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速度与行动之间写作——论李智良《房间》的城市书写 被引量:1
1
作者 郭诗咏 《现代中文学刊》 2012年第2期77-84,共8页
2008年夏天出版的《房间》,是香港作家李智良的第二本创作集。作者由精神病患的视角出发,书写个人对城市空间和生活的观察,剖析精神病患在整个医疗体制和社会宰制下的生存困境。有关精神病患的刻板想象是:精神病患不能言说,能言说者非... 2008年夏天出版的《房间》,是香港作家李智良的第二本创作集。作者由精神病患的视角出发,书写个人对城市空间和生活的观察,剖析精神病患在整个医疗体制和社会宰制下的生存困境。有关精神病患的刻板想象是:精神病患不能言说,能言说者非精神病患。而《房间》耐人寻味之处,正正在于书中的"我"同时兼有以上两种可能性——从一个不可能的言说位置去书写(不)日常的城市空间。在李智良笔下,香港是一个高速运转、躁动不安的城市,无法静止,无处逃遁,人唯有在高速前进的城市运动的余波中,持续以谵妄的书写寻找救赎的可能,期望有天可回到一个有"我"的空间。本文尝试从保罗·维希留(Paul Virilio)的速度学理论出发,分析李智良《房间》中的城市空间特点和言说位置,以期进一步理解后九七时期香港新生代作家的城市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智良 房间 城市书写 精神病患 保罗·维希留 速度学理论
下载PDF
倾斜功能——法国建筑师克劳德·巴夯的理论与实践
2
作者 高圆 《建筑师》 2017年第3期99-103,共5页
20世纪60年代,建筑师克劳德·巴夯与哲学家保罗·维希留共同创立了"倾斜功能"理论,用倾斜来打破水平和垂直的建筑范式,激发身体知觉,加强社会联系。巴夯用素混凝土创造了地堡般的建筑,用画笔描绘了颠覆勒·柯布... 20世纪60年代,建筑师克劳德·巴夯与哲学家保罗·维希留共同创立了"倾斜功能"理论,用倾斜来打破水平和垂直的建筑范式,激发身体知觉,加强社会联系。巴夯用素混凝土创造了地堡般的建筑,用画笔描绘了颠覆勒·柯布西耶垂直城市理念的"倾斜城市"。巴夯是让·努维尔的建筑启蒙老师,与德勒兹同为折叠空间和游牧空间的先行者,为新一代建筑师所景仰。本文是对克劳德·巴夯开创性建筑生涯的一次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功能 克劳德·巴夯 保罗·维希留 身体 倾斜城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