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测定洋参保肺颗粒中磷酸可待因的含量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永利 李冬梅 冯丽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48-350,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洋参保肺颗粒中磷酸可待因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200mm,5μm),甲醇-0.1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14∶8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流速:1mL·min-1。结果磷酸可待因在0.0550μg~1.0990μg范围内呈良好...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洋参保肺颗粒中磷酸可待因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200mm,5μm),甲醇-0.1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14∶8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流速:1mL·min-1。结果磷酸可待因在0.0550μg~1.099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1.02%。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洋参保肺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洋参保肺颗粒 磷酸可待因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保肺颗粒祛痰、平喘、止咳、抗炎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婷婷 李展 +5 位作者 张军霞 张广伟 李海剑 王娟 郭姣梅 林红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1729-1733,1738,共6页
目的:研究保肺颗粒的止咳、平喘、祛痰、抗炎作用。方法:通过小鼠酚红分泌实验观察其祛痰作用、通过磷酸组胺引起豚鼠的哮喘反应,观察其平喘作用、通过SO2引起的小鼠咳嗽反应,观察其止咳作用、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法,观察其抗炎作用... 目的:研究保肺颗粒的止咳、平喘、祛痰、抗炎作用。方法:通过小鼠酚红分泌实验观察其祛痰作用、通过磷酸组胺引起豚鼠的哮喘反应,观察其平喘作用、通过SO2引起的小鼠咳嗽反应,观察其止咳作用、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法,观察其抗炎作用、通过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对小鼠耳廓肿炎性反应模型的实验表明:保肺颗粒高、中、低剂量均能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其肿胀度、肿胀率显著降低。对小鼠的祛痰(气管段酚红法)实验表明:保肺颗粒高、中、低剂量均能增加小鼠酚红排出量。对豚鼠的平喘(喷雾致喘法)实验表明:保肺颗粒高剂量能明显提高磷酸组胺引起的豚鼠哮喘潜伏期延长率,中、低剂量也可提高豚鼠哮喘潜伏期延长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小鼠的止咳(二氧化硫引咳法)实验表明:保肺颗粒高、中、低剂量均能明显延长SO2引起的小鼠咳嗽潜伏期;高、中剂量能明显减少2 min内咳嗽次数;保肺颗粒高、低剂量能明显延长枸橼酸引起的豚鼠咳嗽潜伏期,能明显减少5 min内咳嗽次数,潜伏期延长率有明显提高。结论:保肺颗粒具有较好的祛痰、平喘、止咳、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肺颗粒 药效学研究 祛痰 平喘 止咳 抗炎
下载PDF
保肺颗粒祛痰平喘止咳作用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婷婷 李展 +5 位作者 张广伟 李海剑 王娟 郭姣梅 林红军 张军霞 《医药论坛杂志》 2020年第5期15-19,共5页
目的研究保肺颗粒的止咳、平喘和祛痰作用及临床意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大鼠毛细血管排痰量实验,观察其祛痰作用,取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羧甲司坦组、急支糖浆组、保肺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7天,... 目的研究保肺颗粒的止咳、平喘和祛痰作用及临床意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大鼠毛细血管排痰量实验,观察其祛痰作用,取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羧甲司坦组、急支糖浆组、保肺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7天,末次给药30 min后,麻醉后分离气管,在甲状软骨下缘正中处两软骨之间插入毛细管,观察4 h,记录每组痰液分泌量。通过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的影响,观察其平喘作用,取豚鼠气管环,置克-亨氏液中,待稳定后,加入终浓度1×10^-5 mol/L的氯化乙酰胆碱(Ach),至收缩高度达最大值时,加入受试物,记录加入受试物后5 min内的曲线高度,换液休息至曲线恢复至正常水平。记录各组给药前曲线高度及给药后曲线高度,计算松弛百分率。通过枸橼酸喷雾引起的豚鼠咳嗽反应,观察其止咳作用,取预选合格的豚鼠,以咳嗽次数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氢溴酸右美沙芬组、急支糖浆组、保肺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连续7天灌胃给药,末次给药30 min,用17.5%枸橼酸水溶液喷雾,观察记录豚鼠咳嗽潜伏期及给药后5 min内的咳嗽次数。结果对大鼠排痰量(毛细玻管法)实验表明:保肺颗粒高、中剂量能显著增加大鼠排痰量,低剂量组增加大鼠排痰量,但增加不显著。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的实验表明:保肺颗粒高、中、低剂量均能有效缓解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对豚鼠的止咳(枸橼酸喷雾刺激法)实验表明:保肺颗粒高、低剂量能明显延长枸橼酸引起的豚鼠咳嗽潜伏期,能明显减少5min内咳嗽次数,潜伏期延长率有明显提高。结论保肺颗粒具有较好的祛痰、平喘、止咳作用,保肺颗粒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肺颗粒 祛痰 平喘 止咳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保肺康颗粒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干预大鼠肺纤维化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佳美 弓雪峰 +4 位作者 吕明圣 候丹 黄帅阳 张诗瑜 崔红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7-54,共8页
目的:基于保肺康颗粒对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于肺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0只健康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选取8只作为空白组,其余42只大鼠采用常规麻醉后气管内注入硫酸博莱霉素溶液(5 mg&#... 目的:基于保肺康颗粒对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于肺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0只健康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选取8只作为空白组,其余42只大鼠采用常规麻醉后气管内注入硫酸博莱霉素溶液(5 mg·kg^(-1))的方法制备肺纤维化模型,空白组以相同操作方法注入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第7天,将剩余33只存活的博莱霉素造模大鼠随机剔除1只,其余3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保肺康低、高剂量组,每组8只。保肺康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保肺康颗粒27.18,13.59 g·kg^(-1)灌胃,醋酸泼尼松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1.17 mg·kg^(-1)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21 d。比较各组大鼠肺顺应性和通气功能、病理学改变和纤维化程度评分、肺组织内Ⅰ型胶原(ColⅠ)和血清内羟脯氨酸(HYP)水平及肺组织中Wnt3a,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用力最大呼气流速(PEF),肺总阻力(RL)和动态顺应性(Cydn)均明显下降(P<0.05,P<0.01),模型组肺组织形态严重毁损,大量连续纤维化灶形成,纤维化严重程度评分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内ColⅠ和血清内HY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醋酸泼尼松组、保肺康低、高剂量组FVC,PEF,Cydn均明显提高(P<0.05,P<0.01);醋酸泼尼松组、保肺康低、高剂量组病理学表现均有所改善,纤维化程度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P<0.01),保肺康高、低剂量组评分低于醋酸泼尼松组(P<0.01);醋酸泼尼松组、保肺康低、高剂量组肺组织ColⅠ,HYP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P<0.01),保肺康高剂量组ColⅠ水平低于醋酸泼尼松组(P<0.01),保肺康高、低剂量组血清内HYP的水平均低于醋酸泼尼松组(P<0.01);保肺康高剂量组Wnt3a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醋酸泼尼松组、保肺康低剂量组和保肺康高剂量组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P<0.01),且保肺康高剂量组表达水平低于醋酸泼尼松组(P<0.01)。结论:保肺康颗粒能够减轻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减少胶原沉积,改善肺顺应性,提高肺通气功能,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抑制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纤维化大鼠 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 胶原沉积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保肺康颗粒对肺纤维化大鼠模型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帅阳 王佳美 +4 位作者 黄贵锐 弓雪峰 吕明圣 候丹 崔红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69-176,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验证的方法探讨保肺康颗粒(保肺康)对治疗肺纤维化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借助相关中药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筛选保肺康的有效成分及靶点;于各疾病数据库中检索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相关靶点,提取保肺康与肺...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验证的方法探讨保肺康颗粒(保肺康)对治疗肺纤维化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借助相关中药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筛选保肺康的有效成分及靶点;于各疾病数据库中检索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相关靶点,提取保肺康与肺纤维化的共同靶点,利用蛋白相互作用数据库(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Cytoscape 3.8.0软件对关键靶点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建立“保肺康关键活性成分-核心靶基因”网络,对核心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以探究保肺康治疗肺纤维化可能的分子机制。以博来霉素气管滴注的方式建立肺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保肺康组(27.18 g·kg^(-1))、醋酸泼尼松组(1.17 mg·kg^(-1)),灌胃21 d,对各组肺组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运用免疫组化(IHC)对大鼠肺组织内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蛋白进行检测。结果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出保肺康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疾病关键基因18个,包括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核蛋白类癌基因(MYC)、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重组蛋白、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CDKN1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核心结合因子2(RUNX2)等。KEGG富集分析预测保肺康主要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等发挥抗纤维化作用。IHC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保肺康组内PI3K、Akt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保肺康在治疗肺纤维化上具有毒性低、多层次、多靶点的特点,其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肺纤维化程度,从而达到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网络药理学 纤维化 实验验证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