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大连池生物圈保护区生态保护关键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罗春雨 曲艺 +3 位作者 黄庆阳 张弘强 倪红伟 高玉慧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7年第1期93-96,共4页
本项研究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收集到的空间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对五大连池生物圈保护区进行了保护价值分析。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对五大连池生物圈保护区进行了生态保护价值分析,通过空间分析根据保护价值数值将研究区分为保护关键区... 本项研究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收集到的空间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对五大连池生物圈保护区进行了保护价值分析。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对五大连池生物圈保护区进行了生态保护价值分析,通过空间分析根据保护价值数值将研究区分为保护关键区、生态建设区、协调发展区、开发利用区,最终获得了生态保护关键区。通过四个区域的划分,可有效协调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有效促进五大连池生物圈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为五大连池生物圈保护区开展生态保护、适度开发提供了空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连池生物圈保护 功能区划 保护关键区
下载PDF
生态保护关键区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莹 贾良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863-3864,共2页
为遴选出省域范围内的生态保护关键区,建立一套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地、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区以及一般关键区域等8个指标为主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生态保护关键区 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保护关键区的确定 被引量:14
3
作者 于琳倩 李景文 +3 位作者 赵秀海 马琳 吴尚 白雪琪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50-1258,共9页
为完善长白山地区保护区体系、减少生物多样性破坏、保护阔叶红松林,对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周边6个林业局、64个林场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基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地理学方法(GAP),选择41种植物作为重点保护物种,以采伐区、农田、居民... 为完善长白山地区保护区体系、减少生物多样性破坏、保护阔叶红松林,对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周边6个林业局、64个林场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基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地理学方法(GAP),选择41种植物作为重点保护物种,以采伐区、农田、居民点、公路数等因子作为干扰因素,并利用GIS空间分析研究了长白山地区指示植物数量和干扰强度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林场指示物种分布不均匀,以泉阳县胜利、冷沟子林场为中心形成西北坡和南坡2个保护植物富集分布区域,宝马、衡山、冷沟子和黑河林场有单个重要物种分布;各林场干扰强度不同,露水河林业局和白河林业局北部整体受干扰程度较大.通过各项指标综合分析,确定出长白山北坡的泉阳-露水河南部-白河北部和长白山南坡的长白县东部2个生态保护关键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关键区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地理学方法保护植物 干扰
原文传递
长江口生态系统特征和保护价值评价
4
作者 彭婉婷 朱自煜 +4 位作者 刘佳 林云杉 杨文慧 蔡文博 吴承照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2期91-100,共10页
长江口是一个以咸淡水交互作用为基础的复杂生态系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节点,是中华鲟等珍稀水生动物生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三场一通道”。由于该区位于高度城市化区域,受人为干扰影响明显,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 长江口是一个以咸淡水交互作用为基础的复杂生态系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节点,是中华鲟等珍稀水生动物生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三场一通道”。由于该区位于高度城市化区域,受人为干扰影响明显,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等问题突出,迫切需要系统分析和评估该区域生态系统特征和保护价值,识别生态系统关键区,以实现保护与发展的空间统筹。通过识别和分析长江口生态系统特征,从国家代表性、生态重要性、保护基础三个层次构建保护价值综合评价体系,识别保护关键区。研究表明,长江口生态系统呈现“三高一低”的特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鸟类及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国家代表性,并且具备高敏感性、高风险、高生态服务功能特征。长江口保护价值呈现空间异质性,东部及水源保护区保护价值高,三级分汊航道保护价值较低,保护关键区集中在崇明东滩周边、北湖、九段沙、横沙西部及水库区。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推进长江口国家公园的规划建设工作,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实现长江口生态完整性保护,促进长江大保护、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长江口 生态系统特征 保护价值 保护关键区
下载PDF
河北省生态保护红线关键区的确定与建议 被引量:3
5
作者 姚雪平 陈艳梅 马心宇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242-247,共6页
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是人居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生态保障。生态保护红线关键区是指对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关键区域。笔者在生态保护红线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是人居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生态保障。生态保护红线关键区是指对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关键区域。笔者在生态保护红线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关键区的方法,并划定了河北省生态保护红线关键区,提出了建设管理与保护措施,结果表明,(1)河北省生态保护红线区总面积为47 086.99 km2,占河北省国土面积的24.98%;生态保护红线关键区面积为8 443.34 km2,占红线区的17.93%,占河北省国土面积的4.48%。(2)河北省生态保护红线关键区建设管理与保护措施包括:一是以生态红线区为生态源地,以关键区为战略节点,构建了区域安全格局;二是以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机制建设为基础,突出关键区域的示范带头作用;三是明确生态保护红线关键区生态保护具体措施;四是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建设进行衔接,形成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希望能以关键区作为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示范区,以点带面,带动整个红线区的管理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生态保护红线 红线重叠区 红线高值区 生态保护红线关键区 管理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