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俄裔文学的发展动向与跨语际特质
1
作者 吴笛 《英语研究》 2024年第2期125-136,共12页
随着美国多元文化氛围日趋浓厚,美国族裔文学研究亦渐趋繁荣,但与此形成反差的是,美国俄裔文学研究依然不受国内外学界的关注。其实,美国俄裔文学成就斐然,出现了多位举世闻名的诗人、小说家、理论家,在世界文学领域是一处独特的景观。... 随着美国多元文化氛围日趋浓厚,美国族裔文学研究亦渐趋繁荣,但与此形成反差的是,美国俄裔文学研究依然不受国内外学界的关注。其实,美国俄裔文学成就斐然,出现了多位举世闻名的诗人、小说家、理论家,在世界文学领域是一处独特的景观。美国俄裔文学的真正形成,始于20世纪20年代。伴随着社会历史语境的变迁,其在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四个鲜明的浪潮,其所涌现出的小说家或诗人,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时代精神。他们迫于生存创作的英语文学作品有别于美国本土的英语文学作品。尽管美国俄裔作家为寻求新的文化身份而不得已进行跨文化转变,但是他们的英语文学作品却反映了一定层面的俄罗斯语言文化要素和身份特性,呈现出一种跨语际艺术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俄裔文学 生成渊源 文化身份 跨语际特质
下载PDF
哈尔滨俄裔犹太人族群的形成 被引量:2
2
作者 汤洵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0-203,共4页
哈尔滨俄裔犹太人的历史是世界犹太人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的哈尔滨犹太人绝大多数来自于俄国(前苏联),属于阿什肯纳兹犹太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与开通,一部分为躲避俄国及东欧国家反犹、排犹浪潮及寻求自... 哈尔滨俄裔犹太人的历史是世界犹太人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的哈尔滨犹太人绝大多数来自于俄国(前苏联),属于阿什肯纳兹犹太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与开通,一部分为躲避俄国及东欧国家反犹、排犹浪潮及寻求自由发展的犹太人经西伯利亚、远东等地不远万里来到哈尔滨。哈尔滨人以其博大的胸怀接纳了这些漂泊异乡的犹太人,并给予他们诚挚的帮助和尊重。到20世纪中叶,哈尔滨一度成为犹太人群居地之一。哈尔滨文化的包容性为犹太人创业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俄裔犹太人也为哈尔滨多元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 哈尔滨 俄裔犹太人 中东铁路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俄裔:族称和族群认同
3
作者 唐戈 《西伯利亚研究》 2004年第5期49-53,共5页
东北地区俄裔(俄罗斯裔)的汉语族称有数种,这些汉语族称与俄裔的族群认同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俄裔的血缘构成对他们的族群认同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俄裔 族称 族群认同
下载PDF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裔犹太女性移民美国原因解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静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19,共6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动下,美国社会初步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工业社会的巨大转型,同时也引发了巨大的东、南欧外来女性移民潮。在这股移民洪流中,俄裔犹太女性成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从俄裔犹太女性移...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动下,美国社会初步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工业社会的巨大转型,同时也引发了巨大的东、南欧外来女性移民潮。在这股移民洪流中,俄裔犹太女性成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从俄裔犹太女性移民美国动因看,俄国频频爆发的反犹太暴力事件是促使犹太女性移民美国的直接动因,此外,俄裔犹太女性还长期遭受来自于俄国和本民族社会、经济和文化压迫,在美国诸多吸引因素的刺激下,最终导致了该时期俄裔犹太移民女性移民美国的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美国 俄裔犹太女性 移民
下载PDF
试析以色列新俄裔犹太移民形成中的国际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承 《俄罗斯研究》 CSSCI 2007年第3期75-81,共7页
20世纪70年代至今,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将近百万俄裔犹太人推向历史祖国的怀抱,最终形成了以色列最大的移民群体——新一代俄裔犹太移民。在其形成过程中,东西方冷战背景下的某些国际因素——苏联、以色列和美国为维护自身利益而采取的种... 20世纪70年代至今,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将近百万俄裔犹太人推向历史祖国的怀抱,最终形成了以色列最大的移民群体——新一代俄裔犹太移民。在其形成过程中,东西方冷战背景下的某些国际因素——苏联、以色列和美国为维护自身利益而采取的种种对策,对新一代俄裔犹太移民的形成作用最为直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色列 俄裔犹太移民 国际因素
下载PDF
以色列俄裔犹太移民的政治参与及其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谭力 李绍先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6-76,157,158,共23页
俄裔犹太移民是以色列国内规模最大的移民群体,他们因数量可观且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世俗化的宗教态度以及紧密团结的社会文化网络而备受关注。以色列俄裔犹太移民的政治参与是多方合力的结果:国家政策为俄裔犹太移民政治参与奠定了政... 俄裔犹太移民是以色列国内规模最大的移民群体,他们因数量可观且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世俗化的宗教态度以及紧密团结的社会文化网络而备受关注。以色列俄裔犹太移民的政治参与是多方合力的结果:国家政策为俄裔犹太移民政治参与奠定了政策基础;单一比例代表制为俄裔犹太移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制度基础;移民的人口和文化优势为其政治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以色列政党政治碎片化和日益分化的社会现实为俄裔犹太移民的政治实践提供了环境基础。在政治参与过程中,以色列俄裔犹太移民在不同时期分别呈现出对以色列主流政党的依附模式、创建政治社团和俄裔犹太移民政党的独立模式以及以色列政党政治碎片情境下的转型模式,其不同的参政模式对以色列政治、经济、社会与外交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裔犹太移民 以色列 政治参与 政治影响
下载PDF
黑龙江沿岸地区俄裔人口来源论析
7
作者 刘宇 佀宏钢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9年第3期1-3,共3页
我国黑龙江沿岸特别是中上游地区的中俄混血后裔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19世纪末黑龙江边"淘金"浪潮下产生的跨国婚姻;二是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的跨国贸易,让很多中俄年轻人有机会结合组成家庭;三是"十月革命"以及... 我国黑龙江沿岸特别是中上游地区的中俄混血后裔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19世纪末黑龙江边"淘金"浪潮下产生的跨国婚姻;二是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的跨国贸易,让很多中俄年轻人有机会结合组成家庭;三是"十月革命"以及之后的自然灾害使很多对岸的俄罗斯人避入中国境内。这些跨国家庭的后代至今仍在黑龙江边平静地生活着,也是我国"俄罗斯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俄裔人口 罗斯人
下载PDF
以色列社会对俄裔犹太移民的认知与态度
8
作者 崔财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6-205,共10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百万俄裔犹太移民移居到以色列,成为以色列国内最大的移民群体。他们在文化上俄罗斯化倾向显著,构建内部的族群认同,在政治上建立移民政党、争取话语权。基于俄裔犹太移民的特质,以色列社会对他们的认知大相径庭:以...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百万俄裔犹太移民移居到以色列,成为以色列国内最大的移民群体。他们在文化上俄罗斯化倾向显著,构建内部的族群认同,在政治上建立移民政党、争取话语权。基于俄裔犹太移民的特质,以色列社会对他们的认知大相径庭:以色列犹太政治精英认识到俄裔犹太移民的重要性,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保障他们的权益;宗教人士在对待俄裔犹太移民的问题上分化为正统派和改革派的较量,正统派认为俄裔犹太移民正在侵蚀以色列的“犹太”属性,而改革派则坚称俄裔犹太移民为犹太教注入了新的活力;普通公众对俄裔犹太移民的认知比较复杂,一些公众认可他们对以色列的积极作用,但因生活习惯和经济因素等缘由逐渐表现出对他们的不满,而以色列阿拉伯人则认为俄裔犹太移民正在挤占阿拉伯人的生存空间,坚决反对他们。总体来看,由于以色列犹太政治精英的主导性,以色列社会认可俄裔犹太移民,但却存在着不同群体认知的差异,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以色列宗教与世俗、新旧移民以及犹太人与少数族群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裔犹太移民 以色列 社会认知 犹太政治精英 宗教人士 普通公众
下载PDF
哈尔滨俄裔族群来源论析
9
作者 佀宏钢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9年第4期8-9,共2页
哈尔滨俄裔族群主要有三种来源:第一种是19世纪末中国人赴俄经商与俄罗斯姑娘组成家庭,后来因排华运动而返回国内定居哈尔滨;第二种是“十月革命”后逃亡到哈尔滨的白俄贵族、政府官员等,由于家道中落,无以为继,被迫嫁给中国本地居民;... 哈尔滨俄裔族群主要有三种来源:第一种是19世纪末中国人赴俄经商与俄罗斯姑娘组成家庭,后来因排华运动而返回国内定居哈尔滨;第二种是“十月革命”后逃亡到哈尔滨的白俄贵族、政府官员等,由于家道中落,无以为继,被迫嫁给中国本地居民;第三种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遭遇饥荒,黑龙江左岸部分贫苦农民及手工业者渡江南下来到哈尔滨,并在此地与中国人结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 俄裔族群 “跨国婚姻”
下载PDF
新世纪俄裔美国犹太作家移民叙事探析
10
作者 刘文松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52,共7页
进入21世纪后,美国文学界迎来了屡获大奖的俄裔美国犹太作家群。国内对他们研究得不多。加里·施特恩加特的小说《俄罗斯初涉社交者手册》标志着美国俄裔犹太文学在21世纪的兴起。这批非常有才华的年轻犹太作家还包括马克西姆·... 进入21世纪后,美国文学界迎来了屡获大奖的俄裔美国犹太作家群。国内对他们研究得不多。加里·施特恩加特的小说《俄罗斯初涉社交者手册》标志着美国俄裔犹太文学在21世纪的兴起。这批非常有才华的年轻犹太作家还包括马克西姆·施拉耶尔、安妮亚·尤里尼奇和埃伦·利特曼,拉拉·瓦彭亚等。其叙事作品(包括回忆录)的主题比较集中,包括俄裔犹太人移民美国的整个过程:为什么要从俄罗斯移民美国,通过什么方式移民,为什么要在意大利等国等待几个月后才能入境美国以及有些移民为何重返俄罗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俄裔犹太作家 移民 反犹
原文传递
民粹主义浪潮下中东欧国家俄裔的身份分析——以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为例
11
作者 彭枭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6-89,共14页
由于历史恩怨与现实威胁,俄罗斯少数族裔自中东欧转型以来就是一些国家建立独立民族认同的障碍,乌克兰危机后更是被视为潜在分裂国家的“特洛伊木马”。自难民危机以来,俄罗斯通过积极施展“政治捕获”这一隐性的外交手段,在保守主义繁... 由于历史恩怨与现实威胁,俄罗斯少数族裔自中东欧转型以来就是一些国家建立独立民族认同的障碍,乌克兰危机后更是被视为潜在分裂国家的“特洛伊木马”。自难民危机以来,俄罗斯通过积极施展“政治捕获”这一隐性的外交手段,在保守主义繁荣的中东欧邻国弱化了右翼民粹—民族主义政党对俄裔的排斥与攻击。本文旨在探讨这一手段在俄裔身份地位提升中的作用。这一针对他国内部的“政治捕获”包括笼络右翼民粹政党、培植中左翼主流亲俄政党,以及影响选民偏好等三个策略。通过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两个与俄裔民族矛盾较为严重国家的比较分析,上述三个策略得到验证,两国当前势头最盛的民粹政党对俄裔的排斥均较之前有明显下降。而所在国选民主要的议题需求和政党政治系统的差异性是俄罗斯选择运用何种具体策略的决定性因素。在民粹浪潮下的中东欧,通过多种政治捕获策略化解俄裔遭受民族排斥的事实性难题,是俄罗斯实现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粹主义 民粹政党 中东欧 俄裔 罗斯
原文传递
逆写“移民风尚”:加里·施泰恩加特小说《俄罗斯名媛初涉手册》中的俄裔犹太移民叙事
12
作者 孔伟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50,共7页
20世纪70年代,苏联放开境内犹太复国主义者重返以色列的移民限制,大批世俗化的犹太民众也借此机会离开,形成一种盲目的“移民风尚”。加里·施泰恩加特小说《俄罗斯名媛初涉手册》描写了该时期移民美国的犹太青年弗拉基米尔·... 20世纪70年代,苏联放开境内犹太复国主义者重返以色列的移民限制,大批世俗化的犹太民众也借此机会离开,形成一种盲目的“移民风尚”。加里·施泰恩加特小说《俄罗斯名媛初涉手册》描写了该时期移民美国的犹太青年弗拉基米尔·格施金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身份困境与精神危机以及他重返东欧的一段传奇经历。本文通过解读《手册》逆写犹太人的流散轨迹,揭示因“时尚”而移民的俄裔犹太人对祖籍国复杂的情感投射、对移民盲目性的反思以及为回归家园所做的努力与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名媛初涉手册》 俄裔犹太人 移民风尚
原文传递
俄裔犹太人的美国之声——马克西姆·施拉耶尔访谈
13
作者 李锋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20年第2期48-54,共7页
马克西姆·施拉耶尔是著名的俄裔美国犹太作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现为波士顿学院俄语、英语与犹太研究教授,兼任哈佛戴维斯中心俄罗斯与欧亚犹太人研究项目主任。他因主编《俄国犹太文学选集》而获得2007年度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 马克西姆·施拉耶尔是著名的俄裔美国犹太作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现为波士顿学院俄语、英语与犹太研究教授,兼任哈佛戴维斯中心俄罗斯与欧亚犹太人研究项目主任。他因主编《俄国犹太文学选集》而获得2007年度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随后凭借对犹太诗人和大屠杀见证者的研究赢得2012年度古根海姆奖。此外,他所创作的传记与小说作品在国际上广受好评,借此成为当代美国犹太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2019年年底,施拉耶尔接受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犹太研究所李锋教授的访谈。在访谈中,他谈及自己的俄国犹太文学研究、移民文学研究、传记与小说写作,以及对族裔与宗教身份、历史、记忆等问题的看法。施拉耶尔指出,尽管俄国犹太文学在其本土日渐式微,但其遗产将在美国和以色列保持生机,而自己的文学研究与创作,也将持续关注俄国犹太移民如何同往昔的欧洲记忆努力实现和解,同时在当下美国营造新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西姆·施拉耶尔 国犹太文学 俄裔美国文学 大屠杀研究 离散研究 移民文学
原文传递
魔法师的游戏——纳博科夫小说的后现代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郎晓玲 《艺术广角》 2001年第1期36-40,共5页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是当代著名的美籍俄裔小说家、文体学家、诗人、剧作家和翻译家。最使他引以为豪的是他的小说。读他的小说,我们可以得到智性的狂喜和欢悦,看出人生的虚妄和荒诞……俄罗斯文...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是当代著名的美籍俄裔小说家、文体学家、诗人、剧作家和翻译家。最使他引以为豪的是他的小说。读他的小说,我们可以得到智性的狂喜和欢悦,看出人生的虚妄和荒诞……俄罗斯文学的优良传统滋养了他的心灵,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动又开阔了他的创作思路,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自身经历使他形成了对生活与艺术关系、现实与虚构的独特认识,由此他的创作不可避免地具有了明显的后现代文学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美籍俄裔小说家 后现代性 文学评论 创作思路 后现代文学 文学形式
下载PDF
中东铁路与哈尔滨犹太社区的形成
15
作者 矫淙旭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7期72-73,87,共3页
早在19世纪80年代,一些生活在俄国的犹太人就因为不堪忍受俄国反犹势力的压迫而向外迁移,其中一部分在经过西伯利亚来到中国东北定居。而伴随俄国在中国势力的扩张,一些犹太人因参与建设中东铁路而来到了哈尔滨并掀起了俄裔犹太人移居... 早在19世纪80年代,一些生活在俄国的犹太人就因为不堪忍受俄国反犹势力的压迫而向外迁移,其中一部分在经过西伯利亚来到中国东北定居。而伴随俄国在中国势力的扩张,一些犹太人因参与建设中东铁路而来到了哈尔滨并掀起了俄裔犹太人移居中国的浪潮,一度在哈尔滨形成了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一个犹太人社区。哈尔滨以其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为犹太人提供了一个舞台,犹太人也为哈尔滨的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铁路 俄裔犹太人 哈尔滨 哈尔滨犹太社区
下载PDF
试析以色列家园党的政治影响力
16
作者 谭力 李绍先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30-40,共11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裔犹太移民及其政党在以色列政坛开始崭露头角,以色列家园党作为至今依然存在于以色列政坛的俄裔移民政党,自1999年创建以来发展迅速,对以色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外交产生了重要影响。家园党初次创建便顺利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裔犹太移民及其政党在以色列政坛开始崭露头角,以色列家园党作为至今依然存在于以色列政坛的俄裔移民政党,自1999年创建以来发展迅速,对以色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外交产生了重要影响。家园党初次创建便顺利进入以色列政府,采取从中心向边缘、从国家权力到地方权力的政治路径,自上而下地实现政治目标。在历次政治选举中,家园党依据政党特点、政治纲领、国内形势、地区局势不断调整参政策略、政治动员、组织游说等方式参与政治。进入联合政府后,家园党在政治层面对以色列政府组阁、以色列政治生态右倾和移民政治融入方式产生影响;在经济方面,家园党提倡增加就业机会、提供就业保障,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以俄之间的旅游业。对家园党政治影响力的分析,从内部因素来看,家园党拥有着数量可观的俄裔犹太移民的政治支持和专业化的政治精英队伍,紧密的俄语网络和俄语文化为家园党争取选民提供了人口学与文化学基础;从外部因素分析,家园党善于利用以色列国家的政治体制与社会文化,家园党与以色列国内阿拉伯人的关系也影响着该党的政治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色列家园党 政治影响力 俄裔犹太移民
下载PDF
“俄罗斯诗学欧美化”——北境时期布罗茨基的诗学演进与经典化历程
17
作者 张驰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6,共12页
1964—1965年间,布罗茨基北境乡村的流放经历以及随之发生的诗学变法,是影响其一生艺术创作与精神世界的关键转型,其中最为核心的嬗变机制是“俄罗斯诗学欧美化”尝试。在流放地的异质文化空间内,布罗茨基通过对欧美抒情诗资源的嫁接,... 1964—1965年间,布罗茨基北境乡村的流放经历以及随之发生的诗学变法,是影响其一生艺术创作与精神世界的关键转型,其中最为核心的嬗变机制是“俄罗斯诗学欧美化”尝试。在流放地的异质文化空间内,布罗茨基通过对欧美抒情诗资源的嫁接,处理了本国文学传统和异国诗学资源之间的复杂关系,打破了俄罗斯诗歌在文化上和形式上经典完善的自洽体系,使其具有全新的音乐性、隐喻性和智慧性。借由在“彼得堡文本”符码系统中融入的盛期现代主义和客体化诗学,诗人改变了民族语言的当代表现形式,拓宽了俄罗斯诗歌的心理和思维界线,这一诗歌经典化理路让布罗茨基逐渐完成了从地方性诗人逐渐到世界级诗人的蜕变。表面上看,这次诗学转型是布罗茨基个人创作论与文体学意义上的变构,实质上是俄罗斯诗歌内在生长机制的一次自我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罗茨基 北境时期 诗学转型 经典化 俄裔美国文学
原文传递
中东铁路视野下的哈尔滨犹太人
18
作者 矫淙旭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第17期89-90,共2页
19世纪末,伴随着沙俄在远东势力的扩张,大量的俄裔犹太人来到中国参与修建中东铁路,并一度在哈尔滨形成了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一个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社区—哈尔滨犹太社区。犹太人的到来为哈尔滨的经济开发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哈尔滨以其... 19世纪末,伴随着沙俄在远东势力的扩张,大量的俄裔犹太人来到中国参与修建中东铁路,并一度在哈尔滨形成了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一个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社区—哈尔滨犹太社区。犹太人的到来为哈尔滨的经济开发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哈尔滨以其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为犹太人提供了一个舞台,而犹太人则在哈尔滨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铁路 俄裔犹太人 哈尔滨 现代化
下载PDF
21世纪初美国犹太文学中的俄罗斯文化书写
19
作者 孔伟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50,共9页
21世纪初,一批来自苏联及俄罗斯的美籍犹太小说家集体书写犹太移民在祖籍国的生活经历,追溯犹太人与俄罗斯文学、社会、饮食、习俗等文化现象之间的历史纠缠。这种书写方式在美国犹太文学史上十分鲜见。本文通过解析俄裔美国犹太作家的... 21世纪初,一批来自苏联及俄罗斯的美籍犹太小说家集体书写犹太移民在祖籍国的生活经历,追溯犹太人与俄罗斯文学、社会、饮食、习俗等文化现象之间的历史纠缠。这种书写方式在美国犹太文学史上十分鲜见。本文通过解析俄裔美国犹太作家的创作,阐释俄罗斯文化对美国犹太文学体系的三重影响,即书写俄罗斯地域和文化拓展了美国犹太文学的叙事边界;将俄罗斯性与犹太性、美国性并置,消解了美国犹太文学中的二元主题结构;采用异质、临界的叙述方式推动了美国犹太文学叙事空间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文化 俄裔美国犹太文学 叙事边界 主题结构 阈限叙事空间
原文传递
“一条复杂的小蛇”——简析纳博科夫的小说《普宁》的叙述结构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鹤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2-147,共6页
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的英语小说《普宁》以流亡异国的俄语教授铁莫菲·普宁在美国一所大学的教书生涯为线索,展现了俄国流亡知识分子的流亡心态及在两种文化冲突间的挣扎。纳博科夫采用多变的叙述层次,巧妙地将主人公的生存状况与... 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的英语小说《普宁》以流亡异国的俄语教授铁莫菲·普宁在美国一所大学的教书生涯为线索,展现了俄国流亡知识分子的流亡心态及在两种文化冲突间的挣扎。纳博科夫采用多变的叙述层次,巧妙地将主人公的生存状况与心态纳入到一个“立体化”的叙事空间中,以异于传统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手法对流亡知识分子的生活与内心进行了刻画与剖析,对俄国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进行了深刻思考。本文从小说的叙述特征入手,从文本的叙述构成方式上对小说的结构及作家的建构意图进行梳理和挖掘,以求更好地把握纳博科夫独特的叙述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裔美籍 纳博科夫 小说 《普宁》 叙述结构 建构意图 现实主义 创作手法 流亡知识分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