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保罗·奥斯特小说中的布鲁克林景观书写
1
作者 朱雅芸 《今古文创》 2023年第36期13-15,38,共4页
美国著名文学景观布鲁克林汇集无数名人佳作,其中作家保罗·奥斯特不容忽视。《纽约三部曲》《布鲁克林的荒唐事》和《日落公园》中的布鲁克林书写多有不同,本文从地方相关理论和景观角度观照其书写,认为《纽约三部曲》中怀旧的人... 美国著名文学景观布鲁克林汇集无数名人佳作,其中作家保罗·奥斯特不容忽视。《纽约三部曲》《布鲁克林的荒唐事》和《日落公园》中的布鲁克林书写多有不同,本文从地方相关理论和景观角度观照其书写,认为《纽约三部曲》中怀旧的人文景观起隐喻作用,《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中诗意的栖居景观是对“9·11”事件所象征的恐怖与仇恨的先发制人的抵御,《日落公园》中失序的权力景观展现出无地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奥斯特 布鲁克林书写 地方 景观
下载PDF
真实与虚构:从叙事层面看保罗·奥斯特的《4321》
2
作者 陈祖玲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2-96,共5页
保罗·奥斯特的虚构写作体现着虚构和非虚构两大部分,两者在其文学世界中相互交叉、融合,为奥斯特独特的叙事策略作用的结果。文章关注奥斯特的虚构和非虚构写作,结合其叙事策略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他的思想和多元化创作。同时通过... 保罗·奥斯特的虚构写作体现着虚构和非虚构两大部分,两者在其文学世界中相互交叉、融合,为奥斯特独特的叙事策略作用的结果。文章关注奥斯特的虚构和非虚构写作,结合其叙事策略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他的思想和多元化创作。同时通过小说《4321》的叙事层面,去看奥斯特虚构写作与非虚构写作之间的张力,探寻作家在真实与虚构中自我创作、读者身份和哲学思考的建构和打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321》 保罗·奥斯特 元小说 真实与虚构
下载PDF
论保罗·奥斯特《神谕之夜》的元小说叙事策略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金云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4,共5页
保罗.奥斯特在《神谕之夜》中采用了多种元小说叙事策略:故事套故事结构揭示了小说只是作者虚构的叙述框架,而非对外部世界的再现;真实与虚构的模糊界限质疑了现实世界的"客观性",揭示了它语言构造物的实质;零散化的叙事则使... 保罗.奥斯特在《神谕之夜》中采用了多种元小说叙事策略:故事套故事结构揭示了小说只是作者虚构的叙述框架,而非对外部世界的再现;真实与虚构的模糊界限质疑了现实世界的"客观性",揭示了它语言构造物的实质;零散化的叙事则使小说丧失了情节的统一性和主题的确定性,使得小说的最终意义要靠读者的创造来完成。这些策略的运用,使作者在阐明后现代小说观和世界观的同时,构造了一个结构精巧、虚实难分的迷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奥斯特 《神谕之夜》 元小说 框架 零散化叙事
下载PDF
身份的迷失与探寻——保罗·奥斯特《纽约三部曲》的身份主题 被引量:6
4
作者 游南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69,共4页
《纽约三部曲》是奥斯特对后现代人的身份展开的一次探寻之旅。通过戏仿传统侦探小说,奥斯特揭示了小说人物身份的迷失:他们的身份或是存在于一种虚无缥缈的自我想象,或是被延推到一堆达不到终极的文字,或是迷失于寻求他者的认同中,从... 《纽约三部曲》是奥斯特对后现代人的身份展开的一次探寻之旅。通过戏仿传统侦探小说,奥斯特揭示了小说人物身份的迷失:他们的身份或是存在于一种虚无缥缈的自我想象,或是被延推到一堆达不到终极的文字,或是迷失于寻求他者的认同中,从而反映出后现代语境中人的身份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奥斯特 《纽约三部曲》 身份
下载PDF
保罗·奥斯特《幻影书》的非确定性析解 被引量:2
5
作者 游南醇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3-147,共5页
在保罗·奥斯特的《幻影书》里,世界是一个充满幻影的不确定的存在。在这个世界中,自我难以确定,真实的存在无法捕捉,而世界也充满着偶然性。《幻影书》的内容和小说风格所反映的不确定性,是对一个缺乏真实、无法解释、难以把握的... 在保罗·奥斯特的《幻影书》里,世界是一个充满幻影的不确定的存在。在这个世界中,自我难以确定,真实的存在无法捕捉,而世界也充满着偶然性。《幻影书》的内容和小说风格所反映的不确定性,是对一个缺乏真实、无法解释、难以把握的漂浮着的后现代现实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奥斯特 不确定性 自我的失落 现实的虚构性 世界的偶然性
下载PDF
保罗·奥斯特的创意与困境 被引量:2
6
作者 刁曼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7-151,共5页
保罗·奥斯特的作品重视叙事创意,他使用后现代主义语言,在虚实结合的元空间中一再讲述令他着迷的主题:"偶然"与"巧合"的人生、自由的"囚徒"、迷失的"自我"、虚幻的"乌托邦"、&q... 保罗·奥斯特的作品重视叙事创意,他使用后现代主义语言,在虚实结合的元空间中一再讲述令他着迷的主题:"偶然"与"巧合"的人生、自由的"囚徒"、迷失的"自我"、虚幻的"乌托邦"、"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等,形成了强大的回声与共鸣。但是他的创作也陷入了重重困境:重复的创作、单薄的情节和消极的思想。他的叙事创意与创作困境正是后现代主义作家的一个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奥斯特 叙事创意 困境 后现代主义
下载PDF
论保罗·奥斯特《密室中的旅行》的三重语言观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金云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6-90,共5页
美国文论家杰姆逊从语言符号入手来分析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三个文化阶段,认为现实主义阶段语言表现为能指、所指与参指三者的统一,现代主义阶段语言则表现为能指与所指的统一,而后现代主义阶段语言只剩下自动的能指。保罗.... 美国文论家杰姆逊从语言符号入手来分析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三个文化阶段,认为现实主义阶段语言表现为能指、所指与参指三者的统一,现代主义阶段语言则表现为能指与所指的统一,而后现代主义阶段语言只剩下自动的能指。保罗.奥斯特的小说《密室中的旅行》同时包含了这三种语言观,读者对主人公布兰克这一语言符号意义的追寻也从寻找外在世界的参指,退后到小说文本中它的所指,并最终迷失在小说无穷循环的能指链条中。杰姆逊与奥斯特在揭示语言的实质方面有着殊途同归的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奥斯特 密室中的旅行 能指 所指 参指
下载PDF
论保罗·奥斯特创作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8
作者 高莉敏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89,共4页
保罗·奥斯特(1947-)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犹太作家之一,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和评论家的注意,而这一风格的形成与其人生经历密不可分。笔者择要从犹太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法国空间理论的作用两个方面,解析了影响奥斯特... 保罗·奥斯特(1947-)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犹太作家之一,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和评论家的注意,而这一风格的形成与其人生经历密不可分。笔者择要从犹太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法国空间理论的作用两个方面,解析了影响奥斯特创作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奥斯特 犹太传统文化 空间理论
下载PDF
存在的悬置——评保罗·奥斯特《在地图结束的地方》 被引量:1
9
作者 毕跃忠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1-4,共4页
普利策文学奖得主、美国当代著名先锋派作家保罗.奥斯特的小说《在地图结束的地方》以后现代主义为语境展现了当代人的存在危机,现象学批评之父胡塞尔的"悬置"理论则为解读这部小说提供了贴切的视角。在小说中,地理疆域、宗... 普利策文学奖得主、美国当代著名先锋派作家保罗.奥斯特的小说《在地图结束的地方》以后现代主义为语境展现了当代人的存在危机,现象学批评之父胡塞尔的"悬置"理论则为解读这部小说提供了贴切的视角。在小说中,地理疆域、宗教道义、时间空间等客观存在被纷纷悬置,存在的异质性同时得以还原,从而凸显出了作者的本体意识和文本语义的无限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悬置”理论 存在主义 保罗·奥斯特 《在地图结束的地方》
下载PDF
语言自觉与文化身份建构——保罗·奥斯特《玻璃城》中隐含的犹太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莉敏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54,共5页
保罗·奥斯特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犹太作家之一,不少研究者把他划分到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的行列之中。从其成名作《纽约三部曲》在叙事结构上对传统侦探小说的戏仿来看,这种划分是合理的。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作品的主题思想的话,就... 保罗·奥斯特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犹太作家之一,不少研究者把他划分到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的行列之中。从其成名作《纽约三部曲》在叙事结构上对传统侦探小说的戏仿来看,这种划分是合理的。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作品的主题思想的话,就会发现这种划分可能是偏颇的。因为,不论是《玻璃城》中的奎恩、《幽灵》中的布鲁,还是《锁闭的房间》中的"我",这三位主人公虽然表面上都披着侦探的外衣,但实际上探索的却是自我的身份问题。对自我身份的追寻是美国文学、特别是美国犹太文学经常表现的主题。在《纽约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玻璃城》中,小说主人公对语言的自觉、对边缘文化的思考和对自我身份的探寻,都揭示出小说中所隐含的犹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奥斯特 《玻璃城》 隐含的犹太性 语言自觉 文化身份建构
下载PDF
后现代视角下保罗·奥斯特小说中人物隐者身份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管秀梅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23-25,30,共4页
保罗·奥斯特是享誉全球的美国小说家,其作品被全世界专家学者做出深度不一的解读,研究的角度主要包括书写形式、小说主题、叙事方式等。本文主要从后现代主义视角,选取《孤独及其所创造的》《锁闭的房间》《月宫》《巨兽》等小说为... 保罗·奥斯特是享誉全球的美国小说家,其作品被全世界专家学者做出深度不一的解读,研究的角度主要包括书写形式、小说主题、叙事方式等。本文主要从后现代主义视角,选取《孤独及其所创造的》《锁闭的房间》《月宫》《巨兽》等小说为例,对小说中隐形存在的人物进行剖析,以期探究保罗·奥斯特高超的写作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奥斯特 后现代主义 隐形人
下载PDF
国外批评家笔下的保罗·奥斯特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莉敏 《外语与翻译》 2015年第3期55-59,共5页
保罗·奥斯特(1947-)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犹太作家之一,从其成名作《纽约三部曲》开始,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就吸引了国外众多学者和评论家的注意。国外文学批评界主要从奥斯特的后现代性、犹太性和其作品中的空间叙事问题三个方面展... 保罗·奥斯特(1947-)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犹太作家之一,从其成名作《纽约三部曲》开始,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就吸引了国外众多学者和评论家的注意。国外文学批评界主要从奥斯特的后现代性、犹太性和其作品中的空间叙事问题三个方面展开评论。在这些批评和论述中,既有真知灼见,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奥斯特 后现代性 犹太性 空间叙事
下载PDF
保罗·奥斯特小说中的人物分析——以《玻璃城》和《密室中的旅行者》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管秀梅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41-43,共3页
保罗·奥斯特是一名多才多艺的美国作家,他写作手法独特,往往采用故事套故事反传统侦探小说的技巧,在特定的叙事语境中,以偶发事件导致人物生存处境发生新的变化,人生境遇发生变化来描写人物,塑造了一个个迷失自我,又寻找自我的人... 保罗·奥斯特是一名多才多艺的美国作家,他写作手法独特,往往采用故事套故事反传统侦探小说的技巧,在特定的叙事语境中,以偶发事件导致人物生存处境发生新的变化,人生境遇发生变化来描写人物,塑造了一个个迷失自我,又寻找自我的人物形象。离奇的人物形象,有限的生活空间,诡异的故事情节,这一切在《纽约三部曲》中的《玻璃城》和《密室中的旅行者》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奥斯特 小说 人物形象
下载PDF
语言,身份与存在——保罗·奥斯特的《纽约三部曲》三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虎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3期69-72,共4页
《纽约三部曲》是美国当代作家保罗.奥斯特的代表作之一。在奥斯特看来,生命是一场偶然,不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灵魂上,人都是非人。在文本中,这就体现为语言的失落、命名的游戏、身份的混乱、角色的机器化等几个主题与意象,同时,这些行文... 《纽约三部曲》是美国当代作家保罗.奥斯特的代表作之一。在奥斯特看来,生命是一场偶然,不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灵魂上,人都是非人。在文本中,这就体现为语言的失落、命名的游戏、身份的混乱、角色的机器化等几个主题与意象,同时,这些行文与叙述也是奥斯特之语言观、身份观与存在观的一种体现和表征。对父亲的追寻、写作的反思,成就了奥斯特一生对人之存在本质与常态的哲思和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奥斯特 《纽约三部曲》 语言 身份 存在
下载PDF
困境中的抉择——论保罗·奥斯特《日落公园》中隐含的犹太性
15
作者 魏婷 刘玲 彭颖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6年第6期14-18,共5页
文章从保罗·奥斯特《日落公园》隐含的犹太性着手,分析了在美国主流文化和犹太传统文化双重夹击下,主人公们的困惑心理以及他们对自我存在意义的追寻,他们求而不得的追寻状态反映出强大的社会力量对人的压制和束缚。同时奥斯特对... 文章从保罗·奥斯特《日落公园》隐含的犹太性着手,分析了在美国主流文化和犹太传统文化双重夹击下,主人公们的困惑心理以及他们对自我存在意义的追寻,他们求而不得的追寻状态反映出强大的社会力量对人的压制和束缚。同时奥斯特对书写原则进行了逾越,展现出犹太个体对普遍人性的追求,说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犹太人应该回归犹太伦理传统,担负起对本民族的责任,才能走出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奥斯特 《日落公园》 犹太性 越界
下载PDF
保罗·奥斯特小说:从名字游戏看人物身份悬置状态
16
作者 管秀梅 李金云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13-118,共6页
保罗·奥斯特拥有高超的写作技巧,其小说因多变的表达形式深受广大中国读者的喜爱。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各异,在不同语境下会不断变换自己的名字。这种名字游戏意味着小说中的人物社会身份游移不定,人物本身自我身份的悬置状态,因而... 保罗·奥斯特拥有高超的写作技巧,其小说因多变的表达形式深受广大中国读者的喜爱。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各异,在不同语境下会不断变换自己的名字。这种名字游戏意味着小说中的人物社会身份游移不定,人物本身自我身份的悬置状态,因而故事情节曲折多变,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保罗·奥斯特的后现代写作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奥斯特 名字游戏 身份悬置
下载PDF
保罗·奥斯特小说中的人物分析——以《玻璃城》和《密室中的旅行者》为例
17
作者 管秀梅 《唐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84-85,93,共3页
保罗·奥斯特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美国作家,他的写作手法独特,往往采用故事套故事和反传统侦探小说的技巧。在特定的叙事语境中,以偶发事件导致人物生存处境发生变化,人生境遇发生改变来描写人物,塑造了一个个迷失自我,又寻找自我的人... 保罗·奥斯特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美国作家,他的写作手法独特,往往采用故事套故事和反传统侦探小说的技巧。在特定的叙事语境中,以偶发事件导致人物生存处境发生变化,人生境遇发生改变来描写人物,塑造了一个个迷失自我,又寻找自我的人物形象。离奇的人物形象,有限的生活空间,诡异的故事情节,这一切在《玻璃城》和《密室中的旅行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奥斯特 人物分析 玻璃城 密室中的旅行者
下载PDF
迷宫故事空间的营造——以保罗·奥斯特《纽约三部曲》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武晋科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85-186,共2页
《纽约三部曲》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保罗·奥斯特的代表作。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研究作者迷宫故事空间的营造,得出保罗·奥斯特是一个迷宫作家,他的创作独具意义和价值的结论。
关键词 保罗·奥斯特 《纽约三部曲》 迷宫 故事空间
下载PDF
挥之不去的梦魇:保罗·奥斯特《黑暗中的人》的创伤叙事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婷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116-120,共5页
保罗·奥斯特的《黑暗中的人》描述了"9·11"事件及伊拉克战争给一个普通美国家庭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聚焦创伤受害者自省意识下的叙述话语,力图呈现《黑暗中的人》在疗愈心灵创伤、参与集体记忆构建、倾注伦理关怀... 保罗·奥斯特的《黑暗中的人》描述了"9·11"事件及伊拉克战争给一个普通美国家庭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聚焦创伤受害者自省意识下的叙述话语,力图呈现《黑暗中的人》在疗愈心灵创伤、参与集体记忆构建、倾注伦理关怀等方面所具有的参考借鉴意义。作品并不囿于再现"9·11"创伤,而旨在"去9·11化"。然而主人公奥古斯特的叙事治疗机制并未成功治愈自身的心灵创伤,可见战争带来的心灵创伤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烙印,难以抚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奥斯特 《黑暗中的人》 后“9·11”文学 创伤叙事
下载PDF
村上春树向保罗·奥斯特的致敬——《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与《幽灵》相似性解读
20
作者 贾庆超 刘阳 《新乡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21-25,共5页
村上春树和保罗·奥斯特都是当今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和保罗·奥斯特的《幽灵》在色彩使用、不确定性的表达与自我确认的追寻等方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反映了作者对后现代社会中个体生命的关... 村上春树和保罗·奥斯特都是当今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和保罗·奥斯特的《幽灵》在色彩使用、不确定性的表达与自我确认的追寻等方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反映了作者对后现代社会中个体生命的关注,也体现了村上春树对保罗·奥斯特的致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崎作 幽灵 村上春树 保罗·奥斯特 不确定性 自我确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