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序良俗在情人遗赠纠纷中的适用——基于私法与基本权利冲突理论的二元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刘耀东 《交大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9,共11页
遗赠是否违背公序良俗应以遗赠本身为审查对象,而不能以遗赠以外之事实为断。同时,情人遗赠行为是否违背公序良俗,尤应考察当事人一方遗赠的动机是否是将性奉献与经济上的对待给付联结起来,抑或是存在其他更值得尊重的动机。但在私法视... 遗赠是否违背公序良俗应以遗赠本身为审查对象,而不能以遗赠以外之事实为断。同时,情人遗赠行为是否违背公序良俗,尤应考察当事人一方遗赠的动机是否是将性奉献与经济上的对待给付联结起来,抑或是存在其他更值得尊重的动机。但在私法视角下,情人遗赠的效力,总是呈现出完全有效或完全无效的形态。而在基本权利冲突与权衡的视角下,各基本权利相互较量各自在具体个案中的分量,此种权衡和较量之结果体现在法律行为效力上,即既非完全有效亦非完全无效,而是在两者间存在多种可能性,因而更能适应个案中的具体情况,也更具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序良 遗赠 基本权利 遗嘱自由
下载PDF
遗赠、婚外同居与公序良俗 被引量:3
2
作者 孙维飞 《交大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8,共10页
《民法典》继承制度延续了《继承法》,最终并未采纳特留份制度。自比较法角度看,《民法典》继承制度的重要特色在于注重扶养或需要,避免不加限制的“不劳而获”。在向婚外同居者遗赠情形中,生存配偶非基于扶养或需要而主张违反遗嘱意思... 《民法典》继承制度延续了《继承法》,最终并未采纳特留份制度。自比较法角度看,《民法典》继承制度的重要特色在于注重扶养或需要,避免不加限制的“不劳而获”。在向婚外同居者遗赠情形中,生存配偶非基于扶养或需要而主张违反遗嘱意思的继承,不符合我国继承制度缓解“不劳而获”思想的特点,可不予支持。向婚外同居者遗赠的法律行为,若不涉及金钱和婚外同居的交换——如与婚外同居者订立遗赠扶养协议,则不应以违反公序良俗为由认定其无效。婚外同居者违反夫妻忠实义务可在夫妻关系的法律规定中寻求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赠 婚外同居 公序良
下载PDF
马仙信俗文化的伦理精神与新时代道德实践
3
作者 任俊华 李朝辉 叶鸿 《云梦学刊》 2024年第2期52-63,共12页
起源于浙江景宁的马仙信俗文化蕴含着丰厚的孝悌恭谨、勤俭爱家、友爱互助、和谐乡里、爱国护民、畲汉一家等伦理精神。在新时代对马仙信俗文化的伦理精神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助于推动新时代道德实践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 起源于浙江景宁的马仙信俗文化蕴含着丰厚的孝悌恭谨、勤俭爱家、友爱互助、和谐乡里、爱国护民、畲汉一家等伦理精神。在新时代对马仙信俗文化的伦理精神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助于推动新时代道德实践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有助于人心净化和淳朴仁厚的乡土和谐氛围的形成,有助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家发展,有助于新时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有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仙 文化 伦理精神 新时代 道德实践
下载PDF
敦煌吐鲁番等诸民族间丧仪葬俗之交流——以汉藏回鹘西夏《十王经》存本谈起
4
作者 张总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共14页
敦煌与吐鲁番地区都是中古时期诸多民族聚汇、也是诸多宗教交融之地,诸民族的丧葬仪俗也会存在交流融通,现虽详考明述还较困难,但借助中古广泛影响民俗丧仪的《十王经》来作某种探查或为可行。敦吐两地都出有汉与回鹘经本,此经现知还有... 敦煌与吐鲁番地区都是中古时期诸多民族聚汇、也是诸多宗教交融之地,诸民族的丧葬仪俗也会存在交流融通,现虽详考明述还较困难,但借助中古广泛影响民俗丧仪的《十王经》来作某种探查或为可行。敦吐两地都出有汉与回鹘经本,此经现知还有西夏与西藏本,敦煌又由汉、藏、回鹘、西夏诸族主导过当地政权。因而,藉此窗口线索考察诸宗教民族丧俗因素,或可了解诸族宗教之交流并获知古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王经 十王图 丧仪 回鹘 西夏 西藏 摩尼教 拜火教
下载PDF
论合同违背公序良俗——以《合同编解释》第17条为中心
5
作者 王利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102,共12页
《合同编解释》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民法典》第153条关于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规定。由于公序良俗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而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具有具体针对性,因此《合同编解释》第17条要求应优先适用《民法典》第153... 《合同编解释》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民法典》第153条关于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规定。由于公序良俗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而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具有具体针对性,因此《合同编解释》第17条要求应优先适用《民法典》第153条第1款关于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无效的规定。由于公序良俗作为不确定概念需要类型化,该条将违背公序良俗行为进行类型化处理,并进一步采取了动态系统论的方法,为法院认定公序良俗提供指引,有利于统一裁判规则,保障交易当事人的合理预期,维护意思自治。由于公序良俗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依据该条规定,应以核心价值观作为公序良俗适用中的价值判断,以核心价值观统一公序良俗的适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背公序良 类型化 动态系统论 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行政诉讼中公序良俗原则之适用
6
作者 李大勇 张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52,共14页
公序良俗原则在行政诉讼中的适用边界具有模糊性。通过NVivo质性分析可得出,近年来在行政诉讼中适用公序良俗原则的案件数量增加,案件类型的范围显著扩张。对法院、原告与被告就该原则的判断标准或描述性方式及其裁判文书中位置梳理可得... 公序良俗原则在行政诉讼中的适用边界具有模糊性。通过NVivo质性分析可得出,近年来在行政诉讼中适用公序良俗原则的案件数量增加,案件类型的范围显著扩张。对法院、原告与被告就该原则的判断标准或描述性方式及其裁判文书中位置梳理可得出,不同法官对公序良俗原则的判断标准不同,当事人对该原则也有不同的理解。公序良俗原则判断标准的不确定性成因,一是法院对该原则的论述理由不具有说服力,应适当考虑行政诉讼当事人的描述性方式,并对此予以适当回应;二是法官缺乏将原则具体化的思维工具,宜通过“比附”和“还原”方式厘清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边界,进而搭建起适用公序良俗原则及其新规则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公序良 行政诉讼当事人 博弈
下载PDF
宋代夜间饮茶习俗初论
7
作者 刘玉堂 钱明昊 李振鹏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3,共9页
两宋之际,夜间饮茶习俗迅速兴起并成为大众夜间娱乐社交的生活实践。宋代夜间饮茶习俗的兴盛主要由茶叶供需同步扩大、生活环境改善以及茶文化繁荣等因素共同所致,并逐渐演化出活动丰富多彩、群体涵盖广泛、场域空前扩大、目的多元等多... 两宋之际,夜间饮茶习俗迅速兴起并成为大众夜间娱乐社交的生活实践。宋代夜间饮茶习俗的兴盛主要由茶叶供需同步扩大、生活环境改善以及茶文化繁荣等因素共同所致,并逐渐演化出活动丰富多彩、群体涵盖广泛、场域空前扩大、目的多元等多维特征。宋代夜间饮茶习俗在助力茶业经济繁荣发展、催化相关文化交融互摄、改变社会生活品质等方面产生了深层次的时代影响。关注与思考夜间饮茶习俗这一历史现象,既可从不同视角考察宋人的日常生活史,又能为新时代中华茶文化传承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夜间生活 饮茶
下载PDF
化民善俗:晚明徽州乡约实践中地方官对太祖圣谕六言的宣讲演绎
8
作者 陈瑞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太祖圣谕六言是明代王朝国家推行教化、整合地方的一种国家与社会治理工具,在晚明徽州乡约实践中则成为一种“国家在场”与国家意志表达的象征符号。晚明徽州地方官的圣谕六言宣讲演绎实践是当时徽州社会化民善俗与县域治理实践的一个... 太祖圣谕六言是明代王朝国家推行教化、整合地方的一种国家与社会治理工具,在晚明徽州乡约实践中则成为一种“国家在场”与国家意志表达的象征符号。晚明徽州地方官的圣谕六言宣讲演绎实践是当时徽州社会化民善俗与县域治理实践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作为王朝国家在地治理重要代表的晚明徽州地方官致力于通过圣谕宣讲演绎这一教化环节,将王朝国家的意志和治理理念直接下沉、灌输至治下乡绅、宗族等代理人及普通民众,以实现将所辖之区打造成为善治之域的目的。晚明徽州地方官的圣谕宣讲演绎实践主要体现为一批深受儒家思想理念熏陶的实践主体,紧密结合其所处时代特点与徽州府县地域实情,对圣谕文本进行灵活发挥以为己所用的过程。晚明徽州地方官的圣谕宣讲演绎实践呈现出居高临下、软硬兼施、家长式口吻、说教味重以及俗化、接地气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 地方官 乡约实践 圣谕六言 化民善 社会治理
下载PDF
论茶俗的本质及其相关问题
9
作者 李萍 宋馨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0,共7页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之乡,很早就出现了有关茶种植、加工、品饮的习俗,但“茶俗”作为一个专有名词的产生则是在近代开启现代化事业之后。茶俗的特点包括雅俗共赏、乐生、多中含一。茶俗的主体可以分成普通主体和排他性主体。茶俗再现了当...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之乡,很早就出现了有关茶种植、加工、品饮的习俗,但“茶俗”作为一个专有名词的产生则是在近代开启现代化事业之后。茶俗的特点包括雅俗共赏、乐生、多中含一。茶俗的主体可以分成普通主体和排他性主体。茶俗再现了当地人群的生活场景。在当代,不断被发明的茶俗正在为各地民众提供足以形成社会认同的文化符号和地方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历史合理性 文化符号 中华茶文化
下载PDF
契约文书的民俗学研究
10
作者 吴丽平 《民间文化论坛》 CSSCI 2024年第3期61-74,共14页
契约文书是中国传统社会为处理财产、社会关系等而撰写具有一定格式规范的文字。作为记录民间生活的一手文献史料,契约文书受到法制史、社会经济史、语言学等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契约文书因其创制者和使用者为“民”、包含丰富之“俗”... 契约文书是中国传统社会为处理财产、社会关系等而撰写具有一定格式规范的文字。作为记录民间生活的一手文献史料,契约文书受到法制史、社会经济史、语言学等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契约文书因其创制者和使用者为“民”、包含丰富之“俗”,既可为民俗学研究提供诸多有效信息,也可直接成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民俗学视角下的契约文书,在分类体系上可与现代民俗学分类框架进行对接,由此讨论契约文书作为民俗文献资料,可以丰富和充实物质生产民俗、社会组织民俗、人生仪礼民俗的事象和整体研究。同时,从民俗学本位出发,借用孙末楠“民俗社会”理论所引申出的“俗、礼、法、制”理论体系,可以分析契约文书背后的契约观念、契约行为,理解中国传统社会中“如此大量的和成熟的契约活动”,在调整社会秩序、带动社会运转中所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文书 文献 法礼制 社会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序良俗的引领和影响探析
11
作者 王黎明 刘明昊 《人大研究》 2024年第7期72-75,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法治建设的精神内核,贯穿于民法典的始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序良俗的引领和影响,不仅有助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更重要的是让民法典始终体现国家的德和社会的德,推动了国家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法治建设的精神内核,贯穿于民法典的始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序良俗的引领和影响,不仅有助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更重要的是让民法典始终体现国家的德和社会的德,推动了国家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序良 民法典
下载PDF
杂字俗写音义考三则
12
作者 曾良 《汉字汉语研究》 2024年第1期87-95,127,共10页
杂字属于民间文献,俗字众多。本文以原始杂字文献为材料,对杂字的“冇、■”“青竹蛏”“■蟧”三组俗字进行了解读。一个俗字可能对应多个词。在不同的方言词汇系统中,同一个字可能意义的范围不一样。方言俗字必须联系词音、词义去考察。
关键词 杂字 解读
下载PDF
基于漳台同源信俗的闽台文化交流与发展路径研究
13
作者 卢丹晖 《东南传播》 2024年第6期92-94,共3页
以漳台同源信俗为切入点,从自然信仰、生命礼仪信仰、祖地信仰三个维度剖析漳台同源信俗的文化表现和活动内涵,从祖地文化、宗源血脉、特色活动三个方面展现漳台信俗文化交流的现状和影响,对比分析福建各地对台信俗文化交流的举措,提出... 以漳台同源信俗为切入点,从自然信仰、生命礼仪信仰、祖地信仰三个维度剖析漳台同源信俗的文化表现和活动内涵,从祖地文化、宗源血脉、特色活动三个方面展现漳台信俗文化交流的现状和影响,对比分析福建各地对台信俗文化交流的举措,提出强化组织管理、持续深化学术交流、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助推两岸产业融合和加大媒体宣传力度等对策,旨在为闽台文化交流和发展提供路径方法,推动两岸融合发展,提升漳台信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信 文化交流 祖地文化 融合发展
下载PDF
吴英文化:“台湾公”信俗与两岸的人文互动
14
作者 陈彤 吴燿旭 《两岸终身教育》 2024年第4期68-73,80,共7页
“台湾公”信俗是海峡两岸共同的民间文化遗产。作为闽南文化中信俗文化的一分子,吴英文化与“台湾公”信俗有着民俗内生性、传承绵延性与两岸同源性特质。闽南民间信俗中“神的人格化”“人的神格化”的传统特质,是“台湾公”信俗形成... “台湾公”信俗是海峡两岸共同的民间文化遗产。作为闽南文化中信俗文化的一分子,吴英文化与“台湾公”信俗有着民俗内生性、传承绵延性与两岸同源性特质。闽南民间信俗中“神的人格化”“人的神格化”的传统特质,是“台湾公”信俗形成与传播重要的人文基础。随着吴英文化遗迹及文物的保护、挖掘和学术研讨、文创赋能的推展,其文化影响力在海峡两岸不断提升。日益紧密推进的吴英文化两岸互动实践与“台湾公”信俗的两岸交流,展现出两岸“一家亲”的“五缘”情结,并日益凸显两岸民俗文化互动发展与融合创新所昭示的文化力潜质与价值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英文化 “台湾公” 民间信 海峡两岸
下载PDF
妈祖图像研究的新视野——评《民间信俗下古代妈祖塑像和图像艺术研究》
15
作者 何孝荣 《闽台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118-120,共3页
妈祖是从福建民间走向全国并跨越国界的一位女性神,自宋代以来,妈祖信仰逐渐形成了极具民间地域特色的习俗,或称“民间信俗”。妈祖信俗作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瑰宝,妈祖图像和塑像历经千年发展更是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妈祖是从福建民间走向全国并跨越国界的一位女性神,自宋代以来,妈祖信仰逐渐形成了极具民间地域特色的习俗,或称“民间信俗”。妈祖信俗作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瑰宝,妈祖图像和塑像历经千年发展更是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苏州大学张蓓蓓教授新作《民间信俗下古代妈祖塑像和图像艺术研究》(文物出版社2023年版)将历代妈祖塑像和图像的时空变化和特色置于民间信俗视野下讨论,极大地开拓了妈祖图像艺术研究的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信仰 妈祖信 文物出版社 图像艺术 民间信 妈祖图像 塑像 新视野
下载PDF
试论数字化技术在妈祖信俗传承与保护领域的应用--以《天津天后宫行会图》为例
16
作者 侯杰 杨宇辰 《妈祖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73-82,共10页
妈祖信俗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不同的视觉表现方式,急需有针对性地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诸方面的研究。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多媒体数字化技术为相关研究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和可能,充分发掘和利用历史文... 妈祖信俗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不同的视觉表现方式,急需有针对性地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诸方面的研究。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多媒体数字化技术为相关研究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和可能,充分发掘和利用历史文化遗存,探索构建传统方式以外的传承与保护新模式是极有必要的。试以《天津天后宫行会图》为中心,深入发掘皇会活动所保留的各类文化遗存,以二维动画、三维仿真与搭建交互平台等多媒体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以多样化、互动化的方式开展有关《天津天后宫行会图》的复原活化及其相关研究。通过分析妈祖信俗研究与数字化技术结合的可行性,进而探讨数字化技术对妈祖信俗传承与保护的现实意义与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妈祖信 天津皇会 《天津天后宫行会图》
下载PDF
图像证史:妈祖图像与俗信的互动--评张蓓蓓《民间信俗下古代妈祖塑像和图像艺术研究》
17
作者 裘兆远 《妈祖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98-99,共2页
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载,佛陀到天上为母亲说法,优田王和波斯匿王思念佛陀,分别以牛头旃檀建造五尺高的释迦牟尼佛倚像,以紫磨金建造五尺高的释迦牟尼立像。这是佛教设像的开始,佛教徒以此寄托思念与崇拜。由此可见宗教情感... 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载,佛陀到天上为母亲说法,优田王和波斯匿王思念佛陀,分别以牛头旃檀建造五尺高的释迦牟尼佛倚像,以紫磨金建造五尺高的释迦牟尼立像。这是佛教设像的开始,佛教徒以此寄托思念与崇拜。由此可见宗教情感或者人与人的情感都可以借助图像或者造像来延续与寄托。也正如中国古代延续上千年的祖影传统,用图像形式记录祖先影像,在特殊时间段加以祭祀供奉或者追荐,是数千年文化中积淀下来的传统,设像祭祀基本也延续了这一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迦牟尼佛 波斯匿王 宗教情感 增一阿含经 图像艺术 佛陀 图像证史 民间信
下载PDF
双创视域下传统节俗的视觉传达设计修辞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丰澴 陈美琳 +1 位作者 秘祖坤 张培源 《上海包装》 2024年第2期190-192,共3页
视觉传达设计具备图像叙事、符号建构与文化传播的功能,其中涉及符号学的视觉修辞原理与方法,具有深远的研究价值。基于视觉修辞学的视野和传统文化的双创要求,对传统节俗视觉传达设计的修辞模式进行探讨,对视觉传达的修辞应用提出建设... 视觉传达设计具备图像叙事、符号建构与文化传播的功能,其中涉及符号学的视觉修辞原理与方法,具有深远的研究价值。基于视觉修辞学的视野和传统文化的双创要求,对传统节俗视觉传达设计的修辞模式进行探讨,对视觉传达的修辞应用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为更好地传承传统节俗、发挥视觉传达设计的传播效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节 视觉传达 视觉修辞
下载PDF
《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版本源流考
19
作者 张若水 陈婷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2期215-220,共6页
明代熊宗立所撰《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是首部通俗化《难经》注本。全书语言通俗,浅显易懂,为学习《难经》的门径书。其四卷本系统囊括国内诸传本,六卷本始于原书。本文通过综合考查历代史志、书目著录,结合《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 明代熊宗立所撰《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是首部通俗化《难经》注本。全书语言通俗,浅显易懂,为学习《难经》的门径书。其四卷本系统囊括国内诸传本,六卷本始于原书。本文通过综合考查历代史志、书目著录,结合《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国内外馆藏情况,对其版本源流进行梳理,发现该书国内传本有四仁堂本、富春堂本、种德堂本及存德堂本,上述传本均源自同一四卷本,且与原刻本分卷不同,阙误较多,整体质量较差,皆非善本。日本传本始于谷野一柏所刊天文五年(1536年)本,又有元和三年(1617年)、宽永四年(1627年)、宽永十年(1633年)、正保二年(1645年)刻本,及以和刻本为基础的活字本、抄本。日本传本内容完整,版面清朗,极大程度地保留了该书原貌。此外,该书尚有朝鲜刻本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勿听子解八十一难经 版本 熊宗立 中日韩医学交流
下载PDF
宋金瓷枕中的艺俗互动探赜
20
作者 蔡伟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4年第2期126-131,共6页
宋金时期,瓷枕中兴,烧造体系完善,产量巨大且使用普遍。宋金瓷枕不仅承载了实用、认知及审美上的多元功能,并且将工艺技术与人文艺术,社会风尚与生活情趣融于一体,化身为传统文化艺术与民间风物习俗交融互动的纽带。文章以瓷枕为窗,管... 宋金时期,瓷枕中兴,烧造体系完善,产量巨大且使用普遍。宋金瓷枕不仅承载了实用、认知及审美上的多元功能,并且将工艺技术与人文艺术,社会风尚与生活情趣融于一体,化身为传统文化艺术与民间风物习俗交融互动的纽带。文章以瓷枕为窗,管窥宋金时期民生百态,旨在卮议瓷枕维系下艺术与民俗的互生共存关系,探赜两者在适用、美善、认知、寄情等层面的多维互动,以期为当代艺术与民俗的融合发展提供些微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瓷枕 传统艺术 风物习 互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