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B病毒与促癌物协同作用诱发人鼻咽恶性淋巴瘤和未分化癌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振声 李宝民 +1 位作者 刘彦仿 曾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8,共8页
将EB病毒感染的人胎儿鼻咽粘膜移植于22只Balb/c裸鼠皮下,每周一次皮下注射丁酸和佛波醇二酯(TPA)。约10天后肿物逐渐增大,15周内行病理学检查,诊断为恶性淋巴瘤4例(其中T淋巴细胞型3例),未分化癌3例。P... 将EB病毒感染的人胎儿鼻咽粘膜移植于22只Balb/c裸鼠皮下,每周一次皮下注射丁酸和佛波醇二酯(TPA)。约10天后肿物逐渐增大,15周内行病理学检查,诊断为恶性淋巴瘤4例(其中T淋巴细胞型3例),未分化癌3例。PCR和原位杂交显示,两种肿瘤组织和细胞中均含有EB病毒LMP1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与B95一8细胞LMP1基因相应序列的同源性约为96%和99%。说明EB病毒感染人胎儿新鲜鼻咽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引起细胞恶性转化后,EB病毒DNA仍存在于癌细胞中。本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证明,完整的EB病毒和促癌物协同作用可以诱发未分化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 鼻咽肿瘤 淋巴瘤 EB病毒 促癌物
下载PDF
茶对促癌物(TPA)诱发小鼠皮肤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胡贵舟 韩驰 陈君石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37-240,共4页
通过研究在小鼠皮肤上涂抹儿茶素EGCG对促癌物(TPA)诱发小鼠皮肤组织某些癌症发生有重要关系的基因(c-myc,ODC、蛋白激酶C即PKC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对茶叶抗皮肤癌的机制做了较深入的探讨。其结果表明阳性小... 通过研究在小鼠皮肤上涂抹儿茶素EGCG对促癌物(TPA)诱发小鼠皮肤组织某些癌症发生有重要关系的基因(c-myc,ODC、蛋白激酶C即PKC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对茶叶抗皮肤癌的机制做了较深入的探讨。其结果表明阳性小鼠皮肤涂10nmolTPA4h后,上皮组织中ODC基因表达水平比阴性组高出4.5倍,而EGCG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μmol和5μmolEGCG剂量组的抑制率分别为16%和56%,有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C-myc与pKC基因表达水平在阳性组也有明显的升高,分别为5.0和1.9倍,EGCG同样具有抑制作用,5μmol的抑制率分别为24%和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促癌物 基因表达 小鼠
下载PDF
佛波酯等3种促癌物诱导BALB/c3T3细胞骨桥素基因表达升高
3
作者 敖琳 刘晋祎 +5 位作者 高利宏 刘胜学 杨梦苏 曾志雄 方志俊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76-879,共4页
目的探讨促癌物佛波酯(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TPA),岗田酸(okadaic ac id,OA)和氯化镉(cadm ium chloride,CdC l2)在促进BALB/c 3T3细胞转化过程中对骨桥素基因(OPN)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以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 目的探讨促癌物佛波酯(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TPA),岗田酸(okadaic ac id,OA)和氯化镉(cadm ium chloride,CdC l2)在促进BALB/c 3T3细胞转化过程中对骨桥素基因(OPN)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以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为启动剂,TPA,OA和CdC l2分别为促癌剂,建立BALB/c 3T3细胞转化模型。采用小鼠毒理基因芯片分别检测促癌物处理过程中和转化细胞集落中的基因表达变化,同时采用实时RT-PCR验证部分细胞样本的OPN基因表达。结果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3种促癌物在作用过程中均能诱导OPN基因表达升高,其中TPA处理后4 h,7 d和17 d,OA处理后3,7 d和24 d,CdC l2处理后3 d和7 d,OPN基因的表达较对照组增强;同时在促癌物诱导形成的9个转化细胞集落中,有8个转化集落检测到OPN基因表达升高。此外,实时RT-PCR检测也验证了OPN基因的表达升高。结论OPN基因与TPA,OA和CdC l2的促癌作用存在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素基因 促癌物 佛波酯 岗田酸 氯化镉
下载PDF
一组初筛抗促癌物方法的探讨
4
作者 程书钧 李秀琴 +3 位作者 冯杰 靳芳 徐瑞兴 周玉兰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33-133,共1页
抗促癌物的研究和应用对肿瘤预防有重要意义。由于促癌作用的机制复杂,目前还缺乏比较成熟的筛选促癌物和抗促癌物快速方法。本研究选用文献已报道的三种经动物证明具有抗促癌作用的化合物或提取物,即姜黄素(Curcumin),表儿茶素复合物(E... 抗促癌物的研究和应用对肿瘤预防有重要意义。由于促癌作用的机制复杂,目前还缺乏比较成熟的筛选促癌物和抗促癌物快速方法。本研究选用文献已报道的三种经动物证明具有抗促癌作用的化合物或提取物,即姜黄素(Curcumin),表儿茶素复合物(Epi-catechin Compounds),迷迭香抗氧化成分(Rosemary antioxdants),观察其对促癌物TPA所诱导的生物学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癌物 抗氧化成分 CATECHIN 提取 抑制作用 肿瘤预防 学反应 实验 小鼠皮肤 初筛
下载PDF
应用刻痕标记/荧光扩散试验检测抗促癌物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冯杰 程书钧 +3 位作者 李秀琴 郭素萍 徐瑞兴 周玉兰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2年第5期45-48,59,共5页
应用刻痕标记荧光扩散试验,可以观察到促癌物TPA抑制缝隙连接介导的细胞间通讯(GJIC)。本文探讨用荧光扩散试验检测抗促癌物的可能性。经小鼠皮肤乳头状瘤诱发试验检查的3种已知抗促癌物(姜黄素,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绿茶提取物),均能明显... 应用刻痕标记荧光扩散试验,可以观察到促癌物TPA抑制缝隙连接介导的细胞间通讯(GJIC)。本文探讨用荧光扩散试验检测抗促癌物的可能性。经小鼠皮肤乳头状瘤诱发试验检查的3种已知抗促癌物(姜黄素,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绿茶提取物),均能明显阻断TPA抑制BALB/C3T3细胞间的荧光扩散作用。用文献中报道的另一种筛选抗促癌物的方法,找到12种中草药抑制TPA诱导小鼠耳皮肤水肿,其中9种在本荧光扩散试验中可以明显拮抗TPA的作用,另外6种中草药在这两种试验中均为阴性。本研究初步表明,刻痕标记/荧光扩散试验有可能用于抗促癌物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痕标记 荧光扩散试验 促癌物
下载PDF
52种花木含促癌物质
6
作者 郭焱冰 《求医问药》 2005年第6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变叶木 红背桂 铁海棠 鸢尾 促癌物 花木 凤仙花 猕猴桃
下载PDF
中药药对配伍对其促癌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吕岫华 刘伟 +4 位作者 王明连 马雪梅 闫红 李泽琳 曾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992-3994,共3页
目的:通过药对配伍前后毒性变化的研究,揭示方剂配伍规律及其科学内涵;同时为中药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中医药方剂配伍理论为指导,应用肿瘤病毒抗原激活实验系统,选择了8组药对,研究其促癌物活性的变化。结果:一些... 目的:通过药对配伍前后毒性变化的研究,揭示方剂配伍规律及其科学内涵;同时为中药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中医药方剂配伍理论为指导,应用肿瘤病毒抗原激活实验系统,选择了8组药对,研究其促癌物活性的变化。结果:一些有毒中药,在药对配伍后其致癌物活性下降。结论:合理配伍是降低中药的促癌物活性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研究药对配伍后促癌活性的变化,为方剂配伍机制研究寻找到一个新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配伍 药对 促癌物活性
原文传递
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与促癌物TPA协同作用诱发人胚口腔细胞恶性转化研究
8
作者 赵健 曹泽毅 +3 位作者 孙耘田 廖秦平 杜海军 曾毅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 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 16型 (HPV16 )与TPA(12 O tetradecanog 1phorbol 13 acetate)协同作用在scid小鼠体内诱发人胚口腔细胞的恶性转化。方法 制备包装含有HPV 16E6 E7基因的逆转录病毒 ,用此病毒感染人胚口腔粘膜 ,将组织块... 目的 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 16型 (HPV16 )与TPA(12 O tetradecanog 1phorbol 13 acetate)协同作用在scid小鼠体内诱发人胚口腔细胞的恶性转化。方法 制备包装含有HPV 16E6 E7基因的逆转录病毒 ,用此病毒感染人胚口腔粘膜 ,将组织块接种于scid小鼠右侧肩部皮下 ,共分为 4组 :实验组为感染病毒的口腔粘膜和TPA ,共接种 8只小鼠 ;病毒组为感染病毒的口腔粘膜 ,共接种 6只小鼠 ;促癌组为正常口腔粘膜和TPA ,共接种 6只小鼠 ;对照组为正常口腔粘膜 ,共接种 5只小鼠。于接种第 3日起在左侧肩部皮下注射TPA ,每周一次。观察 16周后处死动物 ,对瘤组织进行病理诊断 ,并作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HPV 16E6 E7基因。结果 实验组成瘤率为 7 8,其他 3组成瘤率皆为 0 6、0 6、0 5。实验组肿瘤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为生长活跃的纤维组织细胞瘤 ,在肿瘤组织中用PCR检测到HPV 16E6 E7基因。结论 口腔细胞在感染含有HPV 16E6 E7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 促癌物 TPA 细胞转化 口腔粘膜 病毒感染
原文传递
人胃癌细胞癌性促凝物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朱耿慧 黄怀德 +3 位作者 胡放 朱志建 刘金昌 徐荣臻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71-173,共3页
应用PEG分级沉淀,SephadexG-200分子筛层析和羟基磷灰石柱层析三步法,从胃癌组织中成功地分离出人类肿瘤癌性促凝物(CP)。纯化CP在SDS-PAGE上为单一区带,分子量约70KD,等电点为4.8。它是一种... 应用PEG分级沉淀,SephadexG-200分子筛层析和羟基磷灰石柱层析三步法,从胃癌组织中成功地分离出人类肿瘤癌性促凝物(CP)。纯化CP在SDS-PAGE上为单一区带,分子量约70KD,等电点为4.8。它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直接激活FⅩ及FⅦ非依赖性,并和兔V_2肺癌CP有共同抗原性。故人类肿瘤CP和动物肿瘤CP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分离 纯化
下载PDF
胃癌癌性促凝物的初步研究
10
作者 朱耿慧 黄怀德 +3 位作者 胡放 徐荣臻 朱志建 彭清璧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用复钙时间测定17例胃癌组织、癌旁粘膜和正常胃粘膜的促凝活性,结果显示:胃癌组织的促凝活性明显高于癌旁粘膜(P<0.01);癌旁粘膜高于正常胃粘膜(P<0.01);低分化腺癌高于高分化腺癌(P<0.01);癌旁粘膜伴... 用复钙时间测定17例胃癌组织、癌旁粘膜和正常胃粘膜的促凝活性,结果显示:胃癌组织的促凝活性明显高于癌旁粘膜(P<0.01);癌旁粘膜高于正常胃粘膜(P<0.01);低分化腺癌高于高分化腺癌(P<0.01);癌旁粘膜伴有肠化生和/或异型增生高于没有这些改变的癌旁粘膜。胃癌的促凝活性主要是CP所致,是不依赖于FⅦ,直接激活FX,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CP的测定有助于鉴别胃癌的良恶性病变。和癌旁组比较表2癌旁粘膜伴肠化生及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的CP:α的比较P<0.01*和正常粘膜比较#和癌旁A组比较和高分化腺癌比较2CP:a对FⅦ、FX依赖性及抑制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所有样本在缺乏FX的血浆中基本上不表现促凝活性,只有原活性的5.79%;而在缺乏FⅦ的血浆中,仍能表达大部分(91.36%)促凝活性。氯化汞抑制试验结果表明,癌组织的促凝活性能被氯化汞明显抑制,抑制率达89.77%;ConA抑制试验结果表明,ConA能抑制胃癌组织的小部分促凝活性,抑制率为30.38%(见表4)。表3胃癌组织促凝活性对FⅦ、FX的依赖性CRVV:中国蝰蛇毒;RBT:兔脑粉;Papain木瓜蛋白酶;P<0.01表4HgCl2、ConA对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下载PDF
人白血病细胞癌性促凝物(CP)的分离纯化及其特性的初步研究
11
作者 徐荣臻 沈良华 +3 位作者 张克奇 李翠琴 徐淮生 王振生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2年第6期671-675,共5页
用三步纯化法从人M_3型白血病细胞中分离纯化出人类肿瘤癌性促凝物(CP)。促凝活性回收率为24%,CP纯化倍数为2481倍。纯化CP在SDS-PAGE上为单一区带,其理化和酶学特性类似于动物肿瘤CP,分子量约为70 000,PI为4.8,在FVⅡ缺乏血浆中以及... 用三步纯化法从人M_3型白血病细胞中分离纯化出人类肿瘤癌性促凝物(CP)。促凝活性回收率为24%,CP纯化倍数为2481倍。纯化CP在SDS-PAGE上为单一区带,其理化和酶学特性类似于动物肿瘤CP,分子量约为70 000,PI为4.8,在FVⅡ缺乏血浆中以及在含有组织因子(TF)抑制剂情况下仍能激活FX。CP促凝活性能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HgCl_2抑制,纯化CP能与抗动物肿瘤CP抗体形成免疫沉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下载PDF
Fas及FasL在大鼠肝癌促癌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
12
作者 龙冬梅 冷言冰 +3 位作者 王登高 刘友生 高宁 翟庆燕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3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 :研究Fas及FasL在实验性大鼠肝促癌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复制大鼠肝癌启动 /促进模型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肝促癌过程中Fas及FasL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组大鼠肝细胞Fas呈弱阳性表达 ,经启动处理后的各组 (高、中、... 目的 :研究Fas及FasL在实验性大鼠肝促癌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复制大鼠肝癌启动 /促进模型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肝促癌过程中Fas及FasL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组大鼠肝细胞Fas呈弱阳性表达 ,经启动处理后的各组 (高、中、低剂量组和启动组 )Fas表达增强 ,高、中剂量组在给予促癌物PB后 1周~ 1 5周 ,Fas呈强阳性表达 ,在给予PB1 5周后 ,Fas表达明显呈下降趋势 ,其余各组Fas表达未见明显改变。正常组和促癌组未见FasL蛋白表达 ,其余各组可见Fas表达。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在加促癌物PB后 1 5周 ,FasL蛋白表达明显增多。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 FAS FASL 肝细胞 促癌物 大鼠
下载PDF
辣椒的癌症“情结”
13
作者 毛必静 《肝博士》 2015年第4期51-51,共1页
最近,国外杂志J Clin Invest刊载了一篇报道,说研究者发现辣椒很可能有助干预防大肠癌。此言论对于“嗜辣族”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辣椒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和调味品,但辣椒如何能够具有那么神奇的功效呢?研究人员发现,辣椒... 最近,国外杂志J Clin Invest刊载了一篇报道,说研究者发现辣椒很可能有助干预防大肠癌。此言论对于“嗜辣族”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辣椒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和调味品,但辣椒如何能够具有那么神奇的功效呢?研究人员发现,辣椒中含有的辣椒素是起着重要作用的 其实在医学中,辣椒素已有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辣椒属 CAPSAICIN 活性成分 辣椒碱 红椒 Apoptosis 胰腺细胞凋亡 乳腺细胞 促癌物
下载PDF
酗酒与早期胃癌症状的调查分析
14
作者 张凤英 关宏 +1 位作者 张健 赵俭 《医学研究杂志》 1995年第4期32-33,共2页
长期饮用乙醇浓度较高的烈性酒可以改变胃内环境.对消化系统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加快对某些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的吸收,参与胃癌的发病过程国内的报告较多。但饮酒量较大.乙醇浓度较高的酗酒者饮酒与临床上早期胃癌的症状之间的关系尚无... 长期饮用乙醇浓度较高的烈性酒可以改变胃内环境.对消化系统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加快对某些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的吸收,参与胃癌的发病过程国内的报告较多。但饮酒量较大.乙醇浓度较高的酗酒者饮酒与临床上早期胃癌的症状之间的关系尚无报告。为此,我们自1985年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 乙醇浓度 病理报告 发病过程 促癌物 肠上皮化生 不典型增生 胃内环境 刺激作用
下载PDF
奶致癌”的完整表达
15
《福建质量技术监督》 2012年第12期56-57,共2页
近期,"喝可致癌"的传言遭到专家反驳.最令人震惊的是,专家通过故意曲解背景来完成反驳,而这样的反驳观点陈述带有非常明显的"智力不诚实"的部分. 传言中关于致癌的科学依据主要来自康奈尔大学T.Colin Campbell的著... 近期,"喝可致癌"的传言遭到专家反驳.最令人震惊的是,专家通过故意曲解背景来完成反驳,而这样的反驳观点陈述带有非常明显的"智力不诚实"的部分. 传言中关于致癌的科学依据主要来自康奈尔大学T.Colin Campbell的著作《救命》,该书阐述了Madhavan论文《The Effect Of Dietary Protein On Carcinogenesis Of Aflatoxin》中的试验:给所有白鼠注入致癌物黄曲霉素,然后分为2组,一组是吃动物蛋白(尤其是酪蛋白),另外一组是吃植物蛋白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癌物 黄曲霉素 牛奶 牛乳 鲜乳 酪蛋白 磷蛋白 蛋白 性蛋白 蛋白质
下载PDF
鼻咽癌机理研究
16
作者 初卫华 《医学信息》 1995年第11期509-509,共1页
鼻咽癌机理研究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耳鼻喉科刘振声博士,在著名病毒学家曾毅教授和病理学家刘彦仿教授的指导下,在鼻咽癌与EB病毒关系研究中获重大突破,成功地诱导出人鼻咽癌的动物模型,在国际上首次证明EB病毒与促癌物协同作... 鼻咽癌机理研究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耳鼻喉科刘振声博士,在著名病毒学家曾毅教授和病理学家刘彦仿教授的指导下,在鼻咽癌与EB病毒关系研究中获重大突破,成功地诱导出人鼻咽癌的动物模型,在国际上首次证明EB病毒与促癌物协同作用可以诱发鼻咽癌为EB病毒致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 协同作用 模型 病毒感染 促癌物 人胎儿 病毒致机理 人类疱疹病毒 机理研究 基因转染
下载PDF
预防胃癌 首先管好嘴
17
作者 金泉 《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 2016年第1期20-20,共1页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并呈上升趋势以及40岁以下低龄化。胃癌发生在胃,人们自然很容易想到与食物有关,这是有道理的。因为食物直接接触胃,又在胃内停留消化,...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并呈上升趋势以及40岁以下低龄化。胃癌发生在胃,人们自然很容易想到与食物有关,这是有道理的。因为食物直接接触胃,又在胃内停留消化,胃要经常受到物理、化学、生物学因素的刺激,而食物中的各种致癌物、促癌物,也是先接触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癌物 流行病学调查 学因素 高盐饮食 Β-胡萝卜素 饮食习惯 相对危险性 亚硝胺类化合 胃黏膜上皮 胃黏膜屏障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癌性促凝物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金文 林修基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468-470,共3页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原文传递
微囊藻毒素MC-LR对Raji细胞中Epstein-Barr病毒早期抗原的诱导 被引量:5
19
作者 柳丽丽 叶树清 +1 位作者 钟儒刚 曾毅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422-424,共3页
研究微囊藻毒素-LR对EB病毒早期抗原的诱导作用。采用免疫酶法激活Raji细胞中EB病毒早期抗原的表达。微囊藻毒素-LR可以诱导Raji细胞中EB病毒早期抗原的表达,当与丁酸、巴豆油、TPA等促癌物协同作用时,其表达率明显增高。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EB病毒 促癌物
下载PDF
EB病毒诱导永生化人上皮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宝民 纪志武 +1 位作者 刘振声 曾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71-373,共3页
EB病毒诱导永生化人上皮细胞发生恶性转化李宝民,纪志武,刘振声,曾毅(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北京100052)关键词EB病毒,促癌物,上皮细胞转化EB病毒与鼻咽癌有着密切关系 ̄[1,2],已经证明EB病毒潜... EB病毒诱导永生化人上皮细胞发生恶性转化李宝民,纪志武,刘振声,曾毅(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北京100052)关键词EB病毒,促癌物,上皮细胞转化EB病毒与鼻咽癌有着密切关系 ̄[1,2],已经证明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l)能引起大鼠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促癌物 上皮细胞 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