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俄国文学研究的中国声音——刘文飞教授访谈录
1
作者 郑晓婷 刘文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俄国文学研究者、翻译家刘文飞教授在总结自身学术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中俄文学外交”“俄国文学史研究的中国学派”“俄国文学的中国阐释”等概念,主张让中国的俄国文学研究同时对接俄苏本土的文学研究传统和欧美的俄国文学研... 俄国文学研究者、翻译家刘文飞教授在总结自身学术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中俄文学外交”“俄国文学史研究的中国学派”“俄国文学的中国阐释”等概念,主张让中国的俄国文学研究同时对接俄苏本土的文学研究传统和欧美的俄国文学研究传统,并注重对俄国文学在文化学、思想史方面的阐释。与此同时,刘文飞教授兼顾文学研究的社会性影响,他从学术、翻译、写作的三种路径出发,通过一系列著译作品和文化活动致力于推动俄国文学研究成果的大众化普及。刘文飞教授所代表的新一代俄国文学研究者们将以中国视点、中国阐释、中国特色于一身的最新研究理念融入多卷本《俄国文学通史》的撰写之中,是对中国俄国文学史书写的一次全面更新,在向世人展示中国近一个半世纪的俄国文学研究成果的同时,创建拥有我们自己民族风格和立场的斯拉夫学派,让国际斯拉夫学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文学 俄国文学通史》 中俄文学外交 俄国文学的中国阐释
下载PDF
列宁对俄国解放运动的评析、指导及当代启示
2
作者 苑秀丽 俎楠楠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10,共8页
列宁深刻地研究、批判地考察俄国解放运动,在反思革命民主主义丰富遗产的基础上,批判了民粹主义、“合法马克思主义”,提出要组织社会主义工人政党。列宁为创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进行的思想准备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列宁深刻地研究、批判地考察俄国解放运动,在反思革命民主主义丰富遗产的基础上,批判了民粹主义、“合法马克思主义”,提出要组织社会主义工人政党。列宁为创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进行的思想准备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历史的学习,提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导党坚持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发展史、党的历史,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坚持自我革命,做好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2024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提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最新要求。学习列宁对俄国解放运动的评析与指导,有助于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动全党、全社会学好党史、用好党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俄国解放运动 无产阶级政党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下载PDF
俄国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可能性与路径——2023年俄罗斯文学研究分会年会主旨发言
3
作者 刘文飞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2024年第1期1-7,89,共8页
建构俄国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是新时期我国斯拉夫学者面临的迫切任务。本文作者2015年萌生创建俄国文学研究中国学派之愿景,后借助课题申报、学术研讨会、讲座、论文发表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探讨过创建这一学派的可能性与路径。本文是作者... 建构俄国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是新时期我国斯拉夫学者面临的迫切任务。本文作者2015年萌生创建俄国文学研究中国学派之愿景,后借助课题申报、学术研讨会、讲座、论文发表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探讨过创建这一学派的可能性与路径。本文是作者此类思考的最新表述之一,作者认为,中国的俄国文学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厚的学术遗产、完备的研究体系和齐整的人才队伍,我们在当下应充分利用好这些来之不易的条件以及千载难逢的学术机遇,在国家出台《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的语境中,从优化学科体系、完善学术体系、凸显话语体系三个方面着手,致力于建构俄国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文学 中国学派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下载PDF
日俄战争期间中立港扣押俄国军舰的过程及其影响
4
作者 叶艳华 庞凯 《西伯利亚研究》 2024年第1期51-63,共13页
日俄战争期间,由于军港特殊的地缘环境、海军作战指挥体系混乱以及海军官兵备战训练不足,俄国在海战中接连失利。黄海海战和对马海战的失败,导致俄国参战军舰除被击沉和俘获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军舰被迫前往中立港口寻求庇护。这些军舰... 日俄战争期间,由于军港特殊的地缘环境、海军作战指挥体系混乱以及海军官兵备战训练不足,俄国在海战中接连失利。黄海海战和对马海战的失败,导致俄国参战军舰除被击沉和俘获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军舰被迫前往中立港口寻求庇护。这些军舰依照《海牙公约》被解除武装,扣押在中立港口。从开战初期、黄海海战、旅顺投降到对马海战,中国、德国、法国、美国以及荷兰相继扣押俄国军舰,俄国海军作战舰艇数量大幅减少。这种非战斗性减员对日俄海军实力对比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加速了俄国战败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俄战争 扣押制度 俄国海军 中立港口
下载PDF
俄国现代化的赶超型特征探究(1861—1917)
5
作者 邓沛勇 《西伯利亚研究》 2024年第1期64-82,共19页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开启了现代化进程。因急于摆脱经济落后的窘境,重塑外交强国地位,俄国现代化进程的赶超型特征十分明显。俄国的赶超型现代化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本国经济落后、克里米亚战争后外交强国地位丧失、西欧各国工业化...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开启了现代化进程。因急于摆脱经济落后的窘境,重塑外交强国地位,俄国现代化进程的赶超型特征十分明显。俄国的赶超型现代化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本国经济落后、克里米亚战争后外交强国地位丧失、西欧各国工业化成效显著,以及18世纪对西方传统和思想文化的学习都是其催化剂。俄国现代化的成就显著,但因特殊的国情,加上封建专制制度根深蒂固,其城市化水平较低、经济改革先行政治改革滞后、社会冲突逐步加剧和对农民剥削过重等落后性特征也一览无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赶超型现代化 城市化 交通运输革命
下载PDF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政府关于北高加索石油工业的发展政策
6
作者 赵博雅(译)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8-175,共8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政府在予以巴库石油工业绝对优先权的同时,也在其他地区勘探和开发油田。早在1894年,俄国政府就对北高加索油田租期及勘探进行了规定,随后,陆续出台了关于北高加索石油运输、石油业务经费使用、允许外国资本参与...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政府在予以巴库石油工业绝对优先权的同时,也在其他地区勘探和开发油田。早在1894年,俄国政府就对北高加索油田租期及勘探进行了规定,随后,陆续出台了关于北高加索石油运输、石油业务经费使用、允许外国资本参与北高加索石油工业等规定。俄国政府的政策促进了北高加索地区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现代化,但其期待出现与巴库地区规模相当的新采油中心的愿望却没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北高加索 石油工业 库班 捷列克
下载PDF
列宁在俄国现代化问题上对错误思潮的批判及其当代启示
7
作者 李东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列宁俄国现代化思想是在批判各种错误思潮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批判民粹派的“资本主义破坏论”和“合法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永恒论”,深刻阐明了资本主义在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进步性和暂时性;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 列宁俄国现代化思想是在批判各种错误思潮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批判民粹派的“资本主义破坏论”和“合法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永恒论”,深刻阐明了资本主义在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进步性和暂时性;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认为无产阶级文化建设必须割断与一切旧文化联系的主张,深刻阐明了俄国走向现代化传承和创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批判所谓十月革命是“早产儿”和否定工农民主专政的错误主张,明确指出利用先进工农政权和制度优势为社会主义创造文明前提的必要性;批判所谓新经济政策是“演变“”走回头路”的错误主张,强调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充分利用和依法规范资本主义。列宁的这些思想主张,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俄国现代化 错误思潮 批判
下载PDF
极简文学史:俄国文学在中国的影响与接受管窥
8
作者 冯玉芝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99,共5页
国别文学史比较研究目的在于文学的进化,其价值与标准从历史中产生,也由历史来判断。俄国和中国文学的渊源与影响是学术史的重要课题,其历史分期和术语庞杂,研究模式、方法和类别相当多元。对比和审视俄国和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历程,揭示... 国别文学史比较研究目的在于文学的进化,其价值与标准从历史中产生,也由历史来判断。俄国和中国文学的渊源与影响是学术史的重要课题,其历史分期和术语庞杂,研究模式、方法和类别相当多元。对比和审视俄国和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历程,揭示俄国文学对中国文学发展及影响的发生学机制,界说和阐释中俄文学史的相互比照关系,透视中国文学受俄国文学影响的历史环境制约点,有助于厘清中俄文学关系演变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文学史疑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文学 中国文学 对比研究 影响与接受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民粹派的两次论战及启示
9
作者 李述森 董雪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6-44,96,共10页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十分注重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研究。在此过程中,他们曾与俄国民粹派分子有过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战:一次是1875年恩格斯与俄国革命民粹派代表人物特卡乔夫的论战,另一次是1877年马克思与俄国自由民粹派思想家...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十分注重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研究。在此过程中,他们曾与俄国民粹派分子有过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战:一次是1875年恩格斯与俄国革命民粹派代表人物特卡乔夫的论战,另一次是1877年马克思与俄国自由民粹派思想家米海洛夫斯基的论战。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两次论战中阐发的理论观点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其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根本立场与方法,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其二,农村公社与专制制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共生关系,既维护农村公社又力图推翻专制制度的做法是自相矛盾的;其三,世界上不存在“普遍适用”的历史哲学理论,任何时候都要坚决反对教条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俄国民粹派 唯物史观 教条主义
下载PDF
恩格斯“俄国问题”研究中表达的三个理论观点及启示
10
作者 李述森 董雪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从1870年代开始,恩格斯十分重视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研究,在相关著作和书信中,提出了这样三个重要理论观点:一是处于低级发展阶段的社会不能解决高级社会发展阶段才遇到的问题;二是农村公社是东方专制制度的自然基础;三是须从大历... 从1870年代开始,恩格斯十分重视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研究,在相关著作和书信中,提出了这样三个重要理论观点:一是处于低级发展阶段的社会不能解决高级社会发展阶段才遇到的问题;二是农村公社是东方专制制度的自然基础;三是须从大历史的尺度看待资本主义导致的后果。恩格斯的这些理论观点既体现了唯物史观的精神要义,也是对俄国等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特点的深刻洞察,对于我们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能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俄国问题 重要理论观点 借鉴与启示
下载PDF
马克思对俄国农村公社问题的思考及其当代启示
11
作者 苗永凯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期26-30,共5页
农村公社问题关乎俄国的前途命运,在历史上曾引起持久的争论。马克思首先从公社本身的二重性出发指认了公社在纯理论上的两种可能命运,又通过对公社现实生存境遇的分析确定了现实中两股势力的斗争决定了公社的最终结局,进而形成了关于... 农村公社问题关乎俄国的前途命运,在历史上曾引起持久的争论。马克思首先从公社本身的二重性出发指认了公社在纯理论上的两种可能命运,又通过对公社现实生存境遇的分析确定了现实中两股势力的斗争决定了公社的最终结局,进而形成了关于俄国农村公社问题的完整认知。经过马克思科学论证后所展开的一条公社跨越式发展新路径尽管未能实现,但其思考中所蕴含的人民立场价值向度、社会发展认知逻辑和伟大斗争精神力量仍然是我们解决当今中国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科学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俄国农村公社 发展道路
下载PDF
19世纪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团在华自然科学考察与研究
12
作者 何玉丹 《西伯利亚研究》 2024年第1期83-95,共13页
19世纪初,面对西欧强国的扩张,俄国一方面采取对抗的守势,另一方面则试图寻找自己新的势力空间。彼时,俄国政府对驻华传教团先期传回的中国国情信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遂开始借传教团驻华之便在中国进行“科学考察”与研究。19世纪上半叶... 19世纪初,面对西欧强国的扩张,俄国一方面采取对抗的守势,另一方面则试图寻找自己新的势力空间。彼时,俄国政府对驻华传教团先期传回的中国国情信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遂开始借传教团驻华之便在中国进行“科学考察”与研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对中国的自然科学考察处于探索阶段,为清代中国与沙皇俄国进行学术交流创造了条件。19世纪中叶,俄国在华修建了北京地磁气象台,此举为其在华进行现代科学考察奠定了物质基础。前两个阶段的积累为后来传教团成员在中国更大范围地开展实地考察提供了信息、技术和设备支撑。19世纪俄国传教团的在华自然科学考察及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当时俄国对中国的认知,增加了俄国的中国动植物藏品数量,甚至帮助俄国从中国获得了很多权益,同时,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清代中俄之间的自然科学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中国 俄国 传教团 北京地磁气象台
下载PDF
十月革命前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歌曲探析
13
作者 刘峰 《黄河之声》 2024年第3期64-67,171,共5页
随着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也产生了革命歌曲。它们不仅在街头集会和示威活动中被传唱,而且在阴暗的监狱地牢中也被唱过,而在监狱中也诞生了许多革命歌曲。这些歌曲仿佛长出了翅膀,飞到了遥远的地方,成为人民的财产。本文分析了同志们,勇... 随着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也产生了革命歌曲。它们不仅在街头集会和示威活动中被传唱,而且在阴暗的监狱地牢中也被唱过,而在监狱中也诞生了许多革命歌曲。这些歌曲仿佛长出了翅膀,飞到了遥远的地方,成为人民的财产。本文分析了同志们,勇敢地前进、瓦尔沙维扬卡等革命歌曲,阐述了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歌曲的创作、发展和积极意义,展现俄国革命歌曲蕴含的革命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月革命前 俄国 无产阶级 革命歌曲
下载PDF
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14
作者 蔡一笑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7期208-210,共3页
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并阐述了相关思想。马克思认为农村公社的内在二重性有正反两方面作用的可能性,提出了东方社会道路的设想“跨越卡夫丁峡谷”。恩格斯对俄国社会问题以及东... 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并阐述了相关思想。马克思认为农村公社的内在二重性有正反两方面作用的可能性,提出了东方社会道路的设想“跨越卡夫丁峡谷”。恩格斯对俄国社会问题以及东方道路理论随着实践的深入以及对变化着的社会发展的剖析进行了补充和发挥。在《论俄国社会问题》中,恩格斯通过对特卡乔夫的批判指出俄国并无社会主义革命的优势,但不排除俄国公社有转变成高级形式公社制的可能性。在《论<俄国社会问题>跋》中,恩格斯从村社制度的落后性进行分析,阐述了俄国走非资本主义非西方道路的先天条件,同时提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俄国道路 土地公社制度
下载PDF
俄国1917年革命和内战期间各种势力在乌克兰的角逐及结果
15
作者 刘显忠 《俄罗斯学刊》 2023年第6期5-28,共24页
乌克兰历史文化复杂,乌克兰三次争取独立的历史都与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相关联。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俄国革命及俄国内战导致的地缘政治变化为乌克兰提供了在帝国废墟上建立自己国家的客观条件。但由于乌克兰地区各种势力的不同要求,... 乌克兰历史文化复杂,乌克兰三次争取独立的历史都与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相关联。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俄国革命及俄国内战导致的地缘政治变化为乌克兰提供了在帝国废墟上建立自己国家的客观条件。但由于乌克兰地区各种势力的不同要求,各种力量在乌克兰地区激烈博弈,最后布尔什维克取胜。一战前乌克兰地区分属于俄罗斯帝国和奥匈帝国两国,一战后,则分属于四个国家:苏维埃俄国获得了乌克兰的大部分,波兰获得了加利西亚和从前曾属于俄国的沃伦部分地区,捷克斯洛伐克获得了喀尔巴阡罗斯,罗马尼亚获得了比萨拉比亚和布科维纳。当时与俄罗斯及乌克兰问题利益相关的各国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也对乌克兰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研究俄国革命及内战期间乌克兰地区各种力量的争夺,对理解和认识当今俄乌冲突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乌克兰 俄国1917年革命及内战
下载PDF
再论俄国19世纪中期的“纯艺术”论之争
16
作者 王志耕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5-14,共10页
19世纪50—60年代随着俄国社会改革进程的加快,文学界展开了对艺术功能的论争,继承了别林斯基思想的现实主义派主张发扬果戈理的“暴露”传统,让艺术服务于社会,而唯美派站在“纯艺术”论立场上主张发扬普希金的诗意传统,打造“为艺术... 19世纪50—60年代随着俄国社会改革进程的加快,文学界展开了对艺术功能的论争,继承了别林斯基思想的现实主义派主张发扬果戈理的“暴露”传统,让艺术服务于社会,而唯美派站在“纯艺术”论立场上主张发扬普希金的诗意传统,打造“为艺术的艺术”。这场论争以《现代人》《读书文库》《俄国导报》《时代》等主流杂志为阵地,自50年代中期延续到60年代,发表了大量文章,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这场论争一方面促进了俄国文学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一方面提升了俄国文学的艺术品格,并为后来的文学社会学批评和形式主义理论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文学 “纯艺术”论 《现代人》 《读书文库》 俄国导报》
下载PDF
恩格斯晚年对近代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考
17
作者 吕世荣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7-12,34,共7页
恩格斯晚年对近代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考吕世荣马克思晚年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考,近年来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并开展了深入的讨论,但对恩格斯晚年的理论思考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实际上,恩格斯同样为俄国社会发展道路作出... 恩格斯晚年对近代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考吕世荣马克思晚年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考,近年来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并开展了深入的讨论,但对恩格斯晚年的理论思考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实际上,恩格斯同样为俄国社会发展道路作出了理论探索。当然,怎样评价恩格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越资本主义 俄国农村公社 恩格斯晚年 俄国公社 俄国社会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 俄国革命 近代俄国 无产阶级革命
下载PDF
俄国对日安全认知的演变及竞争战略的调整——以迫日还辽政策出台为中心的考察
18
作者 邢媛媛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6-115,共10页
迫日还辽是关涉俄帝国核心利益且产生深远影响的复杂外交事件,俄国对日本安全认知的演变是迫日还辽政策出台的关键性变量。对俄国而言,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日本从“并不是理想的大陆邻居”升级为“危险的邻居”,最后成为“不得不十分关注... 迫日还辽是关涉俄帝国核心利益且产生深远影响的复杂外交事件,俄国对日本安全认知的演变是迫日还辽政策出台的关键性变量。对俄国而言,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日本从“并不是理想的大陆邻居”升级为“危险的邻居”,最后成为“不得不十分关注的邻居”,俄国对日本安全认知的深化反映出日本对俄国威胁的不断加深,迫日还辽政策应运出台。俄国对日认知形塑其对日外交行为,意味着俄国从以大国竞争为主、地缘竞争为辅的战略框架转向以地缘竞争为主、大国竞争为辅。短期来看,迫日还辽缓解俄国的地缘压力,符合特定条件下的国家安全需要。从长期看,强势凌厉的战略布局背后体现俄国对霸权可能衰落的焦虑和维持霸权能力的不自信,暴露出地缘竞争的脆弱和战略调整的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日本 迫日还辽 远东 地缘竞争
下载PDF
《俄国文学史》的建构原则与书写方式
19
作者 汪介之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131-137,156,共8页
苏联时期俄国文学史专家普鲁茨科夫主编的四卷本《俄国文学史》,深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观的浸润,显示出对“历史文化学派”方法论的借鉴,紧密联系世界文学的整体格局,勾画本民族文学的动态与成就,致力于揭示俄国文学作为语言艺术... 苏联时期俄国文学史专家普鲁茨科夫主编的四卷本《俄国文学史》,深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观的浸润,显示出对“历史文化学派”方法论的借鉴,紧密联系世界文学的整体格局,勾画本民族文学的动态与成就,致力于揭示俄国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发展进程,从而完成了一部贯通古今的俄罗斯民族精神回溯与自我认识的史书。其主导精神、使命意识和研究方法,对于我国的文学史书写以及人文科学话语体系建构,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文学史》 普鲁茨科夫 建构 书写
下载PDF
近代俄国人对蒙古高原科学考察研究综述
20
作者 咏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95-101,共7页
作为蒙古高原一部分的中国北部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虽然在自然条件上存在巨大差异,但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着无法割裂的血肉联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深刻认识中国和中国社会,必须充分重视中国北部边疆地区在中华民... 作为蒙古高原一部分的中国北部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虽然在自然条件上存在巨大差异,但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着无法割裂的血肉联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深刻认识中国和中国社会,必须充分重视中国北部边疆地区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本文梳理了19世纪末以来,中外学者对于俄国在蒙古高原考察的研究历程,揭示了不同阶段研究范式的转变路径与不足,并倡导学界对近代俄国人在蒙古高原科学考察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研究,从而为“一带一路”倡议、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万里茶道”“草原丝绸之路”,以及中国北部边疆史地研究等多领域,提供重要的历史参考和战略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边疆史地 考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