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守革命”与“自由放任”的终结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宏宇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5-47,共3页
2008年美国大选是1992年以来民主党首次同时拿下府会的一次大选,极大地改变了美国国内政治地图,将对未来美国内政外交产生深远影响。导致此次民主党获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保守主义思潮式微、自由主义思潮复兴是影响这次大选结果的战略因... 2008年美国大选是1992年以来民主党首次同时拿下府会的一次大选,极大地改变了美国国内政治地图,将对未来美国内政外交产生深远影响。导致此次民主党获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保守主义思潮式微、自由主义思潮复兴是影响这次大选结果的战略因素,此次民主党获胜正是得益于美国社会政治思潮的这种战略交替。奥巴马高票当选和民主党扩大国会优势,标志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保守革命"和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自由放任"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终结。从意识形态层面来看,美国开始从"中右"国家向"中左"国家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大选 保守革命 自由放任 社会政治思潮
原文传递
魏玛共和国时期新“保守革命”初探
2
作者 陈从阳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08年第3期46-49,共4页
魏玛共和国时期,右翼民族主义知识分子在社会和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新“保守革命”。他们在非理性主义哲学基础上,疯狂反对共和国和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议会民主和民主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鼓吹建立一个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和道德上统... 魏玛共和国时期,右翼民族主义知识分子在社会和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新“保守革命”。他们在非理性主义哲学基础上,疯狂反对共和国和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议会民主和民主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鼓吹建立一个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和道德上统一的新帝国。新保守革命构成了纳粹主义的思想来源,右翼民族主义知识分子实际上扮演了魏玛共和国掘墓人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玛共和国 保守革命 纳粹主义
原文传递
“保守主义革命”及其后果 被引量:3
3
作者 曹卫东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2期74-79,共6页
“保守主义革命”是德国20世纪初一场重要的理论思潮,对德国20世纪的政治结构、政治运动和政治文化产生了深刻 的影响。本文对“保守主义革命”的主要人物、核心范畴及其社会关联作了初步的论述。
关键词 保守主义革命 容格 凡登布鲁克 施密特 斯宾格勒
下载PDF
德国的文化现代性:以“保守主义革命”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曹卫东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0-141,共2页
“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文学与人”国际研讨会于 2 0 0 1年 8月 4日至 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与中文系联合举办 ,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和清华大学外语系协办。来自美国... “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文学与人”国际研讨会于 2 0 0 1年 8月 4日至 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与中文系联合举办 ,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和清华大学外语系协办。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荷兰、日本、比利时、新加坡、澳大利亚、南非等各国代表 ,与中国各地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代表 ,一同就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文学与当代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会议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们撷取部分与会学者的发言纪要编辑了这组笔谈。  在全球化时代中 ,文学研究既包含全球性因素也包含地域性因素。来自一种文化的文学作品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处身于另一种文化的人们理解和说明的问题被提了出来。面对这些困难 ,全球化的文学研究应向人类学的小心谨慎和精益求精学习。全球区域化将成为未来几年里文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在新的高科技的电信王国中 ,文学和文学批评存在的理由是人类情感表现的需要 ,而不决定于媒体的改变 ,媒体与文学、哲学是相互作用的 ,现在和将来的媒体因为有文学、哲学给它提供改造的内容 ,媒体才变得丰富多彩 ,媒体也改造文学 ,使文学发生新的变化。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的建设 ,必须以现代性思想为指导原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文化现代性 "保守主义革命" 文化革命
下载PDF
文化与政治:从分裂到融合——托马斯·曼的“保守主义革命”思想阐释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忠晖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3-149,共7页
一战前后,托马斯·曼作为一位"民族-保守主义者",在"1914观念"的感召下,支持"战争即是保卫德意志文化"的论调,将战争看作是推动新一轮德国文化现代性的契机。他在其著名战斗檄文《一个不问政治者的... 一战前后,托马斯·曼作为一位"民族-保守主义者",在"1914观念"的感召下,支持"战争即是保卫德意志文化"的论调,将战争看作是推动新一轮德国文化现代性的契机。他在其著名战斗檄文《一个不问政治者的看法》(1918)中表达了保守主义的核心关切,即以德意志文化反对西方现代文明,以文化与政治的分裂对抗西方文明现代性的异化——"精神的政治化"。直到1921年在《俄国文选》序言中"保守主义革命"概念的提出,他才明确表明政治与文化都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统合于"人道"这一最高范畴中,文化与政治从分裂走向融合,德意志"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获得了和解。在《论德意志共和国》(1922)的演讲中,他高举民主的旗帜,为新生的魏玛共和国呐喊。曼氏所希冀的共和国不只是一种既存的政体,更是德意志民族与现代国家统一的政治有机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曼 保守主义革命 文化与政治 人道主义
下载PDF
论当代美国的保守主义运动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立平 《太平洋学报》 2002年第4期50-60,共11页
文章认为当代美国的保守主义运动起源于 2 0世纪 4 0年代中至 50年代中的保守主义思想运动 ,然后经过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的保守主义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的演进 ,到 80年代末 ,保守主义思潮在美国社会政治中的影响已与自由主义平分秋色 ... 文章认为当代美国的保守主义运动起源于 2 0世纪 4 0年代中至 50年代中的保守主义思想运动 ,然后经过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的保守主义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的演进 ,到 80年代末 ,保守主义思潮在美国社会政治中的影响已与自由主义平分秋色 ,90年代中期以来甚至有超强的趋势 ,这一趋势在“91 1事件”后更加明显。文章还认为 ,当代美国的保守主义运动的演进模式是精英驱动—大众响应的模式 ,它对美国社会政治的影响深而且广 ;此外 ,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极 ,它们从属于更高一级的意识形态 ,即美国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美国 保守主义运动 保守主义 宗教右派 里根革命 保守革命 布什政府 保守主义思想运动 保守主义社会运动
下载PDF
浪漫主义的“中国事件”:梁启超与“理想派”
7
作者 朱军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5-153,共9页
一般认为1902年梁启超引入“理想派”概念并非现代浪漫主义的开端,但是比照西方早期浪漫派理论及其实践,结合“理想小说”的细读可见,在哲学理念、内在精神与文学表现上中西存在诸多契合。他们同样作为“政治浪漫派”,遵从类似的保守意... 一般认为1902年梁启超引入“理想派”概念并非现代浪漫主义的开端,但是比照西方早期浪漫派理论及其实践,结合“理想小说”的细读可见,在哲学理念、内在精神与文学表现上中西存在诸多契合。他们同样作为“政治浪漫派”,遵从类似的保守意识形态和革命原则,使“人类”与“历史”扮演了浪漫派的两大造物主,其主体的生成往往借助内心的力量并勇于承担世界创造者的角色,展开为一场民族重生的复兴运动。作为浪漫主义的“中国事件”,“理想派”试图使小说家充当时代的立法者,在立国政治的革命与更化中实现道德主体的重建,进而重塑宇宙力量与人生精神,这理应构成中国本土浪漫话语和现代作家“浪漫一代”的重要精神源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派” 政治浪漫派 革命保守 历史与新民 人生论
下载PDF
杜金的保守主义分析
8
作者 孙琦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9-219,共1页
荆宗杰在《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年第2期撰文指出,俄罗斯当代思想家亚历山大·杜金近年来用保守主义作为代替20世纪三大主要意识形态——自由主义、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第四政治理论”,实质依然是他以往的“新欧亚主义... 荆宗杰在《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年第2期撰文指出,俄罗斯当代思想家亚历山大·杜金近年来用保守主义作为代替20世纪三大主要意识形态——自由主义、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第四政治理论”,实质依然是他以往的“新欧亚主义”思想,该思想包括传统主义、“保守主义革命”思想和古典欧亚主义等思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守主义革命 新欧亚主义 法西斯主义 中亚研究 自由主义 意识形态 20世纪 亚历山大
下载PDF
莱茵兰模式的优长之处走出美国主义之四
9
作者 薛涌 《社会学家茶座》 2012年第1期81-91,共11页
在某种意义上说,“莱茵兰资本主义”这一概念是对以“里根主义”、“撤切尔主义”为代表的“保守主义革命”和美式市场经济在冷战后主宰的反动和挑战。不过,那些和这种意识形态之争保持距离的学者们,也都承认“盎格鲁·萨克逊”... 在某种意义上说,“莱茵兰资本主义”这一概念是对以“里根主义”、“撤切尔主义”为代表的“保守主义革命”和美式市场经济在冷战后主宰的反动和挑战。不过,那些和这种意识形态之争保持距离的学者们,也都承认“盎格鲁·萨克逊”和“莱茵兰”模式在现实中的存在,并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主义 保守主义革命 里根主义 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 意识形态 冷战后
下载PDF
霍夫曼斯塔尔的文化批判
10
作者 贺骥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34,共6页
霍夫曼斯塔尔在《文献是民族的精神空间》一文中褒扬介入政治和现实的法国文化,批判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脱离人民的"贞洁的"德意志文化,他扬弃了尼采的"寻求者"概念,提出了追求完整的知识分子类型——"真正... 霍夫曼斯塔尔在《文献是民族的精神空间》一文中褒扬介入政治和现实的法国文化,批判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脱离人民的"贞洁的"德意志文化,他扬弃了尼采的"寻求者"概念,提出了追求完整的知识分子类型——"真正的寻求者",阐述了精神与生活相联系、精神与权力相结合的"保守革命"纲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 贞洁性 文化批判 真正的寻求者 保守革命
原文传递
布尔迪厄文化资本批判之批判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治国 《前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1-185,共5页
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对于资本主义的文化统治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激烈的批判,具有革命的意义;但是由于其多读重视了建构主义的方法,导致不能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不能提出未来社会的实现途径和所依靠现实阶级力量,虽然在内容... 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对于资本主义的文化统治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激烈的批判,具有革命的意义;但是由于其多读重视了建构主义的方法,导致不能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不能提出未来社会的实现途径和所依靠现实阶级力量,虽然在内容上具有革命性,但是在形式上趋向于保守,因此属于"保守的革命主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本 真理 阶级 保守革命主义者
原文传递
吃蟹的学问
12
作者 黄灿然 《书城》 2000年第10期5-5,共1页
格拉斯、布尔迪厄对话一个是关心社会的文学家,一个是关心文学的社会学家,两巨头的对话同时在法国《世界报》和德国《时代》周刊登出,美国《民族》周刊把它译成英文(http://www.thenation.com/issue/000703/0703grass.shtml)。虽然布尔... 格拉斯、布尔迪厄对话一个是关心社会的文学家,一个是关心文学的社会学家,两巨头的对话同时在法国《世界报》和德国《时代》周刊登出,美国《民族》周刊把它译成英文(http://www.thenation.com/issue/000703/0703grass.shtml)。虽然布尔迪厄一张口,就来点幽默,称赞格拉斯"张开大口"的作风,并希望这次两人可以齐齐张开大口畅所欲言;但是,格拉斯以幽默敬幽默,在称赞布尔迪厄一番之后,冷不防咬他一口:社会学著作中,就缺幽默。布尔迪厄说,现时流行于欧洲的新自由主义政治,既深广又霸道,连"可笑"的余地都没有,他的新作《世界的重量》便是要尽量保存原始的荒诞性,去除文学性,反过来说,这未尝不是另一种文学性。他说,新自由主义革命,是一场保守革命——听起来很怪异,它以倒退为进步,使得像他这种反对倒退的人,竟变成了倒退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迪厄 新自由主义 黑格尔 文学性 幽默 达利 保守革命 社会学 学问 荒诞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