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5、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水平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张亚娟 牛阳 白晶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4期1570-1572,160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5(PDCD5)、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水平与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8例CSCC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CSCC组和健康组。比较两组受试者及不同临床特征CSCC...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5(PDCD5)、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水平与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8例CSCC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CSCC组和健康组。比较两组受试者及不同临床特征CSCC患者血清PDCD5、STAT1水平。CS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CSCC组患者血清PDCD5、STAT1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为低分化、临床分期为Ⅲ+Ⅳ期CSCC患者血清PDCD5、STAT1水平分别低于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临床分期为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68例CSCC患者中,生存62例,死亡6例。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DCD5﹤0.75 ng/ml、STAT1﹤54.69μg/L、淋巴结转移均是CS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SCC患者血清PDCD5、STAT1水平较低,血清PDCD5﹤0.75 ng/ml、STAT1﹤54.69μg/L、淋巴结转移均是CS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5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1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
作者 李兵兵 季霞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9期947-949,共3页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被激活后转入细胞核内与特异性DNA结合,可影响基因转录,参与多种细胞的炎症、免疫反应、增殖与凋亡等过程。近年来大量国内外研究均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受STAT3信号通路的介导,目前的研究表明,...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被激活后转入细胞核内与特异性DNA结合,可影响基因转录,参与多种细胞的炎症、免疫反应、增殖与凋亡等过程。近年来大量国内外研究均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受STAT3信号通路的介导,目前的研究表明,STAT3基因缺失或过表达对NAFLD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就STAT3与NAFLD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在NAFLD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蛋白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发病 治疗
下载PDF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及小凹蛋白1在X射线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早衰中的调控关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丽萍 丁春燕 +2 位作者 田梅 刘青杰 高玲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小凹蛋白1(Cav-1)在X射线诱导A549细胞早衰过程中的调控关系,完善X射线诱导A549细胞早衰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肿瘤细胞A875、BGC-823、A549细胞和正常...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小凹蛋白1(Cav-1)在X射线诱导A549细胞早衰过程中的调控关系,完善X射线诱导A549细胞早衰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肿瘤细胞A875、BGC-823、A549细胞和正常细胞株Hacat细胞中STAT3和Cav-1蛋白表达水平,并检测X射线照射和STAT3过表达及抑制剂处理后A549细胞中p53蛋白、Cav-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肿瘤细胞A875、BGC-823、A549细胞及正常细胞Hacat细胞中STAT3、Cav-1蛋白呈现阳性表达;X射线照射A549细胞后p53蛋白表达增加,STAT3过表达及活化可引起p5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同时抑制Cav-1蛋白的表达。结论:X射线诱导的A549细胞p53蛋白早衰通路部分依赖于STAT3激活,STAT3负向调控Cav-1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细胞早衰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 P53蛋白 小凹蛋白1(Cav-1)
下载PDF
miR21-5p靶向转录激活蛋白STAT3减轻高氧性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先贵 蒋艳 +2 位作者 韩梅 郑杰 覃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27,共7页
目的探讨miR21-5p调控转录激活蛋白STAT3在高氧性急性肺损伤(HAL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常氧组、高氧组、高氧+miR21-5p组及高氧+空载体组,吸入90%以上浓度氧气建立HALI小鼠模型。常氧组饲养于正常空气中;... 目的探讨miR21-5p调控转录激活蛋白STAT3在高氧性急性肺损伤(HAL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常氧组、高氧组、高氧+miR21-5p组及高氧+空载体组,吸入90%以上浓度氧气建立HALI小鼠模型。常氧组饲养于正常空气中;高氧+miR21-5p组及高氧+空载体组分别经气管导管滴入miR21-5p AAV6或空载体,饲养3周后建立HALI小鼠模型。高氧暴露48 h后,取肺组织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和氧化应激标志物(SOD、MDA、ROS)水平;计算肺水含量;行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并行病理学评分;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miR21-5p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TAT3、p-STAT3、Bax及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常氧组比较,高氧组肺损伤病理评分、肺水含量及肺组织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炎症因子TNF-α、IL-6及IL-1β水平升高(P<0.05),MDA和ROS水平升高(P<0.05),SOD水平降低(P<0.05),STAT3、p-STAT3及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高氧组比较,高氧+miR21-5p组肺损伤病理评分、肺水含量及肺组织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炎症因子TNF-α、IL-6及IL-1β水平降低(P<0.05),MDA和ROS水平降低(P<0.05),SOD水平升高(P<0.05),STAT3、p-STAT3及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高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高氧组HE染色可见肺泡结构紊乱、间隔增厚,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透明膜形成及肺泡萎陷,高氧+miR21-5p组HE染色结果显示肺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miR21-5p靶向转录激活蛋白STAT3活性抑制炎症反应及凋亡并维持氧化还原平衡减轻HA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1-5p 高氧性急性肺损伤 转录激活蛋白STAT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凋亡
下载PDF
miR-218-3p靶向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对肺腺癌增殖和免疫浸润的影响
5
作者 孙广浩 许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8-312,共5页
目的探讨miR-218-3p通过靶向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对肺腺癌增殖和免疫细胞浸润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在线数据库UALCAN分析miR-218-3p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水平;CCK8实验检测miR-218-3p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 目的探讨miR-218-3p通过靶向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对肺腺癌增殖和免疫细胞浸润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在线数据库UALCAN分析miR-218-3p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水平;CCK8实验检测miR-218-3p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分析miR-218-3p对STAT1的调控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218-3p与STAT1的3’非翻译区(3’UTR)的结合;Timer数据库分析STAT1与肺腺癌免疫浸润的相关性。结果miR-218-3p在肺腺癌组织中显著下调;其高表达显著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miR-218-3p能够通过直接结合STAT1的3’UTR区负向调控其蛋白表达水平(P<0.05);STAT1与肺腺癌中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浸润呈正相关(P<0.05)。结论miR-218-3p通过直接靶向STAT1调控肺腺癌增殖和免疫细胞浸润,参与肺腺癌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8-3p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1 肺癌 增殖 免疫细胞浸润
下载PDF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法 郝静 陈志杰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44-147,I0008,共5页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分类的关系。方法选取二四二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8月经病理证实为眼睑基底细胞癌且经手术切除保留的癌组织蜡块93...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分类的关系。方法选取二四二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8月经病理证实为眼睑基底细胞癌且经手术切除保留的癌组织蜡块93例作为观察组,皮肤基底细胞乳头状瘤组织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中SIRT1、STAT3蛋白阳性表达率;Spearman法分析SIRT1和STAT3蛋白表达相关性;χ^(2)检验分析SIRT1和STAT3蛋白表达与眼睑基底细胞癌临床病理指标的联系。结果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SIRT1和STAT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57%(74/93)和76.34%(71/93),均显著高于皮肤基底细胞乳头状瘤组织(P<0.05);Spearman法分析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SIRT1和STAT3蛋白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72,P<0.05);SIRT1、STAT3蛋白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人年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增殖指数、肿瘤长径和肿瘤病理分型有关(P<0.05)。结论SIRT1和STAT3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病人癌组织中均高表达,且呈正相关,与病人年龄、PCNA增殖指数、肿瘤长径和病理分型分类有关,可能是鉴别眼睑基底细胞癌恶性程度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肿瘤 基底细胞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临床病理分类
下载PDF
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病儿外周血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内皮素-1表达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王彤 张芳 杨国颖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2475-2478,共4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病儿外周血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内皮素-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3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BPD诊治标准分为BPD组病儿51例,... 目的探究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病儿外周血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内皮素-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3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BPD诊治标准分为BPD组病儿51例,非BPD组病儿42例。收集所有病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病儿不同时期(出生后第1天、第14天、第28天)的血清STAT3、内皮素-1水平。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TAT3、内皮素-1对BPD的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分析新生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结果BPD组与非BPD组病儿性别、产妇产前感染、院内感染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出生体质量、合并肺炎、合并贫血、呼吸暂停、宫内感染、动脉导管未闭、机械通气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BPD组病儿血清STAT3、内皮素-1水平第1天[(1.92±0.54)ng/L、(108.74±21.64)ng/L]、第14天[(1.43±0.37)ng/L、(83.16±16.34)ng/L]、第28天[(1.01±0.19)ng/L、(59.69±9.46)ng/L]均高于非BPD组[(1.16±0.25)ng/L、(65.16±10.62)ng/L,(0.98±0.18)ng/L、(54.34±9.11)ng/L,(0.80±0.16)ng/L、(46.78±7.8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第14天、第28天两组病儿血清STAT3、内皮素-1水平均低于第1天,第28天两组病儿血清STAT3、内皮素-1水平均低于第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TAT3、内皮素-1对BPD诊断价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0.85,截断值分别为1.65 ng/L、73.57 ng/L,灵敏度分别为60.80%、92.20%,特异度分别为95.20%、81.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肺炎、机械通气时间≥7 d及高水平的STAT3和内皮素-1是新生儿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出生体质量1000~1250 g、>1250~<1500 g是新生儿发生BPD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BPD病儿血清STAT3、内皮素-1水平呈异常表达,且对新生儿发生BPD存在较高的诊断价值,血清STAT3、内皮素-1动态水平检测对及早发现BPD并早期干预治疗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信号转导转录活化因子3 内皮素-1 身体质量指数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特异性敲除心肌白细胞介素⁃8抑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活化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小鼠心功能及炎症反应 被引量:3
8
作者 恩歌 陈少杰 +1 位作者 刘阳 林祥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518-2523,共6页
目的研究特异性敲除心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抑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活化改善慢性心力衰竭(CHF)小鼠心功能及炎症反应。方法野生型(WT)雄性小鼠分为WT对... 目的研究特异性敲除心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抑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活化改善慢性心力衰竭(CHF)小鼠心功能及炎症反应。方法野生型(WT)雄性小鼠分为WT对照组、WT模型组,心肌特异性IL⁃8敲除(KO)雄性小鼠分为KO对照组、KO模型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CHF模型。采用超声心动图及血清中N末端脑钠肽(BNP)前体评价心功能,检测白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IL⁃8、p⁃STAT3的表达水平。结果WT模型组心肌中出现了CHF的病理改变,心功能弱于WT对照组,IL⁃1β、IFN⁃γ、TNF⁃α的水平及IL⁃8、p⁃STAT3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特异性敲除IL⁃8并进行CHF造模,KO模型组心肌中CHF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心肌中不表达IL⁃8,心功能优于WT模型组,IL⁃1β、IFN⁃γ、TNF⁃α的水平及p⁃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WT模型组(P<0.05)。结论心肌特异性IL⁃8敲除显著改善CHF小鼠的心功能及心肌炎症反应,抑制STAT3磷酸化活化是与之相关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白细胞介素⁃8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蛋白3 心功能 心肌特异性基因敲除
下载PDF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垂体同源框1及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潇潇 郭春香 陈官芝 《癌症进展》 2022年第10期1050-1052,1056,共4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垂体同源框1(PITX1)及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Gli-1)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9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预后情况分为...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垂体同源框1(PITX1)及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Gli-1)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9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3、PITX1、Gli-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肿瘤组织中STAT3、Gli-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ITX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不良患者肿瘤组织中STAT3、Gli-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ITX1阳性表达率低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5 cm、STAT3阳性、PITX1阴性、Gli-1阳性均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TAT3、PITX1及Gli-l蛋白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存在异常表达,通过检测其水平能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新的思路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 垂体同源框1 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运动对大鼠心肌营养因子1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蕴红 王志强 +2 位作者 梁蕾 赵明华 唐朝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86,78,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对大鼠心肌营养因子1(cardiotrophin-1,CT-1)以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3,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70只雄性SD大鼠进行跑台递增负荷运动,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安静... 目的:探讨运动对大鼠心肌营养因子1(cardiotrophin-1,CT-1)以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3,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70只雄性SD大鼠进行跑台递增负荷运动,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安静时和急性运动后即刻、1h、3h、5h、12h、24h心肌CT-1以及p-STAT3/STAT3的表达。结果:运动后大鼠心肌CT-1表达量升高,其中运动后3h和5h时显著高于安静组(P<0.05),运动后12小时下降到运动前水平。运动后大鼠心肌p-STAT3/STAT3蛋白表达比值升高,其中运动后5h时显著高于安静组(P<0.05),运动后12h下降到运动前水平,运动后24h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0.01)。结论:运动激活CT-1/STAT3通路,这种激活可能与运动中心肌功能代谢变化和运动诱发心肌肥大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心肌 心肌营养因子1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下载PDF
莱菔硫烷对头颈癌细胞系PCI-13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和3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贾志宇 赵云转 +3 位作者 王维丽 张英怀 Chweeming Lim Robert L Ferris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1-815,共5页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FN)对头颈癌细胞系PCI-13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和3(STAT1,STAT3)的影响,探讨STAT/JAK途径在SFN抗肿瘤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PCI-13细胞,经血清饥饿后,分别用0、10、20、40μmol/L的SFN处理3、6、12、24 h。...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FN)对头颈癌细胞系PCI-13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和3(STAT1,STAT3)的影响,探讨STAT/JAK途径在SFN抗肿瘤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PCI-13细胞,经血清饥饿后,分别用0、10、20、40μmol/L的SFN处理3、6、12、24 h。为检测IL-6诱导的STAT3激活情况,用20、40μmol/L的SFN处理24 h,再用50 ng/ml的IL-6处理15min。设阴性和阳性对照组。分别获取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磷酸化-STAT(p-STAT)1和3的表达。结果:SFN对pSTAT1表达无影响,但可以显著抑制p-STAT3的表达,还可以抑制IL-6诱导的p-STAT3的升高,这种抑制存在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SFN能够抑制PCI-13细胞中的STAT3的磷酸化水平,减少其构成性激活和IL-6诱导的激活,提示SFN诱导PCI-13细胞凋亡可能由STAT/JAK途径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菔硫烷 头颈癌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与潜伏膜蛋白1的表达及其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民华 陈小毅 陈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4-636,639,共4页
目的研究鼻咽癌组织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的表达和活化状态及其与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表... 目的研究鼻咽癌组织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的表达和活化状态及其与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鼻咽癌、27例慢性鼻咽炎组织中LMP1、STAT3和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鼻咽癌组织中LMP1、STAT3和p-STAT3蛋白的阳性率均高于慢性鼻咽炎组织(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MP1和p-STAT3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s=0.302,P<0.05),但LMP1与STAT3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存在STAT3蛋白高表达和异常激活;LMP1可能参与STAT3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信号转导转录活化因子3 潜伏膜蛋白1
下载PDF
白芍总苷通过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信号通路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炎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曹文婷 冯亮 +3 位作者 李莉 仁青措毛 李广庭 王海荣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通过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IL-6/STAT3)信号通路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炎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选择SPF级雄性小鼠5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随机分...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通过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IL-6/STAT3)信号通路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炎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选择SPF级雄性小鼠5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急性肺炎模型组、TGP低剂量组、TGP中剂量组和TGP高剂量组。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IL-6、STAT3、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p-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IL-6、STAT3 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结构被破坏,肺泡间隔增厚,大量炎性细胞浸润;TGP药物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均存在不同程度改善,白芍总苷高剂量组肺组织仅存在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与对照组(45.12±9.73)ng/L、(21.38±2.13)ng/L相比,模型组及TGP各剂量组小鼠肺组织TNF-α(89.30±9.26)ng/L,(84.32±5.08)ng/L,(75.36±4.67)ng/L,(64.06±5.90)ng/L、IL-1β含量(59.69±3.60)ng/L,(56.87±5.26)ng/L,(42.48±4.57)ng/L,(32.39±2.86)ng/L均升高(均P<0.05),IL-6、STAT3、p-STAT3蛋白表达及IL-6、STAT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TGP中剂量组和TGP高剂量组小鼠肺组织TNF-α、IL-1β含量、IL-6、STAT3、p-STAT3蛋白表达及IL-6、STAT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而TGP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肺组织各指标虽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P可有效降低LPS诱导的急性肺炎小鼠肺组织炎症水平,并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进而改善肺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属 白芍总苷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转录激活蛋白3信号通路 脂多糖 肺炎 炎症 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成娟 陈宏 门剑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86-589,共4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和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和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探讨STAT3和TGF-β1在SLE发病机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收集40例SLE患者和40例正常人对照的外周血标本,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其PBMC中STAT3和TGF-β1表达水平;利用SPSS16.0分析STAT3和TGF-β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SLE患者PBMC中STAT3和TGF-β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STAT3 mRNA的△CT值分别为2.34±0.38和3.03±0.48(t=7.09,P<0.01);TGF-β1 mRNA的⊿CT值分别为3.54±0.71和4.27±0.81(t=4.30,P<0.01)],且与SLE活动性指数(SLEDA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2和-0.37,P均<0.05);活动期的SLE患者STAT3和TGF-β1的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静止期患者[STAT3 mRNA的△CT值分别为2.21±0.38和2.53±0.30(t=2.93,P<0.01);TGF-β1 mRNA的△CT值分别为3.29±0.57和3.81±0.76(t=2.46,P<0.05)];伴有发热的SLE患者STAT3的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无发热的患者[STAT3 mRNA的△CT值分别为2.1 1±0.47和2.40±0.33(t=2.09,P<0.05)]。结论:STAT3和TGF-β1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STAT3和TGF-β1与SLE病情活动性有关;STAT3可能参与了发热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和细胞周期蛋白D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钟震海 石建国 刘岩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976-3977,共2页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分析其关联性及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价值。方法观察组选择56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对照组选择26...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分析其关联性及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价值。方法观察组选择56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对照组选择26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STAT3和Cyclin D1的表达。结果两组中STAT3和Cyclin D1表达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STAT3和Cyclin D1表达的阳性率均与肿瘤最大径、浸润程度和病变级别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STAT3和Cyclin D1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组织中STAT3和Cyclin D1高表达,且二者具有正向协同作用。二者异常表达均是肿瘤形成和进展的促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表达与胸腺癌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馨文 王波 许果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第4期51-56,共6页
目的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E-钙黏蛋白(E-cad)、N-钙黏蛋白(N-cad)、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子3(STAT3)表达与胸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我院就诊的69例胸腺癌患者,均手术治疗并于术后化疗,分析PD-L1、E-cad、N-cad、S... 目的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E-钙黏蛋白(E-cad)、N-钙黏蛋白(N-cad)、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子3(STAT3)表达与胸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我院就诊的69例胸腺癌患者,均手术治疗并于术后化疗,分析PD-L1、E-cad、N-cad、STAT3在胸腺癌组织及胸腺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收集患者术后3年的预后生存结局,绘制生存曲线比较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生存率差异,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胸腺癌组织中PD-L1、N-cad、STAT3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胸腺组织,E-cad表达阳性率低于正常胸腺组织(P<0.05);不同TNM病理分期、Masaoka-Koga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患者组织中PD-L1、E-cad、N-cad、STAT3表达比较,不同肿瘤直径患者组织中PD-L1、STAT3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术后3年,69例患者中51例存活(73.91%),18例死亡(26.09%);PD-L1、N-cad、STAT3表达阳性组术后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组,E-cad表达阳性组术后3年生存率高于阴性组(P<0.05);不同TNM病理分期、Masaoka-Koga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切除情况、PD-L1、E-cad、N-cad、STAT3表达的胸腺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病理分期、Masaoka-Koga分期、手术切除程度、PD-L1表达、STAT3表达均为影响胸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PD-L1、STAT3阳性表达是胸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上皮-间质转化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3 胸腺癌 生存率 相关性
下载PDF
固本防哮饮对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及哮喘易感基因ORMDL3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董盈妹 王爱华 +3 位作者 陆远 凌昊 刘亚南 赵霞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5期762-765,845,共5页
目的观察固本防哮饮对信号转导和转录因子1(STAT1)及哮喘易感基因血清类黏蛋白1样蛋白3(ORMDL3)的调控作用,分析其防治哮喘机制。方法利用白介素-4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建立哮喘细胞模型,固本防哮饮含药血清对其进行干预,采用实时荧光定... 目的观察固本防哮饮对信号转导和转录因子1(STAT1)及哮喘易感基因血清类黏蛋白1样蛋白3(ORMDL3)的调控作用,分析其防治哮喘机制。方法利用白介素-4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建立哮喘细胞模型,固本防哮饮含药血清对其进行干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免疫荧光法(IF)分别从基因、蛋白水平检测细胞中ORMDL3和STAT1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ORMDL3、STAT1 m RNA含量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本防哮饮可降低模型组细胞ORMDL3、STAT1 m 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ORMDL3、STAT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固本防哮饮组ORMDL3及STAT1蛋白表达均显著(P<0.05)。结论固本防哮饮对STAT1及ORMDL3的表达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可能为固本防哮饮防治哮喘的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本防哮饮 哮喘 易感基因 血清类黏蛋白1蛋白3 信号转导和转录因子1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子5和叉头状转录因子3的表达
18
作者 张健 吴良银 +1 位作者 江金群 何凤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695-1697,共3页
目的观察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磷酸化STAT5及Foxp3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蛋白磷酸化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AL)、23例慢性白血病(CL)、2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 目的观察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磷酸化STAT5及Foxp3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蛋白磷酸化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AL)、23例慢性白血病(CL)、2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及38例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磷酸化STAT5(P-STAT5)及Foxp3阳性细胞的百分率。结果PSTAT5表达AL组(2.29±0.79)%、CL组(2.45±0.88)%、MDS组(2.21±0.75)%都较对照组(0.54±0.15)%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A组P-STAT5表达(0.43±0.17)%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xp3表达AL组(3.86±1.13)%、CL组(3.60±1.10)%、MDS组(4.01±1.19)%高于对照组(0.89±0.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A组Foxp3表达(0.57±0.21)%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CL、MDS、SAA各组P-STAT5与Foxp3表达水平都呈正相关(P<0.05)。结论 STAT5及Foxp3可能共同参与了AL、CL、MDS、SAA这几类恶性血液病的发生过程,同时测定可以提供有临床意义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5 叉头状转录因子3 磷酸化流式细胞术 血液病
下载PDF
miR-125a-5p通过靶向STAT3减轻戊四唑诱导的癫痫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
19
作者 单萍 张继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73-1380,共8页
目的:探讨miR-125a-5p通过靶向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对戊四唑(PTZ)诱导的癫痫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PTZ点燃法建立大鼠癫痫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6组:Con组、PTZ组、PTZ+agomir NC组、PTZ+miR-125a-5p ag... 目的:探讨miR-125a-5p通过靶向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对戊四唑(PTZ)诱导的癫痫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PTZ点燃法建立大鼠癫痫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6组:Con组、PTZ组、PTZ+agomir NC组、PTZ+miR-125a-5p agomir组、PTZ+miR-125a-5p agomir+pcDNA组和PTZ+miR-125a-5p agomir+pc-STAT3组,评价miR-125a-5p对大鼠癫痫持续时间、潜伏期、惊厥次数和严重程度的影响。qRT-PCR检测miR-125a-5p和STAT3 mRNA表达;改良神经系统严重程度评分(mNSS)、开场实验和Rotarod测试评价癫痫大鼠的神经功能;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癫痫大鼠的认知功能;免疫染色观察海马CA1和CA3区域神经元凋亡;ELISA检测海马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和IL-18)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STAT3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25a-5p和STAT3的关系。结果:在PTZ诱导的癫痫大鼠中,miR-125a-5p表达上调,STAT3表达下调,且miR-125a-5p靶向抑制STAT3表达。与PTZ组相比,PTZ+miR-125a-5p agomir组癫痫大鼠的潜伏期缩短,癫痫评分降低,癫痫发作时间和次数减少,mNSS降低,掉落潜伏期及外围区域的移动距离、开放区域的总距离延长,逃避潜伏期显著降低,穿越平台次数及停留在目标象限的时间和游泳距离均增加,海马组织TNF-α、IL-6、IL-1β、IL-18表达降低,CA3和CA1区的NenN+细胞增多(P<0.05);STAT3过表达可逆转miR-125a-5p agomir对癫痫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及炎症反应的缓解作用(P<0.05)。结论:miR-125a-5p通过靶向下调STAT3,减轻PTZ诱导的癫痫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5a-5p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 戊四唑 癫痫 神经功能障碍 炎症
下载PDF
缬沙坦对高糖培养系膜细胞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史永红 段惠军 +2 位作者 王丽晖 任韫卓 高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探讨高糖状态下肾小球系膜细胞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3的改变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1拮抗剂(AT1Ra)缬沙坦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给予高糖和缬沙坦干预,采用W estern印迹检测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3(ST... 目的探讨高糖状态下肾小球系膜细胞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3的改变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1拮抗剂(AT1Ra)缬沙坦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给予高糖和缬沙坦干预,采用W estern印迹检测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3(STAT1、STAT3)及其磷酸化蛋白(p-STAT1、p-STAT3)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放免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 ibronectin,FN)和IV型胶原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与低糖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系膜细胞p-STAT1和p-STAT3表达明显上调,TGF-β1、FN和IV型胶原含量增加,TGF-β1mRNA的表达增加。缬沙坦组p-STAT1和p-STAT3的表达明显下调,TGF-β1、FN和IV型胶原的含量减少,同时TGF-β1mRNA的表达降低。结论高糖状态下p-STAT1和p-STAT3表达明显升高,缬沙坦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1和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可能部分是通过影响STAT1和STAT3的激活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受体1拮抗剂 系膜细胞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