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俄共(布)、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1921—1949年党员吸收机制分析
1
作者 王杰 《西部学刊》 2024年第9期30-33,共4页
党员吸收机制决定着一党党员的质量与数量,处理好质量和数量间的矛盾,决定着党组织的纯洁性、凝聚力和战斗力。俄共(布)的建党方式作为国共两党学习的模板,以“制度吸收为主,战时征收为辅”的方式党吸收党员,同时以进行“重新登记”的... 党员吸收机制决定着一党党员的质量与数量,处理好质量和数量间的矛盾,决定着党组织的纯洁性、凝聚力和战斗力。俄共(布)的建党方式作为国共两党学习的模板,以“制度吸收为主,战时征收为辅”的方式党吸收党员,同时以进行“重新登记”的方式完成自我革新。中国国民党“改组”后,效仿俄共(布)的组织原则、组织结构等建立党员吸收机制,但存在要求不具体、实施不严格、泛滥式吸收党员、组织约束力不足等问题,蒋介石等右派发动的“清党”,使国民党遭受严重创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制度上、形式上借鉴俄共(布)的党员吸收机制,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对其进行完善,依据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来推进党的组织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共(布) 中国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党员吸收机制
下载PDF
俄共(布)在华革命委员会研究评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爱军 《苏区研究》 2023年第3期104-118,共15页
俄共(布)在华革命委员会有关档案公布后,学术界围绕革命委员会的性质及其与中共早期组织的关系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中共早期组织、社会主义者同盟或其领导机构、隶属于俄共(布)组织系统、共产国际在... 俄共(布)在华革命委员会有关档案公布后,学术界围绕革命委员会的性质及其与中共早期组织的关系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中共早期组织、社会主义者同盟或其领导机构、隶属于俄共(布)组织系统、共产国际在华一级机关、维经斯基和陈独秀联络与协调方式等方面。这些观点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均值得商榷。革命委员会不同于中共早期组织,且与中共早期组织没有直接关系,它是共产国际及其代表为实现在中国建立一个隶属于俄共(布)系统、受俄共(布)领导或掌控的中国共产党而催生的组织形态。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独立自主建党,厌恶或排斥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的建党路线及实践,致使以革命委员会为基础的建党活动无疾而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委员会 俄共(布)系统 中共 自主建党
下载PDF
和平、民主、面包与俄共(布)公信力的形成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家庆 卿孟军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5-63,共9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经济濒临崩溃,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迅速下降,工人、农民和士兵提出了"和平、土地、面包"的要求。布尔什维克的反战政策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为人民群众争得了宝...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经济濒临崩溃,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迅速下降,工人、农民和士兵提出了"和平、土地、面包"的要求。布尔什维克的反战政策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为人民群众争得了宝贵的和平喘息时机;苏维埃政权实行工人监督,把土地无偿交给农民使用,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满足了农民的面包要求;文化革命坚持唯物主义,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指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共(布) 公信力 和平 民主 面包
下载PDF
列宁维护俄共执政安全的探索和尝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进芬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9-132,共4页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共成为执政党,但它的执政地位并不稳固,而是面临一系列威胁到俄共执政地位的危险因素。列宁为维护俄共的执政安全,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维护俄共的执政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共成为执政党,但它的执政地位并不稳固,而是面临一系列威胁到俄共执政地位的危险因素。列宁为维护俄共的执政安全,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维护俄共的执政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执政安全 俄共
下载PDF
论当前俄共在理论与策略上的新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臧秀玲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俄共 共产党 党的基层组织 内外政策 反对派 政党 群众基础 阐述 风雨 现实
下载PDF
近年来俄共处境急剧恶化的两点原因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显忠 陈爱茹 《俄罗斯研究》 CSSCI 2002年第3期40-42,共3页
自普京上台以来,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在俄国内及国家杜马中的影响急剧下降,其处境急剧恶化。在诸多的原因中,笔者主要就俄国内政策经济形势的变化、俄共自身的缺陷这两个关键因素而展开。
关键词 俄共 普京《政党法》 “俄罗斯思想”
下载PDF
从社会防御转向社会进攻——俄共十一大简介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淑春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29,共4页
2005年10月29日,俄联邦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一次(非常)代表大会。此次大会是根据2004年12月新修改的俄联邦《政党法》的相关规定召开的,大会的议题之一是修改党章的有关内容,以适应新的政党法和选举法。大会主要议题是:(1)当前形势与党目... 2005年10月29日,俄联邦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一次(非常)代表大会。此次大会是根据2004年12月新修改的俄联邦《政党法》的相关规定召开的,大会的议题之一是修改党章的有关内容,以适应新的政党法和选举法。大会主要议题是:(1)当前形势与党目前的任务;(2)章程的修改;(3)中央监察和检察委员会条例的确定;(4)组织问题。出席会议的有252名代表。中央主席团主席根·久加诺夫代表中央向大会作了题为《俄国人民的情绪高涨和党的任务》的报告。大会通过了关于修改党章和中央监察和检察委员会条例的决定。鉴于这次代表大会是俄共在2004年7月发生分裂后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因此,此次大会传递的有关俄共的信息引人注目。本文根据此次代表大会的材料以及其他信息将俄共近一年来的情况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共 第一次代表大会 社会 《政党法》 检察委员会 简介 进攻 防御 主要议题 相关规定
下载PDF
俄共(布)的建设与苏俄社会主义的发展 被引量:2
8
作者 俞良早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0,共6页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和俄共(布)在苏俄要不要同德国签订和约的问题上反对"左派共产主义者"的革命空谈,指出其思想方法上的原因一是主观脱离实际,二是教条主义,不恰当地乱套革命理论。经过思想工作和思想斗争,党端正了思想路...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和俄共(布)在苏俄要不要同德国签订和约的问题上反对"左派共产主义者"的革命空谈,指出其思想方法上的原因一是主观脱离实际,二是教条主义,不恰当地乱套革命理论。经过思想工作和思想斗争,党端正了思想路线,通过了赞成苏俄同德国签订和约的决议,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和发展了社会主义事业。1921年春,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这一时期,俄共(布)强调党的统一,反对派别活动,使党能够正确地制定并顺利地实施新经济政策;俄共(布)还强调党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就这个问题展开了积极的实践,促进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这说明,俄共(布)把党的建设与经济政策的转变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共(布) 列宁 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 发展
下载PDF
俄共缘何衰落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尚文 《俄罗斯研究》 CSSCI 2006年第3期4-8,共5页
俄罗斯共产党自上世纪90年代初重建以来,曾得到迅速发展,成为议会笫一大党,并成为总统选举最有力的竞争者。可是,不多几年,俄共就开始衰落。时至今日,俄共巳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俄共缘何如此大起大落,其间又有哪些问... 俄罗斯共产党自上世纪90年代初重建以来,曾得到迅速发展,成为议会笫一大党,并成为总统选举最有力的竞争者。可是,不多几年,俄共就开始衰落。时至今日,俄共巳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俄共缘何如此大起大落,其间又有哪些问题值得深思,本文通过对俄罗斯政党政治生态环境的分析,对俄共缺乏自身正确定位的分析,从深层次解析其衰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共 由盛及衰 原因分析
下载PDF
普京执政以来俄共的新探索及其困境 被引量:3
10
作者 臧秀玲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6-74,共9页
本文分析了普京执政以来俄共在内外政策和工作重心方面的新调整 ,即 :对普京从期望到失望 ;斗争目标从幻想到现实 ;工作重心从上层转向下层 ,不断探索在新形势下实现重掌政权、复兴社会主义的目标和手段。在此基础上 ,文章探讨了俄共目... 本文分析了普京执政以来俄共在内外政策和工作重心方面的新调整 ,即 :对普京从期望到失望 ;斗争目标从幻想到现实 ;工作重心从上层转向下层 ,不断探索在新形势下实现重掌政权、复兴社会主义的目标和手段。在此基础上 ,文章探讨了俄共目前日益严峻的困境 ,分析了其内外原因 ,并展望了俄共的前景和未来走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共 策略调整 困境 前景
下载PDF
列宁关于俄共(布)如何增强执政意识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祖平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15,共4页
列宁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开始到1924年1月逝世的短短六年多的时间里,为增强俄共(布)的执政意识,对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中一些重大而现实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艰辛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富有远见卓识的思想。重温列宁关于... 列宁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开始到1924年1月逝世的短短六年多的时间里,为增强俄共(布)的执政意识,对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中一些重大而现实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艰辛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富有远见卓识的思想。重温列宁关于增强执政意识的思想,总结列宁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一些基本经验,对于进一步强化无产阶级执政党的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俄共(布) 执政意识
下载PDF
俄共(布)代表维经斯基初次使华对中共建党的贡献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云霞 李绍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87-92,共6页
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共产国际为推进世界革命,派维经斯基前往中国开展工作。作为第一位代表俄共(布)奉命赴华的俄共(布)代表,维经斯基的重要使命是了解中国国内的情况,与中国的进步力量建立联系,帮助中共做好建党的思想准备、组织准... 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共产国际为推进世界革命,派维经斯基前往中国开展工作。作为第一位代表俄共(布)奉命赴华的俄共(布)代表,维经斯基的重要使命是了解中国国内的情况,与中国的进步力量建立联系,帮助中共做好建党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与干部准备。为此,他在1920年4月到1921年2月在华期间,积极帮助早期的中国革命者在各地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俄华通讯社对十月革命进行报道,印刷出版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书籍,指导各进步刊物宣传革命,创办外国语学社对进步青年进行理论教育,并从中选拔优秀者赴苏学习,等等,从而为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了杰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经斯基 俄共(布) 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 陈独秀 李大钊 俄华通讯社 外国语学社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列宁和俄共(布)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尝试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双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5-27,共3页
列宁从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开始到 192 4年 1月逝世的 6年多时间里 ,对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做了初步尝试。总结列宁和俄共 (布 )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一些基本经验 ,对于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
关键词 列宁 俄共(布) 执政党建设 理论和实践
下载PDF
列宁关于俄共(布)在执政条件下如何保持自身先进性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进芬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10,共4页
在俄共成为执政党后,列宁为维护党的先锋队性质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他强调,执政党要注重党员质量;要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要加强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严格对党员干部的法纪;要敢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关键词 列宁 俄共(布) 先进性
下载PDF
列宁晚年对俄共(布)政党文化建设的探索及其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志彬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22,共4页
政党文化是政党的精神灵魂,关系到政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政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列宁晚年从巩固俄共(布)执政地位的高度全面论述了俄共(布)政党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从政治文化的不同层面深入分析了俄共(布)政党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难题... 政党文化是政党的精神灵魂,关系到政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政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列宁晚年从巩固俄共(布)执政地位的高度全面论述了俄共(布)政党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从政治文化的不同层面深入分析了俄共(布)政党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难题;从文化建设的规律角度科学地提出了俄共(布)政党文化建设的基本举措。列宁的这些探索对于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政党文化建设的文化自觉,把握政党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建设好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借助政党文化的力量推动自身发展,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俄共(布) 政治文化 政党文化 执政水平
下载PDF
布哈林与俄共(布)《关于党在文学方面的政策》的决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春隆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7-61,共5页
俄共(布)中央1925年《关于党在文学方面的政策》的决议,是一个卓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献,它正确地规定了苏联包括文学在内的整个思想文化的总路线与总政策。同时,它也是俄共对待知识分子,尤其是对待旧专家的政策。正是在这个决议... 俄共(布)中央1925年《关于党在文学方面的政策》的决议,是一个卓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献,它正确地规定了苏联包括文学在内的整个思想文化的总路线与总政策。同时,它也是俄共对待知识分子,尤其是对待旧专家的政策。正是在这个决议的指引下,苏联20年代的科学和文化教育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作为当时俄共(布)重要领导人物之一的布哈林,是这一决议的主要制定者,《决议》充分地体现了布哈林在思想文化和知识分子政策上的思想。这是布哈林的历史功绩,我们应该拨乱反正,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哈林 俄共(布)决议 文化政策 知识分子政策
下载PDF
俄共体制对中国国民党改组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殿兴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0-106,共7页
政党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俄共(布)体制虽源于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但与马、恩最初设想的无产阶级的政党体制有相当的距离。孙中山在决定"师俄"后,仿照俄共(布)的体制,以期提高党的战斗力。但由于中国国民党与俄共(... 政党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俄共(布)体制虽源于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但与马、恩最初设想的无产阶级的政党体制有相当的距离。孙中山在决定"师俄"后,仿照俄共(布)的体制,以期提高党的战斗力。但由于中国国民党与俄共(布)的阶级基础及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其仿照俄共(布)体制的结果虽在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却未使国民党成为一个像俄共(布)那样的强势政党,反而最终沦为军阀、政客争权夺利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俄共(布)体制 孙中山 中国国民党 改组
下载PDF
重新认识俄共(布)筹划国共“党内合作”的动因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立臣 贾立军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5,共5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对苏维埃俄国发起了战略围攻。俄共(布)为了构筑稳固的远东防线,保护社会主义营垒,主动与中国国民党结为联盟。为了弥补国民党的先天不足,充分发挥俄共(布)与国民党联盟的作用,俄共(布)与共产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对苏维埃俄国发起了战略围攻。俄共(布)为了构筑稳固的远东防线,保护社会主义营垒,主动与中国国民党结为联盟。为了弥补国民党的先天不足,充分发挥俄共(布)与国民党联盟的作用,俄共(布)与共产国际便精心筹划国共两党实行“党内合作”。这种违背马克思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理论的“党内合作”,从一开始就注入了必然失败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合作 共产国际 俄共(布) 中国共产党 中国国民党
下载PDF
“俄罗斯思想”和俄共的社会主义观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异凡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1-33,共3页
“俄罗斯思想”和俄共的社会主义观●郑异凡在苏联存在的70多年里,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一直是苏联法定的国家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崩溃,使俄国缺乏一个把全国统一在一起的意识形态,出现了意识形态的“真空”状态。当然... “俄罗斯思想”和俄共的社会主义观●郑异凡在苏联存在的70多年里,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一直是苏联法定的国家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崩溃,使俄国缺乏一个把全国统一在一起的意识形态,出现了意识形态的“真空”状态。当然,“真空”是相对的。只是在马列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思想” 社会主义思想 国家意识形态 地缘政治 соборность 大俄罗斯沙文主义 斯拉夫主义 俄罗斯帝国 俄共 俄国历史
下载PDF
列宁和俄共(布)执政党建设的思想遗产——工人阶级执政党代表人民利益思想的回溯 被引量:1
20
作者 俞良早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59-463,共5页
列宁和俄共(布)执政后就党代表人民利益提出了重要的思想。在进行土地革命时,提出"大多数人的意志永远是必须执行的,违背这种意志就等于背叛革命";在国内战争中必须同中农结盟时,提出"只有我们改进和改善了中农生活的经... 列宁和俄共(布)执政后就党代表人民利益提出了重要的思想。在进行土地革命时,提出"大多数人的意志永远是必须执行的,违背这种意志就等于背叛革命";在国内战争中必须同中农结盟时,提出"只有我们改进和改善了中农生活的经济条件,中农……才会站到我们方面来";在新经济政策时期,提出"必须立即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他们还提出,"我们内部最可恶的敌人就是官僚主义者,……要借助所有觉悟的工人和农民收拾这种敌人",从而维护人民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俄共(布) 人民利益 执政党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