个月,平均21.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肿瘤未见复发,病变椎体高度未见丢失。结论开放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侵袭性脊柱血管瘤效果良好,先行开放椎体成形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而先行椎板切除减压能进一步降低椎体后壁破损患者的脊髓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脊柱血管瘤 椎体成形术 后路减压
下载PDF
开放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侵袭性脊柱血管瘤
2
作者 曹云 彭五四 +1 位作者 卿培东 羊东 《颈腰痛杂志》 2015年第5期367-369,共3页
目的探讨开放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减压治疗侵袭性脊柱血管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05-2013-07月收治的9例有神经损害的侵袭性脊柱血管瘤患者。9例患者均行开放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减压治疗,其中6例患者仅后路... 目的探讨开放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减压治疗侵袭性脊柱血管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05-2013-07月收治的9例有神经损害的侵袭性脊柱血管瘤患者。9例患者均行开放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减压治疗,其中6例患者仅后路减压内固定术,3例行后路减压内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比较患者术前术后VAS疼痛评分、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评分。结果 9例患者术后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5分降至术后平均2.3分,术后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恢复,术后复查骨水泥无渗漏,椎管内无占位,所有患者术后肿瘤未见复发、椎体高度未见丢失。结论开放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侵袭性脊柱血管瘤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脊柱血管瘤 椎体成形术 后路减压
下载PDF
CT与MRI诊断脊柱侵袭性血管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陆重元 《系统医学》 2018年第7期103-105,共3页
目的分析脊柱侵袭性血管瘤患者分别采用CT、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7年5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62例脊柱侵袭性血管瘤患者,按照不同诊断方式采分为实验组(62例,采用MRI诊断)和对照组(62例,采用CT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 目的分析脊柱侵袭性血管瘤患者分别采用CT、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7年5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62例脊柱侵袭性血管瘤患者,按照不同诊断方式采分为实验组(62例,采用MRI诊断)和对照组(62例,采用CT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诊断结果。结果该次62例患者共计患椎119个。MRI检出不规则蜂窝征(73.9%)、椎体及附件骨质膨胀扩大(40.3%)、椎管狭窄(70.6%)和CT检出率77.3%、43.7%、7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出神经根受压(77.3%)、椎管内硬膜外软组织肿块(43.7%)、椎旁软组织肿块(77.3%)、脊髓马尾受压(82.4%)等均高于CT检出率66.4%、27.7%、50.4%、69.7%,CT检出骨皮质破损率(84.0%)显著高于MRI检出率(59.7%)。结论脊柱侵袭性血管瘤采用CT、MRI诊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MRI诊断的检出特征更明显,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侵袭血管 CT检查 MRI检查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