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险社会学视角下的谨慎信任观 被引量:4
1
作者 夏玉珍 李泽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5-128,共4页
基于风险社会学的视角,对信任与风险的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解读了我国社会当前公众谨慎信任观的形成机理。西方社会学家卢曼、吉登斯、理性选择理论学派均对信任与风险进行了经典的阐释。在风险社会视域下,不信任或谨慎信任变成一种社... 基于风险社会学的视角,对信任与风险的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解读了我国社会当前公众谨慎信任观的形成机理。西方社会学家卢曼、吉登斯、理性选择理论学派均对信任与风险进行了经典的阐释。在风险社会视域下,不信任或谨慎信任变成一种社会的常态,这是极不正常的社会现象,是信任危机的表现。建立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信息公开及依法治国是风险社会视域下提升普遍信任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谨慎信任观 风险社会 信用体系 信息公开 依法治国
下载PDF
中西方信任观比较及其启示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艳新 余玉花 《兰州学刊》 CSSCI 2014年第2期6-11,共6页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整个社会的诚信问题凸显。市场经济要求整个社会的信任体系从人际信任走向普遍信任,而建立在人际信任基础上的传统诚信伦理显然面临着一个现代转型的问题。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信任都是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缺...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整个社会的诚信问题凸显。市场经济要求整个社会的信任体系从人际信任走向普遍信任,而建立在人际信任基础上的传统诚信伦理显然面临着一个现代转型的问题。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信任都是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都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都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规范和社会有序运行的保障。西方国家早于我国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市场经济发展的也比较成熟,通过对中西方社会进行比较,理性地审视中西方社会信任观的异同及差异的原因所在,将会为我国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信任理论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方 信任观 比较 启示
下载PDF
论法家学派中的信任观——从《管子》《商君书》到《韩非子》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玮 谢熠 罗教讲 《管子学刊》 CSSCI 2015年第1期22-26,共5页
对《管子》《商君书》与《韩非子》三部经典的法家著作中的信任观与信用观进行了分析,得到法家学派信任观的四个特点:重视个体信用但并不盲信道德;明确信任的作用但对信任非常谨慎;试图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角度来保障信任;辩证地区别... 对《管子》《商君书》与《韩非子》三部经典的法家著作中的信任观与信用观进行了分析,得到法家学派信任观的四个特点:重视个体信用但并不盲信道德;明确信任的作用但对信任非常谨慎;试图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角度来保障信任;辩证地区别了个体信用与国家信用这两种不同层次与重要性的信用。法家学派塑造过辉煌的国家建设成就,其信任观在当代中国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家学派 信任观 社会信用
下载PDF
试论儒法两家的信任观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晓明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26-28,共3页
儒家的信任观以仁爱与诚信为核心,法家的信任观以制度信任为核心。儒法两家的信任观发生于诸侯力政之际,都共同承认诚信与信实的信任基础,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它们都留下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儒家 法家 信任观
下载PDF
知识视域:吉登斯的信任观及其启示
5
作者 傅艳蕾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19-123,共5页
西方社会学大师安东尼·吉登斯以"知识"为分析工具,提出了建立信任的两个假设条件:一是知识的不对称产生信任的可能,二是知识的确定性提供信任的必要。借鉴吉登斯的信任观,当前中国之所以出现各种信任不稳定的现象,可归... 西方社会学大师安东尼·吉登斯以"知识"为分析工具,提出了建立信任的两个假设条件:一是知识的不对称产生信任的可能,二是知识的确定性提供信任的必要。借鉴吉登斯的信任观,当前中国之所以出现各种信任不稳定的现象,可归因于两个条件的共同弱化。基于"知识"视角,应对这些信任问题,一方面应当从纵向维度理性看待信任不稳定的常态化现象;另一方面可以从横向维度积极创建信任相对稳定的主客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吉登斯 信任观
下载PDF
企业家的信任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浙粤两省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高波 胡卫兵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8,共8页
本文利用浙、粤两省的企业家和公众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线性概率模型(LPM),分别选取被信任程度(Trustworthy)、信任他人程度(Trusting)和信任的区域歧视(Region Discrimination)3个指标来刻画信任观,并建立了包括地区、身份、年龄、性... 本文利用浙、粤两省的企业家和公众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线性概率模型(LPM),分别选取被信任程度(Trustworthy)、信任他人程度(Trusting)和信任的区域歧视(Region Discrimination)3个指标来刻画信任观,并建立了包括地区、身份、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在内的6因素模型来测度信任观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企业家虽然比普通公众较少考虑交易对象的籍贯,但企业家的被信任程度和信任他人程度在统计上与普通公众未呈现出显著差异;浙江地区信任他人程度显著高于广东地区,但在被信任、信任的区域歧视这两个方面,浙江、广东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信任受到性别、年龄、教育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观 合作 线性概率模型
下载PDF
论亚当·斯密的信任观
7
作者 徐懿 朱博文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7-122,共6页
亚当·斯密的著作中有大量关于信任的思想。亚当·斯密以严格的逻辑出发,并不将信任视为理所当然的存在物,而认为信任产生是有原因的。信用是信任的抵押物,信用是信任的前因,利润或利息则是信任的原动力。信用提供风险保障,利... 亚当·斯密的著作中有大量关于信任的思想。亚当·斯密以严格的逻辑出发,并不将信任视为理所当然的存在物,而认为信任产生是有原因的。信用是信任的抵押物,信用是信任的前因,利润或利息则是信任的原动力。信用提供风险保障,利润提供利益推动,两者共同构成信任产生的原因。与此同时,亚当·斯密又不仅仅停留于理性思辨,而提出信任可以作为一种道德,可以为资本主义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斯密 信任观 经济社会学
下载PDF
先秦儒家信任观研究
8
作者 张晓瑾 桂胜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5-15,共11页
信任与信用是当今社会很多哲学家与思想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群体有所缺乏并应该加以注重的社会伦理道德行为。就如何运用现代的意识和科学的观点对信任与信用的思想重新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探讨,以先秦儒家的信任观为出发点,对... 信任与信用是当今社会很多哲学家与思想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群体有所缺乏并应该加以注重的社会伦理道德行为。就如何运用现代的意识和科学的观点对信任与信用的思想重新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探讨,以先秦儒家的信任观为出发点,对先秦儒家的代表著作《论语》中的38个"信"进行了提取与语义研究,认为对先秦儒家信任思想的研究必须同时兼顾"信任观"与"信用观"。先秦儒家强调"信"在个人道德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一套综合的个体信用观,也提出了对国家信用的重视,同时也提出了谨慎的赋予信任的要求。回答了"信"在儒家道德中的地位不高的原因,并指出"信"是一种人人都应该实现且能够实现的基本道德。儒家的信用观与信任观镶嵌于人的基本道德中,在信任道德低靡、失信与"杀熟"行为膨胀的当代,儒家的信任观与信用观对当代的社会依然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信任观 信用
下载PDF
浅析吉登斯的信任观
9
作者 杜恒伟 《法商论坛》 2010年第2期103-104,共2页
信任的讨论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构建中的一个核心环节。不可否认,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信任危机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实际生活。因此,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为立论基础,探究吉登斯信任观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它对缓解当代... 信任的讨论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构建中的一个核心环节。不可否认,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信任危机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实际生活。因此,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为立论基础,探究吉登斯信任观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它对缓解当代中国信任危机所带来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登斯 信任观
下载PDF
儒家信任观下的旅游目的地文化信任建构探究
10
作者 邓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12期195-198,共4页
文化信任是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顺利开展的前提。该文运用儒家的信任观探究旅游目的地文化信任的建构,揭示旅游目的地文化信任的空间特征。结论得出,通过地方信任文化的传承、私人空间的共享,以及空间的去功利化,能够从提升情感的角度促... 文化信任是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顺利开展的前提。该文运用儒家的信任观探究旅游目的地文化信任的建构,揭示旅游目的地文化信任的空间特征。结论得出,通过地方信任文化的传承、私人空间的共享,以及空间的去功利化,能够从提升情感的角度促进游客与旅游目的地及居民之间的和谐互动,建立主客之间的文化信任。儒家思想应该成为当代旅游目的地和谐人地关系建构的理论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信任观 旅游目的地 文化信任 主客关系
下载PDF
从封闭组织到社会网络:组织信任研究的不同视角 被引量:6
11
作者 沈毅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75,65,共6页
新经济社会学对组织信任研究影响日增,以科尔曼为代表的封闭组织观、以博特为代表的开放网络观与以格兰诺维特为代表的关系嵌入观对组织网络与社会资本有着不同的理解,分别体现出了封闭性、普遍性与关系性的信任观。总体来看,关系嵌入... 新经济社会学对组织信任研究影响日增,以科尔曼为代表的封闭组织观、以博特为代表的开放网络观与以格兰诺维特为代表的关系嵌入观对组织网络与社会资本有着不同的理解,分别体现出了封闭性、普遍性与关系性的信任观。总体来看,关系嵌入观在新经济社会学中占据了主流,其将组织与市场融入其中的社会网络视角在封闭性与普遍性之间持关系性的中间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性的信任观 普遍性的信任观 关系性的信任观 社会网络“嵌入”
下载PDF
农户借贷信任机制的演变逻辑与数治化金融模式创新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乐 王苗苗 +1 位作者 曹方坤 王性玉 《征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7-92,共6页
农户借贷信任问题一直是普惠金融工作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随着社会信任谱系的演化,农户借贷信任逻辑和信任模式也必将发生改变。遵循社会信任谱系演化发展的规律,归纳不同阶段农户借贷信任机制的演变逻辑和借贷模式的演变规律,解析农户... 农户借贷信任问题一直是普惠金融工作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随着社会信任谱系的演化,农户借贷信任逻辑和信任模式也必将发生改变。遵循社会信任谱系演化发展的规律,归纳不同阶段农户借贷信任机制的演变逻辑和借贷模式的演变规律,解析农户借贷关系信任、制度信任和数字信任机制重构的三重维度,进而构建基于融合信任观的数治化金融创新模式。研究结论对促进农村数字化普惠金融改革创新与实践,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借鉴和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借贷 信任机制 融合信任观 数治化金融模式
下载PDF
虚拟企业的管理哲学观解析
13
作者 黄芳 吴价宝 《中国商论》 2012年第2Z期103-104,共2页
管理哲学是指导一切管理行为的根本原则,虚拟企业与传统组织形式在管理哲学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研究虚拟企业的管理哲学意义重大。本文从管理哲学入手,对实践及理论成果进行了深入探析,总结出了普遍存在于虚拟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敏捷观、... 管理哲学是指导一切管理行为的根本原则,虚拟企业与传统组织形式在管理哲学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研究虚拟企业的管理哲学意义重大。本文从管理哲学入手,对实践及理论成果进行了深入探析,总结出了普遍存在于虚拟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敏捷观、协同观、信任观及契约观,并对这些管理哲学观念进行了解释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哲学 敏捷 协同 信任观 契约
下载PDF
“不亿不信”:信息“缺场”的信任选择——论孔子的信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杜海涛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26-31,143,共7页
常识来说,信任的前提必须是对信任对象的信息有所了解,那么对象的信息,包括品格、身份、名誉等将成为信任的条件。但是,现代开放社会中面临的更多是一种陌生人之间的私人关系,这种关系的交往通常面对的都是对象道德品格信息的"缺场... 常识来说,信任的前提必须是对信任对象的信息有所了解,那么对象的信息,包括品格、身份、名誉等将成为信任的条件。但是,现代开放社会中面临的更多是一种陌生人之间的私人关系,这种关系的交往通常面对的都是对象道德品格信息的"缺场",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对信任的"不选择"或不作为,这就导致了现代社会巨大的信任危机。而在现代社会中,却存在着其他形式的信任,即基于专门知识、体制和一种所谓商业精神的信任,这些信任虽然可以允许对象信息的缺场,但是其信任的根基却是规则或契约信息的完全"在场",而非对主体本身的信任。孔子曾提出"不逆诈,不亿不信"的原则,即不随意臆测他人是否相信自己的待人原则,这恰恰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信任品质,这种无条件的信任的风险和风险的担当诚然需要社会正义来支撑,但这种作为道德的信任上升为一种当代社会的伦理精神却是必要而迫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信任观 信任风险 信任与正义 信任的条件 伦理精神 道德主义信任
下载PDF
论资本主义发展与危机中的信任与信用——基于马克思经典著作的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玮 谢熠 罗教讲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6期96-107,127,共12页
信任与信用在资本主义发展与危机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分析,挖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与危机的信任与信用观点,认为资本主义信用制度通过以下方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降低资本积累的难度与成本,促进资... 信任与信用在资本主义发展与危机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分析,挖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与危机的信任与信用观点,认为资本主义信用制度通过以下方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降低资本积累的难度与成本,促进资本的集中,分散资本大生产的风险,为跨期支付提供了基础,催生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降低资本主义世界对货币的需求量。同时,信任与信用的矛盾也会催生资本主义危机:信贷收缩、信用萎缩与资产收缩。马克思的信任观不仅对当下的信任研究具有启示,更对中国发展的实践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研究 信用 资本主义发展 资本主义危机 马克思信任(信用) 信用(信任)制度
下载PDF
马克思的信任异化观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才生 《理论界》 2004年第4期78-79,共2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信任异化观”,认为信任异化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资本主义信任异化是资本主义深刻的信任危机,资本主义信任异化和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不公正。因此,克服资本主义信任异化的根本途径是...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信任异化观”,认为信任异化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资本主义信任异化是资本主义深刻的信任危机,资本主义信任异化和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不公正。因此,克服资本主义信任异化的根本途径是对于信任异化的扬弃,建立共产主义信任。马克思的“信任异化观”,不仅深化了其异化理论,而且也为我们深刻而全面地理解信任基础、建构信任危机理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深刻而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信任异化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共产主义社会
原文传递
张继升:撒网捕鱼
17
作者 朱雪尘 《英才》 2003年第2期57-57,共1页
张继升已经不愿再谈郑百文的重组了,他正在慢慢的织一张网,期待着有朝一日出海捕鱼,满载而回。
关键词 中国 企业家 张继升 当代集团 经营理念 信任观
下载PDF
苗圩:结盟门槛
18
作者 朱雪尘 赵亮 《英才》 2003年第2期64-66,66,共3页
对于东风来说,2002年是将辉煌记入史册的一年。苗圩带领东风经历了全面改革的“涅槃”之痛以后,开始向国际市场迈进。对于同日产的合作,苗圩感慨于双方之间的诚信和友谊:“大家把钱拿到一起,共同经营一个企业,首先要建立起一个互... 对于东风来说,2002年是将辉煌记入史册的一年。苗圩带领东风经历了全面改革的“涅槃”之痛以后,开始向国际市场迈进。对于同日产的合作,苗圩感慨于双方之间的诚信和友谊:“大家把钱拿到一起,共同经营一个企业,首先要建立起一个互相信任。”苗圩讲:在同日产合作之前,东风也曾同其他公司进行过谈判,但是经过比较,最终选择了日产,其中很重要的理由便是日产同东风合作的诚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企业家 苗圩 东风汽车集团 战略联盟 信任观
下载PDF
Contemporary Analytic Philosophy and Bayesian Subjectivism: Why Both Are Incoherent 被引量:1
19
作者 Tom Vinci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6年第10期578-585,共8页
My purpose in this paper is to argue for two separate, but related theses. The first is that contemporary analytic philosophy is incoherent. This is so, I argue, because its methods contain as an essential constituent... My purpose in this paper is to argue for two separate, but related theses. The first is that contemporary analytic philosophy is incoherent. This is so, I argue, because its methods contain as an essential constituent a non-classical conception of intuition that cannot be rendered consistent with a key tenet of analytic philosophy unless we allow a Bayesian-subjectivist epistemology. I argue for this within a discussion of two theories of intuition: a classical account as proposed by Descartes and a modem reliabilist account as proposed by Komblith, maintaining that reliabilist accounts require a commitment to Bayesian subjectivism about probability. However, and this is the second thesis, Bayesian subjecfivism is itself logically incoherent given three simple assumptions: (1) some empirical propositions are known, (2) any proposition that is known is assigned a degree of subjective credence of 1, and (3) every empirical proposition is evidentially relevant to at least one other proposition. I establish this using a formal reductio proof. I argue for the t-u-st thesis in section 1 and for the second in section 2. The final section contains a summary and concl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UITIONS BAYESIANISM probability SUBJECTIVISM RATIONALITY analytic philosophy evidence RELIABILIS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