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俄罗斯蜜蜂保种群的遗传标识码:基因组微卫星标记谱图 被引量:1
1
作者 Brandorf A Ivoilova M +1 位作者 李兴安 薛运波 《中国蜂业》 2013年第Z3期17-22,共6页
俄罗斯蜜蜂是欧洲人大约在十九世纪中期向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及其周边海冰边疆(即俄罗斯远东地区)移居时带入的西方蜜蜂;欧洲黑蜂在欧洲向东方向的地理分布极限地域是位于俄罗斯西部平原(欧洲部分)与东部高原、山地(亚洲部分)之间的... 俄罗斯蜜蜂是欧洲人大约在十九世纪中期向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及其周边海冰边疆(即俄罗斯远东地区)移居时带入的西方蜜蜂;欧洲黑蜂在欧洲向东方向的地理分布极限地域是位于俄罗斯西部平原(欧洲部分)与东部高原、山地(亚洲部分)之间的乌拉尔山脉,即俄罗斯中部地区。为了初步揭示俄罗斯蜜蜂与欧洲黑蜂之间的遗传关系,本研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体外扩增基因组微卫星标记的方法,对俄罗斯远东地区采样点的俄罗斯蜜蜂(俄罗斯当地人称之为俄罗斯远东黑蜂)和俄罗斯中部地区采样点的欧洲黑蜂(俄罗斯当地人称之为俄罗斯中部蜜蜂)进行了比对分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蜜蜂样本在11个基因组微卫星位点均出现等位序列条带,两种蜜蜂样本的等位序列条带数构成了各自特有的基因组微卫星DNA等位序列标记谱图。这提示,俄罗斯蜜蜂样本的基因组微卫星DNA等位序列标记谱图作为俄罗斯蜜蜂保种群的遗传标识码,很可能具有特异性(相对于欧洲黑蜂样本的基因组微卫星DNA等位序列标记谱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蜜蜂 保种群 遗传标识码 基因组微卫星 标记谱图
下载PDF
国外抗狄斯瓦螨蜂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潘娇 李志国 苏松坤 《中国蜂业》 2011年第Z2期31-34,共4页
狄斯瓦螨是对世界养蜂业威胁最大的蜜蜂病虫害,由于其分布广、易感染及防治难等特点,受到国内外养蜂界的普遍关注。人们在使用各种化学、生物方法防治螨害后发现,只有培育抗螨蜂种才是最理想、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因此,抗螨蜂种的研究和... 狄斯瓦螨是对世界养蜂业威胁最大的蜜蜂病虫害,由于其分布广、易感染及防治难等特点,受到国内外养蜂界的普遍关注。人们在使用各种化学、生物方法防治螨害后发现,只有培育抗螨蜂种才是最理想、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因此,抗螨蜂种的研究和培育变得非常重要。本文综述了国外抗狄斯瓦螨蜂种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美国、俄罗斯、欧洲国家的抗螨蜂种培育及研究现状。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的抗螨蜂种培育及养蜂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斯瓦螨 抗螨蜂种 俄罗斯蜜蜂 欧洲蜜蜂 选育
下载PDF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饶河黑蜂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文君 罗其花 +2 位作者 李长春 刘晓东 马玉珍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60-1166,共7页
为了摸清我国饶河黑蜂(亦称东北黑蜂)群体与俄罗斯蜜蜂(亦称USDA-ARS俄罗斯蜜蜂)、C形态学分支的卡尼鄂拉蜂Apis mellifera carnica、O形态学分支的高加索蜂Apis mellifera caucasica和安拉托尼亚蜂Apis mellifera anatoliaca之间的亲... 为了摸清我国饶河黑蜂(亦称东北黑蜂)群体与俄罗斯蜜蜂(亦称USDA-ARS俄罗斯蜜蜂)、C形态学分支的卡尼鄂拉蜂Apis mellifera carnica、O形态学分支的高加索蜂Apis mellifera caucasica和安拉托尼亚蜂Apis mellifera anatoliaca之间的亲缘关系,本试验运用16个微卫星DNA标记,以来自饶河县7个区域(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东北黑蜂为研究对象,其它5个蜜蜂群体为对照,分析了东北黑蜂与其他西方蜜蜂的亲缘关系、群体遗传结构和种质特性。结果表明东北黑蜂群体与俄罗斯蜜蜂亲缘关系最近(遗传距离(dμ)2=0.31~0.55),在遗传进化关系上处于同一进化分支,而与高加索蜂、安拉托尼亚蜂和卡尼鄂拉蜂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遗传距离(dμ)2=0.52~0.86)。该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东北黑蜂起源于俄罗斯蜜蜂,其对东北黑蜂的选育、推广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河黑蜂 俄罗斯蜜蜂 遗传距离 亲缘关系 微卫星标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