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园人工植物群落生态保健效应探析——以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永华 王明芳 +1 位作者 蔡鹏飞 范义荣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28-331,共4页
通过对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15个20 m×20 m人工植物植物群落样地进行调查,从视知觉保健型(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植物空间体现两方面阐述了校园生态保健型植物群落分类及其保健效应,并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生态保健效应 人工植物群落 大学校园
下载PDF
北京城市公园绿地生态保健效应研究--从视知觉保健型角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段敏杰 王月容 《北京园林》 2016年第3期30-35,共6页
本研究在系统查阅前人研究成果,统计北京城市公园绿地生态保健型植物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北京市紫竹院公园、北小河公园和天坛公园3个公园39个植物样地群落物种组成、结构特征的调查分析,统计与评析了公园样地生态保健功能型的植物材料... 本研究在系统查阅前人研究成果,统计北京城市公园绿地生态保健型植物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北京市紫竹院公园、北小河公园和天坛公园3个公园39个植物样地群落物种组成、结构特征的调查分析,统计与评析了公园样地生态保健功能型的植物材料,并从视知觉保健型(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角度,定性研究了公园绿地植物群落对人体的生态保健效应。结果表明,3个公园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公园样地植物群落对人体有明显的心理与生理保健效应。植物丰富的色彩有助于缓解人类视觉疲劳,改善人体机体功能,调节情绪,不同的色彩能够起到不同的保健效应。植物叶片相对较大,经相互撞击能够发出响声的植物群落更能够使人忘却烦恼。嗅觉型园林保健植物散发的香气或挥发性物质不仅能净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同时还可以使人心情舒畅,保健身心。公园中对某些植物的触摸能够起到强化人体触觉神经、健身治病的功效。植物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实用价值和保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健效应 公园绿地 植物群落 视知觉保健
下载PDF
性爱的心理与保健效应
3
作者 于丽萍 《养生月刊》 2011年第7期656-657,共2页
近年来性医学研究表明,夫妻和谐的性生活,除了能使双方扶得快乐和满足感外,还会产生种种其它生理和心理上的良性效应.有关专家将这种额外效应称为“性外效应”。
关键词 保健效应 心理 医学研究 性生活 满足感
原文传递
肇庆市观赏芳香植物资源的调查及其在“香景观”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华 张洪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61-63,95,共4页
"香景观"作为环境景观设计的新概念,其设计是能为人们带来对景观环境的独有嗅觉感受,并产生不同的城市环境生态和保健效应。通过调查肇庆市的野生观赏芳香植物资源,共得到212个品种或变种,分别属于37科95属。其在肇庆市的地... "香景观"作为环境景观设计的新概念,其设计是能为人们带来对景观环境的独有嗅觉感受,并产生不同的城市环境生态和保健效应。通过调查肇庆市的野生观赏芳香植物资源,共得到212个品种或变种,分别属于37科95属。其在肇庆市的地域分布较均匀,并找到了5个特有品种。肇庆市在"香景观"中应用的观赏芳香植物有29种,有3种不同的配置形式。从室内和室外两个方面对"香景观"的营造提出了具体的配置方案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景观 地理分布 应用特点 生态与保健效应
下载PDF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廖建军 齐增湘 +1 位作者 李涛 王宽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19-123,共5页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与评价为景观规划和设计提供了参考,对配置植物进行植物造景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园林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保障.以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与评价为基础,通过对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成分、植物挥发性...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与评价为景观规划和设计提供了参考,对配置植物进行植物造景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园林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保障.以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与评价为基础,通过对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成分、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医疗与保健作用、影响植物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的因素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和应用研究进展,提出了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研究目前存在的不足并概括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显示:当前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研究在范围上逐渐从微观尺度发展到宏观尺度,日益强调多物种组合的生态功能,重点关注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医疗与保健作用研究;指出了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研究的关键在于研究结果在植物造景和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在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上应该借助基础研究的长期监测、评价的量化以及多学科交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 成分分析 保健效应 影响因素 提取方法
下载PDF
温泉疗法在健康疗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莹 《中国疗养医学》 2013年第7期661-662,共2页
温泉疗法,是从地下自然涌出或人工钻井取得的且水温≥25℃,并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用于医疗保健的泉水浴。《水经注》里提到温泉可以治病,如"鲁山皇女汤,可以熟米,饮之愈百病,道士清身沐浴,一日三次,四十日后,身中百病愈"。... 温泉疗法,是从地下自然涌出或人工钻井取得的且水温≥25℃,并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用于医疗保健的泉水浴。《水经注》里提到温泉可以治病,如"鲁山皇女汤,可以熟米,饮之愈百病,道士清身沐浴,一日三次,四十日后,身中百病愈"。随着近代医学的进展,温泉对人体的作用机制逐步被阐明,特别是近年来被称为第四医学的康复医学迅速发展,带动了温泉疗法的发展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疗法 保健效应 疗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增强大鼠骨密度作用的研究
7
作者 刘刚 刘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215-217,共3页
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是新型天然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研究表明:连续饲喂大鼠90天,实验组股骨的长度、重量、骺端骨密度、中点骨密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说明大豆异黄酮具有增强骨密度的作用.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大鼠 骨密度 保健效应
下载PDF
稀土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8
作者 丁亮 《致富之友》 2003年第8期40-40,共1页
近年来,稀土在畜禽养殖业上应用研究证明,它对畜禽生长发育,繁殖及生产性能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经济效益明显。稀土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无污染。稀土价格低廉,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使用方便,因而前景十分广阔。稀土的促生长,保健... 近年来,稀土在畜禽养殖业上应用研究证明,它对畜禽生长发育,繁殖及生产性能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经济效益明显。稀土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无污染。稀土价格低廉,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使用方便,因而前景十分广阔。稀土的促生长,保健效应在于它有沉淀毒素和抗营养因子的作用。因为稀土离子是带正电荷的重金属离子,它与带负电荷的阴离子毒素和抗营养因子易发生络合而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饲料添加剂 保健效应 稀土离子 应用
下载PDF
茶疗专题讲座——第一讲 茶疗概述 被引量:2
9
作者 林乾良 《茶叶》 1993年第3期47-51,共5页
本刊今辟"茶疗专题讲座",约请我国著名的茶疗专家林乾良教授主稿。林氏不仅精通医学,又是中国书协会员,特长篆书,近作"茶疗"二字,今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关键词 茶叶 保健效应
下载PDF
老年人不妨常打乒乓球
10
作者 张正修 《药物与人》 2013年第11期74-74,共1页
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更是一项适于老人健身的有氧运动,深受老年人的喜爱。它能促进机体不同肢体的保健效应,使体内各系统组织和器官在运动中达到加速血流,促进代谢,舒筋活络的健身作用。
关键词 打乒乓球 老年人 有氧运动 健身作用 保健效应 系统组织 舒筋活络 同肢体
下载PDF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Interactive Coercing Effects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被引量:42
11
作者 FANG Chuanglin WANG J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3年第2期147-162,共16页
Objectively, a complex interactive coercing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and the research of this relationship is primarily divided into three schools, i.e., interactive coercion theor... Objectively, a complex interactive coercing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and the research of this relationship is primarily divided into three schools, i.e., interactive coercion theory, interactive promotion theory and coupling symbiosis theory. Harmon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roposition for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 but also the only way to promote healthy urbanization.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eco-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s interactive coercing effects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economic urbanization and spatial urbanization, respectively, and analyzes risk effects of the interactive coercion. Further, it shows six basic laws followed by interactive coerc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namely, coupling fission law, dynamic hierarchy law, stochastic fluctuation law, non-linear synergetic law, threshold value law and forewarning law, and divides the interactive coercing process into five stages, namely, low-level coordinate, antagonistic, break-in, ameliorative and high-grade coordinate. Based on the geometric derivation, the interactive coerc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is judged to be non-linear and it can be explained by a double-exponential function form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power and exponential functions. Then, the evolutionary types of the interactive coercing relationship are divided into nine ones: rudimentary coordinating, ecology-dominated, synchronal coordinating, urbanization lagging, stepwise break-in, exorbitant urbanization, fragile ecology, rudimentary break-in and unsustainable types. Finally, based on an interactive coercion model, the degree of interactive coercion can be examined, and then, an evolutionary cycle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hases, namely rudimentary symbiosis, harmonious development, utmost increasing and spiral type rising. The study results offer a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of healthy urbanization for achieving the goal of eco-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promoting urban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ization process ECO-ENVIRONMENT interactive coercing relationship interactive coercing rules interactive coercingdegree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凝血酶冻干粉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韩媛媛 刘楠楠 +5 位作者 张镭 王雅葳 闫素英 王育琴 刘芳 陆进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19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在高警示药品(HAM)凝血酶冻干粉管理策略改进中的应用。方法由中日友好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分别组建凝血酶冻干粉用药风险防范策略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收集凝血酶冻干粉使用过...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在高警示药品(HAM)凝血酶冻干粉管理策略改进中的应用。方法由中日友好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分别组建凝血酶冻干粉用药风险防范策略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收集凝血酶冻干粉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根据对其严重程度、发生频度和发现指数的评分结果,确定风险优先级数(RPN),筛选RPN评分较高的失效模式,并据此制定相应的防范与改进策略,分析比较管理措施改进前后有关环节的情况。结果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结果显示,在信息系统、医师开具处方、药师调剂药品、护士执行医嘱和用药错误上报等环节存在37项失效模式。将RPN评分从高至低排序,筛选出15项主要失效模式,包括信息系统环节的未将凝血酶冻干粉给药途径设置为口服、无HAM标识、无易混淆药品照片库、无用药错误实时上报程序,医师开具处方环节的存在易混淆药品和开具错误处方,药师调剂药品环节未进行处方/医嘱审核、药品调配及发药时未实行双人核对、药房凝血酶冻干粉货位无HAM和易混淆药品标识、药房未将凝血酶冻干粉置特殊区域,护士执行医嘱环节的未仔细核对凝血酶冻干粉给药途径、病区护士不熟悉药品知识、给药时未实行双人核对和病区药品货位无HAM和易混淆药品标识,用药错误上报环节的不同病区间无实时用药错误信息共享体系等。制订凝血酶冻干粉管理改进措施后,2家医院均未发生凝血酶冻干粉用药错误。改进前、后药师、医师和护士对凝血酶冻干粉应有特殊标识的认知率分别为33.3%(12/36)和83.3%(30/36),对用药错误上报途径的知晓率分别为77.8%(28/36)和100%(3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FMEA法可有效筛选凝血酶冻干粉使用过程中的失效模式,凝血酶冻干粉管理措施的改进对提高该药用药安全水平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健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凝血酶 医院管理 高警示药品
原文传递
基于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的静脉用茶碱类药物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莎 李宁 +3 位作者 杨丽杰 马兰 刘芳 王芳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18年第5期334-339,共6页
目的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法探讨静脉用茶碱类药物管理过程发生用药错误的风险点,改进管理措施,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应用FMEA法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静脉用茶碱类药品流通全环节可能存在... 目的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法探讨静脉用茶碱类药物管理过程发生用药错误的风险点,改进管理措施,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应用FMEA法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静脉用茶碱类药品流通全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计算风险优先级数(RPN),以RPN〉216分的风险点为静脉用茶碱类药物管理过程中的关键风险点,针对这些风险点制定管理和技术策略,比较管理措施改进前后的防范效果。结果经综合评价,梳理出药品说明书信息缺失、给药剂量错误、患者评估失当、医嘱审核未有效拦截、血药浓度监测缺失、用药交代不完善等关键风险点,并针对这些风险点制定了管理及技术策略。实施管理策略及技术策略后,上述风险点的RPN评分从(269±41)分下降至(53±27)分,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54, P〈0.001)。结论利用FMEA法可将药物安全管理过程中失效模式的重要程度加以量化,明确高警示药品管理改善的优先顺序,可有效规避用药风险,提高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健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茶碱 风险管理
原文传递
基于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的高渗葡萄糖注射液(浓度≥20%)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怡苹 秦侃 +2 位作者 刘芳 陈思远 范鲁雁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18年第5期340-345,共6页
目的利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法分析高警示药品高渗糖(浓度≥20%)(高渗糖)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风险环节,对相关的管理措施进行改进。方法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组建高渗糖用药风险防范策略研究组,收集国内外报道的高渗糖用... 目的利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法分析高警示药品高渗糖(浓度≥20%)(高渗糖)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风险环节,对相关的管理措施进行改进。方法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组建高渗糖用药风险防范策略研究组,收集国内外报道的高渗糖用药错误案例、用药错误防范措施或管理策略等相关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获取的资料,对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评估,对其严重程度(S)、发生频度(O)和发现指数(D) 进行评分,确定风险优先级数(RPN),筛选出RPN值较高的失效模式,制定针对性的防范策略,对管理改进前后用药错误和安全隐患发生率、药品知识认知率、药品存储合格率及管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合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情况,共发现处方开具与传递、药师药品调剂、护士给药、给药后监测、药品管理及信息技术等6个环节中存在24条失效模式。按照RPN从高到低排列,从24条失效模式共筛选出7条主要的失效模式,包括存在名称相似药品、存在包装相似药品、发错药品、未实行给药后监测、药品缺乏醒目标识、缺乏相关用药知识导致的用药混淆及用药错误未及时记录上报。管理改进前用药错误和安全隐患发生率3.2%(7/216),改进后发生率为0.4%(1/2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改进前后医师、护士和药师药品知识平均认知率分别为65.2%(15/23)、54.2%(13/24)、67.9%(19/28)和95.8(23/24)、91.7%(22/24)、95.5%(21/22),改进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管理改进前后药品存储合格率分别为70.2%(151/215)和98.7%(230/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改进前后医务人员对高渗糖管理的满意度分别为81.3%(61/75)和95.7%(6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FMEA法可有效辨识高渗糖使用流程中存在的失效模式,经改进后能减少风险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健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葡萄糖溶液 高渗 医院管理 高警示药品
原文传递
基于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的高锰酸钾外用制剂用药错误风险点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樊蓉 袁偲偲 张海莲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19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利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法探讨高锰酸钾外用制剂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用药错误风险点。方法在北京和睦家医院和北京妇产医院建立高锰酸钾外用制剂用药错误防范策略研究组,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收集失效模式和风险点... 目的利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法探讨高锰酸钾外用制剂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用药错误风险点。方法在北京和睦家医院和北京妇产医院建立高锰酸钾外用制剂用药错误防范策略研究组,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收集失效模式和风险点,对其严重程度(S)、发生频率(O)和发现指数(D)进行评分,确定风险优先级数(RPN),以RPN评分>150为高风险点,制订防范措施。结果根据文献报道,高锰酸钾外用制剂用药错误发生的主要环节是患者使用过程,主要场所是在患者家中。经过综合评价,发现在高锰酸钾外用制剂流通环节中医师处方,药师调剂,护士给药和患者使用这6个环节中存在20个风险点,其中9个风险点RPN>150:(1)外用药片与口服药片相似,患者容易误服;(2)药品包装上没有仅供外用和需要稀释后外用的醒目提示;(3)高浓度的外用药片或药粉可直接接触到皮肤;(4)指导药品稀释浓度以颜色为标准;(5)沟通不充分,患者不知道如何使用药物;(6)未清楚地告诉患者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7)医院信息系统未提示药品稀释方法;(8)处方未备注稀释浓度;(9)患者使用过程中身体或衣物被染色。结论利用FMEA法可以有效找出高锰酸钾外用制剂临床使用中存在的用药错误风险点,帮助医疗机构制订防范措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健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高锰酸钾 用药错误 风险管理 安全措施
原文传递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浓氯化钾注射液用药错误防范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单文雅 姜赛平 +1 位作者 刘芳 卢晓阳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19年第5期334-338,共5页
目的利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法分析高警示药品浓氯化钾注射液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关防范措施。方法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组建课题组,通过文献搜索、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收集浓氯化钾注射液应用过程中的风险点,... 目的利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法分析高警示药品浓氯化钾注射液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关防范措施。方法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组建课题组,通过文献搜索、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收集浓氯化钾注射液应用过程中的风险点,对其严重程度(S)、发生频度(O)和发现指数(D)进行评分,确定风险优先指数(RPN),筛选出RPN大于10.0分或严重程度达到5.0分的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结果通过文献检索收集到5个风险点;通过问卷调查获得10个风险点(医师问卷3个、药师问卷3个和护士问卷4个);通过实地考察获得5个风险点。从上述风险点中进一步筛选出RPN>10.0分或严重程度达到5.0分的风险点16个,包括信息系统环节3个、药品存储环节2个、医师处方环节4个、药师调配环节4个及护士给药环节3个。根据筛选出的风险点,制定了22条防范策略,针对上述5个环节的防范措施分别为4、4、6、5、3条,其中强制性策略11条,推荐性策略9条,条件性策略2条。结论利用FMEA法可筛选浓氯化钾注射液使用流程中存在的风险点,有助于制定该药相关用药错误防范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健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氯化钾 用药错误 风险管理 高警示药品
原文传递
儿童应用地高辛用药错误风险点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蒋妮 张旭 +3 位作者 侍晓萍 王晓玲 李英 季兴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18年第5期346-352,共7页
目的调查儿童应用地高辛过程中可能发生用药错误的风险点。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为考察单位,对地高辛使用流程涉及的医师、护士、药师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调查儿童应用地高辛过程中可能发生用药错误的风险点。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为考察单位,对地高辛使用流程涉及的医师、护士、药师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涉及的场所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文献检索结果,采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的方法分析应用地高辛过程中可能发生用药错误的风险点,计算风险优先级数(RPN)并由高至低排序。将RPN分值居前的风险点作为儿童应用地高辛过程中可能发生用药错误的高频风险点。结果在医师处方、药品调剂、护士给药及患者用药4个环节中共获得33个风险点。RPN分值的排序结果显示,在医师处方环节,PRN最高的风险点为医院信息系统(HIS)均未对地高辛做特别提示(67.5分);在药品调剂环节,PRN最高的风险点为地高辛小剂量分装均不准确(74.7分);在护士给药环节,PRN最高的风险点为病房药柜均未对地高辛进行避光保存(15.2分);在患者用药环节,PRN最高的风险点为患儿监护人不了解过量服用地高辛的临床表现(47.5分)。结论HIS系统未对地高辛做特别提示、地高辛片剂小剂量分装不准确、地高辛储藏不当、不了解过量服用地高辛的临床表现是儿童使用地高辛过程中可能出现用药错误的高频风险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 儿科 给药错误 医疗保健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风险管理
原文传递
儿童肾上腺素临床用药风险调查及防范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石雅丽 季兴 +4 位作者 郭慧蕾 李英 朱明媚 王绚 许静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18年第5期353-358,共6页
目的以医疗保健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HFMEA)法对儿童肾上腺素用药风险进行调查并研究其防范策略。方法组建项目团队,收集国内外报道的儿童使用肾上腺素的不良事件、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用药错误数据库数据、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获取的... 目的以医疗保健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HFMEA)法对儿童肾上腺素用药风险进行调查并研究其防范策略。方法组建项目团队,收集国内外报道的儿童使用肾上腺素的不良事件、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用药错误数据库数据、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获取的资料,利用HFMEA法收集肾上腺素使用过程中各环节的风险点,对其严重程度(S)、发生频度(O)和发现指数(D) 进行评分(分值范围均为1.0~5.0分),确定风险优先级数(RPN),筛选出RPN值较高或严重程度达到5.0分的风险点,制定针对性的防范策略。结果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用药错误数据库,收集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获取的资料,经综合评价共获得信息系统、医师处方、药师调配及护士给药环节33个风险点,进一步筛选出RPN值较高或严重程度达到5.0分的风险点14个,其中信息系统、医师处方、药师调配及护士给药环节风险点分别2、4、4、4个。根据筛选出的风险点,制定了14条防范策略,其中强制性策略6条,推荐性策略4条,条件性策略4条。结论利用HFMEA法发现了儿童肾上腺素用药过程中的风险点,建立了统一的管理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健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肾上腺素 风险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