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仙桃草主要化学成分体外促凝血作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都述虎 金继曙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416-417,共2页
对仙桃草的主要化学成分木犀草素体外促凝血作用进行初步的探讨,结果木犀草素有较好的促凝血作用。
关键词 仙桃草 木犀草素 促凝血作用
下载PDF
广西圆斑蝰蛇毒凝血因子X激活物在实验鼠体内的促凝血作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艳妮 左从林 +1 位作者 陈明霞 胡锦矗 《蛇志》 2006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研究国产圆斑蝰蛇(Vipera russellii)毒中凝血因子X激活物(RVV-X)在实验动物体内的促凝血作用。方法对从广西圆斑蝰蛇毒中分离纯化出的具有止血作用的RVV-X单一有效成分进行了实验鼠促凝血作用的研究。主要测定的指标包括出血时间(... 目的研究国产圆斑蝰蛇(Vipera russellii)毒中凝血因子X激活物(RVV-X)在实验动物体内的促凝血作用。方法对从广西圆斑蝰蛇毒中分离纯化出的具有止血作用的RVV-X单一有效成分进行了实验鼠促凝血作用的研究。主要测定的指标包括出血时间(BT)、全血凝固时间(CT)、血浆复钙时间(RT)、激活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以及血小板数量(PLT)。结果该药物的促凝血作用很强,注射很小的剂量(0.000313u/kg)的RVV-X就可以显著地缩短小鼠出血时间,对大鼠也表现出明显的促凝血作用。结论从广西圆斑蝰蛇毒中分离纯化出的RVV-X在极低的剂量下就可以发挥其凝血、止血作用,安全范围很大。本试验为其将来开发研制成为一种全新的止血药提供了一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X激活物 促凝血作用 蛇毒 圆斑蝰 广西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溶栓剂促凝血作用及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茜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2年第3期145-148,共4页
国外学者从三方面对溶栓剂促凝血作用进行了研究 :1.确定了能较准确反映凝血活性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物检测指标。2 .在探讨溶栓后凝血活性增强的机制方面 ,证实纤溶酶可在无带负电异物表面的血液中激活激肽释放酶 -因子 系统 ,进而导致... 国外学者从三方面对溶栓剂促凝血作用进行了研究 :1.确定了能较准确反映凝血活性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物检测指标。2 .在探讨溶栓后凝血活性增强的机制方面 ,证实纤溶酶可在无带负电异物表面的血液中激活激肽释放酶 -因子 系统 ,进而导致凝血酶激活。 3 .为抗凝剂的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 溶栓剂 促凝血作用 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藏雪鸡和家鸡羽毛制剂体外促凝血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光天 马森 +1 位作者 刘文先 韩秀英 《中兽医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14,共2页
采用试管法测定了藏雪鸡羽毛制剂和家鸡羽毛制剂对61只绵羊血液体外促凝血效果。结果生理盐水组凝血时间为4.84±1.17(min);藏雪鸡羽毛制剂组凝血时间为2.9±1.03(min);家鸡羽毛制剂组为3.37&... 采用试管法测定了藏雪鸡羽毛制剂和家鸡羽毛制剂对61只绵羊血液体外促凝血效果。结果生理盐水组凝血时间为4.84±1.17(min);藏雪鸡羽毛制剂组凝血时间为2.9±1.03(min);家鸡羽毛制剂组为3.37±0.94(min)。表明藏雪鸡羽毛制剂和家鸡羽毛制剂对绵羊血液均有非常显著的体外促凝血作用(P<0.01),且藏雪鸡羽毛制剂显著优于家鸡羽毛制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雪鸡 家鸡 羽毛制剂 体外促凝血作用
下载PDF
五种龙芽草提取液对家兔促凝血作用的比较
5
作者 崔炯漠 戈延茹 韩慧兰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1999年第3期173-173,共1页
龙芽草是蔷薇科植物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Lodeb)的干燥地上部分,龙芽草属植物在我国有五种(包括变种),即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 Lodeb);小花龙芽草(A.nippnia Koidz Var Occidentalis Skalicky);托叶龙芽草(A.ocreana Nakai);大花... 龙芽草是蔷薇科植物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Lodeb)的干燥地上部分,龙芽草属植物在我国有五种(包括变种),即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 Lodeb);小花龙芽草(A.nippnia Koidz Var Occidentalis Skalicky);托叶龙芽草(A.ocreana Nakai);大花龙芽草[A.eupatorial.Snbspasiatica(Juz)Skalicky];黄龙尾[A.pilosa Lodeb Var.nepalensis(D.Don)Nakai],分布于全国各地。中医用于治疗咯血、吐血、崩漏下血、血痢、劳伤脱力、痈肿疮毒等症。近年来又用于治疗肠炎、白细胞减少、镇咳、肿瘤等。关于龙芽草的止血作用说法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芽草 提取液 促凝血作用 药理 中药
下载PDF
凝血因子Ⅴ在凝血作用中的双重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包承鑫 《血栓与止血学》 2014年第1期2-3,共2页
凝血因子V(FV)于1947年由Owren发现,为一种FXa的促凝性非酶性辅因子。它是一个由219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330ku。由重链和轻链组成,重链区由两个结构相似的A1区和A2区组成,轻链区由A3,C1和C2组成。
关键词 因子V 促凝血作用 作用
下载PDF
血小板在免疫网络中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伶 苏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4-477,共4页
关键词 小板相 免疫网络 调节作 病理生理变化 促凝血作用 获得性免疫 免疫损害 免疫因子
下载PDF
益妇止血丸药理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颜美婷 锶景希 管锦霞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8-420,共3页
目的:探讨益妇止血丸的药理作用。方法:以家兔为观察对象,灌胃给药检测各组家兔血中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PT)、复钙时间(R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粘附率。体外给药检测各组家兔血中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PF)、复钙时间(RT... 目的:探讨益妇止血丸的药理作用。方法:以家兔为观察对象,灌胃给药检测各组家兔血中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PT)、复钙时间(R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粘附率。体外给药检测各组家兔血中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PF)、复钙时间(RT)、凝血酶原时间(PT)。用离体子宫实验检测对已服用和未服用雌激素的家兔离体子宫的收缩节律与强度作用。结果:益妇止血丸能促进家兔内源性凝血功能,使PPT和RT时间显著缩短,其促凝作用的机理与安络血相似,但与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外源性的促凝系统无关。对服用和未服用己烯雌酚的兔离体子宫平滑肌具有同样的兴奋作用,加强其收缩的幅度和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妇止 子宫收缩 促凝血作用 药理作用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脑肿瘤患者血浆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_2水平的探讨
9
作者 陈卫国 李自成 袁先厚 《骨科》 CAS 1990年第4期219-220,共2页
近代研究表明,前列腺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有密切联系,并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关于脑肿瘤与前列腺素的关系,国内外报道不多。本文测定了32例脑肿瘤患者血浆6-酮-PGF<sub>1</sub>α及血栓素B<sub>2</su... 近代研究表明,前列腺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有密切联系,并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关于脑肿瘤与前列腺素的关系,国内外报道不多。本文测定了32例脑肿瘤患者血浆6-酮-PGF<sub>1</sub>α及血栓素B<sub>2</sub>(TXB<sub>2</sub>)水平,就其病理生理意义及临床价值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素 前列环素 A2 脑肿瘤患者 前列腺素 免疫调节 促凝血作用 病理生理意义 瘤细胞 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阿司匹林的双向作用
10
作者 关博 《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2年第6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阿司匹林 作用 促凝血作用 药理
下载PDF
两种巴曲酶制剂的区别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5-25,共1页
巴曲酶制剂在神经科的应用十分广泛。矛头蝮蛇属(bothrops)是南美两大毒蛇家族之一,种类繁多,从巴西矛头蝮蛇(bothrops atrox)蛇毒中分离获得的巴曲酶具有促凝血作用,称为血凝酶(hemopexin),临床药物有立止血和巴曲亭。而从... 巴曲酶制剂在神经科的应用十分广泛。矛头蝮蛇属(bothrops)是南美两大毒蛇家族之一,种类繁多,从巴西矛头蝮蛇(bothrops atrox)蛇毒中分离获得的巴曲酶具有促凝血作用,称为血凝酶(hemopexin),临床药物有立止血和巴曲亭。而从另一亚种bothrops moojeni蛇毒分离而来的巴曲酶则具有去纤维蛋白原作用,称为去纤酶(defibrinogenase),临床药物有东菱精纯克栓酶。上述二者通用名均为巴曲酶,但它们的药理学机制完全不同,故临床应用时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制剂 东菱精纯克栓酶 去纤维蛋白原 临床药物 促凝血作用 药理学机制 巴曲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晚孕引产发生羊水栓塞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逄素燕 刘法政 +1 位作者 王桂敏 王强善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20期3091-3091,共1页
羊水栓塞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形成栓子堵塞肺血管和和(或)过敏反应而致的心肺功能障碍,以及因羊水促凝血作用所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导致产妇休克、出血、肾功能衰竭或骤然死亡。发病率不高,是... 羊水栓塞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形成栓子堵塞肺血管和和(或)过敏反应而致的心肺功能障碍,以及因羊水促凝血作用所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导致产妇休克、出血、肾功能衰竭或骤然死亡。发病率不高,是产科极严重而危险的并发症。起病急,病情险,死亡率高。现将本院收治的晚孕引产发生羊水栓塞11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栓塞 晚孕引产 临床分析 弥漫性管内 心肺功能障碍 促凝血作用 肾功能衰竭 分娩过程
下载PDF
代谢病
13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2年第7期96-97,共2页
0225617 关于《促凝血作用、炎症和纤溶变化的集结与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代谢因素》一文的意见/Hu F B∥Am J Epidemiol.-2001,153(7).-717~718 医科图0225618
关键词 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医科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促凝血作用 代谢因素 胆固醇 代谢病 纤溶 高钙 内质网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房纤维性颤动患者CD62P、CD63与vWF检测的意义
14
作者 苏卓娃 杜冀晖 +2 位作者 查文清 麦丽文 王晓燕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6期323-325,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心房纤维性颤动(AF)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与vWF 临床检测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夹心酶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MI和AF患者CD63、CD62P和vWF 的变化。结果 AMI和AF患者的CD62P分别为11.29%和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心房纤维性颤动(AF)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与vWF 临床检测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夹心酶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MI和AF患者CD63、CD62P和vWF 的变化。结果 AMI和AF患者的CD62P分别为11.29%和8.72%、CD63分别为8.72%和2.66%,明显高于对 照组(3.37%和1.32%),AMI组的vWF为167.83%,明显高于对照组(102.71%),AF组为117.05%,与对照组比 较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房纤维性颤动患者CD62P和CD63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进一步证 实CD62P和CD63为血栓形成的血小板活性物质,参与血栓性疾病的促凝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62P CD63 患者 心房纤维性颤动 对照组 急性心肌梗死 AMI 小板活性 小板膜糖蛋白 促凝血作用
下载PDF
抗心磷脂抗体与偏头痛关系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赵宇 杨莉莉 +1 位作者 董玉芳 邵会全 《疼痛》 1999年第2期61-62,共2页
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I,)是抗磷脂抗体(am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A)的主要成分,是存在循环系统中的自身抗体,它通过免疫介导在体内产生促凝血作用,从而导致多种疾病,包括偏头痛、缺血性脑卒中、横贯性... 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I,)是抗磷脂抗体(am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A)的主要成分,是存在循环系统中的自身抗体,它通过免疫介导在体内产生促凝血作用,从而导致多种疾病,包括偏头痛、缺血性脑卒中、横贯性脊髓病、无菌性心内膜炎、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症、多发性血栓等。ACL激发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有此方面的报道。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抗心磷脂抗体 临床研究 脊髓病 免疫介导 促凝血作用 抗磷脂抗体 小板减少症 体内 多发性
下载PDF
PROCOAGULANT EFFECTS OF THROMBOLYTICTHERAPY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16
作者 Wang Y Liu Q +2 位作者 Zhu J Yuan Z Ma X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6-39,共4页
To examine the procoagulant effects of thrombolytic agent on h emostasis and study the role of hemostatic markers as predictors of clinical outcomes. Methods. In the present study, eighteen patients with acute m... To examine the procoagulant effects of thrombolytic agent on h emostasis and study the role of hemostatic markers as predictors of clinical outcomes. Methods. In the present study, eightee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 farction(AMI) received 1.5 or 2.0 million U nonspecific urokinase(UK), or 70~80 mg fibrin specific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 PA)and did not use heparin until 8 hours after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the above agents. Eig ht patients with AMI and without thrombolytic therapy were enrolled as controls. Coagulant and thrombolytic activity markers included thrombin antithrombin Ⅲ complex (TAT), D dimer, fibrinogen (Fg), FMPV/Amax. All markers were determined before,immediately,1,2,4 and 8 hours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rombolytic a gents respectively. Results. Molecular marker of thrombin generation——TAT showed an activated coa gulant state immediately after thrombolytic therapy. Level of TAT showed no sign ificant changes between every two observed phases in controls. However, level of TA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4.95±1.75μg/L ( 4.63±1.37μg/L) to 14.71±3 .31μg/L ( 14.25±2.53μg/L) before and immediately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thro mbolytic agents UK(or rt PA).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level of serum TAT of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thrombolytic therapy (P< 0.05). Patients achieving clinical reperfusion had lower TAT level than those failing in thromb olytic therapy, and higher FMPV/Amax level than controls. D dimer, a surrogate of thrombolytic activity increased markedly and Fg significantly declined afte r thrombolytic therapy(P< 0.05).Conclusions. Thrombin generation occurred in plasma in response to excess fibri nolysis induced by thrombolytic therapy. Both urokinase and rt PA had procoagul ant action. This transient activation of the coagulant system might contribute t o early reocclusion. These data provided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simultaneou s administration of anticoagulant therapy with thrombolytic agents. These result s also suggested that TAT might be useful in predicting clinical outcomes of p atients treated with thrombolytic therapy for A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ROMBOLYSIS UROKINASE rt P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