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夹江竹纸保护性研究
1
作者 李谋闰 刘子嘉 《造纸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2期13-17,共5页
夹江竹纸兴起于唐,制作技艺日臻成熟于明,至清代达到鼎盛.夹江竹纸制作技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至今,久负盛誉,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夹江竹纸从备料到成纸共计15个环节、72道工序,繁琐耗时的工序保证了... 夹江竹纸兴起于唐,制作技艺日臻成熟于明,至清代达到鼎盛.夹江竹纸制作技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至今,久负盛誉,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夹江竹纸从备料到成纸共计15个环节、72道工序,繁琐耗时的工序保证了其品质,也使得夹江竹纸晋升高级手工竹纸之列.当下,夹江竹纸面临着多重现实问题:传承人才断层、生产原料变更、市场萎缩、机器生产、生态环境污染等.为此,亟需探索夹江竹纸的多样保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江竹纸 手工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性研究
下载PDF
螺旋藻多糖对臭氧致小鼠肺损伤的保护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洪泉 邓杨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6-439,共4页
目的 观察臭氧对肺造成的损伤和螺旋藻多糖(polysaccharidefromspirulinaplatensis ,PSP)对损伤的影响。方法 利用臭氧吸入造成肺损伤模型 ,以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和肺匀浆的SOD活性 ,硫代巴比妥显色法测定MDA含量 ,并利用透射电... 目的 观察臭氧对肺造成的损伤和螺旋藻多糖(polysaccharidefromspirulinaplatensis ,PSP)对损伤的影响。方法 利用臭氧吸入造成肺损伤模型 ,以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和肺匀浆的SOD活性 ,硫代巴比妥显色法测定MDA含量 ,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各PSP给药组的小鼠 ,血清和肺组织的SOD活性上升 ,MDA含量降低 ,与模型组相比 ,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电镜结果发现模型组的肺组织细胞有明显的凋亡性改变 ,而各给药组的损伤相对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多糖 臭氧 肺损伤 保护性研究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极低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重组抗原的免疫保护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干小仙 曾肖芃 +4 位作者 王越 丁建祖 沈慧英 沈丽英 樊晋江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7-99,105,共4页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极低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SVLBP)重组抗原的免疫保护性及其作为候选疫苗的潜在价值。方法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克隆菌大量表达SVLBP重组抗原,以镍-次氮基三乙酸琼脂糖树脂(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制备S...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极低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SVLBP)重组抗原的免疫保护性及其作为候选疫苗的潜在价值。方法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克隆菌大量表达SVLBP重组抗原,以镍-次氮基三乙酸琼脂糖树脂(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制备SVLBP重组抗原;将纯化的重组抗原加福氏佐剂经皮下免疫C57BL/6小鼠,每隔2周免疫1次,在第3次免疫后10d,经腹部皮肤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35±1条,感染后45d剖杀,计数检获虫数和每克肝虫卵数(LEPG)。小鼠在免疫前和攻击感染后分别采眶窦血,用ELISA测定特异性IgG及其亚群抗体水平。结果相对于佐剂对照组,免疫组小鼠的减虫率为33.4%,减卵率为47.6%;免疫后小鼠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IgG(>1:6400);抗体亚类检测结果显示,免疫组小鼠IgG2a、IgG2b、IgG1明显高于免疫前和佐剂对照组。结论日本血吸虫皮层蛋白SVLBP重组抗原能诱导小鼠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是潜在的疫苗候选抗原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密度脂蛋白 重组抗原 结合蛋白 保护性研究 C57BL/6小鼠 日本血吸虫尾蚴 ELISA测定 次氮基三乙酸 特异性IgG 免疫保护性 亲和层析法 IGG2A IgG2b 保护性免疫 潜在价值 候选疫苗 半乳糖苷 皮下免疫 福氏佐剂 攻击感染
下载PDF
弓形虫速殖子质抗原、膜抗原及分泌代谢抗原对免疫小鼠的保护性研究
4
作者 唐莉娜 熊美华 +2 位作者 刘露霞 卢丽丹 王世海 《贵州医药》 CAS 2006年第1期72-73,共2页
弓形虫病是一种世界分布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类对弓形虫普遍易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养宠物者增多,使人们感染弓形虫的机率增加。成人感染弓形虫后多无临床症状,但在AIDS、恶性肿瘤等免疫低下和免疫抑制患者中,弓形虫作为一种... 弓形虫病是一种世界分布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类对弓形虫普遍易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养宠物者增多,使人们感染弓形虫的机率增加。成人感染弓形虫后多无临床症状,但在AIDS、恶性肿瘤等免疫低下和免疫抑制患者中,弓形虫作为一种机会性感染因子,是引发致死的病因之一。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可致胎儿先天性弓形虫病,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严重可导致畸胎、死胎。同时也是孕妇出现流产、晕产、增加妊娠合并症重要诱因。而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弓形虫病的药物,因此对本病的预防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速殖子 保护性研究 膜抗原 免疫小鼠 先天性弓形虫病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代谢 分泌 感染因子 孕妇感染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治疗的肺保护性研究 被引量:40
5
作者 施丽萍 孙眉月 杜立中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 通过肺力学参数的监测来指导呼吸机的应用 ,为最终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1994年至 2 0 0 1年收住NICU的 11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需呼吸机支持治疗者。分非肺力学监测组 (NPM)和肺力学监测... 目的 通过肺力学参数的监测来指导呼吸机的应用 ,为最终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1994年至 2 0 0 1年收住NICU的 11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需呼吸机支持治疗者。分非肺力学监测组 (NPM)和肺力学监测组 (PM) ,对两组在呼吸机设置、血气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及其他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M组呼吸机参数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 (MAP)、吸气时间 (Ti)显著低于NPM组 (P均 <0 0 0 1)。PM组血气分析仅PaCO2[( 48± 6)mmHg]高于NPM组 (P <0 0 0 1) ,而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为 13 % ,显著低于NPM组的 3 2 % (P <0 0 5 ) ;动脉导管开放 (PDA)的发生率分别为 3 3 %和 3 6% ,脑室内出血 (IVH)的发生率分别为 40 %和 42 % (P均 >0 0 5 ) ;呼吸机应用的时间、用氧时间、住院天数、病死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肺力学监测能指导正确应用呼吸机 ,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发生率 ;适当降低PIP ,采用低潮气量和缩短Ti,使MAP下降 ,应用适当的呼气末正压 (PEEP)治疗NRDS患儿 ,并不影响氧合 ;PaCO2 的轻度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治疗 保护性研究
原文传递
通心络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后心肌和微血管的保护性研究 被引量:77
6
作者 尤士杰 杨跃进 +7 位作者 陈可冀 高润霖 吴永健 张健 荆志诚 白东峰 王燕武 陈纪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3-437,共5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溶栓治疗后患者心肌和微血管保护作用和可能产生的机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ST段抬高的AMI患者,成功实施PCI或溶栓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52例...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溶栓治疗后患者心肌和微血管保护作用和可能产生的机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ST段抬高的AMI患者,成功实施PCI或溶栓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52例)和同时加服用通心络胶囊的治疗组(60例)。于发病后不同时间连续观察多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2DE)的室壁异常节段恢复状态、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变,并于6个月时与同位素心肌显像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冠状动脉血管重建后(1)在通心络组中,1周、2周和1个月时异常室壁运动节段恢复率(分别为11.7%,18.1%和18.8%)较对照组明显高(分别为4.1%,8.3%和11.1%)(均P<0.05);6个月时通心络组的总恢复率高达70.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7%。(2)1周、2周和1个月时通心络组LVEDV与对照组容积增加比率相当(均P>0.05);3个月和6个月时通心络组LVEDV增加比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1)。(3)治疗初,通心络组LVEF与对照组相当(P>0.05);治疗后1周、2周和1个月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月时和6个月时,通心络组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0.05)。(4)2DE的左心室室壁节段运动评分指数(WMSI)治疗初通心络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通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患者 保护性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AMI)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微血管 再灌注 丙二醛(MDA) 通心络胶囊 LVEDV 二维超声心动图 发病后不同时间 左室舒张末容积 同位素心肌显像 血管保护作用 常规药物治疗 左室射血分数
原文传递
螺旋藻多糖对臭氧致小鼠肝、脑组织损伤的保护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洪泉 邓杨梅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4-215,共2页
关键词 肝组织损伤 螺旋藻多糖 臭氧 小鼠 脑组织损伤 保护性研究
原文传递
野生三叶木通保护性研究与开发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向胜华 杨玉丽 曹珺珺 《中国农技推广》 2018年第6期42-43,共2页
由于各种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目前,野生三叶木通资源越来越少,急需人工栽培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性开发三叶木通迫在眉睫。宜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2014年开始对八月炸进行了保护性开发研究,采用野生枝条进行大田扦插试验取得成... 由于各种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目前,野生三叶木通资源越来越少,急需人工栽培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性开发三叶木通迫在眉睫。宜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2014年开始对八月炸进行了保护性开发研究,采用野生枝条进行大田扦插试验取得成功繁育三叶木通种苗十万余株,并于2015年春季进行大面积栽培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保护性研究 开发应用
原文传递
地方株HPV16 L1基因免疫保护性研究
9
作者 高慧 王琴 +1 位作者 成蓓 李厚达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69-671,共3页
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ms,HPV)至今已鉴定的HPV型超过200个,约40个型能感染生殖道,以性接触方式传播。分子流行病学证据显示HPV是引起浸润性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癌的主要原因,其中HPV16型在宫颈癌中检出率最高,约50%... 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ms,HPV)至今已鉴定的HPV型超过200个,约40个型能感染生殖道,以性接触方式传播。分子流行病学证据显示HPV是引起浸润性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癌的主要原因,其中HPV16型在宫颈癌中检出率最高,约50%的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能被检测到,HPV16也是我国妇女宫颈癌的主要型别。因为HPV感染性疾病的难治性、复发性和潜在致癌性,研制开发安全、有效的HPV疫苗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16型 保护性研究 基因免疫 地方株 浸润性宫颈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感染性疾病 分子流行病学 宫颈上皮 HPV疫苗
原文传递
香鳞毛蕨配子体发育及快速繁殖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庆阳 樊锐锋 +1 位作者 袁强 常缨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73-1576,共4页
关键词 香鳞毛蕨 快速繁殖 配子体 发育 鳞毛蕨属植物 野生资源 保护性研究 鳞毛蕨科
下载PDF
晋北旱地玉米机械穴灌地膜覆盖种植技术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石文廷 孙敏 《山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7期20-21,33,共3页
晋北地区旱地应用机械穴灌穴播和地膜覆盖技术种植玉米,比常规机械穴播玉米出苗早5 d,拔节早8 d,抽雄早8 d,成熟早7 d,株高增加7 cm,成穗数增加8 463穗/hm2,穗粒数增加17粒,千粒重增加21.0 g,增产1 800.9 kg/hm2,增产率33.96%,纯增收1 2... 晋北地区旱地应用机械穴灌穴播和地膜覆盖技术种植玉米,比常规机械穴播玉米出苗早5 d,拔节早8 d,抽雄早8 d,成熟早7 d,株高增加7 cm,成穗数增加8 463穗/hm2,穗粒数增加17粒,千粒重增加21.0 g,增产1 800.9 kg/hm2,增产率33.96%,纯增收1 275.9元/hm2;比机械穴播地膜覆盖玉米出苗早3 d,拔节早5 d,抽雄早5 d,成熟早4 d,成穗数增加3 972穗/hm2,穗粒数增加19粒,千粒重增加23.5 g,增产1 200.6 kg/hm2,增产率20.3%,纯增收1 050.6元/hm2。5—7月玉米根区土壤含水量:机械穴灌穴播地膜覆盖区为11.90%,机械穴播地膜覆盖区为7.93%,机械穴播区7.39%。不同种植方式每毫米降雨可生产玉米:机械穴播区19.35 kg/hm2,机械穴播地膜覆盖区21.54 kg/hm2,机械穴灌穴播地膜覆盖区25.93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玉米穴灌 地膜覆盖 种植增产 保护性研究.
下载PDF
我国将在长江第二次活捕白暨豚
12
作者 尚悦红 《交通环保》 1989年第4期59-59,共1页
白暨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动物。为对白鱼豚进行保护性研究,最近国家渔政渔港监督局已正式批文同意在长江湖北省江段和安徽省江段,捕捉自暨豚8头。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活捕5头,其中3头经固定微型发报机后即在原地放回长江。
关键词 白暨豚 长江 江段 保护性研究 渔政渔港 发报机 监督局 水生生物 哺乳动物 航政
下载PDF
锡类散与酸性药物配伍灌肠引起鼓肠的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凤 徐旭娟 沈美云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67-69,共3页
锡类散灌肠已被临床证实对结肠炎有很好的疗效。2010年3~12月,在进行锡类散对灌肠损伤的保护性研究时,我们意外发现,锡类散与酸性溶液食醋混合后,部分动物(4/20例)出现比较严重的鼓肠,且疗效降低。我们推断,是否锡类散与酸性... 锡类散灌肠已被临床证实对结肠炎有很好的疗效。2010年3~12月,在进行锡类散对灌肠损伤的保护性研究时,我们意外发现,锡类散与酸性溶液食醋混合后,部分动物(4/20例)出现比较严重的鼓肠,且疗效降低。我们推断,是否锡类散与酸性溶液存在配伍禁忌。临床上与锡类散配伍用药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溶液 锡类散 药物配伍 鼓肠 灌肠 保护性研究 配伍禁忌 配伍用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