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战后俄蒙关系的演进轨迹与基本特征
1
作者 祁治业 范丽君 《俄罗斯学刊》 2023年第1期99-119,共21页
苏联解体30年来,俄罗斯和蒙古国的关系在经历了叶利钦时代的“俄冷蒙热”之后,在普京时代实现了从“传统睦邻伙伴”到“战略伙伴”再到“全面战略伙伴”的三次升级,俄罗斯恢复了昔日对蒙古国的影响力。俄罗斯和蒙古国关系的基本特点为:... 苏联解体30年来,俄罗斯和蒙古国的关系在经历了叶利钦时代的“俄冷蒙热”之后,在普京时代实现了从“传统睦邻伙伴”到“战略伙伴”再到“全面战略伙伴”的三次升级,俄罗斯恢复了昔日对蒙古国的影响力。俄罗斯和蒙古国关系的基本特点为:在经济上,俄罗斯掌控蒙古国经济命脉,包括垄断其能源供应,控制其铁路通道,投资其战略矿产资源等;在政治上,俄罗斯将蒙古国重新纳入自身势力范围;在安全上,俄罗斯防止蒙古国完全倒向北约。蒙古国对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此外,2022年2月俄乌军事冲突以来,俄罗斯受西方制裁,欧洲国家想与俄能源“脱钩”,失去欧洲市场的俄罗斯将转向东方,此时蒙古国的重要性大幅提升。对蒙古国来说,经过多年的徘徊后再次靠向俄罗斯,也有平衡中国日益崛起带来压力的战略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蒙关系 战略伙伴 经济控制 联合军演 平衡外交
下载PDF
俄罗斯重塑俄蒙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秀杰 《西伯利亚研究》 2002年第6期31-32,共2页
普京上台后,对俄蒙关系重新定位。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在地缘战略上,俄罗斯都有必要把蒙古控制在自己的影响范围之内,使其成为俄罗斯在亚洲的重要伙伴。双方发展关系的道路上虽然存在着一些障碍,但总体趋势向好。俄蒙关系的加强... 普京上台后,对俄蒙关系重新定位。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在地缘战略上,俄罗斯都有必要把蒙古控制在自己的影响范围之内,使其成为俄罗斯在亚洲的重要伙伴。双方发展关系的道路上虽然存在着一些障碍,但总体趋势向好。俄蒙关系的加强对我国地缘安全将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 俄蒙关系
下载PDF
评《17世纪俄蒙关系历史档案(1607—1636)》的资料价值——2010年该译著将由清史编委会推出问世
3
作者 马曼丽 巨晶 《西部蒙古论坛》 2009年第2期67-72,128,共9页
本文介绍了该译著记录的有关卫拉特新史事的珍贵档案情况,档案不仅淋漓尽致地反映了沙俄早期侵略中国的一系列史实,而且档案中涉及丰富的西北各民族间关系的资料,认为该书的档案资料必能为有关研究领域打开挖掘新资料的广阔天地,值得有... 本文介绍了该译著记录的有关卫拉特新史事的珍贵档案情况,档案不仅淋漓尽致地反映了沙俄早期侵略中国的一系列史实,而且档案中涉及丰富的西北各民族间关系的资料,认为该书的档案资料必能为有关研究领域打开挖掘新资料的广阔天地,值得有关研究家对其充分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蒙关系 卡尔梅克 档案资料
全文增补中
《俄蒙关系史料汇编(1654-1685年)》绪论
4
作者 斯列萨尔丘克 盛肖霞 《民族史研究》 2015年第1期84-97,共14页
《俄蒙关系史料汇编》是关于俄国与其近邻蒙古诸汗帐之间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关系的史料汇编。截至目前《俄蒙关系史料汇编》已出版四部,分别是1959年出版的《俄蒙关系史料汇编(1607-1636年)》、1976年出版的《俄蒙关系史料汇编(1636... 《俄蒙关系史料汇编》是关于俄国与其近邻蒙古诸汗帐之间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关系的史料汇编。截至目前《俄蒙关系史料汇编》已出版四部,分别是1959年出版的《俄蒙关系史料汇编(1607-1636年)》、1976年出版的《俄蒙关系史料汇编(1636-1654年)》、1996年出版的《俄蒙关系史料汇编(1654-1685年)》以及2000年出版的《俄蒙关系史料汇编(1685-1691年)》,均由俄罗斯社会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东方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前两部为Й.Я.兹拉特金(Й.Я.3maTKИH)主编,后两部为r.M.斯列萨尔丘克主编,其中前两部的汉译本已经于今年出版。①这一系列史料汇编,对于研究中亚国际关系、蒙古学、东方学以及清史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本文翻译的为第三部史料的前言部分,其中的学术观点和言论我们不能一一赞同,但是不影响我们推介这部史料。关于译文还有几点说明,一是人名汉译后附有俄文写法,多次重复的姓名,只在第一次体现;二是原文和注释内容遵照原文翻译,未加改动,只在影响理解的部分用括号加以补充;三是原文注释为连续编排,为了与论文集体例相同,译文的注释采用每页重新编排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蒙关系 卫拉特 准噶尔 喀尔喀
下载PDF
《俄蒙关系》前言
5
作者 М.И.戈尔曼 史文 《蒙古学资料与情报》 1989年第3期42-44,共3页
《俄蒙关系》是苏联东方文献总编辑部1987年推出的一部论述俄蒙关系史的新著,作者Ш.Б.奇木德道尔吉耶夫,责任编辑М.И.戈尔曼,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审订出版。全书共6章,233页,约20万字,按年代顺序论述了13—20世纪初的俄蒙关系史。
关键词 俄蒙关系 古学 东方学 沙皇政府 世纪初 古民族 专制政体 德道 准噶尔
原文传递
论蒙俄贸易合作的演进过程及其发展特点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定天 彭传勇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6-83,共8页
蒙古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经历了建立和缓慢发展—快速发展—滑坡与复苏—平稳发展的演进过程。在不同历史时期,双边贸易合作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蒙古国对待俄罗斯贸易合作的态度由被迫转变为主动,其运行模式也由排他式转变为开放式... 蒙古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经历了建立和缓慢发展—快速发展—滑坡与复苏—平稳发展的演进过程。在不同历史时期,双边贸易合作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蒙古国对待俄罗斯贸易合作的态度由被迫转变为主动,其运行模式也由排他式转变为开放式,这与当时蒙俄两国的政局及所处的国际环境密切相关。从现实情况看,尽管中国已取代俄罗斯成为蒙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但蒙古国在贸易上对俄罗斯的依存度一直很高,而且仍具巨大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国 罗斯 关系 关系 经济合作 贸易模式
下载PDF
“万里茶道”与中蒙俄人文共同体建设
7
作者 马丽蓉 《新丝路学刊》 2022年第1期13-35,137,共24页
“万里茶道”是17世纪兴起的以茶叶为大宗货物、繁荣了两个多世纪的欧亚国际贸易线路,也是中国连通世界的“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深植于中蒙俄三国民众内心深处的宝贵历史财富。盘活“万里茶道”历史资源,已成为“一带一路”... “万里茶道”是17世纪兴起的以茶叶为大宗货物、繁荣了两个多世纪的欧亚国际贸易线路,也是中国连通世界的“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深植于中蒙俄三国民众内心深处的宝贵历史财富。盘活“万里茶道”历史资源,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可以使“万里茶道”蒙古段的中介作用得以发挥;在“万里茶道”申遗工作的带动下,中蒙俄人文共同体建设日趋走深走实,蒙古国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中蒙俄人文共同体建设,将助力中蒙俄“万里茶道”建设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形成联动效应,取得实效,进而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的对接合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民意基础,在深化发展中蒙俄关系中实现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美好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里茶道 古段茶道 关系 人文共同体
下载PDF
2021年俄罗斯亚太外交:加强地缘政治影响力与扩展经济利益
8
作者 李勇慧 《西伯利亚研究》 2022年第2期55-66,共12页
2021年俄罗斯加紧布局亚太外交,奉行加强地缘政治影响力与扩展经济利益同步并举的政策。俄罗斯与亚太传统友好国家巩固政治关系,加强信任;重视与东盟的多边合作;与美国盟友日韩发展不等距离外交关系。与亚太国家的经贸关系平稳发展,虽... 2021年俄罗斯加紧布局亚太外交,奉行加强地缘政治影响力与扩展经济利益同步并举的政策。俄罗斯与亚太传统友好国家巩固政治关系,加强信任;重视与东盟的多边合作;与美国盟友日韩发展不等距离外交关系。与亚太国家的经贸关系平稳发展,虽然贸易额较小,但经贸合作潜力巨大。俄罗斯亚太外交的人文合作中抗疫合作突出。俄罗斯亚太外交对构建欧亚地区地缘政治新格局的谋划遭遇美国印太战略的挑战。当前俄罗斯亚太外交更加重要,更具战略性,是俄罗斯成为全球大国、变革国际秩序的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构建欧亚地区新秩序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亚太外交 关系 关系 俄蒙关系 关系 关系 罗斯与东盟关系
下载PDF
蒙古在东北亚地区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娜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0年第4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东北亚地区 地缘政治地位 俄蒙关系
下载PDF
俄国档案中关于17世纪蒙古史的资料
10
作者 М.И.戈尔曼 吴持哲 《蒙古学资料与情报》 1991年第1期24-27,共4页
17世纪,蒙古诸汗和王公之间的残酷斗争,导致了满族长达二百多年的统治。当时,军事封建的满清国家对日益丧失其独立的蒙古诸王公构成了压力。另一方面,各王公与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关系却加强了。17世纪乃是蒙古游牧民具有高度独创性的... 17世纪,蒙古诸汗和王公之间的残酷斗争,导致了满族长达二百多年的统治。当时,军事封建的满清国家对日益丧失其独立的蒙古诸王公构成了压力。另一方面,各王公与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关系却加强了。17世纪乃是蒙古游牧民具有高度独创性的社会设施和结构的极盛时期,“游牧封建主义”、佛教的振兴、喇嘛教教会,这一切对蒙古地区政治、精神生活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深刻。同时,这也是充满相互残杀的内讧时期。总的说来,蒙古现代史的这种戏剧性的开端,在这个民族的历史命运上留下了烙印,因而值得进行详细的研究。就这方面而言,除了众所周知的史实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区 古史 档案馆 西伯利亚 俄蒙关系 政治关系 历史命运 阿勒坦汗 莫斯科
原文传递
俄使佩特林首访明代中国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箭 《暨南史学》 CSSCI 2012年第1期147-161,共15页
俄中交往始于明末1618年的俄国佩特林使团访华,而非17世纪中叶的清初。本文在苏方研究和俄语、汉语、英语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考察俄国人开辟俄华通道出使中国的背景,俄蒙通道的开辟和俄蒙关系的建立;考证使团的人数、路线、行期;评说《... 俄中交往始于明末1618年的俄国佩特林使团访华,而非17世纪中叶的清初。本文在苏方研究和俄语、汉语、英语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考察俄国人开辟俄华通道出使中国的背景,俄蒙通道的开辟和俄蒙关系的建立;考证使团的人数、路线、行期;评说《中国、蒙古见闻记》的内容、特色和价值;分析佩特林之后俄中交往暂辍的原因;研讨佩特林访华的余波和影响,包括1642年维尔申宁访华,对英中开始交往的推进,明皇国书的下落,所谓先于佩特林的访华俄使传说,以及有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特林使团 中交往 俄蒙关系 暂辍的原因 《见闻记》 英中接触
原文传递
蒙古的“多支点”外交 被引量:1
12
作者 娜琳 常志忠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4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外交政策 罗斯 关系 中国 日本 美国 大国关系 经济合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