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米芬与来曲唑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微刺激促排卵作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黄玉萍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对比氯米芬与来曲唑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微刺激促排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PCOS不孕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刺激促排卵治疗,随机将其分为氯米芬组与来曲唑组各43例。来曲唑组应用来曲唑进行促排卵,氯米芬组则... 目的对比氯米芬与来曲唑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微刺激促排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PCOS不孕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刺激促排卵治疗,随机将其分为氯米芬组与来曲唑组各43例。来曲唑组应用来曲唑进行促排卵,氯米芬组则应用氯米芬促排卵,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周期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来曲唑组优势卵泡数、排卵周期数、排卵率明显高于氯米芬组(P<0.05);来曲唑组诱发排卵当日直径超过18 mm的卵泡数与氯米芬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来曲唑组直径超过18 mm的卵泡E_2量明显低于氯米芬组(P<0.05),而来曲唑组诱发排卵当日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高于氯米芬组(P<0.05);来曲唑组HMG应用率明显高于氯米芬组,而戊酸雌二醇应用率明显低于氯米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与氯米芬均可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微刺激排卵,但来曲唑对患者的子宫内膜影响更小,且优势卵泡数、排卵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米芬 来曲唑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 刺激排卵 周期妊娠 疗效差异
下载PDF
卵巢微刺激促排卵方案在IVF周期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佳 孙晓溪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383-386,共4页
促排卵已经成为辅助生殖技术(ART)中的核心环节。目前超促排卵长方案即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抑制垂体联合相对大剂量外源性卵泡刺激素(FSH)在临床应用最广泛。但常规促排卵方案较复杂,费用高昂,用药时间长,大量雌激素的应用... 促排卵已经成为辅助生殖技术(ART)中的核心环节。目前超促排卵长方案即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抑制垂体联合相对大剂量外源性卵泡刺激素(FSH)在临床应用最广泛。但常规促排卵方案较复杂,费用高昂,用药时间长,大量雌激素的应用可造成卵巢过度刺激。临床有寻求更适宜促排卵方案的需求。由于GnRH拮抗剂(GnRHA)在临床应用,微刺激促排卵方案在体外受精(IVF)中应用逐渐广泛。该方案与常规促排卵方案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在并不明显降低IVF成功率的前提下减少促性腺激素的用量,缩短刺激周期时间,降低卵巢过度刺激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排卵方案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 性腺激素
下载PDF
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卵巢低反应者行IVF-ET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桃梅 毋梦兰 +1 位作者 黄海溶 黄元华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289-1295,共7页
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促排卵方案在高龄卵巢低反应者(POR)行IVF-ET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通过计算机全面检索数据库,其中主要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等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等... 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促排卵方案在高龄卵巢低反应者(POR)行IVF-ET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通过计算机全面检索数据库,其中主要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等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等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月,检索不同促排卵方案在IVF-ET中对卵巢低反应者的临床效果研究。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经过严格筛选最终纳入的9篇文献,共计1982例POR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常规促排卵方案与微刺激方案比较,周期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受精率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促排卵方案的周期移植取消率显著低于微刺激方案(P<0.05)。 结论 目前没有证据证实微刺激方案在高龄卵巢低反应女性中可以改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排卵方案 刺激排卵方案 卵巢低反应 META分析
下载PDF
来曲唑片联合尿源性促卵泡生成素在高龄低反应患者高孕酮微刺激促排卵方案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邹亦庐 郭玉佳 +8 位作者 刘奇才 连梅 周惠玲 吴接蕾 陈剑锋 陈杏婷 刘智任 林晨 郭欣欣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99-1703,共5页
目的比较尿源性促卵泡生成素(uFSH)联合来曲唑片与基因重组的促卵泡生成素(rFSH)在高龄低反应(POR)患者高孕酮微刺激促排卵方案(PPOS)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治疗的... 目的比较尿源性促卵泡生成素(uFSH)联合来曲唑片与基因重组的促卵泡生成素(rFSH)在高龄低反应(POR)患者高孕酮微刺激促排卵方案(PPOS)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治疗的不孕症患者,按所用促排卵药物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rFSH 150~225 U·d^(-1),皮下注射,于月经第2天开始至扳机日+醋酸甲羟孕酮(MPA)4~6 mg,每天口服至取卵后;试验组给予来曲唑每天5 mg,于月经第2天开始,共用5 d+uFSH 150~225 U·d^(-1),肌内注射,根据B超监测卵泡情况用至扳机日+MPA 4~6 mg,每天口服至取卵术后。比较2组患者的促排卵时间、促性腺激素(Gn)用量、获卵数、优胚率、囊胚形成率、冻胚移植妊娠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筛选200例,剔除5例,最终195例纳入分析;对照组筛选190例,剔除11例,最终179例纳入分析。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促排卵时间分别为(9.91±2.33)和(8.61±2.24)d,Gn用量分别为(2361.04±1095.92)和(1832.28±763.51)U,第5天囊胚数分别为(1.24±1.88)和(0.53±1.13)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ICSI授精方式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囊胚形成率分别为53.73%和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获卵数、成熟卵、受精率、第3天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试验期间均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来曲唑联合uFSH促排卵与单纯应用rFSH在高龄POR患者PPOS方案中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结局,前者可提高ICSI周期的囊胚形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曲唑片 尿源性性腺激素 重组型性腺激素 高孕酮微刺激排卵方案 高龄低反应患者 临床妊娠率 胚胎质量
原文传递
来曲唑微刺激在高龄卵巢低反应患者IVF-ET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夏军燕 《中国处方药》 2019年第7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究来曲唑(LE)微刺激在高龄卵巢低反应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期间进行IVF-ET的高龄卵巢低反应患者62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促排卵方案,观察组采用来曲唑微刺激促排卵... 目的探究来曲唑(LE)微刺激在高龄卵巢低反应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期间进行IVF-ET的高龄卵巢低反应患者62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促排卵方案,观察组采用来曲唑微刺激促排卵方案。比较分析两组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雌二醇(E2)、发育卵泡数目(AFC)、促性腺激素(Gn)天数和总量、优质胚胎率和受精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SH水平和受精率均高于对照组,Gn天数和剂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H、E2、AFC和优质胚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微刺激促排卵方案在高龄卵巢低反应患者IVF-ET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受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卵巢低反应 IVF-ET 来曲唑 刺激排卵
下载PDF
卵巢低反应患者微刺激促排卵取卵后继续黄体期促排卵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哲 张俊韦 +4 位作者 胡继君 王璐璐 赵贝 冯营营 孙丽君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讨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的卵巢低反应(POR)患者在卵泡期微刺激方案促排卵取卵后继续行黄体期促排卵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IVF/ICSI... 目的探讨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的卵巢低反应(POR)患者在卵泡期微刺激方案促排卵取卵后继续行黄体期促排卵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IVF/ICSI-ET助孕的卵巢低反应患者,共14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卵泡期微刺激方案促排卵(微刺激组),取卵后继续进行黄体期促排卵(黄体期组)。根据男方精液情况选择IVF或ICSI,所得可利用胚胎全部冷冻,下一周期行冻融胚胎移植,比较2种促排卵方案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及移植结局。结果①黄体期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雌二醇水平[(1043.28±744.77)ng/L]和孕酮水平[(6.29±0.73)IU/L]均较微刺激组[(672.47±586.67)ng/L,(1.21±0.94)IU/L]高,hCG注射日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3.74±2.93)IU/L]较微刺激组[(8.45±5.81)IU/L]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黄体期组和微刺激组的促性腺激素(Gn)用量[(2117.85±1047.26)IU,(2213.64±877.03)IU]和促排卵时间[(7.76±3.56)d,(8.03±2.6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微刺激组和黄体期组中的获卵数均呈非正态分布,获卵数为0~1、2~3、>3的例数分别为70比45、53比64、21比35。应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显示黄体期组的获卵数较微刺激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可移植胚胎数[1.0(0.0,2.0)比1.0(0.0,2.0)]、双原核(2PN)受精率(70.7%,65.3%)、优质胚胎率(40.3%,38.9%)、未获卵率(13.9%,16.0%)及提前排卵率(6.3%,9.0%)在两种方案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的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R患者在卵泡期微刺激促排卵后继续行黄体期促排卵可获得更多的卵子,增加可利用胚胎数,提高累积妊娠率。此外,黄体期促排卵方案的hCG注射日LH水平较低,说明黄体期的高孕激素水平起到了明显的降调节作用,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促排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 体外 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卵巢低反应 刺激排卵 黄体期排卵 胚胎移植
原文传递
微刺激促排卵方案对卵巢功能正常的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宏杰 喻单根 +4 位作者 吴小华 高秀英 黄楠楠 李芳枝 孟利敏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9年第7期17-19,27,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刺激促排卵方案对卵巢功能正常的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效果。方法选取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和石家庄市妇产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1月接受辅助生殖助孕治疗且年龄<35岁女性共计207个治疗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 目的探讨微刺激促排卵方案对卵巢功能正常的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效果。方法选取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和石家庄市妇产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1月接受辅助生殖助孕治疗且年龄<35岁女性共计207个治疗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促排卵方案的不同分为微刺激组(91个周期)和长方案组(116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药时间和总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日子宫内膜厚度、hCG日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及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获卵数、可用胚胎数、可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 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发病率等。结果微刺激组91个周期中,有2例因黄体酮水平升高、E2下降而取消用药周期,2例患者早发LH峰排卵而未取卵,3例因胚胎质量差而取消移植,微刺激组共有87个周期进行采卵和84个周期进行胚胎移植。长方案组116个促排卵周期中均获卵,发生OHSS而取消3个周期,共113个周期进行胚胎移植。微刺激组和长方案组患者Gn用药时间分别为(6.1±2.0)d、(9.9±2.1)d,Gn用药总量分别为(430.2±197.6)U、(1 987.1±809.7)U,hCG日LH分别为(6.5±3.2)U/L、(1.8±1.1) U/L,hCG日E2分别为(3 497.8±135.1)pmol/L、(10 986.7±.4) pmol/L,获卵数分别为(7.6±3.1)个、(15.0±6.9)个,可用胚胎数分别为(2.2±1.0)个、(6.4±3.5)个,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658、10.327、5.471、11.275、4.702、5.376,均P<0.01)。微刺激组和长方案组患者可移植胚胎数(1.9±0.5)个、(2.3±0.4)个,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0.5%(34/84)、50.4%(57/113),OHSS发病率分别为0(0/91)、2.6%(3/116),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刺激方案患者可以获得与长方案患者相当的治疗效果,且降低了OHSS的发生率。但也可能出现早发LH峰而造成早发排卵或取消周期。因此,临床中对于卵巢功能正常的患者在施行辅助生殖助孕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刺激排卵方案 枸橼酸氯米芬 醋酸曲普瑞林
原文传递
来曲唑微刺激促排卵在卵巢储备下降患者IVF-ET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江成龙 郑蓉 +4 位作者 罗丽娟 周晓艳 梁慧子 黄晓卉 张昌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2年第10期116-117,102,共3页
目的研究来曲唑微刺激促排卵应用于卵巢储备降低患者行IVF-ET的效果。方法 346名拟行IVF-ET的卵巢储备降低的不孕患者随机分成来曲唑微刺激促排卵组(A组n=226)和GnRH-a短方案组(B组n=120),比较两组促排卵天数,Gn总量,获卵数,优胚率、临... 目的研究来曲唑微刺激促排卵应用于卵巢储备降低患者行IVF-ET的效果。方法 346名拟行IVF-ET的卵巢储备降低的不孕患者随机分成来曲唑微刺激促排卵组(A组n=226)和GnRH-a短方案组(B组n=120),比较两组促排卵天数,Gn总量,获卵数,优胚率、临床妊娠率,多胎率和流产率。结果来曲唑促排组促排天数、Gn总量、诱导日E2、获卵数、受精率、可利用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短方案组(P<0.05),诱导日LH、P水平高于Gn-RHa短方案组(P<0.05),而两组的诱导日内膜厚度、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多胎率、流产率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卵巢储备降低的患者行IVF-ET助孕时来曲唑微刺激促排卵可以减少Gn用量,但是在妊娠率上并不优于GnRH-a短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曲唑 刺激排卵 卵巢储备降低 短方案
原文传递
成熟卵泡比例与HCG注射时机的选择及对卵子发育潜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轶 李瑞岐 +5 位作者 区颂邦 张宁锋 王文军 李予 张清学 杨冬梓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2-558,共7页
【目的】探讨采用成熟卵泡比例来决定HCG注射时机的可行性,研究在不同成熟卵泡比例的情况下注射HCG对卵子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摸索最适合的成熟卵泡比例。【方法】本回顾性研究共纳入198例需行单精子胞浆注射(ICSI)助孕治疗的女性不... 【目的】探讨采用成熟卵泡比例来决定HCG注射时机的可行性,研究在不同成熟卵泡比例的情况下注射HCG对卵子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摸索最适合的成熟卵泡比例。【方法】本回顾性研究共纳入198例需行单精子胞浆注射(ICSI)助孕治疗的女性不孕患者。按照HCG日成熟卵泡(≥18 mm)的不同比例将患者分成3组:1低比例组:成熟卵泡比例≤20%;2中比例组:20%<成熟卵泡比例≤40%;3高比例组:成熟卵泡比例>40%,注射HCG后36h取卵,将获得的卵丘复合物剥除卵丘颗粒细胞用于检测GREM1和HAS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统计和比较3组患者卵子成熟、受精、胚胎发育及临床妊娠情况。【结果】卵子成熟率在低比例组显著低于中比例组和高比例组(P<0.05)。正常受精率在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异常受精率在低比例组显著低于中比例组和高比例组(P<0.05)。卵裂率、可利用胚胎数在低比例和中比例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高于高比例组(P<0.05)。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妊娠率在低比例组均显著高于中比例组和高比例组(P<0.05)。卵丘颗粒细胞GREM1和HAS2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低比例组显著高于中比例组和高比例组(P<0.05)。【结论】采用成熟卵泡比例决定HCG的注射时机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卵泡的整体发育状态,并为把握HCG注射时机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随着成熟卵泡比增加卵子的发育潜能逐渐降低,因此注射HCG时应将成熟卵泡的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G注射 卵泡经线 促排卵刺激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下载PDF
氯米芬和来曲唑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微刺激促排卵中的应用比较
10
作者 徐金萍 陈孟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10-12,共3页
探讨氯米芬、来曲唑联合欣生命等药物在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患者中促进排卵的具体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PCOS不孕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20例,对照组115例。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在月经第三天... 探讨氯米芬、来曲唑联合欣生命等药物在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患者中促进排卵的具体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PCOS不孕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20例,对照组115例。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在月经第三天之后开始使用来曲唑5 mg、氯米芬100mg、应用5d之后停止用药,欣生命锌硒维生素E软胶囊10mg、欣生命阿胶参肽生育素12g促进排卵至排卵后停药。并在至少一个卵泡直径达到20 mm时,注射100 hCG对比直径≥14mm和≥18mm的卵泡数,对比前后两组的差别性,对于妊娠以及周期妊娠率做出统计分析。结果:在我院收入的235列研究组中,其中,PCOS患者周期妊娠率为32.5%,统计学具有差异。注射hCG时,子宫内膜的厚度为(9.4±0.2)mm,对照两组患者的体征特征,在处理过程中促排卵之后,对照组的血清、雌激素、孕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明显高于观察。做出FSH水平和AMH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学意义。结论:与对照组相比的话,来曲唑联合欣生命对于不孕患者的排卵治疗功效较好,在来曲唑联合欣生命的应用过程中,能够促进卵子产生,同时也帮助患者做好后续的康复。对此,其对于宫内膜的影响度较小,在治疗过程中,周期妊娠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米芬和来曲唑联合欣生命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 刺激排卵
下载PDF
溴隐亭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青 吴乙璇 +2 位作者 刘海英 张伟良 刘见桥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19期3214-3217,共4页
目的:探讨溴隐亭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OHSS)高危患者中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生殖中心为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in vitrofer... 目的:探讨溴隐亭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OHSS)高危患者中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生殖中心为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in vitro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VF-ET/ICSI)治疗而进行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by-perstimulation, COH)的患者资料,选取其中采用常规黄体中期降调节长方案,符合相关标准的312例OHSS高危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患者全部取消新鲜周期移植,改为全胚冷冻择期移植。其中125例患者未采取其他主动预防措施,为对照组;其余187例患者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 HCG)注射13开始,口服溴隐亭2.5mg,2次/日,连续14日,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OHSS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年限、不孕原因、既往IVF周期数、既往OHSS周期数、基础FSH、基础窦卵泡数、促排卵时间、促性腺激素(Gn)使用量、HCG日E2、HCG日直径≥14mm的卵泡数、获卵数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12例中度OHSS,2例重度OHSS,实验组只有7例中度OHSS,未见重度OHSS,两组患者间中/重度OHSS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1.2%YS3.7%,,=6.636,P=0.019)。两组患者轻度OHSS发生率相当(对照组60.0%VS实验组60.4%,,=0.006,P=1.000)。结论:在全胚冷冻择期移植的基础上,配合口服溴隐亭,可改善OHSS高危患者的结局,降低中重度OHSS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隐亭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控制性超排卵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