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地区侵袭性酵母菌感染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栗方 赵颖 +17 位作者 赵建宏 李志荣 孙艳 赵文申 郭彦言 张金艳 任宏涛 魏宏莲 董爱英 王建升 刘金禄 吴相琨 刘冬青 谢守军 郭秀华 郭映辉 徐英春 徐晓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761-2765,共5页
目的调查河北地区15家三级教学医院2016-2017年侵袭性酵母菌感染现状,了解河北地区侵袭性酵母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方法对临床检出侵袭性酵母菌进行菌株收集和统计,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VITEK-2Compact YST卡进行菌种初筛鉴定;... 目的调查河北地区15家三级教学医院2016-2017年侵袭性酵母菌感染现状,了解河北地区侵袭性酵母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方法对临床检出侵袭性酵母菌进行菌株收集和统计,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VITEK-2Compact YST卡进行菌种初筛鉴定;应用微生物质谱对所有菌株进行复核鉴定,对于疑难及少见菌株进行ITS测序分析。结果 2016-2017年15家三级教学医院共检出侵袭性酵母菌样真菌268株。其中以白假丝酵母为主,112株占41.79%,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52株占19.40%,近平滑假丝酵母38株占14.18%;标本类型包括血液标本131株占48.88%,无菌体液标本137株占51.12%;内科科室(血液科、肿瘤科、呼吸科)69株占25.75%,外科科室(普外科、神经外科)67株占25.00%;ICU 55株占20.52%;菌株复核正确率为83.96%(225/268)。结论侵袭性酵母菌感染中最常见的仍然是白假丝酵母,但是非白假丝酵母感染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采用质谱检测可以有效提高疑难菌株的鉴定正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精准的病原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酵母菌 流行病学 分子生物学鉴定
原文传递
定植指数对于监测EICU患者发生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晨 李贞 +4 位作者 何羽童 姚天悦 陈铖 王偲鉴 彭奕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05-1609,共5页
目的·分析定植指数(CI)对监测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发生侵袭性假丝酵母菌(IC)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2月一2015年1月间入住EICU的患者标本,包括痰液(或咽拭子)、粪便(或肛周拭子)、中段尿、皮肤拭子和其他类... 目的·分析定植指数(CI)对监测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发生侵袭性假丝酵母菌(IC)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2月一2015年1月间入住EICU的患者标本,包括痰液(或咽拭子)、粪便(或肛周拭子)、中段尿、皮肤拭子和其他类型标本,通过科玛嘉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进行培养、分离和初步菌种鉴定,使用ITS1/ITS4引物扩增内转录间隔区(ITS)的基因片段并测序,进行进一步的菌种鉴定;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分析CI对监测IC发生的临床意义。结果·纳入研究的11 1例患者中有9例发生了IC,其中8例在感染前已有假丝酵母菌定植。CI≥0.5组与0<CI<0.5组和CI=0组的患者相比,其IC的发生率、患者死亡率及脓毒血症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结论·EICU患者发生IC与假丝酵母菌定植有关,可用CI来反映患者假丝酵母菌的定植情况,且CI≥0.5组的患者更易发生IC感染。抗真菌药物及一些侵袭性操作(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机械通气、肾脏替代疗法、手术)均是影响假丝酵母菌定植和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植指数 侵袭假丝酵母菌感染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联合应用两性霉素B、科赛斯、伊曲康唑治疗急性放射病合并侵袭性阿萨丝孢酵母菌感染1例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乔建辉 余长林 +7 位作者 郭梅 王丹红 孙琪云 葛飞娇 张石 陈建魁 尹秀云 艾辉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4-436,共3页
目的报道1例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合并播散性阿萨丝孢酵母菌感染的诊治经过。方法2004年10月24日山东济宁发生1例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病人,照后3天经造血干细胞移植获造血重建,但造血恢复后发生严重的播散性阿萨丝孢酵母菌感染。结果... 目的报道1例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合并播散性阿萨丝孢酵母菌感染的诊治经过。方法2004年10月24日山东济宁发生1例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病人,照后3天经造血干细胞移植获造血重建,但造血恢复后发生严重的播散性阿萨丝孢酵母菌感染。结果该患者采用超强的联合抗真菌治疗及对症支持,静脉累积用两性霉素B2965mg、伊曲康唑静脉4000mg、科赛斯3020mg,感染暂时控制,但最终死于急性放射病及感染所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此三联抗真菌治疗播散性阿萨丝孢酵母感染,治疗有效,未见明显毒性增加。该病人的救治过程提示对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解决了造血问题之后,促进免疫重建及组织损伤修复,控制全身的放射损伤及感染是争取病人长期存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损伤 真菌病 霉素B 科赛斯 伊曲康唑 侵袭阿萨丝孢酵母菌感染
下载PDF
不同真菌感染危险性评分方法对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明均 徐玉洁 +4 位作者 张慧婷 李明 张玉洁 孙小鹏 马晓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比较四种真菌评分方法对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早期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6年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高危患者。依据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非感染、拟诊、... 目的比较四种真菌评分方法对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早期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6年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高危患者。依据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非感染、拟诊、临床诊断和确诊4组,并对4组患者进行MDRA评分、IFIRSS评分、Sevilla评分及Candida评分,评价四种评分方法对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共有275例高危患者,非感染组138例,拟诊组63例,感染组74例(其中临床诊断组64例,确诊组10例)。感染组患者年龄及住院时间均高于非感染组(均P<0.05)。74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假丝酵母菌74株,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60株(81.1%)。MDRA评分阳性114例(41.5%)、Candida评分阳性83例(30.2%)、Sevilla评分阳性42例(15.3%)、IFIRSS评分阳性23例(8.4%)。四种评分方法中MDRA评分灵敏度(Se)较高(59%),但特异度(Sp)最低(66%);IFIRSS评分Sp较高(91%),但Se极低(9%);Sevilla评分Sp最高(96%),Se尚可(45%);Candida评分的Se最高(68%),Sp较高(90%)。结论 Sevilla评分有较高Se和Sp,可用于早期诊断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Candida评分诊断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与临床诊断标准总符合率最高,Se、Sp均较高,对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早期诊断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假丝酵母菌 评分 诊断 感染
下载PDF
卡泊芬净对重症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降阶梯治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乔智灏 李嘉莹 刘昶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812-815,共4页
目的探讨卡泊芬净在重症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降阶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重症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氟康唑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卡泊芬净联合氟康唑降阶梯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卡泊芬净在重症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降阶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重症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氟康唑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卡泊芬净联合氟康唑降阶梯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真菌清除率、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周有效率分别为28.57%、14.29%,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治疗后3周有效率分别为45.71%、62.86%,均高于对照组(22.86%、37.14%),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周真菌清除率分别为16.67%、11.76%,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和3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治疗后3周真菌清除率分别为61.11%、83.33%,均高于对照组(23.53%、47.06%),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泊芬净在重症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降阶梯治疗中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泊芬净 氟康唑 侵袭假丝酵母菌 降阶梯治疗
下载PDF
2016—2021年贵州省某三甲医院临床无菌体液标本中侵袭性酵母样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宝 江滟 +3 位作者 万珊 曹慧军 张筑阳 费樱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542-546,共5页
目的探讨2016—2021年贵州省某三甲医院临床无菌体液标本中侵袭性酵母样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方法收集2016—2021年贵州省某三甲医院临床无菌体液(血液、骨髓、胸水、腹水、脑脊液、引流液、尿液等)标本185980份,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 目的探讨2016—2021年贵州省某三甲医院临床无菌体液标本中侵袭性酵母样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方法收集2016—2021年贵州省某三甲医院临床无菌体液(血液、骨髓、胸水、腹水、脑脊液、引流液、尿液等)标本185980份,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及哥伦比亚血平板、巧克力平板(无添加抗生素)、沙保弱培养基分离培养标本,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梅里埃API 20 CAUX鉴定系统以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鉴定标本中分离的侵袭性酵母样菌,采用ATB FUNGUS 3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无菌体液中分离非重复侵袭性酵母样菌2122株,主要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36.76%);样本来源主要为尿液(50.61%)和血液(35.16%);尿液、血液、腹水及引流液中菌株以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及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脑脊液则以隐球菌属检出最多;检出侵袭性酵母样菌患者中男性占54.95%、女性占45.05%,15~65岁患者最多(49.95%)、其次是>65岁患者;分离的菌株最多来自于住院病人(92.27%)、其次是门急诊病人(7.73%),住院病人以重症监护室分离最多(59.91%);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对常见侵袭性酵母菌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敏感率>90%),白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及隐球菌属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具有较好的体外活性(敏感率>94%),但对伊曲康唑的敏感性低于其他两类唑类药物;光滑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对3种唑类药物敏感性较差,尤其是热带假丝酵母菌。结论2016—2021年贵州省某三甲医院临床无菌体液标本中侵袭性酵母样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对大多数侵袭性酵母样菌具有较高敏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无菌体液 侵袭性酵母菌 分布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1例希木龙假丝酵母菌突破性菌血症病例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卢莹莹 吕博文 +2 位作者 王杰 钱景荣 李文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72-1175,共4页
假丝酵母菌血症是医院感染主要的侵袭性真菌病。其病死率高达32%~34%。目前针对免疫缺陷患者进行常规预防与经验性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虽然短暂的降低了侵袭性假丝酵母菌血症的病死率,但也改变了侵袭性假丝酵母菌的流行病学。我国近年... 假丝酵母菌血症是医院感染主要的侵袭性真菌病。其病死率高达32%~34%。目前针对免疫缺陷患者进行常规预防与经验性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虽然短暂的降低了侵袭性假丝酵母菌血症的病死率,但也改变了侵袭性假丝酵母菌的流行病学。我国近年来文献报道,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所占比例已经超过了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这也是导致突破性假丝酵母菌血症病例增多的主要因素。突破性假丝酵母菌血症是指在任何情况下,经过系统性的抗真菌治疗3 d后出现的假丝酵母菌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木龙假丝酵母菌 侵袭假丝酵母菌 突破假丝酵母菌血症 血液系统恶肿瘤 粒细胞缺乏
下载PDF
医院内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趋势及变迁 被引量:2
8
作者 栗方 巫琳 +8 位作者 李晓莉 刘颖梅 曲久鑫 黎斌斌 王珊珊 杨春霞 刘振嘉 王春雷 曹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904-3906,3909,共4页
目的研究北京朝阳医院2000-2010年分离的侵袭性假丝酵母菌,了解医院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趋势及变迁。方法对侵袭性假丝酵母菌进行菌种收集统计;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VITEK-2Com-pact YST卡进行菌种初筛鉴定;用26SrDNA D1/D... 目的研究北京朝阳医院2000-2010年分离的侵袭性假丝酵母菌,了解医院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趋势及变迁。方法对侵袭性假丝酵母菌进行菌种收集统计;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VITEK-2Com-pact YST卡进行菌种初筛鉴定;用26SrDNA D1/D2区SSCP图谱分析进行精准分子鉴定;采用CAI区SSCP图谱和GeneScan相结合对侵袭性白色假丝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药敏试验采用ATB FUNGUS 3系统和E-test对5种抗真菌药进行MIC值测定。结果 2000-2010年共检出血流感染病原菌2320株,其中假丝酵母菌属148株占6.4%;无菌体液标本4093株,其中假丝酵母菌属253株占6.2%;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中ICU最高,值得重视;临床独立来源的82株白色假丝酵母菌,基于微卫星片段CAI区共有38种基因型,基因型18-26(9.76%)、16-21(8.54%)、21-21(7.32%)、11-18(4.88%)、18-18(4.88%)、11-20(4.88%)、25-33(4.88%)分布占优势;6例患者不同部位分离的白色假丝酵母菌基因型完全相同;体外药物敏感率氟康唑为93.2%、伏立康唑为94.5%、两性霉素B为100.0%、卡泊芬净为100.0%、5-氟胞嘧啶为97.3%。结论侵袭性白色假丝酵母菌仍然是主要病原菌,但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基因分型显示侵袭性白色假丝酵母菌呈多态性分布,发生侵袭的菌株基因型与定植的基因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假丝酵母菌 医院感染 流行病学 基因分型
原文传递
侵袭性白色假丝酵母菌院内传播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栗方 巫琳 +8 位作者 李晓莉 刘颖梅 曲久鑫 黎斌斌 王珊珊 杨春霞 刘振嘉 王春雷 曹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740-2742,共3页
目的调查北京朝阳医院2000-2010年侵袭性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研究侵袭性白色假丝酵母菌的遗传多样化和基因型分布,探讨其院内传播的分子机制。方法对82株侵袭性白色假丝酵母菌进行菌种收集统计;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Chro... 目的调查北京朝阳医院2000-2010年侵袭性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研究侵袭性白色假丝酵母菌的遗传多样化和基因型分布,探讨其院内传播的分子机制。方法对82株侵袭性白色假丝酵母菌进行菌种收集统计;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Chromagar)结合VITEK-2Compact YST卡进行菌种初筛鉴定;PCR扩增其CAI区微卫星序列;应用CAI区SSCP图谱和GeneScan相结合对侵袭性白色假丝酵母菌进行基因型的比较分析;药敏试验采用ATB FUNGUS 3系统和E-test对5种抗真菌药物进行MIC值测定。结果 2000-2010年朝阳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共2320株,检出侵袭性假丝酵母菌148株,占6.4%,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61株占41.22%,为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首位;无菌体液病原菌4093株,检出侵袭性假丝酵母菌属253株,占6.2%,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多150株,占59.29%;临床独立来源的侵袭性白色假丝酵母菌82株,基于微卫星片段CAI区共有38种基因型;6例患者不同来源标本分离的白色假丝酵母菌基因型完全相同;侵袭性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中ICU最高占52.44%,值得重视;侵袭性白色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泊沙康唑的敏感率均为100.00%;氟康唑为97.56%。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仍然占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的首位,基因分型显示侵袭性白色假丝酵母菌呈多态性分布,发生侵袭的菌株基因型与定植的基因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白色假丝酵母菌 院内传播 分子机制 基因分型
原文传递
假丝酵母菌属感染评分预测外科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
10
作者 廖红 张国勇 +3 位作者 李芳秋 李伟 韩丹丹 刘倩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5239-5241,共3页
目的采用假丝酵母菌属评分(CS)以预测普通外科ICU患者侵袭性假丝酵母菌病(IC),弥补血培养方法的不足。方法采集2011年6月-2013年5月普通外科ICU 307例患者资料及微生物检验结果,结合临床诊疗实际,参考国外假丝酵母菌属感染评分标准(CS=2... 目的采用假丝酵母菌属评分(CS)以预测普通外科ICU患者侵袭性假丝酵母菌病(IC),弥补血培养方法的不足。方法采集2011年6月-2013年5月普通外科ICU 307例患者资料及微生物检验结果,结合临床诊疗实际,参考国外假丝酵母菌属感染评分标准(CS=2×脓毒症+1×外科手术+1×全肠外营养+1×假丝酵母菌属定植),以CS=3作为预测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临界值,并将评分结果与真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07例ICU患者中,CS≥3者145例占47.2%;确诊IC感染患者34例,感染率为11.1%;CS≥3的确诊感染IC患者33例,占总体确诊感染IC患者总数的97.1%。结论假丝酵母菌属评分方法早期预测ICU患者侵袭性假丝酵母菌病具有一定的价值,对临床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假丝酵母菌 假丝酵母菌 感染评分 重症监护病房
原文传递
1,3-β-D-葡聚糖与抗白假丝酵母生殖管抗体对侵袭性假丝酵母菌病诊断价值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赋桂 闫亚芳 +2 位作者 刘小芳 时文静 魏莲花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509-513,519,共6页
目的评估1,3-β-D-葡聚糖和白假丝酵母生殖管抗体试验对侵袭性假丝酵母菌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于PubMed、Cochrane library、知网(CNKI)、WanFang(万方)、VIP(维普)和CBM(中国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对截止2019年4月中英文文献进行检索,并... 目的评估1,3-β-D-葡聚糖和白假丝酵母生殖管抗体试验对侵袭性假丝酵母菌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于PubMed、Cochrane library、知网(CNKI)、WanFang(万方)、VIP(维普)和CBM(中国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对截止2019年4月中英文文献进行检索,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合计359例患者,1,3-β-D-葡聚糖试验:敏感性为0.75(95%CI 0.67-0.82),特异性为0.75(95%CI 0.68-0.80),阳性似然比为3.18(95%CI 1.76-5.75),阴性似然比为0.34(95%CI 0.21-0.56),SROC曲线面积AUC=0.8243;抗白假丝酵母生殖管抗体试验:敏感性为0.57(95%CI 0.48-0.65),特异性为0.78(95%CI 0.72-0.83),阳性似然比为3.07(95%CI 1.47-5.65),阴性似然比为0.59(95%CI 0.47-0.75),SROC曲线面积AUC=0.7544;联合诊断:敏感性为0.93(95%CI 0.86-0.98),特异性为0.72(95%CI 0.64-0.80),阳性似然比为3.44(95%CI 1.63-7.29),阴性似然比为0.12(95%CI 0.06-0.25),SROC曲线面积AUC=0.9283。结论1,3-β-D-葡聚糖和抗白假丝酵母生殖管抗体单独检测对侵袭性假丝酵母菌病的诊断价值无明显差异,但二者联合检测时诊断价值比抗白假丝酵母生殖管抗体单独检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Β-D-葡聚糖 抗白假丝酵母生殖管抗体 侵袭假丝酵母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