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老子“保道不盈”说发秘——《道德经》第十五章思想解读
1
作者
詹石窗
张雷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1期157-162,共6页
老子《道德经》论道,常常是通过间接的事物来暗示,以有形来表征无形。该书第十五章乃是要讲如何"保道",但老子不是一开始就讲抽象的道理,而是从古代修道之士的情状入手来展开。一开始,老子提出了"微妙玄通"的说法...
老子《道德经》论道,常常是通过间接的事物来暗示,以有形来表征无形。该书第十五章乃是要讲如何"保道",但老子不是一开始就讲抽象的道理,而是从古代修道之士的情状入手来展开。一开始,老子提出了"微妙玄通"的说法。所谓"微妙玄通"首先是形容"至道",其次是形容修道之体悟。修道之士能够体悟到了"至道"的隐奥、不测、幽深、无碍,这就是"微妙玄通"。可是,一般人却很难真正理解修道者这种"微妙玄通"的状态,所以老子感叹"深不可识"。既然如此,又如何把修道的状态传达给人们呢?老子连续用了七种事物来象征修道者的状态,既写修道之士的内心省思,也写其应对世俗的活动。老子虽然认为修道之士应该"和光同尘",置身于人间世,但并不是说要让修道之士被染缸给染浊了,而是要移风易俗,引导社会由浊返清。这一章最后的"保此道者不欲盈,故能弊而新成"是《道德经》中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如果说"不欲盈"表达的是谦下的情怀,那么"弊而新成"就是表征事物的推陈出新。老子论说常常是一语双关。他讲修身的时候,同时蕴含着治国的法度;讲治国的时候,又可以引出修身的程序。行文的象征表达具有模糊性,给后人的诠释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元代道士邓锜从"内丹修炼"角度进行发挥,而清代道士宋常星则从"性命双修"的角度予以诠释,这两位道教学者的说法具有一定代表性,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
道
德经》
保此道
不欲盈
弊而新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子“保道不盈”说发秘——《道德经》第十五章思想解读
1
作者
詹石窗
张雷
机构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1期157-162,共6页
基金
贵州省201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平安道研究--易学与儒道平安思想及其社会治理价值"(项目编号:17GZGX09)
文摘
老子《道德经》论道,常常是通过间接的事物来暗示,以有形来表征无形。该书第十五章乃是要讲如何"保道",但老子不是一开始就讲抽象的道理,而是从古代修道之士的情状入手来展开。一开始,老子提出了"微妙玄通"的说法。所谓"微妙玄通"首先是形容"至道",其次是形容修道之体悟。修道之士能够体悟到了"至道"的隐奥、不测、幽深、无碍,这就是"微妙玄通"。可是,一般人却很难真正理解修道者这种"微妙玄通"的状态,所以老子感叹"深不可识"。既然如此,又如何把修道的状态传达给人们呢?老子连续用了七种事物来象征修道者的状态,既写修道之士的内心省思,也写其应对世俗的活动。老子虽然认为修道之士应该"和光同尘",置身于人间世,但并不是说要让修道之士被染缸给染浊了,而是要移风易俗,引导社会由浊返清。这一章最后的"保此道者不欲盈,故能弊而新成"是《道德经》中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如果说"不欲盈"表达的是谦下的情怀,那么"弊而新成"就是表征事物的推陈出新。老子论说常常是一语双关。他讲修身的时候,同时蕴含着治国的法度;讲治国的时候,又可以引出修身的程序。行文的象征表达具有模糊性,给后人的诠释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元代道士邓锜从"内丹修炼"角度进行发挥,而清代道士宋常星则从"性命双修"的角度予以诠释,这两位道教学者的说法具有一定代表性,值得关注。
关键词
老子
《
道
德经》
保此道
不欲盈
弊而新成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老子“保道不盈”说发秘——《道德经》第十五章思想解读
詹石窗
张雷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