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7例胃结石内镜下治疗与保守治疗的比较分析
1
作者 苏荣 侯瑞瑞 +4 位作者 孟祥坤 苗雨 张飞雄 阮继刚 杨少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89-1395,共7页
目的比较胃结石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13年7月至2024年1月就诊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结石患者197例。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等数据,依据真实世界研究方法,... 目的比较胃结石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13年7月至2024年1月就诊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结石患者197例。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等数据,依据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按照患者自主选择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分别为药物保守治疗组、内镜下自制圈套器治疗组、一次性圈套器治疗组、碎石器治疗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结石多发生于男性,年龄(55.45±14.21)岁,85.3%的患者有进食柿子病史,86.3%的患者合并溃疡,其中65.9%位于胃角。自制圈套器组治疗费用花费最低,碎石器组治疗费用最高;内镜下的三种治疗方式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无差别,自制圈套器组的患者满意度最高,但药物保守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最长且患者满意度最低。颜色为黑绿色的胃结石其内镜治疗次数和内镜下治疗时间明显高于颜色为杂色和金黄色的胃结石。结论胃结石患者需综合考虑患者结石大小、颜色及患者本人的意愿,充分告知患者病情及不同治疗的优势。对于较大结石(约5 cm以上的胃结石)患者,选择内镜下自制圈套器治疗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结石 内镜下治疗 内科保守治疗
下载PDF
异位妊娠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的现状和展望
2
作者 纪诚 陈雪 +1 位作者 叶聪 杨依玲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40-344,共5页
异位妊娠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急症,其治疗策略的优化对于提升育龄女性生殖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合分析了中西医结合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并探讨了其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甲氨蝶呤单药治疗和腹腔镜手术等西医传统方法的评... 异位妊娠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急症,其治疗策略的优化对于提升育龄女性生殖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合分析了中西医结合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并探讨了其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甲氨蝶呤单药治疗和腹腔镜手术等西医传统方法的评估,与中医药治疗如中药、针灸和推拿等方法的综合疗效进行对比,揭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方面的潜力。展望未来,个体化治疗方案、微创技术的进步和中药新药的开发,预计将为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提供更广阔的视野。本综述强调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优势,并为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深入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中西医结合 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 针灸疗法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幽门球囊扩张术治疗术后胃瘫优于内科保守治疗
3
作者 郭玮平 陈文华 王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 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幽门球囊扩张术与内科保守治疗治疗术后胃瘫(PGS)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21年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介入放射科实施幽门球囊扩张术与内科保守治疗的41例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 目的 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幽门球囊扩张术与内科保守治疗治疗术后胃瘫(PGS)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21年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介入放射科实施幽门球囊扩张术与内科保守治疗的41例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在中位随访时间上,对照组、试验组各是626 d、588 d。两组的平均住院天数(ALOS)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21例患者在DSA引导下行幽门球囊扩张术治疗后的2 d内,均恢复正常进食,1周内全部出院。试验组(10.2±1.3)d的ALOS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4.5±14.2) d,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与内科保守治疗相比,DSA引导下幽门球囊扩张术治疗PGS疗效显著,可以作为PGS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保守治疗 透视 术后胃瘫综合征 幽门球囊扩张术
下载PDF
微创穿刺与保守治疗对中等量基底节区出血疗效比较
4
作者 洪家康 李陈 +2 位作者 戴荣权 任祖东 周夏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24-25,28,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与保守治疗对中等量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分析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入选标准的65例患者资料,根据入组标准分为微创穿刺引组(手术组)39例以及保守治疗组26例,记录治疗后第1、3、7天的血肿体积,早期GCS及N...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与保守治疗对中等量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分析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入选标准的65例患者资料,根据入组标准分为微创穿刺引组(手术组)39例以及保守治疗组26例,记录治疗后第1、3、7天的血肿体积,早期GCS及NIHSS评分,统计严重并发症情况。出院3个月后mRS评分进行转归评价。结果:手术组患者术后第3天平均残余血肿体积、血肿清除率优于保守组,手术组患者早期GCS、NIHSS评分优于保守组(P<0.001),手术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低(P<0.001)。手术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转归良好率(mRS评分≤2)显著优于保守组(P<0.05),但30天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30)。结论:微创穿刺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优于保守治疗,患者预后及神经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穿刺 保守治疗 中等量基底节区出血
下载PDF
神经型胸廓出口综合征保守治疗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春洁 袁婧竹 +1 位作者 姜河艳 王学媛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1195-1197,共3页
胸廓出口综合征(TOS)是指臂丛神经、锁骨下动静脉在胸廓上口受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上肢神经和血管症状的总称。根据其血管神经受压部位的差异可将其分为动脉型TOS,占比少于1%;静脉型TOS,占比约5%;神经型TOS,占比90%以上[1]。该病患者多... 胸廓出口综合征(TOS)是指臂丛神经、锁骨下动静脉在胸廓上口受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上肢神经和血管症状的总称。根据其血管神经受压部位的差异可将其分为动脉型TOS,占比少于1%;静脉型TOS,占比约5%;神经型TOS,占比90%以上[1]。该病患者多为有长期伏案工作和肢体过度上举活动的中年人群,女性患病率通常是男性的3~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廓出口综合征 神经型 保守治疗 康复方案
下载PDF
青少年腰椎峡部裂保守治疗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曾维政 刘少喻 +1 位作者 崔尚斌 刘希哲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4年第2期115-120,共6页
腰椎峡部裂是一侧或两侧椎体的峡部骨质缺损或不连续。在一般人群中,腰椎峡部裂发病率为6%~11.5%,在青年运动员中发病率为7%~8%,而其中27%~37%的患者表现为无症状[1]。腰椎峡部裂最常发生在L5水平,占97%,而双侧峡部裂占88%;其中,成人峡... 腰椎峡部裂是一侧或两侧椎体的峡部骨质缺损或不连续。在一般人群中,腰椎峡部裂发病率为6%~11.5%,在青年运动员中发病率为7%~8%,而其中27%~37%的患者表现为无症状[1]。腰椎峡部裂最常发生在L5水平,占97%,而双侧峡部裂占88%;其中,成人峡部裂病例中L5占90%,青少年中占65%~85%[2]。一、腰椎峡部裂的发病。腰椎峡部裂是青少年下腰痛最常见的病因,尤其是从事运动的青少年运动员背痛的发生率高达4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峡部裂 青少年运动员 骨质缺损 下腰痛 背痛 无症状 峡部 保守治疗
下载PDF
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与保守治疗幕上中等量脑出血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7
作者 赵云飞 滕绘 金胜昔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0期1443-1449,共7页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与保守治疗幕上中等量(15~40 mL)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设定的检索策略,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Web of scie...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与保守治疗幕上中等量(15~40 mL)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设定的检索策略,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利用RevMan5.4软件对纳入的研究按照不同观察指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血肿清除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并发症、预后评分、病死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收集符合标准的12篇文献,共1264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其中进行立体定向手术(立体定向组)681例,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583例。两组患者在手术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9,95%CI:0.36~3.89,P>0.05)。与保守治疗组比较,立体定向组在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血肿清除率、术后NIHSS评分、术后并发症、预后评分、病死率方面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较保守治疗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利于临床开展,更能使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保守治疗 中等量 高血压 脑出血 META分析
下载PDF
急性稳定型腕舟骨腰部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meta分析
8
作者 徐克钢 薛超 +2 位作者 梁开心 史泽恺 李永平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8-76,共9页
目的 系统评价急性稳定型(无移位或移位<1 mm)腕舟骨腰部骨折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以下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 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维... 目的 系统评价急性稳定型(无移位或移位<1 mm)腕舟骨腰部骨折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以下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 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立至2023年8月,选取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急性无移位或移位<1 mm腕舟骨腰部骨折的研究,根据骨折愈合时间、返回工作时间、腕关节活动度、握力、上肢功能障碍(DASH)评分、骨不连率及并发症等结果提取数据,采用Revman5.4进行数据分析,采用stata17.0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15项研究,包括12项随机对照研究和3项病例对照研究,共1 221例患者,其中手术治疗组611例,保守治疗组61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保守治疗组相比,手术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P<0.05),返回工作时间更早(P<0.05),腕关节活动度更大(P<0.05),握力更大(P<0.05),骨不连发生率更低(P<0.05)。手术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DASH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手术治疗急性无移位或移位<1 mm腕舟骨腰部骨折较保守治疗获得了更好的握力和腕部活动范围,且骨折愈合时间和重返工作的时间均更短,骨不连发生率更低。两种治疗方法在DASH评分和并发症方面有相似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舟骨骨折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非手术治疗 META分析
下载PDF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Ⅲ级损伤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比较研究
9
作者 林奕伦 张灿洪 +2 位作者 杨小明 施建辉 闻博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3-46,共4页
目的:通过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的对比,探讨膝关节ACL损伤的不同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Ⅲ级膝关节ACL损伤患者资料4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组及手术治疗组,各20例。比... 目的:通过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的对比,探讨膝关节ACL损伤的不同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Ⅲ级膝关节ACL损伤患者资料4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组及手术治疗组,各20例。比较治疗前、治疗后2年两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屈伸活动度。结果:治疗后2年,两组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有改善(P<0.05);两组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后2年,手术治疗组年龄<14岁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年龄≥14岁的患者(P<0.05)。结论:Ⅲ级ACL损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综合结果差异不大,但是保守治疗患者不用承受手术伤痛与可能带来的术后并发症,因此建议Ⅲ级ACL损伤患者应优先考虑保守治疗,尤其是对青少年而言,使用保守治疗的效果会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保守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
10
作者 徐晨 董亮 +3 位作者 冀家琛 万清明 韩进 黄小强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保守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OVCF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接受保守治疗的150例患者资料。正规保守治疗3周...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保守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OVCF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接受保守治疗的150例患者资料。正规保守治疗3周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分定义疼痛缓解不佳,根据疼痛缓解程度将患者分为保守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保守治疗有效组92例,男31例,女61例;年龄60~84岁,平均(69.5±5.3)岁;保守治疗无效组58例,男17例,女41例;年龄62~94岁,平均(74.9±6.5)岁。记录两组基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基础疾病史(糖尿病、高血压、抑郁症)、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核磁共振T2加权像(MRI-T2WI)矢状位的局部高信号或弥漫性低信号改变、骨折动态活动度。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上述指标与保守治疗失败的相关性,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保守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接受保守治疗3周的150例患者中58例(38.7%)疼痛缓解不佳并明显影响基本的日常生活和活动。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BMD、超重、MRI-T2WI局部高信号或弥漫性低信号改变、骨折动态活动度与保守治疗失败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1.133,P=0.003)、BMD(OR=5.297,P=0.018)、超重(OR=3.267,P=0.006)、MRI-T2WI局部高信号或弥漫性低信号改变(OR=3.868,P=0.003)、骨折动态活动度(OR=3.623,P=0.007)和合并抑郁症(OR=3.552,P=0.047)是影响保守治疗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预测保守治疗失败患者年龄和BMD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2.5岁和-3.3。结论OVCF患者保守治疗失败率较高,高龄、低BMD、超重、MRI-T2WI局部高信号或弥漫性低信号改变、存在骨折动态活动度和合并抑郁症是保守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年龄>72.5岁或BMD<-3.3不建议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保守治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子宫肌瘤保守治疗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琦琦 刘思杨 杨新鸣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2535-2541,共7页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肿瘤之一,临床上多以月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为主要表现。其病因尚不明确,多与雌孕激素有关,治疗上主要是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方法,保守治疗以减少月经量、缩短经期为原则。本文就子宫肌瘤保守治疗各方案进...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肿瘤之一,临床上多以月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为主要表现。其病因尚不明确,多与雌孕激素有关,治疗上主要是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方法,保守治疗以减少月经量、缩短经期为原则。本文就子宫肌瘤保守治疗各方案进行论述,以期为临床医生用药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保守治疗 综述
下载PDF
老年急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12
作者 吴兵 黄鸿菲 任斌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2期560-564,共5页
老年急性肠梗阻临床死亡率较高,常见病因包括腹腔肿瘤、肠粘连、肠扭转或套叠、腹内疝等,以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为主要临床表现,轻症患者可经保守治疗改善病情,较为严重者则须进行手术治疗,全面了解发病原因,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 老年急性肠梗阻临床死亡率较高,常见病因包括腹腔肿瘤、肠粘连、肠扭转或套叠、腹内疝等,以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为主要临床表现,轻症患者可经保守治疗改善病情,较为严重者则须进行手术治疗,全面了解发病原因,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对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意义重大。本文对老年急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临床分类、临床治疗方式及手术时机选择展开综述,以期为疾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肠梗阻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与内科保守治疗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
13
作者 赵波 王嘉琛 +1 位作者 聂文 杨松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比较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与内科保守治疗原发性脑干出血(primary brainstem hemorrhage,PBS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PBSH(血肿体积>3ml)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接受内科保守治疗的病人作为保守治疗组,23例接受软通道微... 目的比较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与内科保守治疗原发性脑干出血(primary brainstem hemorrhage,PBS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PBSH(血肿体积>3ml)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接受内科保守治疗的病人作为保守治疗组,23例接受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治疗的病人作为软通道引流组。对病人在30d后的生存情况和90d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使用修订Rankin量表(mRS)评估病人30d生存状态,使用Glasgow预后量表评估病人90d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和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病死率和神经功能恢复率。结果保守治疗组和软通道引流组之间的病人30d死亡率存在差异(P<0.05);保守治疗组和软通道引流组之间的病人90d神经功能改善方面存在差异(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方法可以显著降低PBSH病人的病死率,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出血 软通道 微创手术 保守治疗
下载PDF
中等量脑叶出血保守治疗与内镜手术治疗的预后比较
14
作者 宋昀农 王翊飞 +1 位作者 王健超 方锦才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目的 观察并比较中等量脑叶脑出血行保守治疗与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的中远期预后情况,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根据治疗方式,将205例中等量脑叶脑出血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组(113例)和内镜手术组(92例)。统计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内的住院时间、脑... 目的 观察并比较中等量脑叶脑出血行保守治疗与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的中远期预后情况,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根据治疗方式,将205例中等量脑叶脑出血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组(113例)和内镜手术组(92例)。统计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内的住院时间、脑水肿持续时间、脑水肿最大体积来评估短期预后情况,采用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和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评估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预后情况。结果 保守治疗组和内镜手术组的住院时间、脑水肿持续时间、脑水肿最大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内,保守治疗组发生肺部感染29例、水电解质紊乱73例、脑梗死25例、下肢静脉血栓43例,内镜手术组分别发生11例、70例、10例、20例,2组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7,P=0.075),肺部感染、脑梗死、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3、6个月,内镜手术组的GCS评分均高于保守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内镜手术组的ADL评分、MMSE评分均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手术治疗中等量脑叶脑出血,患者的长期独立生活能力和智力水平均优于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叶出血 中等量 保守治疗 内镜手术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康复护理联合保守治疗对老年轻度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陆琪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0期128-130,共3页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联合保守治疗对于老年轻度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卫生院接受保守治疗的老年轻度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6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30例施行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联合保守治疗对于老年轻度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卫生院接受保守治疗的老年轻度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6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30例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关于伤椎高度比值、Cobb角、疼痛评分、脊柱功能障碍评分、舒适度评分、心理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作组间比较。结果 护理后,两组伤椎高度比值均比护理前增高,两组Cobb角均比护理前缩小,其中研究组伤椎高度比值高于同期对照组,研究组Cobb角小于同期对照组;两组疼痛、脊柱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而研究组两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舒适度、心理、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而研究组舒适度评分比对照组高,研究组心理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老年轻度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保守治疗中落实康复护理,不仅可改善患者脊柱功能,促使其伤椎高度恢复,还可减轻患者躯体不适,改善其心理、睡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轻度脊柱压缩性骨折 保守治疗 康复护理
下载PDF
PVP与保守治疗在骨质疏松性椎体极重度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刘江 刘鹏 +1 位作者 解腾 孙周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8期33-37,共5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保守治疗在骨质疏松性椎体极重度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2月徐州矿务集团第一医院收治的9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极重度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资...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保守治疗在骨质疏松性椎体极重度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2月徐州矿务集团第一医院收治的9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极重度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保守组(42例)及手术组(49例)。保守组采取保守治疗,手术组采取PV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 d,治疗后90 d,治疗后6个月疼痛程度、功能障碍、后凸角、骨密度。结果:治疗后7 d、90 d、6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降低,保守组VAS评分均低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90 d、6个月,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均降低,手术组ODI评分均低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90 d、6个月,手术组后凸角低于治疗前及保守组,保守组治疗后90 d后凸角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 d,治疗后6个月后凸角高于治疗后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90 d、6个月,两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6个月,两组骨密度均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 d,手术组治疗后6个月骨密度高于治疗后9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及保守治疗均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极重度压缩性骨折,提升骨密度,其中PVP在改善功能及后凸角方面的疗效更好,保守治疗在减轻疼痛方面的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保守治疗 骨质疏松 椎体极重度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多发肋骨骨折保守治疗与环抱器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研究
17
作者 宋猛 戴冬阳 夏万青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研究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和环抱器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76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保守组和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视觉模拟... 目的研究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和环抱器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76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保守组和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d和治疗后3d,手术组患者的续期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保守组(P<0.05),保守组VA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手术组(P<0.05),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保守组(P<0.05),手术组镇痛药物使用时间显著低于保守组,但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显著高于保守组(P<0.05)。结论通过环抱器固定术进行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能够更好地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肋骨骨折 保守治疗 环抱器外科手术 纯钛爪型肋骨接骨板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微创手术与保守治疗在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余鹏 林良卓 苏方贵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2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与保守治疗在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3年8月阳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保守组与微创组,各40例。保守组采用口服药物+透明质酸钠+关节...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与保守治疗在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3年8月阳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保守组与微创组,各40例。保守组采用口服药物+透明质酸钠+关节活动训练+肌肉功能训练治疗,微创组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踝关节功能[Mazur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Mazur评分)]、活动功能[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Tegner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巴氏指数(MBI)]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微创组VAS评分明显低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微创组Mazur评分、Tegner评分、MBI评分明显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总优良率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更好,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提升踝关节功能、运动功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 保守治疗 关节镜 踝关节功能 活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脑室出血后脑室外引流术联合保守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林大晖 邱乃锡 黄焕容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5期64-66,共3页
目的 探讨脑室出血后脑室外引流术联合保守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在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95例脑室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6例接受保守治疗,观察组49例接受保守治疗联... 目的 探讨脑室出血后脑室外引流术联合保守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在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95例脑室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6例接受保守治疗,观察组49例接受保守治疗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对比2组的炎症因子水平、神经细胞因子水平、意识状态、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7 d后,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认知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保守治疗基础上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不会增加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有助于减轻脑室出血患者神经组织的损伤,利于患者意识恢复,减少认知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脑室外引流术 保守治疗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在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20
作者 王静 李银华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第5期286-289,共4页
目的探讨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在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8例桡骨远端骨折行保守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 目的探讨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在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8例桡骨远端骨折行保守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互动式健康教育。比较2组治疗依从性、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体位固定、康复锻炼、定期复诊依从人数均多于对照组(χ^(2)=4.933,P=0.026;χ^(2)=6.556,P=0.010;χ^(2)=5.567,P=0.018),观察组掌屈、背伸、桡偏、尺偏角度均优于对照组(t=7.279,P<0.001;t=6.574,P<0.001;t=5.416,P<0.001;t=5.228,P<0.001),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t=11.556,P<0.001)。结论互动式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其腕关节功能恢复,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保守治疗 互动式健康教育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