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梵志诗中的浚县俚词俗语浅释
1
作者 周国瑞 《殷都学刊》 2006年第4期86-93,共8页
王梵志诗语言通俗易懂。其中,口语俚词、俗语方音俯拾皆是。对此,诸家多有注释,然有不少未及,且又多有讹误之处。今就笔者所见拾缀如下,权人诸家注释之补。
关键词 王梵志诗 俚词 俗语 浅释
下载PDF
宋代俚词折射的文人心态
2
作者 赵成林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51-54,共4页
俚词可视为“游戏文学”,其风格突破了传统言志载道“经典文学”庄重典雅的模式,呈现为戏谑调侃的面貌。宋代文人以“游戏”姿态大量创作俚词,是他们特定心态的流露。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偏离儒家教条,有些因无法进入统治阶层而放浪形骸,... 俚词可视为“游戏文学”,其风格突破了传统言志载道“经典文学”庄重典雅的模式,呈现为戏谑调侃的面貌。宋代文人以“游戏”姿态大量创作俚词,是他们特定心态的流露。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偏离儒家教条,有些因无法进入统治阶层而放浪形骸,有些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寻求自适。而士人心态的消极化,正是封建制度趋向衰落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俚词 文人 心态 非严肃
下载PDF
俚词的文学功能和内容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成林 胡辉杰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3期97-100,共4页
与主流文学言志载道的功用不一样 ,俚词主要是用于娱乐消遣的。这一特质决定了俚词在题材内容上也与正统诗文有别 ,即它一般不涉及严肃的、经典的文学题材 ,而是采用日常世俗的情和事。经典性题材即使进入俚词 ,也会受到其文体特征的制... 与主流文学言志载道的功用不一样 ,俚词主要是用于娱乐消遣的。这一特质决定了俚词在题材内容上也与正统诗文有别 ,即它一般不涉及严肃的、经典的文学题材 ,而是采用日常世俗的情和事。经典性题材即使进入俚词 ,也会受到其文体特征的制约而发生变化 ,即化庄为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俚词 娱乐 市民意识 文体制约 化庄为谐
下载PDF
论元代文人对宋代俚词的接受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成林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32-35,共4页
元散曲滑稽诙谐、俚俗直白的艺术风貌与中国诗歌的美学传统迥异。这一风格的形成与受宋词的影响有密切关系,宋代俚词在题材、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都对散曲提供深刻的艺术借鉴。而元代文人自愿接受俚词的影响,是元代特殊的文化背... 元散曲滑稽诙谐、俚俗直白的艺术风貌与中国诗歌的美学传统迥异。这一风格的形成与受宋词的影响有密切关系,宋代俚词在题材、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都对散曲提供深刻的艺术借鉴。而元代文人自愿接受俚词的影响,是元代特殊的文化背景及文人由此而生的心态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俚词 散曲 风格 接受
下载PDF
村朴山姑与时装模特——谈俚词与雅词的不同风格
5
作者 赵成林 《中国韵文学刊》 2003年第1期104-109,共6页
俚词与雅词艺术风格相异,前者以直观的抒写形成直白浅俗的风格,后者援用意象营造意境而形成深婉隽永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差异是由作者不同的审美趣味所致。文人们在创作时大多受崇雅趣味支配,追求感情中正平和及语言含蓄婉曲,鄙弃与之相... 俚词与雅词艺术风格相异,前者以直观的抒写形成直白浅俗的风格,后者援用意象营造意境而形成深婉隽永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差异是由作者不同的审美趣味所致。文人们在创作时大多受崇雅趣味支配,追求感情中正平和及语言含蓄婉曲,鄙弃与之相对的感情淋漓和语言质直通俗。这其实是一种狭隘的审美偏见,俚词直白浅俗的风格同样是有艺术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俚词 艺术风格
下载PDF
试论刘禹锡对民间俚词俗曲的学习和雅化
6
作者 金艳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7期106-107,共2页
刘禹锡在夔州所作的几组乐府诗体凸现了对民间俚词俗曲的学习和雅化,表现出浓郁的民歌风味,丰富的诗歌内容,优美的诗歌意境,强烈的抒情意味及谐和的音乐韵律。
关键词 刘禹锡 俚词俗曲 雅化
下载PDF
作诗俚词谈写(十四)
7
作者 俞丰 《书法》 2014年第11期94-95,共2页
临摹立意有些古人的诗作,其中一两个句子、句式、层次非常别致,富有诗意,让人吟诵良久,齿颊留香,那么也就可以以此为契机,用临摹的手法来学习和消化。比如下面一首:唐·刘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 临摹立意有些古人的诗作,其中一两个句子、句式、层次非常别致,富有诗意,让人吟诵良久,齿颊留香,那么也就可以以此为契机,用临摹的手法来学习和消化。比如下面一首:唐·刘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这首诗中的“半人家”是形容深夜月光西斜,只照着半个庭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作 俚词 《月夜》 临摹 诗意
原文传递
第十四讲 俚词俗语 燃犀照幽——郑板桥《竹枝词》赏析(二)
8
作者 黄玉峰 《当代学生(读写)》 2014年第5期30-31,共2页
作为县官.郑板桥对潍县贫苦百姓的悲惨生活“一枝一叶总关情”。无奈有心相恤.却无力回天.因此而常怀愧疚、痛苦的他.只能以“竹枝词”为武器,践行儒家经世济国的精神。
关键词 《竹枝 郑板桥 俗语 俚词 赏析 无奈
原文传递
词曲传承关系刍议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成林 张忠智 庄桂英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6-89,共4页
由于受重雅轻俚词学观的影响,人们很少关注和研究俚词。这不仅使得词史的研究缺乏完整性和客观性,并且进一步影响到人们对词曲关系及散曲起源的认识。只有重新认识词史,辨明词史中有雅俚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存在,并分别将雅词和俚词与散... 由于受重雅轻俚词学观的影响,人们很少关注和研究俚词。这不仅使得词史的研究缺乏完整性和客观性,并且进一步影响到人们对词曲关系及散曲起源的认识。只有重新认识词史,辨明词史中有雅俚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存在,并分别将雅词和俚词与散曲从艺术风貌上进行比较,才能真正认识词曲之间的异同从而探明散曲的源头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俚词 散曲 传承
下载PDF
鲁迅杂文《拿来主义》的词语活化
10
作者 何剑铭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123-125,共3页
作者通过词的优选的表达方式,循着艺术化的语言方程式,取常态语言的变格,以经过加工的间接的曲线的方式,使语言产生超乎寻常的幽默风趣,从而燃起熊熊的讽刺烈火,这是鲁迅《拿来主义》在语言运用上的重要特色。经过这样的艺术化的处理,... 作者通过词的优选的表达方式,循着艺术化的语言方程式,取常态语言的变格,以经过加工的间接的曲线的方式,使语言产生超乎寻常的幽默风趣,从而燃起熊熊的讽刺烈火,这是鲁迅《拿来主义》在语言运用上的重要特色。经过这样的艺术化的处理,使文章产生了极其生动的艺术效果。在词语的锤炼上,《拿来主义》一文采用了贬词褒用、褒词贬用、外词中用、俚词庄用、俗语运用、敌词借用、反词妙用、成词活用、喻词巧用、古词今用、小词大用、大词小用等多种活化词语的方法来阐述文章的义理,表达鲜明的爱憎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褒用 鲁迅杂文 幽默风趣 贬用 语言运用 俚词 变格 中学生阅读
下载PDF
《敦煌变文集》所见吴方言词语选释
11
作者 凌培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8年第4期113-118,共6页
《敦煌变文集》所收录的作品,曾在唐末至宋初时期的民间广泛流传,它们的作者大都是长期生活在社会下层,历尽艰辛,饱尝忧患的僧俗人士,他们在创作时大量地采用了口语俚词,这些作品中不可避免地掺入了各地方言,带有各自的地方色彩,给我们... 《敦煌变文集》所收录的作品,曾在唐末至宋初时期的民间广泛流传,它们的作者大都是长期生活在社会下层,历尽艰辛,饱尝忧患的僧俗人士,他们在创作时大量地采用了口语俚词,这些作品中不可避免地掺入了各地方言,带有各自的地方色彩,给我们保留了当时的许多口语材料.现将《变文集》中至今还在继续使用着的吴方言词语选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变文 俚词 秋胡变文 《海上花列传》 舜子变 伍子胥变文 唐末 韩擒虎 拍案惊奇 维摩诘经
下载PDF
柳永在中国词学中的地位
12
作者 李国红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25-26,共2页
北宋仁宗年间 ,中国出现了第一个专力写作慢词的文人柳永。从此中国的词学得到了划时代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柳永生平及词作的特色分析 ,真实再现了柳永在中国词学中的地位。
关键词 柳永 中国 俚词
下载PDF
每期一词
13
《诗词月刊》 2017年第1期96-96,共1页
【要点】此调即《归田乐》70字体。《词谱》:“此亦晏(畿道“试把花期数”)词体,惟前段第二句不押韵,后段第一句减一字,作七字句异。其用叠韵,则与无名氏词同。按黄词别首,后段第五、六句‘拌了又捨了,一定是这回休了’,多衬... 【要点】此调即《归田乐》70字体。《词谱》:“此亦晏(畿道“试把花期数”)词体,惟前段第二句不押韵,后段第一句减一字,作七字句异。其用叠韵,则与无名氏词同。按黄词别首,后段第五、六句‘拌了又捨了,一定是这回休了’,多衬字三字,因词俚不录。”《词谱》迂阔,宁失一体而不取俚词,我们是只要存体,不计较词之俚与雅,故仍收黄词别首于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氏 字句 俚词
原文传递
鲁迅祭书神小考
14
作者 李乔 《群言》 2021年第9期15-17,共3页
一首骚体祭文《祭书神文》,是鲁迅先生青年时写的一篇祭祀文字,录自周作人日记所附《柑酒听鹂笔记》,收入《鲁迅全集》的《集外集拾遗补编》。祭文有小序、有正文,云:上章困敦之岁,贾子祭诗之夕,会稽戛剑生等谨以寒泉冷华,祀书神长恩,... 一首骚体祭文《祭书神文》,是鲁迅先生青年时写的一篇祭祀文字,录自周作人日记所附《柑酒听鹂笔记》,收入《鲁迅全集》的《集外集拾遗补编》。祭文有小序、有正文,云:上章困敦之岁,贾子祭诗之夕,会稽戛剑生等谨以寒泉冷华,祀书神长恩,而缀之以俚词曰:今之夕兮除夕,香焰兮烛焰赤。钱神醉兮钱奴忙,君独何为兮守残籍?华筵开兮腊酒香,更点点兮夜长。人喧呼兮入醉乡,谁荐君兮一觞。绝交阿堵兮尚剩残书,把酒大呼兮君临我居。缃旗兮芸舆,挈脉望兮驾蠹鱼。寒泉兮菊菹,狂诵《离骚》兮为君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外集拾遗补编 《鲁迅全集》 戛剑生 俚词 祭书 祭文 醉乡 《离骚》
原文传递
翡翠赋
15
作者 高纪春 《宝藏》 2016年第9期139-,共1页
翡、翠之名尚矣,初谓二鸟及其彩羽,故其造字皆从羽形。《尔雅》曰:‘翠,鹬也。’《说文》曰:‘翡,赤雀;翠,青雀也。’后世因以指代赤、青二色。迨两字叠韵,合为一词,乃又偏以‘翠’义为重矣。今更一转而称缅玉,吾恐其本义他日将愈湮昧... 翡、翠之名尚矣,初谓二鸟及其彩羽,故其造字皆从羽形。《尔雅》曰:‘翠,鹬也。’《说文》曰:‘翡,赤雀;翠,青雀也。’后世因以指代赤、青二色。迨两字叠韵,合为一词,乃又偏以‘翠’义为重矣。今更一转而称缅玉,吾恐其本义他日将愈湮昧也。君子曰:循名考实,溯源知流。兹羽兹石,异代殊实,乃竟同其名者,岂无说乎?盖其同生南国,同其丽色,同为贞瑞之符、美饰之用、宝藏之物者,既出一辙,则其取名之同,亦岂偶然哉?凡物宝瑞,必有品题。鸟之翡翠,江郎既赋于前矣。玉之翡翠,至今尚待华章。某也不揣,今因碧宫璇馆之设,亦思勉缀俚词以赞之。虽云难媲其美,岂不聊胜于无?其辞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翡翠赋 一辙 青雀 生南 《尔雅》 思勉 江郎 考实 俚词 二色
原文传递
中国文字太美
16
《祝你幸福(最家长)》 2015年第4期45-45,共1页
墓有坟谓之茔,无坟谓之墓,古者墓而不坟,今俗谓扫墓者,指其茔地而言之也。墓是没有坟头的,类似烈士纪念碑。婚妇家也,从女从昏,礼娶妇以昏时,故又为婚嫁之婚,经传通作昏。古时候的男人在昏时迎娶新娘,所以是"婚",和女人昏头... 墓有坟谓之茔,无坟谓之墓,古者墓而不坟,今俗谓扫墓者,指其茔地而言之也。墓是没有坟头的,类似烈士纪念碑。婚妇家也,从女从昏,礼娶妇以昏时,故又为婚嫁之婚,经传通作昏。古时候的男人在昏时迎娶新娘,所以是"婚",和女人昏头没关系哈。另,昏时指的是晚上八九点。试问能看清彼此的容颜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烈士纪念碑 通作 从女 妇家 古者 益明 俚词 目黑
原文传递
埋岩
17
作者 李文彬 韦明山 《中国民族教育》 1994年第4期23-23,共1页
埋岩埋岩,苗语叫“依直”。所谓埋岩,即:遇有大事,各村寨佬或各村代表以至全村村民,约定时间到一定地点聚会,商量讨论,决定处理办法,是一种会议立法形式。由大家推选石头人宣讲古理古规,再论古就今,形成决议。日后大家共同遵... 埋岩埋岩,苗语叫“依直”。所谓埋岩,即:遇有大事,各村寨佬或各村代表以至全村村民,约定时间到一定地点聚会,商量讨论,决定处理办法,是一种会议立法形式。由大家推选石头人宣讲古理古规,再论古就今,形成决议。日后大家共同遵守。是日,杀猪或杀牛行祭,拿出少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猪 立法形式 约定时间 犯罪分子 俚词 大岩 大年乡 小岩 从属关系 民族起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