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大本双红堂藏清末四川俗曲唱本九种研究
1
作者 丁淑梅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9-27,共9页
东大本双红堂藏清末四川俗曲唱本64册,系长泽规矩也先生旧藏。其中九种俗曲唱本乃是反映清末以来蜀地生活风俗、民情物理的说唱体作品,刻本流播广泛,形制体式丰富,穿缀方言俗语,说唱夹白,流转叙事、乃至拟剧搬演,呈现出鲜明的地域风调... 东大本双红堂藏清末四川俗曲唱本64册,系长泽规矩也先生旧藏。其中九种俗曲唱本乃是反映清末以来蜀地生活风俗、民情物理的说唱体作品,刻本流播广泛,形制体式丰富,穿缀方言俗语,说唱夹白,流转叙事、乃至拟剧搬演,呈现出鲜明的地域风调和劝勉、劝诫、劝惩的情感取向与主题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红堂 清末 四川 俗曲唱本 劝世
下载PDF
明代“陈三五娘”俗曲唱本之先声与流脉
2
作者 黄科安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39,共7页
清代以降,俗曲唱本成为"陈三五娘"故事流传的主要载体之一。经考证,这一流脉可溯至明代的嘉靖本《荔镜记》和万历本《荔枝记》戏文中插入的诗歌作品。通过勘察细读,发现这两刊本的诗歌虽然表现出底层文人逞才使气的共性特点,... 清代以降,俗曲唱本成为"陈三五娘"故事流传的主要载体之一。经考证,这一流脉可溯至明代的嘉靖本《荔镜记》和万历本《荔枝记》戏文中插入的诗歌作品。通过勘察细读,发现这两刊本的诗歌虽然表现出底层文人逞才使气的共性特点,但出现的"口语化"和"方言化"新倾向,有显著的地域特征,显然与后来以闽南方言演唱的俗曲唱本一脉相通。因此,有充足的理由推测这两刊本的诗作为清代流行之"陈三五娘"俗曲唱本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三五娘” 俗曲唱本 《荔镜记》 《荔枝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