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秘密交易中善意第三人的保护 被引量:8
1
作者 于飞 《知识产权》 CSSCI 2006年第4期65-69,共5页
传统理论认为善意取得制度不能适用于知识产权领域,此观点虽有相当理论依据,但亦值得反思。《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第1款突破了传统理论的障碍,确立了技术秘密交易中的善意第三人保护制度,值得肯定... 传统理论认为善意取得制度不能适用于知识产权领域,此观点虽有相当理论依据,但亦值得反思。《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第1款突破了传统理论的障碍,确立了技术秘密交易中的善意第三人保护制度,值得肯定。本文对知识产权领域中保护善意第三人的理论障碍及该障碍之克服进行了讨论,并对技术秘密交易中善意第三人保护制度的要件和效果进行了精细化,以求实现权利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秘密 善意第三人保护 外观理论
下载PDF
论不动产交易中善意第三人的保护
2
作者 胡通碧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4-78,共5页
不动产交易中善意第三人的保护问题涉及物权法和合同法 ,德国民法、日本民法分别采纳登记生效要件主义、登记对抗要件主义立场。本文分析了这两种立法主义在不动产二重买卖、连续买卖中对善意第三人利益的影响 ,认为两种立法主义并无实... 不动产交易中善意第三人的保护问题涉及物权法和合同法 ,德国民法、日本民法分别采纳登记生效要件主义、登记对抗要件主义立场。本文分析了这两种立法主义在不动产二重买卖、连续买卖中对善意第三人利益的影响 ,认为两种立法主义并无实质性区别 ,但登记生效要件主义适合我国现实 ,我国物权立法应采取登记生效要件主义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重买卖 转售买卖 登记生效 登记对抗 善意第三人保护
下载PDF
论我国民法的善意保护制度
3
作者 谢育敏 王雪萍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10-113,共4页
善意保护制度已经成为各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制度,为大多数国家民法所明文规定。我国自从善意保护立法以来,已经将其主要旨意融入民法的立法精神中。目前,我国的善意制度保护在物权领域,法律行为领域和债权领域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善意保护制度已经成为各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制度,为大多数国家民法所明文规定。我国自从善意保护立法以来,已经将其主要旨意融入民法的立法精神中。目前,我国的善意制度保护在物权领域,法律行为领域和债权领域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我国民事法律制度上取得了诸多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 善意保护 民事主体
下载PDF
论善意第三人保护的法理学基础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贵龙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01-202,共2页
我国现行的民事基本法《民法通则》没有明确规定善意取得制度,且善意第三人利益和原权利人利益难谓孰轻孰重,故善意第三人保护的法理学基础尚存争议,本文将对该问题予以阐述。
关键词 经济法 善意取得 善意第三人保护 法理基础
下载PDF
论不动产不适用善意取得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传先 袁武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8-111,共4页
物权法草案第111条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同时,采纳部分学者的观点,将其适用范围扩展至不动产物权变动领域,作为协调物权变动中静的安全与动的安全的唯一制度取代公示公信原则。这种制度设计,将在制度内部产生紊乱,主要体现在善意取得制... 物权法草案第111条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同时,采纳部分学者的观点,将其适用范围扩展至不动产物权变动领域,作为协调物权变动中静的安全与动的安全的唯一制度取代公示公信原则。这种制度设计,将在制度内部产生紊乱,主要体现在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前提即是否为无权处分、受让人主观的判断、是否区分原权利人的过失等方面,对司法实践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意取得 公示公信 无权处分 善意 善意保护
下载PDF
物权法中善意取得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刘保玉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6期79-83,共5页
我国《物权法》中对善意取得制度做了完整规定,并在制度设计上有所改进和创新。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中有不少值得讨论和明晰的问题,具体应完整、准确地加以理解,并注意善意取得所发生的物权效果和债权效果的差别。善意取得在适用的客体... 我国《物权法》中对善意取得制度做了完整规定,并在制度设计上有所改进和创新。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中有不少值得讨论和明晰的问题,具体应完整、准确地加以理解,并注意善意取得所发生的物权效果和债权效果的差别。善意取得在适用的客体方面既有扩张,也有一定的限制。物权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与表见代理、表见代表、对物权之外的其他权利的处分、欠缺相应的行为能力、处分权受限制而擅为处分等行为及其法律后果的规定,具有相似性,但其适用前提、条件和法律规则有异,不能混为一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法 善意取得 无权处分 善意保护
下载PDF
论物权变动和第三人保护
7
作者 叶卫树 《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51-54,共4页
物权变动是物权立法的核心问题。而选择何种物权变动模式,则不仅需要立法者考虑到物权双方的利益均衡问题,还必须同时充分考虑到对物权变动第三者的保护问题,为此各国立法先后采用了物权行为、善意保护等制度。本文在比较分析物权行为... 物权变动是物权立法的核心问题。而选择何种物权变动模式,则不仅需要立法者考虑到物权双方的利益均衡问题,还必须同时充分考虑到对物权变动第三者的保护问题,为此各国立法先后采用了物权行为、善意保护等制度。本文在比较分析物权行为和善意保护制度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立法应在采用物权行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善意保护制度共同保护物权变动中的第三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 物权行为 善意保护 第三人
下载PDF
善意取得制度确立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作斌 史卫民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7-11,共5页
善意取得制度确立之研究周作斌*史卫民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财产所有权制度中有关财产所有权移转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所谓善意取得是指权利受让人在有偿取得某项财产时,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转让人无权处分其转让的财产,而依法取得该项... 善意取得制度确立之研究周作斌*史卫民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财产所有权制度中有关财产所有权移转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所谓善意取得是指权利受让人在有偿取得某项财产时,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转让人无权处分其转让的财产,而依法取得该项财产的所有权或其他物权。善意取得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意取得制度 善意受让人 无权处分 善意第三人保护 制度确立 所有权 经济体制改革 物权法 处分他人财产 让与人
下载PDF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与登记公信力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传秀 《中国商界》 2009年第8期273-274,共2页
登记公信力,是物权法发展史上的一个古老的制度设计,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采纳.登记公信力的表现形态因各国的社会状况、法制结构及立法取向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得差异性,登记公信力的效力源于国家资源的立法保障,是公权力对私领域的善意保护.
关键词 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登记公信力 制度设计 社会状况 善意保护 立法取向 立法保障 国家资源 表现形态 物权法 公权力 发展史 差异性 力源 结构 法制
下载PDF
浅析先公司合同的规制模式
10
作者 冯洁语 《知识经济》 2012年第8期143-144,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公司设立中,先公司交易不可避免,尽管2005年修订后的《公司法》大大简化了公司的设立程序,但是先公司交易现象仍旧大量存在,如何合理规制先公司合同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借鉴...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公司设立中,先公司交易不可避免,尽管2005年修订后的《公司法》大大简化了公司的设立程序,但是先公司交易现象仍旧大量存在,如何合理规制先公司合同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借鉴美国完善的公司法制,以求对我国目前的先公司合同规制模式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公司合同 美国公司法 保护善意 交易安全
下载PDF
恶意失权规则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眭鸿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7-102,共6页
物权的变动只有经过公示程式,才具有对社会的公信效力,交易安全方可得到确实保障。现行的善意保护规则虽然可以暂时性地弥补公信力的不足,但终究不是法治国家之恰当选择。当然,采纳能够有效保证物权变动公信力的物权行为无因性规则,并... 物权的变动只有经过公示程式,才具有对社会的公信效力,交易安全方可得到确实保障。现行的善意保护规则虽然可以暂时性地弥补公信力的不足,但终究不是法治国家之恰当选择。当然,采纳能够有效保证物权变动公信力的物权行为无因性规则,并非没有限度。不过,缺憾的存在并不可怕,我们可以通过造就恶意失权制度,以矫正物权行为无因性规则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失权规则 物权 法律效力 公信力 立法 善意保护制度
下载PDF
瑕疵的股权转让协议之效力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英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2-86,共5页
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认定处于民商法和经济法的交叉互动领域,有赖于对相关规范体系和制度价值的全面把握和综合考量。股权转让协议的瑕疵主要表现为主体瑕疵、标的瑕疵、程序瑕疵、后果瑕疵等,这些瑕疵对股权转让协议的影响应具体分析... 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认定处于民商法和经济法的交叉互动领域,有赖于对相关规范体系和制度价值的全面把握和综合考量。股权转让协议的瑕疵主要表现为主体瑕疵、标的瑕疵、程序瑕疵、后果瑕疵等,这些瑕疵对股权转让协议的影响应具体分析,有的不影响协议效力,有的导致协议未生效、无效、可撤销或者效力待定,还有的影响转让后股权权能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转让 瑕疵 法律效力 善意第三人保护
下载PDF
自然人行为能力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春梅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7年第5期165-168,共4页
人是自由、自治和理性的主体,而其自由、自治和理性的基础恰恰是行为能力,这也是行为能力的本质及意义所在。保护交易安全不仅是合同法或者债法的价值取向,也是民法的制度价值。但是,行为能力中不应当存在善意保护,欠缺行为能力人的利... 人是自由、自治和理性的主体,而其自由、自治和理性的基础恰恰是行为能力,这也是行为能力的本质及意义所在。保护交易安全不仅是合同法或者债法的价值取向,也是民法的制度价值。但是,行为能力中不应当存在善意保护,欠缺行为能力人的利益保护具有优先性。法人组织的广泛存在使格式交易日益普遍,对格式合同的规制力图实现契约的实质正义和自由。但是,格式交易中否认行为能力的适用,既与行为能力强制性规定的性质不符,又背离了保护行为能力人的立法宗旨。实际上,这一问题同时隐含着私法中人的保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人 行为能力 善意保护 格式交易
下载PDF
物权法草案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鸣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83-85,共3页
物权的支配性特点,只反映了权利人与物的关系,是物权的自然属性。排他性是物权的法律属性,也是物权的本质属性。认识排他性的意义在于区分不同的私权利的界限和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界限,增强人们对公权利与私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意识。解决... 物权的支配性特点,只反映了权利人与物的关系,是物权的自然属性。排他性是物权的法律属性,也是物权的本质属性。认识排他性的意义在于区分不同的私权利的界限和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界限,增强人们对公权利与私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意识。解决不动产物权的优先性,可以借鉴我国专利法保护专利申请权的原则,先申请登记的物权优先更加合理。“预告登记”使债权具有了对抗其他买房人的“物权效力”。不动产交易的善意保护不同于动产交易的善意保护。区别的关键在于公示的方式不同。侵权法和侵权责任解决不了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完整的支配状态的恢复问题,在物权的请求权不足以保护物权利益的情况下,再适用侵权的请求权,把侵权的请求权作为物权的请求权的补充手段,更有利于全面的保护物权的请求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 物权公示 善意保护 物权请求权
下载PDF
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与善意第三人保护 被引量:10
15
作者 周伦军 《人民司法》 2017年第28期12-18,共7页
在民法典总则编的编纂过程中,如何在民法通则第三十八条、第四十三条规定的基础上,科学界定法定代表人职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内外有别的团体法律关系,以维护法人及其成员、交易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始终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议题。
关键词 法定代表人 善意第三人保护 越权行为 第四十三条 交易相对人 编纂过程 民法通则 科学界定
原文传递
结婚制度中的“风险”及其“善意人”利益之保护 被引量:6
16
作者 许雄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9-124,共6页
随着我国进入急速社会转型期,婚姻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高,其中,无效婚姻已成为婚姻的主要风险。无效婚姻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婚姻法2001年修改中的重大成果之一,然而,该制度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善意人”尤其是对无效婚姻中的善意“配... 随着我国进入急速社会转型期,婚姻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高,其中,无效婚姻已成为婚姻的主要风险。无效婚姻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婚姻法2001年修改中的重大成果之一,然而,该制度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善意人”尤其是对无效婚姻中的善意“配偶”以及与无效婚姻当事人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第三人利益的保护。结合我国现行婚姻立法的实际,对无效婚姻中的善意“配偶”利益的保护可考虑借鉴外国的“推定配偶”制度,并从程序上明确此类“推定”情形的适用规则,切实保护善意配偶一方的权益;对与无效婚姻当事人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第三人利益的保护,可借鉴法国的“外观理论”,对于已经形成了婚姻“外观”后产生的债务,认定由无效婚姻双方承担连带责任,反之,在形成婚姻“外观”之前产生的债务,应由债务人单独承担清偿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风险 无效婚姻 善意人”利益保护
原文传递
论信用证欺诈的司法保全 被引量:3
17
作者 钟乐 ZHONG Le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0-103,共4页
通过对信用证的法律性质以及信用证欺诈的认识 ,提出了司法保全措施在消除信用证独立抽象性原则负面作用、遏止欺诈方面的可能 ,并就司法保全本身的特点、法律依据以及国外相关的信用证止付制度 。
关键词 信用证信用证 欺诈行为 司法保全 止付令 法律适用原则 善意持票人保护原则 欺诈例外原则
下载PDF
英美公司法越权代表制度及其启示
18
作者 张鲲 张雯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3期111-116,共6页
我国法律理论及实务对越权代表制度存在定位混乱、细化规则缺失的问题。英美公司法越权代表制度为我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先进经验。应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明确公司章程的有限对抗力,细化善意第三人保护的规则,允许类推适用无权... 我国法律理论及实务对越权代表制度存在定位混乱、细化规则缺失的问题。英美公司法越权代表制度为我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先进经验。应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明确公司章程的有限对抗力,细化善意第三人保护的规则,允许类推适用无权代理制度,从而有效的治理公司代表权的失范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权代表 章程效力 市场交易安全 善意保护规则
下载PDF
论善意第三人保护的法理基础 被引量:4
19
作者 谭玲 《当代法学》 1997年第2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善意第三人保护 善意取得制度 让与人 法理基础 占有物 无权处分行为 所有权人 损害赔偿 保护制度 财产权利
原文传递
论《民法典》第146条第1款的司法适用——以房屋买卖合同为视角
20
作者 毕明珠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0期66-71,共6页
在司法实践中,以虚假房屋买卖合同的方式逃避税款或骗取银行贷款的现象频发。法院在审理虚假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时审判标准不一,存在虚假行为和恶意串通规则适用混乱的问题。我国《民法总则》第146条第1款首次对虚假行为进行了规定,《民... 在司法实践中,以虚假房屋买卖合同的方式逃避税款或骗取银行贷款的现象频发。法院在审理虚假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时审判标准不一,存在虚假行为和恶意串通规则适用混乱的问题。我国《民法总则》第146条第1款首次对虚假行为进行了规定,《民法典》延续了这一制度,但是并未规定“虚假行为的无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正确厘清虚假行为和恶意串通规则之间的关系、明确善意取得制度与虚假行为不得对抗规则之间的界限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虚假行为 审判标准 善意第三人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