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波信号叠加技术在运动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许祥林 韩旭 +3 位作者 杜新英 郭其凤 叶颖 郑婕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2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P波信号叠加技术测量运动试验过程中P波时限的可靠性。方法随机选取28例运动试验病例,由4名心电图专业人员采用4种测量方法(常规打印测量、放大打印测量、屏幕放大测量、叠加放大测量),分别测量运动前Ⅱ导联卧位P波时限,比较不... 目的探讨P波信号叠加技术测量运动试验过程中P波时限的可靠性。方法随机选取28例运动试验病例,由4名心电图专业人员采用4种测量方法(常规打印测量、放大打印测量、屏幕放大测量、叠加放大测量),分别测量运动前Ⅱ导联卧位P波时限,比较不同测量方法在不同测量者间的差异,以此验证4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另选11例运动试验病例,由4名心电图专业人员采用P波信号叠加技术测量运动试验过程中6个不同时段的P波时限,比较6个不同时段的P波时限在不同测量者间的差异,以此验证P波信号叠加技术测量运动试验过程中P波时限的可靠性。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常规打印和放大打印二种方法测量的P波时限在4名医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屏幕放大与信号叠加二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4种方法在各医生之间的两两比较表明,常规打印测量的结果在4名医生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放大打印测量多数医生有显著性差异;屏幕放大测量多数医生无显著性差异,信号叠加测量各医生间均无显著性差异。4名医生测量运动试验6个时段的P波时限无显著性差异(p>0.05)。4名医生进行两两分析时仅最大运动量和运动后10s时医生1与医生3的测量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个时段各医生间两两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波信号叠加技术是测量P波时限的最可靠方法,可以用于运动试验不同时段的P波测量,但干扰过大或心率过快可能影响其测量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信号叠加技术 平板运动试验 P波时限 测量方法
原文传递
信号叠加技术检测体表希氏束电图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张军 马云腾 +7 位作者 徐映红 赵丽 王丽明 林冬芳 舒艳宁 金玉华 陈文革 王广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61-362,共2页
信号叠加技术检测体表希氏束电图的临床价值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110003)内科张军马云腾徐映红赵丽王丽明林冬芳舒艳宁金玉华心功能室陈文革王广辉希氏束电图是描记心内传导系统电位变化的曲线,它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及治疗有较高... 信号叠加技术检测体表希氏束电图的临床价值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110003)内科张军马云腾徐映红赵丽王丽明林冬芳舒艳宁金玉华心功能室陈文革王广辉希氏束电图是描记心内传导系统电位变化的曲线,它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及治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由于该电位极微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希氏束电图 SHBE 信号叠加技术 心电图
原文传递
精密可控常时震源系统(ACROSS)的初步实验 被引量:11
3
作者 廖成旺 庄灿涛 梁鸿森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9-96,共8页
关键词 精密可控常时震源系统 信号叠加技术 地震波 ACROSS震源 信噪比 地震观测
下载PDF
脑磁图在颅脑手术前脑功能区定位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素敏 《河北医药》 CAS 2006年第3期211-212,共2页
关键词 脑磁图 功能区定位 颅脑手术 前脑 20世纪90年代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超导量子干涉仪 信号叠加技术 同步记录 COHEN
下载PDF
心室晚电位无创伤检测系统的临床应用研究
5
作者 朱兴雷 邵建华 +5 位作者 王克平 王金峰 邵庆余 姜平 陈康 周洪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89年第3期240-243,299,共5页
作者用自行设计的体表心室晚电位检测系统检测正常人和患者129例。在24例正常人,未检测到心室晚电位(LP)。60例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前壁+下壁心肌梗塞者中LP检出率为50%,高于单纯前壁或下壁心肌梗塞者中LP检出率(分别为13.8%和24%)。心... 作者用自行设计的体表心室晚电位检测系统检测正常人和患者129例。在24例正常人,未检测到心室晚电位(LP)。60例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前壁+下壁心肌梗塞者中LP检出率为50%,高于单纯前壁或下壁心肌梗塞者中LP检出率(分别为13.8%和24%)。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者中LP检出率(42.9%),高于无室壁瘤患者LP检出率(21%)。18例冠心病心绞痛和27例原因不明室性早搏患者中LP检出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晚电位 心肌梗塞 信号叠加技术
下载PDF
脑磁图
6
作者 孙吉林 吴育锦 王宝山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09年第1期52-62,共11页
关键词 脑磁图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超导量子干涉仪 COHEN 信号叠加技术 生物磁场 信号 磁屏蔽
下载PDF
听觉诱发磁场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宝山 孙吉林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28-231,共4页
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是一种无创伤性测定脑电磁活动的技术,主要测定脑皮层神经元细胞内电流产生的微弱磁场[1,2].1968年Cohen在麻省理工学院磁屏蔽室内使用诱导线圈和信号叠加技术首次测量了脑的α节律产生的磁场.
关键词 听觉诱发磁场 临床医学 无创伤性测定 超导量子干涉仪 脑皮层神经元 信号叠加技术 麻省理工学院 COHEN 脑磁图 细胞内
下载PDF
基于金字塔分光镜的高性能可燃气体浓度探测器的研究
8
作者 王博强 张义勇 +3 位作者 赵学增 王卓刚 齐跃 姜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657-668,共12页
非分散红外型(NDIR)可燃气体浓度探测器能够对矿井中泄露的瓦斯气体进行有效的检测。防止在开采过程中出现瓦斯泄露,以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为提高NDIR型可燃气体浓度探测器的检测精度、灵敏度和鲁棒性。基于金字塔分光镜矩阵对敏感元... 非分散红外型(NDIR)可燃气体浓度探测器能够对矿井中泄露的瓦斯气体进行有效的检测。防止在开采过程中出现瓦斯泄露,以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为提高NDIR型可燃气体浓度探测器的检测精度、灵敏度和鲁棒性。基于金字塔分光镜矩阵对敏感元件内部光路结构进行了全新设计,采用多频点信号叠加技术对红外光源进行调制,设计了基于有线性调频Z变换(CZT)的4通道可燃气体浓度冗余算法,通过信号的特征频段做频谱细化分析,给出可燃气体浓度检测结果以及检测结果的可信度等级。实验表明,该探测器有效检测的浓度为10%~90%爆炸浓度下限(甲烷爆炸浓度下限为5%),检测结果可信度等级为0.014×10^(-6);探测器对可燃气体的极限测量浓度可达到0.5×10^(-6),检测结果可信度等级为0.01×10^(-6);在探测器光学窗口被遮挡2/3的不利条件下,探测器仍能正常检测,且检测结果可信度仍能达到0.01×10^(-6);在湿度为85%和粉尘质量浓度为100 mg/m3的极端环境下,探测器仍能进行有效检测,且检测结果可信度仍能在0.01×10^(-6)级别。研制的可燃气体浓度探测器将检测灵敏度提高到10^(-6)级别,并能够给出检测结果的可信度等级;设计的光路结构使探测器在高湿、高粉尘极端环境中仍能实现对可燃气体的高精度检测。有效地提高了探测器的检测精度、灵敏度和鲁棒性,使其能够适应煤矿矿井这种恶劣的使用环境。既可以实现对煤矿泄露的极早期检测,也能降低的探测器的维护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浓度检测 冗余型探测器 金字塔分光镜矩阵 信号叠加技术 有线性调频Z变换
下载PDF
脑磁图
9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67-182,共16页
关键词 脑磁图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COHEN 信号叠加技术 生物磁场 信号 磁屏蔽 Α节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