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跨营运高铁立交桥异物侵限监测系统重难点分析
1
作者 陈荣超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4年第2期32-36,66,共6页
依托于国道234线郑州境内国道310以南段(荥阳乔楼至崔庙段)改建工程上跨郑西高铁立交工程,主要对干线公路上跨营运高铁立交工程的异物侵限监测系统设计的重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该工程为郑州局管辖范围内首次上跨运营高铁立交... 依托于国道234线郑州境内国道310以南段(荥阳乔楼至崔庙段)改建工程上跨郑西高铁立交工程,主要对干线公路上跨营运高铁立交工程的异物侵限监测系统设计的重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该工程为郑州局管辖范围内首次上跨运营高铁立交桥的异物侵限监测系统设计,可以为今后河南乃至全国同类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侵限监测系统 营运高铁 安全监控单元 轨道电路
下载PDF
雅万高铁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施工工艺研究
2
作者 朱志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4期0063-0075,共13页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铁路行车安全的相关要求越来越高。高速铁路由于列车运行速度快、行车密度高,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严重。因此,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灾害,如风、雨、雪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地震等都需要实施全面监测。灾害监测系统...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铁路行车安全的相关要求越来越高。高速铁路由于列车运行速度快、行车密度高,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严重。因此,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灾害,如风、雨、雪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地震等都需要实施全面监测。灾害监测系统可以减少风、雨、雪、地震、落物等自然灾害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及财产损失,结合高速铁路沿线气象、地质地震等情况,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的设置成为一种趋势。印尼地处全球最活跃的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典型的地震多发国家,雅万高铁也相应设置了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本文以雅万高铁为例,以沿线自然环境调查研究结果为基础,结合雅万高铁铁路线路周边情况及施工过程全面叙述雅万高铁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施工的重要工序措施及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 地震预警监测系统
下载PDF
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毛若羽 《铁道建筑技术》 2017年第1期57-61,共5页
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已逐渐成为我国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装备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所采用的两级系统架构,阐述了设计过程中需注意的相关专业接口问题,可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 列车运行安全 铁路局中心系统 现场监测设备 专业接口
下载PDF
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媛媛 《经济师》 2020年第11期62-63,共2页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速度迅猛,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已突破3万公里。但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大面积扩建发展,许多铁路要途经险要地势和多变自然天气。为防止自然天气以及异物对高速列车运行造成影响,目前我国高速铁...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速度迅猛,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已突破3万公里。但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大面积扩建发展,许多铁路要途经险要地势和多变自然天气。为防止自然天气以及异物对高速列车运行造成影响,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均已安装高速铁路自然灾害以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截至2018年,灾害监测系统铁路局中心系统已在多个地方相继建设开展,目前我国太原、沈阳、哈尔滨、北京以及济南等地已经陆续建设发展起来。文章对灾害监测系统铁路局中心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自然灾害 侵限监测系统
下载PDF
光纤光栅在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耀东 《电子世界》 2018年第9期173-173,175,共2页
文章首先介绍了光纤光栅技术和基于光纤光栅的异物侵限监测技术,随后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以高速铁路为切入点,围绕着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中光纤光栅的具体应用展开了讨论,内容包括方案概述与现场监测,希望能够给从事相... 文章首先介绍了光纤光栅技术和基于光纤光栅的异物侵限监测技术,随后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以高速铁路为切入点,围绕着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中光纤光栅的具体应用展开了讨论,内容包括方案概述与现场监测,希望能够给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以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 异物监测
下载PDF
中州大道互通式立交上跨陇海铁路桥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方案研究
6
作者 郑海波 王晓蕾 《信息通信》 2015年第5期113-114,共2页
文章对中州大道互通式立交上跨陇海铁路桥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方案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工程实况对方案的系统构成、设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公跨铁桥 异物侵限监测系统
下载PDF
铁路灾害监测系统故障应急处置流程分析和优化建议
7
作者 马晓宇 《铁道通信信号》 2024年第10期99-104,共6页
作为高速铁路重要行车设备之一,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为高铁沿线提供风、雨、雪等基础外部环境数据和异物侵限、地震等灾害预警信息,通过触发相关行车管制条件,确保列车运行安全。若该系统发生故障,会影响高铁沿线气象及自然灾害... 作为高速铁路重要行车设备之一,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为高铁沿线提供风、雨、雪等基础外部环境数据和异物侵限、地震等灾害预警信息,通过触发相关行车管制条件,确保列车运行安全。若该系统发生故障,会影响高铁沿线气象及自然灾害的正常监测,给铁路运输安全带来一定隐患。为了快速定位故障点位,并做出相应的应急处置,在分析系统结构及相关专业部门职责分工基础上,以异物侵限红网故障案例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剖析,从判定故障/障碍等级、规范应急处置响应流程、确立应急处置关键项3个方面,提高系统安全系数,并得出以下结论:在应急处置过程中,一是要对故障/障碍进行等级判定;二是要根据影响范围,按流程做好故障节点的分析、判断及处置;三是要知晓应急处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作业禁止性行为和人身伤害安全风险隐患。同时针对设备实际运维情况,提出改进系统电源和改善监测终端维护的优化建议,确保高铁灾害监测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 异物 应急响应 故障案例 系统优化
下载PDF
高速铁路灾害监测系统技术发展研究
8
作者 王昕煜 李芝宏 《数字通信世界》 2024年第8期52-54,共3页
高速铁路灾害监测系统是保证高速列车运营安全的重要装备之一。该文基于中国高速铁路灾害监测系统建设现状,分析了国外灾害监测系统建设情况和技术水平,阐述了中国高速铁路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历程、技术标准体系、关键技术等内容,探讨... 高速铁路灾害监测系统是保证高速列车运营安全的重要装备之一。该文基于中国高速铁路灾害监测系统建设现状,分析了国外灾害监测系统建设情况和技术水平,阐述了中国高速铁路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历程、技术标准体系、关键技术等内容,探讨了系统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方向和技术创新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
下载PDF
异物侵限监测子系统运用失效的故障树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翠兵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1期4-7,共4页
异物侵限监测子系统是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速铁路运行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通过对异物侵限监测子系统中可能发生的重要或影响安全的故障进行辨识,建立了异物侵限监测... 异物侵限监测子系统是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速铁路运行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通过对异物侵限监测子系统中可能发生的重要或影响安全的故障进行辨识,建立了异物侵限监测子系统故障树模型。通过对最小割集和结构重要度的分析,将各设备故障按其影响程度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并用故障树分析方法进行了评价,所得结论可供系统完善和运营维护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监测系统 故障树模型 最小割集 结构重要度
下载PDF
高速铁路国产超声波测风仪凝冻检测与加热装置设计
10
作者 李亚群 张弛 +2 位作者 武明生 杨毕宣 郭志华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4年第7期20-26,共7页
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中既有的进口超声波测风仪在运用中存在凝冻天气下功能失效的情况。研制了抗凝冻、采用测风与加热功能一体化设计的国产化超声波测风仪,以替代进口。文章基于超声波凝冻检测原理及国产超声波测风仪... 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中既有的进口超声波测风仪在运用中存在凝冻天气下功能失效的情况。研制了抗凝冻、采用测风与加热功能一体化设计的国产化超声波测风仪,以替代进口。文章基于超声波凝冻检测原理及国产超声波测风仪主体结构设计,提出超声波测风仪凝冻检测与加热装置设计;该装置采用双判据加热控制逻辑启动加热组件工作,加热组件置于测风仪内部、与测风探头内部构件紧密贴合,具有较高加热效率。在长白山天池气象站的外场试验表明:当凝冻发生时,凝冻检测与加热装置能对测风仪关键部位进行加热,有效防止测风功能失效。同时,通过凝冻条件下对比测试,发现无凝冻检测与加热功能的测风仪与带凝冻检测与加热功能的超声测风仪所采集的测风数据存在较大偏差。后续将开展深入研究,查明误差根源后改进其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 超声波测风仪 失效 国产化 凝冻检测 加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