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原癌基因c-Mpl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新燕 杨开勇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12-17,共6页
促血小板生成素(TPO)专一性促进巨核细胞的生长发育和血小板的生成,其生物学功能由其受体c-Mpl介导。c-Mpl的发现源于其同源对应物v-Mpl的克隆。c-Mpl是位于造血干细胞、巨核细胞、血小板表面的跨膜蛋白。其表达专一而保守。c-Mpl属于... 促血小板生成素(TPO)专一性促进巨核细胞的生长发育和血小板的生成,其生物学功能由其受体c-Mpl介导。c-Mpl的发现源于其同源对应物v-Mpl的克隆。c-Mpl是位于造血干细胞、巨核细胞、血小板表面的跨膜蛋白。其表达专一而保守。c-Mpl属于造血因子受体超家族,保守的造血功能区决定结合TPO的能力,其膜内结构具有一些与传导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信号相关的保守结构。TPO的信号传导途径涉及c-Mpl自身及部分相关蛋白的磷酸化,除了Jak-STAT途径和Ras途径外,TPO可能还激活其他与c-Cbl有关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 受体 原癌基因 cmpl蛋白
下载PDF
c-mpl原癌基因编码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
2
作者 郭树华 贺福初 吴祖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2-92,共1页
c-mpl原癌基因编码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郭树华,贺福初,吴祖泽(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c-mpl原癌基因是v-mpl(myeloProliferativeleukemiavirus,MPLV)的正常细... c-mpl原癌基因编码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郭树华,贺福初,吴祖泽(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c-mpl原癌基因是v-mpl(myeloProliferativeleukemiavirus,MPLV)的正常细胞的对应物.人的全长c-mpl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癌基因 C-mpl 血小板生成素 受体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血小板生成素及受体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丁汀 裘小萍 +4 位作者 顾磊 王应贵 陈峪 陈兆军 蒋挺英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及受体基因(C-mpl-mRN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3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按Durie-Salmon分期分成第Ⅰ期(A组),第Ⅱ期(B组),第Ⅲ期(C组),正常对照组健康成人30例。用夹心酶联免...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及受体基因(C-mpl-mRN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3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按Durie-Salmon分期分成第Ⅰ期(A组),第Ⅱ期(B组),第Ⅲ期(C组),正常对照组健康成人30例。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对照组及各实验组化疗前后血浆TPO及C-mpl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各实验组TPO及C-mpl-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组表达明显高于A组与B组(P<0.05);A组与B组间无显著差异。实验组TPO及C-mpl-mRNA表达水平与骨髓瘤分期成正相关(r=0.423,0.436,P<0.05);化疗后TPO及C-mpl-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浆TPO及C-mpl基因表达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多发性骨髓瘤病变程度,化疗能降低TPO及C-mpl-mRNA基因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小板生成素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步研究 基因表达水平 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mRNA表达 正常对照组 mpl TPO 实验组 受体基因 患者血浆 方法选择 健康成人 化疗前后 PCR) 病变程度 其意义 n分期 B组
下载PDF
基因突变与骨髓增殖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朋 秦松 +2 位作者 柳长柏 王君 邹黎黎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774-776,共3页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因为骨髓髓系细胞增殖导致外周血细胞计数增加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经典的Ph染色体阴性MPN由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及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组成,研究发现PV、ET及PMF的发病机制与多...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因为骨髓髓系细胞增殖导致外周血细胞计数增加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经典的Ph染色体阴性MPN由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及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组成,研究发现PV、ET及PMF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基因的突变密切相关,包括Janus激酶2(JAK2)、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的编码基因MPL及钙网蛋白CRT。因此,本文着重以JAK2、MPL及CRT的突变介绍基因突变与MPN的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JANUS激酶2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编码基因mpl 钙网蛋白
下载PDF
LHCGR基因突变致家族性男性性早熟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5
作者 何亲羽 王伟 +2 位作者 陈立芬 张雪蕾 董治亚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5期598-605,共8页
目的:报道2例家族性男性性早熟(familial male-limited precious puberty,FMPP)患者的临床特征、基因检测结果及治疗结果。方法:对2例FMPP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 目的:报道2例家族性男性性早熟(familial male-limited precious puberty,FMPP)患者的临床特征、基因检测结果及治疗结果。方法:对2例FMPP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激发试验、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检测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同时采集相关家系成员的外周血进行基因检测,并在中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进行综合探讨。结果:2例患者的初诊年龄分别为6岁1个月龄(病例1)和3岁7个月龄(病例2),均表现为阴茎、睾丸增大、生长加速、骨龄超前,病例2伴有攻击行为。实验室检查提示,2例患者的黄体生成素峰值分别为7.28 mIU/mL和4.96 mIU/mL,基础睾酮水平升高达2.49 ng/mL和3.58 ng/mL,而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根据2例患者的病史及各项检查结果,临床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经基因检测显示,2例患儿的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choriogonadotropin receptor,LHCGR)基因上均存在杂合变异[病例1存在c.1756TCTdel(p.Ser586del)变异来自其父亲;病例2存在c.1723A>C(p.Ile575Leu)变异,来自其母亲],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The 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 ACMG)指南评定为可能的致病性变异,故明确2例患儿均为继发于LHCGR基因突变的中枢性性早熟。检索数据库,分析35例FMPP资料完整的患者,中位发病时间在4岁,加入例1的变异,计18种基因变异被报道。结论:本文报道2例罕见FMPP病例,均为LHCGR基因突变导致,其中病例1的突变类型为国内外首次报道,病例2的突变类型已有报道。临床对于年龄小、起病或治疗效果欠佳的中枢性性早熟男童,需进一步明确有无LHCGR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男性性早熟 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性腺激素受体基因 功能获得性突变 病因诊断
下载PDF
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的基因突变位点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孔苓蔚 金阿荣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666-667,共2页
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是一组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克隆的恶性增殖性疾病。随着近年来基因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 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是一组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克隆的恶性增殖性疾病。随着近年来基因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mbocythemia,ET)列入经典的MPN。本文将通过分析特异性突变基因在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PV、ET、PMF)中的表达情况及其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特点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JAK2基因突变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基因(mpl)突变 钙网蛋白(CALR)基因突变
下载PD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中CALR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婧 李建勇 孙超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4期3638-3640,共3页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属于BCR—ABL1基因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可向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和急性白血病转化。2005年被发现的JAK2基因突变是目前ET的特征性分子标志,其发生率可达50%~60%。而此后被发现的促血小板生成...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属于BCR—ABL1基因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可向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和急性白血病转化。2005年被发现的JAK2基因突变是目前ET的特征性分子标志,其发生率可达50%~60%。而此后被发现的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基因MPLW515IMK也在ET中有5%-10%的发生率。尽管如此,仍有近1/3ET患者并无上述两种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L1基因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血小板生成素 基因突变 白血病转化 分子标志 JAK2
原文传递
c—MPL基因及其在骨髓增殖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夏珺 徐卫 李建勇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69,共3页
1986年Wending等发现一种鼠类骨髓增生性白血病病毒(MPLV),其后Souyri等从MPLV中转化获得了一种原癌基因,称为v—MPL,该基因可使骨髓各系造血细胞无限增殖。1992年从人红白血病(HEL)细胞系中克隆得到v—MPL的人类同系物c—MPL,... 1986年Wending等发现一种鼠类骨髓增生性白血病病毒(MPLV),其后Souyri等从MPLV中转化获得了一种原癌基因,称为v—MPL,该基因可使骨髓各系造血细胞无限增殖。1992年从人红白血病(HEL)细胞系中克隆得到v—MPL的人类同系物c—MPL,序列分析表明c—MPL编码的蛋白可能为造血受体超家族成员。1994年c—MPL的配体,TPO被克隆。TPO/c—MPL信号通路不仅在巨核细胞增殖、成熟和血小板产生中发挥主要的调控作用,而且参与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调节。血小板生成素受体(TPOR)缺陷小鼠模型可表现为严重的血小板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疾病 原癌基因 mpl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 血小板减少 巨核细胞增殖 细胞自我更新 造血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