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现状 被引量:2
1
作者 郭涛 刘丹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87-390,共4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免疫介导的以血小板破坏过多和(或)血小板生成不足为特征的临床常见出血性疾病。临床特点是外周血小板减少、出血风险增加。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体液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和(或)血小...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免疫介导的以血小板破坏过多和(或)血小板生成不足为特征的临床常见出血性疾病。临床特点是外周血小板减少、出血风险增加。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体液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和(或)血小板生成不足。经典的治疗方法是主要针对血小板自身抗体而进行的免疫抑制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抗CD20单克隆抗体及脾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性 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下载PDF
促血小板生成素调控慢性肝病患者血小板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2
作者 皮赛男 李亮 +1 位作者 杨默 陈友鹏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745-750,共6页
慢性肝病患者常有血小板减少,其发生机制复杂且尚未被阐明。随着近年来对慢性肝病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研究深入,研究者们意识到慢性肝病患者的血小板减少不仅与脾功能亢进有关,而且促血小板生成素在其中也起到一定程度的调控作用,文章提出... 慢性肝病患者常有血小板减少,其发生机制复杂且尚未被阐明。随着近年来对慢性肝病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研究深入,研究者们意识到慢性肝病患者的血小板减少不仅与脾功能亢进有关,而且促血小板生成素在其中也起到一定程度的调控作用,文章提出“肝源性促血小板生成素中心的肠-肝调控网络机制”的可能性,就促血小板生成素调控血小板的作用、慢性肝病患者血小板的生物学功能、促血小板生成素在慢性肝病和肝硬化的诊断,以及促血小板生成素与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在慢性肝病血小板减少的治疗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基础及临床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 慢性肝病 肝硬化 血小板 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下载PDF
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素丽 龙启强 何广胜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9-251,共3页
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是重要的内源性血小板生成调节因子,其受体位于巨核系祖细胞(HPC)上,通过刺激一系列转导信号促进巨核细胞增殖、成熟以及血小板释放[1]。TPO由肝脏合成,并且受血小板、巨核细胞表面的TPO受体调节。再生障碍性贫... 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是重要的内源性血小板生成调节因子,其受体位于巨核系祖细胞(HPC)上,通过刺激一系列转导信号促进巨核细胞增殖、成熟以及血小板释放[1]。TPO由肝脏合成,并且受血小板、巨核细胞表面的TPO受体调节。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中TPO水平明显增高,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TPO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或轻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造血功能衰竭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艾曲波帕
原文传递
组成活化型Rac1 GTP酶通过上调促血小板血成素受体的表达促进白血病细胞的静息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欢 王继英 +6 位作者 于沛 陈树英 邢海燕 田征 唐克晶 王敏 饶青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28-832,共5页
目的:研究Rac1 GTP酶的活化对白血病细胞静息的影响,并探索其机制。方法:构建Rac1组成活化型慢病毒载体,以此感染急性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比较感染了组成活化型Rac1的KG-1a(Rac1-V12-KG-1a)细胞和感染空载体的KG-1a(pCDH-KG-1a)细胞在G... 目的:研究Rac1 GTP酶的活化对白血病细胞静息的影响,并探索其机制。方法:构建Rac1组成活化型慢病毒载体,以此感染急性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比较感染了组成活化型Rac1的KG-1a(Rac1-V12-KG-1a)细胞和感染空载体的KG-1a(pCDH-KG-1a)细胞在G0期的比例差异。以Rac1特异性抑制剂NSC23766处理感染后KG-1a细胞,4 d后检测两组细胞G0期比例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两组细胞中与细胞周期和细胞静息相关分子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Rac1GTP酶高度活化的AMLI-ETO9a白血病细胞模型中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myeloproliferative leukemia MPL)-和MPL+细胞群在G0期的比例。结果:感染了组成活化型Rac1的Rac1-V12-KG-1a细胞的G0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感染空载体的p CDH-KG-1a细胞的比例[(15.30±0.60)%vs(11.50±0.17)%,P<0.05];抑制剂处理KG-1a细胞后,随着抑制剂浓度的增加G0期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5)。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周期抑制因子P21、P27、P57的mRNA表达水平在Rac1-V12-KG-1a细胞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静息相关调节分子N-Cadherin和MPL 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流式检测结果显示,MPL+白血病细胞群的比例在G0期显著高于MPL-组[(40.3±3.5)%vs(19.05±7.65)%,P<0.05]。结论:白血病细胞中Rac1 GTP酶的活化通过上调MPL等细胞外在调节因子的表达增加休眠期细胞的比例,从而促进白血病细胞维持静息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C1 GTP酶 白血病细胞 静息 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 微环境
下载PDF
化学药物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临床疗效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邹薇 汪静 +3 位作者 秦悦莹 李心怡 何淑萍 陈雪娇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2期92-94,共3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由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合并血小板产生受损而引发的疾病,是儿童和成人血小板减少症的罕见原因。目前临床上已有一些化学药物治疗ITP,这些药物虽然有助于增加大部分患者的血小板数量,但停药后仍有很高比例的...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由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合并血小板产生受损而引发的疾病,是儿童和成人血小板减少症的罕见原因。目前临床上已有一些化学药物治疗ITP,这些药物虽然有助于增加大部分患者的血小板数量,但停药后仍有很高比例的患者复发。近年来有不少国内外学者对治疗ITP的化学药物进行探索,研究出了许多有望提高ITP患者生活质量的新型治疗药物类型,如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分子靶向类药物、SYK抑制剂等。本文就目前化学药物治疗ITP的临床疗效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化学药物治疗ITP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联合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血小板减少患儿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晓玲 王江涛 +1 位作者 李雪琴 熊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第21期8-8,共1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血小板减少与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血小板减少患儿为病例组,5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血小板减少与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血小板减少患儿为病例组,5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促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血小板生成减少与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呈正相关(P<0.05)。结论促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升高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血小板减少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血小板减少 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
原文传递
生物制剂用于成人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许洪铭 冯锦山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多以糖皮质激素和(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一线治疗为主,但不少慢性ITP患者需二线或更高级药物治疗,如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利妥昔单抗或联合药物治疗等。现发现新型药物如fostamatinib、新生儿Fc受...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多以糖皮质激素和(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一线治疗为主,但不少慢性ITP患者需二线或更高级药物治疗,如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利妥昔单抗或联合药物治疗等。现发现新型药物如fostamatinib、新生儿Fc受体(FcRn)抑制剂及新一代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或对成人慢性ITP有较好的疗效。该文就生物制剂如何应用于成人慢性ITP的治疗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生物制剂 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下载PDF
基因突变与骨髓增殖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朋 秦松 +2 位作者 柳长柏 王君 邹黎黎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774-776,共3页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因为骨髓髓系细胞增殖导致外周血细胞计数增加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经典的Ph染色体阴性MPN由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及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组成,研究发现PV、ET及PMF的发病机制与多...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因为骨髓髓系细胞增殖导致外周血细胞计数增加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经典的Ph染色体阴性MPN由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及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组成,研究发现PV、ET及PMF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基因的突变密切相关,包括Janus激酶2(JAK2)、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的编码基因MPL及钙网蛋白CRT。因此,本文着重以JAK2、MPL及CRT的突变介绍基因突变与MPN的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JANUS激酶2 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编码基因MPL 钙网蛋白
下载PDF
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管理策略 被引量:10
9
作者 钱建丹 姚甜甜 +1 位作者 王艳 王贵强 《中华肝脏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96-899,共4页
慢性肝病通过多种机制引发出血和凝血系统异常,血小板减少是慢性肝病常见并发症,而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往往面临较多的侵入性检查或手术,这给临床诊疗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传统血小板输注是主要的临床干预措施,随着促血小板生成素... 慢性肝病通过多种机制引发出血和凝血系统异常,血小板减少是慢性肝病常见并发症,而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往往面临较多的侵入性检查或手术,这给临床诊疗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传统血小板输注是主要的临床干预措施,随着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的获批,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现行管理标准可能面临改变。综述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目前主要非药物和药物干预措施,并基于这些干预措施的疗效和局限性,提出相应的临床管理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血小板减少症 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原文传递
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首个骨髓刺激剂--罗米司亭 被引量:1
10
作者 汤培 曹运莉 朱珠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599-1600,共2页
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血小板计数很低,目前的治疗方法是使用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或脾切除术。2008年8月20日美国FDA批准上市、由美国Amgen公司生产的新药罗米司亭(romiplosfim,商品名:Nplate),是用于血小板减少... 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血小板计数很低,目前的治疗方法是使用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或脾切除术。2008年8月20日美国FDA批准上市、由美国Amgen公司生产的新药罗米司亭(romiplosfim,商品名:Nplate),是用于血小板减少症的第一个骨髓刺激剂,是在上述方法无效时的又一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米司亭 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 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原文传递
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燕 赵施竹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16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TP)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活性的变化。方法选择ITP患者19例,其中治疗前10例(治疗前组),行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 TPO-R)激动剂治疗9例(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学检查指标。结果 Treg抑制... 目的:探讨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TP)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活性的变化。方法选择ITP患者19例,其中治疗前10例(治疗前组),行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 TPO-R)激动剂治疗9例(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学检查指标。结果 Treg抑制活性治疗组(63%±4%)高于治疗前组(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均低于正常值(70%±2%)。循环性 TGF-β1水平与血小板计数相关(r=0.8,P=0.0002),治疗组 TGF-β1[(2211±345)pg/ml]高于治疗前组[(1083±12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治疗组循环性sCD40L为(0.88±0.13)ng/ml,高于治疗前组[(0.53±0.0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研究结果表明,TPO-R 治疗可以改善慢性ITP患者Trge功能,增加TGF-β1,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生成素
原文传递
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的基因突变位点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孔苓蔚 金阿荣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666-667,共2页
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是一组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克隆的恶性增殖性疾病。随着近年来基因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 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是一组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克隆的恶性增殖性疾病。随着近年来基因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mbocythemia,ET)列入经典的MPN。本文将通过分析特异性突变基因在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PV、ET、PMF)中的表达情况及其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特点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JAK2基因突变 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基因(MPL)突变 钙网蛋白(CALR)基因突变
下载PDF
六味地黄汤、补中益气汤、复方丹参饮对骨髓抑制小鼠保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恩庆 赵安斌 +3 位作者 曹克俭 陈孝银 戴汉源 吴先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3-157,共5页
目的:进一步研究补肾阴、补气、活血中药方对骨髓抑制小鼠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小鼠脾脏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mRNA、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c-Mpl)mRNA及转录因子GATA-1mRNA表达水平。结果:六味... 目的:进一步研究补肾阴、补气、活血中药方对骨髓抑制小鼠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小鼠脾脏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mRNA、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c-Mpl)mRNA及转录因子GATA-1mRNA表达水平。结果:六味地黄汤、补中益气汤均能明显升高骨髓抑制小鼠TPO,c-Mpl及GATA-1mRNA的表达。复方丹参饮对小鼠脾脏TPO,c-Mpl及GATA-1mRNA表达影响不明显。结论:六味地黄汤、补中益气汤均能通过升高骨髓抑制小鼠TPO,c-Mpl及GATA-1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促进骨髓抑制小鼠的外周血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汤 补中益气汤 复方丹参饮 骨髓抑制 血小板生成素mRNA 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mRNA 转录因子GATA-1mRNA
原文传递
阿伐曲泊帕的合成路线图解 被引量:1
14
作者 万静 王玥卿 +1 位作者 程卯生 刘洋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940-942,共3页
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 1),中文化学名:1-(3-氯代-5-{[4-(4-氯噻吩-2-基)-5-(4-环己基哌嗪-1-基)-1,3-噻唑-2-基]氨基甲酰基}吡啶-2-基)哌啶-4-哌啶羧酸,分子式:C29H34Cl2N6O3S2,分子量:649.65,CAS号:570406-98-3,是一种口服促血小... 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 1),中文化学名:1-(3-氯代-5-{[4-(4-氯噻吩-2-基)-5-(4-环己基哌嗪-1-基)-1,3-噻唑-2-基]氨基甲酰基}吡啶-2-基)哌啶-4-哌啶羧酸,分子式:C29H34Cl2N6O3S2,分子量:649.65,CAS号:570406-98-3,是一种口服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s, TPO-R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酰 合成路线图解 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环己基 哌啶羧酸
原文传递
艾曲波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被引量:5
15
作者 俞立虹 沈建平 +1 位作者 周妍 张榆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720-723,共4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骨髓造血衰竭综合征,是一种与骨髓细胞破坏和外周全血细胞减少相关的免疫介导性疾病[1-2],以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征候群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其中出血和感染是重型再...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骨髓造血衰竭综合征,是一种与骨髓细胞破坏和外周全血细胞减少相关的免疫介导性疾病[1-2],以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征候群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其中出血和感染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以及功能亢进造成骨髓损伤,在原发获得性AA发病机制中占主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艾曲波帕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进入三药时代 被引量:1
16
作者 史忆萌 张凤奎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36-841,共6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是免疫介导的骨髓造血衰竭综合征,标准的免疫抑制治疗(IST)方案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环孢素(CsA),限制其疗效最主要的因素是患者残存造血干/祖细胞过少。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艾曲泊帕...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是免疫介导的骨髓造血衰竭综合征,标准的免疫抑制治疗(IST)方案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环孢素(CsA),限制其疗效最主要的因素是患者残存造血干/祖细胞过少。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艾曲泊帕刺激残存造血干/祖细胞增殖,与ATG及CsA组成三药方案,明显改善IST疗效,而不良反应未有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艾曲泊帕 免疫抑制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